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4
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正面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从肖像描写看性格。
俗话说,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
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写,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从语言描写析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透露其性格特征。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从行动描写品性格。
动作描写,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
如《范进中举》描写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
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伪、贪钱的性格特点。
《孔已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在酒客的讥笑声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已己对酒客们的不屑和自己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描写知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
如《最后一课》描写小弗朗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记叙类文体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1.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二章:记叙文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和认识2.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与分类记叙文的时间顺序与空间布局记叙文的叙述方式与语言特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实例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记叙文的理解第三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意识3.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人物形象与作者意图的联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第四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人物形象的能力4.2 教学内容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形象的分析角度:性格特点、动机、发展变化等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冲突、矛盾、解决问题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五章:实战演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与技巧,独立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5.2 教学内容选取一篇记叙文,让学生独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结果,讨论不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分析的要点和方法5.3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结果点评指导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分析的要点和方法第六章:案例分析一外貌描写与人物形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外貌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外貌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外貌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关联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外貌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外貌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七章:案例分析二语言描写与人物形象7.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和情感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语言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与人物关系和冲突的关联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八章:案例分析三动作描写与人物形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推断人物性格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动作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动作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作描写与人物动机和冲突的关联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动作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九章:案例分析四心理描写与人物形象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理解和推测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如何从心理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与人物情感和动机的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反思和评估自己分析能力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技巧评估自己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个人反思法:学生评估自己的分析能力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总结与反思心得第十一章:拓展阅读与分析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化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并比较不同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推荐拓展阅读的记叙文材料比较不同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特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不同手法表达人物性格和主题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分析角度案例分析法:学生分组分析不同的记叙文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分享阅读心得和比较分析第十二章:创作练习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创作练习实践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塑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作品12.2 教学内容创作练习的要求和指导如何创作具有个性化人物形象的场景和对话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创作成果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作练习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个人创作法:学生独立进行人物形象创作小组评估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估和提供反馈第十三章:批判性思维与写作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写作13.2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在人物形象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与评论的结构和组织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写作指导法:提供分析和评论的写作指导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第十四章:综合评估与展示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评估展示自己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理解和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展示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综合评估的要求和标准学生展示准备:选择合适的记叙文进行深入分析展示技巧和呈现方式:口头报告、PPT等14.3 教学方法个人准备法:学生独立准备综合评估的展示内容展示法: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和PPT展示评估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展示成果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学习收获和个人成长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持续兴趣和热情1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展望未来学习和研究方向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收获个人反思法: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讨论法:学生之间分享心得和展望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制了一个关于记叙类文体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记叙文的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感知人物形象,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3. 精选记叙文文本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精选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精选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提升:讲解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5.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后练习文本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的内在因素分析:性格、动机、背景等2. 人物形象的外在特征描述:外貌、语言、动作等3. 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推动故事发展、体现主题等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因素和外在特征。
2. 比较法:比较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所学方法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八、教学步骤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因素和外在特征。
2. 比较讨论:比较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3. 写作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4. 分享评价:学生互相分享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5.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教学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第1部分课程思维导图第 2 部分知识点及考点梳理和讲解什么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即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其核心便是人物性格。
也就是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
一篇文章中的人物有很多个,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而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把握全文主旨的重要途径。
【相关知识点】概括人物形象的常用术语(注意正反两类)(1)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个性张扬、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孤芳自赏)(2)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以律己。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
第09讲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次要人物的作用。
2、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规范答题。
【互动探究】【知识精讲】把握人物形象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计试题,题型主要有:(1)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解题思路: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第一: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第三: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3)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如:《睡美人》:女主人公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演技,能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通人物过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要去发现、使用生活中的睡美人。
(4)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外貌、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
(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常见命题方式: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 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概括人物形象词语参考】褒义:☆外表:美丽、善良、优雅、纯洁、大方、典雅、高雅、贤惠、腼腆害羞、温柔体贴、精神饱满、精神抖擞、高大、魁梧、平凡☆待人:热情、热心助人、诚实、诚恳、真诚、忠诚、友好、宽宏大量、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平易近人、为人着想、关爱他人、宽厚、有爱心、善解人意、知恩图报☆品质:淳朴、质朴、朴素、踏实、勤劳、和蔼可亲、慈爱、诚实坦白、吃苦耐劳、老实、低调、谦逊、淡泊名利、不慕荣利、不求富贵、不攀权贵、不卑不亢、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修养:有教养、有礼貌、彬彬有礼、才貌双全、知书识礼、有品味、有内涵、有魅力、有激情、有感染力、志趣高洁☆个性:幼稚调皮、活泼可爱、好奇心强、聪明伶俐、风趣幽默、聪明好学、年轻有为、有个性、直率、率真、纯真、爽朗、表里如一、不做作、不虚夸☆处事:成熟稳重、安分守己、爱憎分明、执着、光明磊落、能屈能伸、正直、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从容、镇定、乐观豁达、小心谨慎、平和、处事洒脱、独立、雷厉风行、言行一致、能干、英明、果断、知错能改、睿智、英勇☆治学:认真、谦虚、严谨、有耐性、有恒心、见多识广、循循善诱、坚强、自强不息、乐观开朗、坚韧不拔☆才干:有毅力、考虑周全、足智多谋、有勇有谋、忠义、守信、信守承诺、有组织能力、有领导能力、处事周密、知人善任、老练、有策略、经验丰富、坚持不懈☆性情:有才华、有抱负、有雄心壮志、豪爽、不拘小节、灵敏、机警、有志气、大胆、富创造力、有拼搏精神、勇于冒险、自信、正义☆作风:无私奉献、默默奉献、有奉献精神、忘我工作、心系人民、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克己奉公、坚守岗位、深得民心、深受爱戴、有魄力、有领导才能、有主见、德高望重、善于分析、积极进取、公正、清正廉洁、经得起诱惑、以身作则、忠心耿耿、舍己为人、有原则、不屈不挠、实事求是、负责、可靠、爱国爱民、忧国忧民贬义:☆缺陷:固执己见、愚昧无知、盲目、患得患失、异想天开、疑神疑鬼、愚蠢、安于现状、慵懒、才疏学浅、无能☆意图: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好高骛远、野心勃勃、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追名逐利、爱面子、虚荣心强☆行径:殷勤、谄媚、见风使舵、狡猾多变、见异思迁、背信弃义、卑鄙、卑鄙无耻、龌龊、阴险、耍花招、耍小聪明、不择手段、贪小便宜、虚情假意、口蜜腹剑、吹毛求疵、挑剔、欺软怕硬、不守信用、言而无信、厚颜无耻、处心积虑、表里不一☆作风:损人利己、虚伪、阳奉阴违、欺压百姓、欺下媚上、蛮横、霸道、势力小人、以公谋私、假公济私、盲目跟风、贪污腐化、腐败、不得民心☆性情:多愁善感、悲观失意、郁郁寡欢、情绪多变、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心直口快、快言快语、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善言辞、婆婆妈妈、自大、高傲、圆滑老练、软弱、任性☆外表:饱经风霜、苍老、落魄、衣衫褴褛、穷困潦倒、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气焰嚣张、卑微穷苦、盛气凌人☆恶习:凶恶、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好吃懒做、毒辣、狡猾、狡诈、无情、口是心非、世俗、市侩、邪恶、心胸狭窄、冷漠、苛刻、忘恩负义、傲慢无礼、贪婪☆做事:冒失、粗心大意、优柔寡断、循规蹈矩、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爱管闲事、胆小怕事、冲动【例题精讲】例 1.父亲的长笛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谈谈叙事作品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周忠文记叙文中的人物描述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露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述的方式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正面描述,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正面描述,就是通过直接描述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揭露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从肖像描述看性格。
俗语说,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表现出来。
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连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述,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体面的性格特点。
从语言描述析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透露其性格特征。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从行动描述品性格。
动作描述,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
如《范进中举》描述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牢牢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
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假、贪钱的性格特点。
《孔已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饮酒,在酒客的嘲笑声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已己对酒客们的不屑和自己死要体面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描述知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述,也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
如《最后一课》描述小弗朗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莫非这样就算了吗?我之前没有好勤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滑冰……想起这些,我何等后悔!我这些讲义,语法啦,历史啦,适才我还感觉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此刻都恍如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在六年级的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是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下面是一个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例子,具体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
主要的人物有小明、小红和老师张老师。
小明是一个热心助人的男孩,他总是愿意帮助别人。
小红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她善于观察和理解别人的情感。
张老师是一位严厉但又正直公平的老师,她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关心并鼓励他们。
首先,小明是一个热心助人的男孩。
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尤其是那些遇到困难的人。
在故事中,当小红遇到烦恼时,小明第一个知道,并主动过去询问她的情况。
他用心倾听,安慰她,并给予了她一些建议。
小明的热心助人的特点让人们感到温暖和感激,也使他成为了故事中的关键人物。
其次,小红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
她善于观察和理解别人的情感,特别是身边人的需要。
在故事中,当小红由于件事而感到困惑和烦恼时,她不愿意与人分享。
然而,小红的同学们都注意到了她的情绪变化,并主动关心她。
小红的乖巧可爱让她容易被人们接近,并帮助她解决问题。
她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老师张老师是一个严厉但又正直公平的老师。
她对学生的要求一直都很高,但同时也关心他们的成长。
在故事中,当小红的成绩开始下滑时,张老师第一个注意到了这一点,她不仅及时与小红交流,了解问题所在,还给予了她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张老师的形象展示了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感和关怀,也让人们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以上对六年级记叙文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小红和张老师这三个角色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小明的热心助人让人们感到温暖,小红的乖巧可爱展示了人的内心世界,而张老师的严厉正直公平让人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些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不仅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对其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和深入思考。
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人物形象描绘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3. 记叙文人物形象描绘的鉴赏技巧4. 实践练习:分析指定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指定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记叙文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等内容。
2. 案例文本:准备若干篇记叙文作品,用于分析和实践练习。
3. 实践练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指定的记叙文作品,供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指定的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 反馈与总结:对学生实践练习的结果进行点评,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要点。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 培养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七、教学内容:1. 人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意义2. 人物形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3. 人物描写手法的分类和作用4. 实践练习:分析指定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成果。
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易错点12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典例分析】(2020·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师傅点燃的一盏灯马宝山①很多年以前,在一间职工宿舍里住着四个人,一个师傅和他的两个徒弟。
两个徒弟大的十九岁,小的十七岁。
另一位也是一个青年工人。
四个人里边数师傅的年龄大,师傅那年二十六岁。
②他们四个人早晨一块出门上班,晚上一同出厂回宿合,四个人形影不离亲热得就像一个家庭中的亲兄弟似的。
亲兄弟似的四个人在星期天、节假日也总是在一起或逛公园,或看电影,也坐在小店里喝酒,酒喝得不多,喝得高兴就行。
他们有时也去书店,那是陪喜欢读书的小徒弟去的。
③一天,他们又来到书店,小徒弟在新书架上看到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羊脂球》和《温泉》两本小说集,眼睛一亮,从书架上取下来翻过几页后激动地把书压在胸前。
一个月只开18元学徒工资的人哪能买得起这两本精美的小说集呢?小徒弟就爱不释手....地放回到书架上。
....地在书上摩挲儿下,然后小心翼翼一直站在小徒弟身边的师傅悄悄摸了一下口袋,踌躇一下也悄声离去。
④这天晚上,他们宿舍里就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那位青年工人压在褥子底下的一张五元钱的票子不见了。
这是青年工人半个多月的膳食费呀。
急得他在屋里团因转。
他们四个人同住一个宿舍好几年了,还从来没丢什么东西呀,师傅说:“你好好找吧,丢不了的。
”⑤青年工人就把被子褥子掀了个儿又翻了一遍,还把床底下的小木箱又拉出来仔仔细细倒腾了一遍,仍是不见那张五元的票子。
⑥师傅还是安慰青年工人说:“你别急,慢慢想,说不定你放在什么地方一时想不起来了,在咱这个宿舍里是不会丢的。
”⑦宿舍里丢了钱,谁心里都难受,又仿佛有一层灰色的迷雾压在每个人心上似的。
那天晚上,大家都早早地躺到床上辗转反侧,很晚很晚了才走入梦乡。
⑧第二天早晨,师傅起得最早,他给大家打来了一桶洗脸水。
在大家洗濯的时候,师傅拿起扫帚扫地,他一帚一帚扫得特别认真,一下子从暖气片下边扫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举在手里大声说:“看,这张五元的票子我从暖气片下面扫出来了,我说在咱宿舍里丢不了吧!”说着把钱递到那个青年工人手里。
记叙文练习——人物形象分析分为如下几类:二、方法探讨(一)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1.真题回顾方法探究师:实践出真知,我们一起完成河南省07年的考题,在实践中探究做这一类题的方法。
第一步审清题干(屏显题目)(2007·河南·《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师:答题第一步审清题干。
这一题干包括了三个部分,“母亲是怎样一个人”,需要对形象进行概括,写出品质特征1分;“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需写出具体的依据1分;括号内的要求说明要写两个方面的品质和对应依据。
审清题干可以让我们明确思考的方向。
第二步梳理情节师:写人叙事类文章中人物的品质特征往往通过具体情节体现,所以我们进行第二步“梳理情节”。
情节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
请大家齐读第①段,注意有几个情节。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
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
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生:读。
两个情节。
师:情节转换的标志是什么(何处可见一个事件的开始)?——“那个时候”“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
师:同学们梳理情节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
第三步具体概括师:这些情节分别揭示了人物什么特点呢?需要进行第三步“具体概括”。
例如第①段中两个情节都写到母亲对病痛的忍耐,但第1个情节“母亲疼痛无法入睡却从来不吱一声”更加侧重于表现母亲的“坚强”。
第2个情节“母亲怕影响儿子工作故作平静”侧重于表现母亲“爱儿子”。
概括特征时要注意情节表现出人物特征的“多个侧面”。
特征要具体,比如第①段中的特征概括为“高尚”“优秀”就太笼统了(忌笼统)。
师:请同学们同学们阅读2、3段,梳理情节并具体概括母亲的形象。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
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
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生:展示。
(师注意学生表述,有可能特征的一个方面有两种表述,只能得2分。
)第四步标清序号师:由大家的分析可知,母亲是一个“爱儿子”“坚强”“豁达”“追求完美”“善良”的形象,老师按题目要求分析了两个方面显示在屏幕上。
已经可以得到4分了,但细微之处也能彰显智慧甚至决定成败,我们还要注意第四步“标清序号”以增加条理。
2.方法总结师:现在才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但做一道题不是目的,我们要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题的方法。
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就是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体概括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答出两个方面性格特征和对应的具体依据。
(注意事项)性格特征要注意“多侧面忌笼统”,具体依据“梳理情节简明概括”,别忘了“标清序号增加条理”。
师:请同学们将学案上的“方法总结”补充完整。
师:(小结)除了直接的考查,第一种题型也是分析文章中心等其它考题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在通读全文以后同学们基本会心中有数,较容易得分。
相比之下第二种题型就较为复杂,容易丢分。
我们一起探讨第二个题型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二)题型二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师:描写根据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记叙文阅读中常会给出部分人物描写的语段要求分析形象。
1.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师: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方法探究(1)探究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师:各种提问方式中,例1的提问较容易把握答题方向。
请大家阅读这道题和答案。
——答案中包含了两个要素“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
这一提问方式的答题格式大多如此,较为简单。
(屏显)例 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答案: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的高贵品质(1分)。
(2)探究人物描写的写作用意、主要作用、表达效果等的分析师:和例1相比,后面几种提问方式常常让我们感觉没有方向无从下手,别着急,我们仍从它们的答案里寻找解题的角度。
请同学们阅读例题及答案,边读边划出答案中的关键词。
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讨论各题的答案要素。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
答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2分)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2分)答案要素:描写方法+表达效果例3.(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答案:“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答案要素:写作手法+表达效果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答案: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伏笔。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结构作用+表达效果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分)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
答案要素:修辞手法+表达效果3.方法总结知识梳理师:看似难以入手的提问,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结构作用等角度分析。
其中描写方法常见的有——(生齐答)。
修辞手法常见的有——(生答)。
写作手法常见的有——?结构作用常见的有?师:这些都属于表达技巧。
由例题答案的要素可知,第二类题型的回答的表述形式是: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师:请同学们参考刚才例题的答案想一想,表达效果一般如何表述?生:生动形象地(传神地、巧妙地)写出了……(突出地)表现了……(性格特征或感情等)师: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的第5个例题,(稍停)这样回答可以吗?生:不行,缺少具体分析。
师:所以我们在分析表达效果时一定要有“具体分析”。
分析时不能只看部分语段,而要把握全文主题和人物整体形象,结合上下文分析。
师:这类题的答题思路可以概括为:抓住技巧选取角度,明确效果具体分析。
请同学们将学案上的方法总结补充完整。
4.真题演练师:我们的目的不是死记而是活用。
我们的方法是否灵验呢,真金还需火炼,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练习1.(2011·滨州·《用你爱我的方式爱你》)赏析画线的精彩语句。
(3分)①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
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
你不用管,我自己去……”②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
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
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
我埋怨你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③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背你到外面打车。
”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
”又说:“背啥背?我自己能走。
”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
参考答案:动作描写(1分),传神地写出了父亲行动的痛苦,暗示父亲病情严重(1分)。
为下文“我”背父亲做了铺垫(1分)。
(或照应上文父亲说自己腿疼要去看病。
)生展示师点评练习2.(2011〃宿迁〃《拔下钥匙》)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分)①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
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②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
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③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④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⑤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⑥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参考答案用短句(1分)和动作描写(1分),突出形势紧迫(1分),表现陈乐平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性格(1分),照应题目(1分)。
生展示师点评:回答要全面,结合上下文。
三、课堂小结师:复习中攻克难关,既是一种提高也是一种乐趣。
老师向来认为,语文,尤其是大家认为最容易丢分的阅读理解也是有答题的规律的,只是语文的规律相对灵活,再加上更为灵活的阅读内容和提问方式增加了我们得分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