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人物形象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92.00 KB
- 文档页数:15
记叙文阅读技巧之人物形象分析(一)、答题公式:(至少答三点,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方法:(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3)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牛刀小试:母亲活了102岁,没有想到她离开我们以后,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母亲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的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
母亲没有受过学堂教育,但她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
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只要她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是要收起来。
母亲不识字,更不识外文,可是她总愿意陪我做功课。
母亲发现我“翘尾巴”时马上敲打我。
她让我写出“人贵有自知之明”几个字,然后自己一笔一画地用毛笔照样写在宣纸上,说:“给你留着!”那一年我50岁。
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人要有自知之明。
记住,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切不可骄傲自满……记住:永远有比能干的人更能干的人。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
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
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起她90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
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并用缝纫机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
那天,母亲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90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
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
半夜醒来,我发现有灯光从母亲的门缝里泻出来。
是母亲没有睡?是母亲忘记了熄灯?我下床,从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
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
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
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
天哪!原来……原来她用颤抖的手开始拆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
我的心顿时凉了!母亲,这是您60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母亲。
一、要点梳理记叙文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是比较典型的一类题,难度较小,但是好多学生会因为漏答知识点而失分,因此,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非常必要。
(一)通过典型事例,归纳人物性格和品质通过典型事例从不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是记叙文里非常重要的一种写法,这样也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全面。
例如:老舍在《宗月大师》一文里写宗月大师的形象:“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
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
”写出他性格豪爽,豁达开朗。
“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
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写出他平等对待穷人。
“他好善。
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
”写他乐善好施,舍己为人。
(二)通过人物描写手法,归纳人物性格和品质1.从正面描写入手(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人物形象知识精讲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鲁迅《故乡》中对闰土肖像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里的肖像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例:余华《家徽》里写到:“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几种提问模式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文章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5.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形象的内在特点;二、具体分析方法1.通过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迟子建《光明在低头的一瞬》神态描写:周大新《大医仁心》所谓细节,是指对人物形象的某些局部或微小变化所进行的细腻描写。
在《背影》中,对父亲翻越站台的动作也是细节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细节描写:《苏七块》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间接描写:《孔乙己》侧面描写不仅能填补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能淋漓尽致的呈现描写对象的形象。
比如,在《小镇女人》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了,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
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
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
”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
我问:“她还盘发吗?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
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这就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的方法。
通过小镇人的介绍,交代小镇女人的结局,凸显小镇女人的形象。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情节本来就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作家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雕花烟斗》19题4.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文学类文本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1、常见设问方式(1)请概括张老师的人物形象。
(此问直接答形象即可)答案: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正直、有原则的老师。
(2)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张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此题需要先归纳人物形象,再对应人物形象逐条分析。
)答案:①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正直有原则的老师。
②从张老师每天中午到教室陪伴同学们完成作业可以看出张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③从张老师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关爱学生的人。
④从张老师拒收家长的红包和礼物可以看出张老师是一个正直、有原则的人。
注意:(1)人物性格的表达形式,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且尽量用到三个或三个以上,还要注意多个角度概括;(2)抓住重点,有主到次;(3)分点概括,要点之间不要出现近义词;(4)先概括形象,再具体分析。
做到结合文本,用到三个以上,从不同角度表达,全面、客观、公正。
2、如何归纳人物形象答题方法:①根据人物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②抓住具体人物描写手法推断人物形象;③结合人物身份职业地位揣摩人物形象;④通过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得出人物形象;【积累与运用】老师的优秀品质:(1)认真负责、关爱学生(2)严慈相济、温柔善良(3)风趣幽默、教导有方父母的优秀品质:(1)坚强独立、吃苦耐劳(2)温柔善良、待人和善(3)关爱孩子、教子有方医生的优秀品质:(1)(2)(3)警察的优秀品质:(1)(2)(3)答题格式(1)XX是一个(……)(……)(……)的人。
从……可以看出XX……;(2)他做了……(事件),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3)通过……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形象)【例题精讲】干净刘建超①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吉普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澡。
②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
③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地袭击了这座城市。
制定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媳妇刚给放好了一池子洗澡水。
记叙文答题技巧人物形象一、方法指导——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的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1、常见题型为: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或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②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2、解题思路分四步走:①总体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3、人物形象分析方法:①借助故事情节、环境分析人物形象②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外貌描写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细节描写可以细节之处见精神。
③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词(评价性的词语)。
④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从原文中找依据:注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文中对人物某些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等。
另外,分析刻画人物时采用的对比、衬托、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等表现方法也可挖掘出人物性格特点。
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题型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方法探究概括人物形象+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体概括——标清序号表述形式:①品质特点1 + 具体依据1 ②品质特点2 + 具体依据2【题型二】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分析形象人物描写分类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表述形式: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外貌、语言生动形象地(传神地、巧妙地)写出了......动作、神态(突出地、真切地)表现了........心理.... (性格特征或感情等)二、金题演练《用你爱我的方式爱你》)赏析画线的精彩语句。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一、几种提问模式“分析人物形象”这个考点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5.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形象的内在特点;二、具体分析方法(一)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体概括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答出两个方面性格特征和对应的具体依据。
(注意事项)性格特征要注意“多侧面忌笼统”,具体依据“梳理情节简明概括”,别忘了“标清序号增加条理”。
(二)题型二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答题方法:描写方法+表达效果例.(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
答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2分)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2分)《偷父》(刘心武)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
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
我用窗帘叉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他把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
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记叙文阅读技巧四,分析人物,归纳品质阅读技巧四分析人物归纳品质技巧点拨1、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叙述了儿子说服母亲出去散步;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儿子背母亲走小路三件事,可以分析出儿子是一个懂事、孝顺、有责任感的人。
2、结合人物的描写来分析。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通过写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走路蹒跚,为远行的儿子爬铁道买橘子,表现出父亲在连遭不幸的情况下,还时时牵挂着儿子,更表现出父爱之深沉。
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记叙文结尾往往有一些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表明了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是赞扬还是批判。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结尾“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好脾气、待人接物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慈母。
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西游记》中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贪恋女色,见识短浅,一遇到困难就嚷着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占小便宜,因此常常出丑。
另一方面,他还不失忠勇和善良,他能够知错就改,还算憨厚朴实,两方面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猪八戒的形象。
如果仅凭自己的好恶评价人物,往往会以偏概全,有所偏颇。
考题形式1、辨析文章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方法。
如正面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答题方法1、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文章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具体的背景下去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学习语文应该是一件轻松的学习活动。
学习语文其实不用刻意去学习,它靠的是日积月累和逐渐的积淀。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题解答方法目标:(1)掌握5种人物描写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技巧(3)掌握人物心情分析技巧(4)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目标分解:(1)学生了解概括人物形象的五个常见的角度;(2)学生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以及其对应的作用。
步骤一:概括人物形象的五个常见的角度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时最需要关注的一点。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首先,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5.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步骤二:明确人物形象的分类以及其对应的作用一、主要人物的作用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寄托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