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对胶体金制备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17.64 KB
- 文档页数:3
胶体金的经验教训及改进方法1、标记时pH对标记的影响。
根据标记物的性质,可以将标记物划分为三类:其一为pH非依赖型即标记时无论pH如何,您都能得到良好的标记结果,前提是您不能破坏胶体金的胶体状态。
此类标记物仅仅是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胶体金相结合,如PEG.这也是调节pH时首先要采用PEG保护电极的原因,当然,如果您使用的是充胶的电极,那您就不必这样麻烦了。
其二为pH非严格依赖型即标记时您可以采用的pH范围比较宽。
此类标记物的特点是其等电点的范围很宽。
当然,其主要是通过碱性氨基酸残基的正电性与胶体金的负电性相吸引,此类物质典型的如HBsAg。
如果您想偷懒的话,制备好胶体金后,您可以直接将HBsAg扔到里面,就能得到良好的标记结果。
不偷懒的话,您当然可以调节pH啦,这样,标记的批间差可能小一些,pH从5到10都可以。
其三为pH严格依赖型即最好的标记效果是pH=pI+0.5.这样的东东可是大家最最常见的,在此就不饶舌。
对标8964/8950玻纤2、标记物与胶体金结合后的稳定性一般来说,pH非依赖型&pH非严格依赖型的东东标记后因pH 的变化而解离的几率不是很大,尤其是pH非依赖型。
当然前提仍然是您不能让那些东东处于极其苛刻的pH环境之下的,还是要爱护它们的。
pH严格依赖型的东东根据对环境pH的变化有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结合后如果环境的pH高于其等电点,标记物很容易与胶体金解离。
如果您再加入盐,您会看到胶体金会变成紫色-蓝色。
此类标记物静电相互作用要大于疏水相互作用,其分子量一般相对小。
(这也是DOA中为啥不标记完全抗原的原因之一)。
因此,其胶体金稀释液的pH要与标记时的一致,其它缓冲体系最好也如此。
第二类是结合后如果环境的pH高于其等电点,标记物一般不会与胶体金解离。
深层次地,为什么盐离子能造成胶体金的聚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金”?这是由于高盐离子自身电解,会影响胶体金表面的水化层的厚度,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胶体金表面的水化层逐渐被削弱,直至水化层厚度相对于胶体金球粒径极薄,即相对水化层厚度极低不足以维持胶体金的稳定,最终造成胶体金的聚沉。
胶体金标记实验步骤点击次数:13 发表于:2008-08-19 14:02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来源:丁香园1、蛋白质的处理: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胶体金对蛋白的吸附主要取决于pH值,在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或偏碱的条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结合物。
如果胶体金的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会聚集而失去结合能力。
除此以外胶体金颗粒的大小、离子强度、蛋白质的分子量等都影响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
(1)待标记蛋白溶液的制备将待标记蛋白预先对0.005Mol/L pH7.0 NaCl溶液中4℃透析过夜,以除去多余的盐离子,然后100 000g4℃离心1h,去除聚合物。
(2)待标胶体金溶液的准备以0.1Mol/L K2CO3或0.1Mol/L HCl调胶体金液的pH值。
标记IgG时,调至9.0;标记McAb时,调至8.2;标记亲和层析抗体时,调至7.6;标记SPA时,调至5.9~6.2;标记ConA时,调至8.0;标记亲和素时,调至9~10.由于胶体金溶液可能损坏pH计的电板,因此,在调节pH时,采用精密pH试纸测定为宜。
由于盐类成分能影响金溶胶对蛋白质的吸附,并可使溶胶聚沉,故致敏前应先对低离子强度的水透析。
必须注意,蛋白质溶液应绝对澄清无细小微粒,否则应先用微孔滤膜或超速离心除去。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磷酸根离子和硼酸根离子的存在,因为它们都可吸附于颗粒表面而减弱胶体金对蛋白质的吸附。
2、蛋白质最适用量的选择:胶体金与标记蛋白用量之比的确定(1)根据待标记蛋白的要求,将胶体金调好pH之后,分装10管,每管1ml.(2)将标记蛋白(以IgG为例)以0.005Mol/L pH9.0硼酸盐缓冲液做系列稀释为5µg/ml~50µg/m l,分别取1ml,加入上列金胶溶液中,混匀。
对照管只加1ml稀释液。
(3)5min后,在上述各管中加入0.1ml 10%NaCl溶液,混匀后静置2h,观察结果。
(4)结果观察,对照管(未加蛋白质)和加入蛋白质的量不足以稳定胶体金的各管,均呈现出由红变蓝的聚沉现象;而加入蛋白量达到或超过最低稳定量的各管仍保持红色不变。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生产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生产过程如下:
1.将蛋白质置入透析袋中,然后直接放入双蒸水或极低浓度的盐水
中(0.005mol/l NaCl,pH7.0)进行透析。
2.去除蛋白质中的沉淀。
长期低温保存的蛋白质或4℃较长时间保
存的抗体,特别是在浓度高于2mg/ml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对标记过程及免疫金探针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标记之前需要离心以除去这些聚合物。
3.确定最佳pH值。
一般认为,当pH值等于或稍偏碱于蛋白质等电
点时(pH=PI+0.5pH),蛋白质呈电中性,此时蛋白质分子与胶体金颗粒相互间的静电作用较小,但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张力却最大,处于一种微弱的水化状态,较易吸附于金颗粒的表面。
由于蛋白质分子牢固地结合在金颗粒的表面,形成一个蛋白层,阻止了胶体金颗粒的相互接触,而使胶体金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胶体金带负电荷,二者极易静电结合形成大的聚合物。
以上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生产步骤,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金标稀释液配方的调试胶体金常使用的金标稀释液种类并不多,总的配伍原则是符合标准下宜简不宜繁,每种试剂的添加或减少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具体材料来处理。
我们先看一个基础配方:0.01MTris-HCl pH8.5+1%BSA+10%蔗糖。
首先是缓冲液:金标物标记的是蛋白,蛋白需要保存在缓冲体系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缓冲基质,而标记中我们知道pH对蛋白电荷有影响,虽然已经标记并且封闭了,但是低pH使蛋白带更多正电荷,仍然会导至金标物交联死金,所以我们需要较高的pH,这是我们不用7.2的PB的原因;太高的pH又会使蛋白与金的电荷斥力增大,有脱落的风险,所以pH又不能太高,最终pH8.5的Tris 缓冲液脱颖而出,大部分单抗的等电点在8.2,8.5这个pH可以保证标记抗体带少量负电荷维持标记物整体稳定,对于等电点不确定的重组抗原,Tris这个缓冲基质也完全胜任。
离子本身对金标物有破坏作用,所以用很低的摩尔浓度,更不会主动添加NaCl(需要的话,一般是加在样品垫或者样品缓冲液中)。
然后是BSA:BSA有几个作用,一是高浓度杂蛋白的存在,有利于保护标记蛋白;二是用高浓度BSA封闭金垫,金垫上如果有易吸附蛋白的位点,就让他吸附BSA,从而使金标物能够顺利释放出去;三是流动封闭NC膜,NC膜通过电荷和疏水两种作用,极易吸附金标物,产生层析不干净、T线反白等异常问题,而BSA在层析过程中,一边流动一边对NC膜进行封闭(所谓的流动封闭),可以明显改善这种异常现象;四是BSA可以对蛋白之间的非特异反应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
最后是糖:糖作为一种干燥保护剂,阻止蛋白在干燥过程中变性(两种假说,代替水化膜保护氢键和结合水,形成玻璃态保持蛋白三维构象),可以提供一个相对亲水的环境,避免金标物通过疏水作用与金垫牢固结合。
所以稳定性(长期或加速)出现金子不释放的情况,多半是没有加糖,金子上蛋白与金垫发生了牢固吸附导至的。
另外金子吸潮后也会出现释放困难的问题,而糖加多了对湿度更敏感,所以一般加10-20%。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胶体金是一种具有尺寸在1到100纳米范围内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光学特性。
它在生物医学、电子学和光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胶体金的方法。
1.湿法还原法湿法还原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制备胶体金的方法。
首先,将对金离子具有还原能力的化合物如柠檬酸、乳酸、氯化亚锡溶解在溶剂中,调节溶液的ph值。
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氯金酸(HAuCl4)并搅拌,利用还原剂将金离子还原为金颗粒。
最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式将胶体金分离出来。
2.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制备胶体金的方法。
首先,将一定浓度的氯金酸(HAuCl4)溶解在溶剂中,并加入少量的还原剂,如氢氯酸或异硫脲。
接下来,使用滴定管将还原剂溶液滴加入氯金酸溶液中。
滴加过程中,溶液的颜色逐渐由黄色变为红色,直到达到滴定点。
在滴定过程中,还原剂将金离子还原为金纳米颗粒。
3.还原法还原法是一种通过还原剂直接将氯金酸还原为金颗粒的方法。
在制备中,首先将氯金酸溶解在溶剂中,并加入一定浓度的还原剂,如硼氢化钠(NaBH4)或乳酸铺盖。
接下来,向该溶液中滴加还原剂溶液,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转变为红色。
当滴加过程停止后,胶体金制备完成。
4.光化学法光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光能进行胶体金制备的方法。
在制备中,首先将氯金酸溶解在溶剂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接下来,向该溶液中加入光敏剂如染料丙酮酸(AA),并进行紫外光照射。
在光照射的作用下,金离子将被还原为金纳米颗粒。
上述方法是一些常见的制备胶体金的方法,它们各有优劣。
在具体选择时,需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来确定最适合的方法。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还在不断发展中,有些新的制备方法如微乳液法和微流控法也被广泛应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胶体金制备及参数调节一、胶体金的制备1.制备方法胶体金的制备多采用还原法。
氯金酸(HauC14)是主要还原材料,常用还原剂有柠檬酸钠、鞣酸、抗坏血酸、白磷、硼氢化钠等。
根据还原剂类型以及还原作用的强弱,可以制备0.8nm~150nm不等的胶体金。
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为柠檬酸盐还原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将HauC14先配制成0.01%水溶液,取100ml加热至沸。
(2)搅动下准确加入一定量的1%柠檬酸三钠(Na3C6H5O7·2H2O)水溶液。
(3)继续加热煮沸15min。
此时可观察到淡黄色的氯金酸水溶液在柠檬酸钠加入后很快变灰色,续而转成黑色,随后逐渐稳定成红色。
全过程约2~3min。
(4)冷却至室温后用蒸馏水恢复至原体积。
用此法可制备16~147nm粒径的胶体金。
金颗粒的大小取决于制备时加入的柠檬酸三钠的量。
表19-1列举制备4种不同粒径胶体金时柠檬酸三钠的用量。
表19-1 四种粒径胶体金的制备及特性胶体金粒径(nm)1%柠檬酸三钠加入量(ml)*胶体金特性呈色λmax 16 2.00 橙色518nm24.5 1.50 橙红522nm41 1.00 红色525nm71.5 0.70 紫色535nm*还原100ml0.01%HauC14所需量2.注意事项(1)氯金酸易潮解,应干燥、避光保存。
(2)氯金酸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在配制氯金酸水溶液时,不应使用金属药匙称量氯金酸。
(3)用于制备胶体金的蒸馏水应是双蒸馏水或三蒸馏水,或者是高质量的去离子水。
(4)是以制备胶体金的玻璃容器必须是绝对清洁的,用前应先经酸洗并用蒸馏水冲净。
最好是经硅化处理的,硅化方法可用5%二氯甲硅烷的氯仿溶液浸泡数分钟,用蒸馏水冲净后干燥备用。
(5)胶体金的鉴定和保存:胶体金的制备并不难,但要制好高质量的胶体金却也并非易事。
因此对每次制好的胶体金应加以检定,主要检查指标有颗粒大小,粒径的均一程度及有无凝集颗粒等。
pH值和干燥温度对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灵敏度的影响作者:贾丹妮王琳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13期摘要:为研究不同的标记pH值和载金垫干燥温度对大便隐血(FOB)检测试剂(胶体金法)灵敏度的影响,在人血红蛋白等电点略高处设置pH值7.5,8.0,8.5,9.0,9.5以及载金垫干燥温度37℃和45℃,进行临床试验和灵敏度测试以及稳定性实验。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大便隐血检测试剂(胶体金法)中,标记pH=8.0-9.0的试剂灵敏度明显高于9.0以上,载金垫37℃烘干的显色效果明显好于45℃烘干,其中,标记环境pH=8.5与载金垫干燥温度37℃的灵敏度最高,可以作为大便隐血检测试剂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
关键词:大便隐血;pH值;干燥温度;灵敏度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3-0182-04Effect of pH and Drying Temperature on the Sensitivity of Fecal Occult Blood Diagnostic KitJia Danni, Wang Lin(PEREFCT EASE BIOTECH (BEIJING) CO.,LTD, Benjing 101111)Abstract:This experiment designed different markup pH of Hb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drying temperature of colloidal gold cushion,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cid and alkali environment and gold cushion drying temperature on the sensitivity of Fecal occult blood (FOB) detection kit (colloidal gold method). Set five pH (7.5,8.0,8.5,9.0,9.5) and two gold cushion drying temperature (37℃ and 45℃), clinical trials and sensitivity test and stability test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it sensitivity of tag pH (8.0~9.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bove 9.0, gold cushion drying effect on 37 ℃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45℃,among them, the tag environment pH of 8.5 and gold cushion drying temperature of 37 ℃ ha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which can be used as a preparation of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of Fecal occult blood diagnostic kit.Key words:fecal occult blood;pH value;drying temperature;sensitivity临床数据表明,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中,大肠癌已位列前茅,其中欧美国家的大肠癌死亡率已上升到第二位[1]。
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影响因素分析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检测方法,主要通过胶体金纳米颗粒与抗原或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结果往往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对免疫胶体金技术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溶液的pH值是影响免疫胶体金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免疫胶体金技术中,溶液的pH值对胶体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表面电荷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胶体金纳米颗粒在弱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凝聚。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缓冲液来调节溶液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离子强度也是影响免疫胶体金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离子强度的增加会导致胶体金纳米颗粒表面的电荷屏蔽,从而使胶体金纳米颗粒发生凝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离子强度调节剂来降低离子强度,从而增加胶体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
此外,胶体金纳米颗粒的浓度也会对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结果产生影响。
在浓度较高时,胶体金纳米颗粒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小,容易发生凝聚,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胶体金纳米颗粒的浓度,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免疫胶体金技术中还涉及到抗体或抗原的结合效率。
免疫反应的结合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抗体或抗原的浓度、结合时间、温度等。
因此,在进行免疫反应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以提高结合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非特异性吸附也是影响免疫胶体金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样品中存在的其他非目标物质往往会与胶体金纳米颗粒发生非特异性吸附,形成背景信号。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选择合适的探针等,以减少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
综上所述,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结果可能受到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胶体金纳米颗粒浓度、抗体或抗原的结合效率以及非特异性吸附等影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认真分析和处理这些影响因素,以提高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分析和生化检测的方法。
它通过将胶体金颗粒与特定抗体结合,实现对特定分子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胶体金是一种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材料,其颗粒大小一般在10-100纳米之间。
胶体金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能够产生明亮的红色光谱吸收峰。
这些特性使得胶体金成为生物分析中理想的探针。
在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中,首先需要制备与目标分子相应的抗体。
抗体可以通过动物免疫或基因工程技术获得。
接下来,将胶体金颗粒与抗体进行共价结合,形成胶体金-抗体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能够在目标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聚集,从而改变胶体金颗粒的光学性质。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将待测样品与胶体金-抗体复合物混合。
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目标分子,那么目标分子将与复合物竞争结合,导致复合物解离。
这种解离会使得胶体金颗粒发生聚集,进而引起红色光谱吸收峰的变化。
通过测量吸收光谱的变化,可以间接检测到目标分子的存在。
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胶体金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度的可调控性,因此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
其次,胶体金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不易发生聚集或沉淀。
此外,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操作简便,结果可视化,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临床诊断中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病原微生物和药物残留等。
此外,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还用于食品安全监测、环境污染检测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然而,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胶体金颗粒的稳定性受到环境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其次,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对于复杂样品的处理较为困难,可能存在干扰物质造成的误判。
此外,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受到胶体金颗粒的大小和抗体的亲和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
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析方法。
它通过胶体金颗粒与特定抗体的结合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
pH值对胶体金制备的影响梁敬博3,贺 昕,熊晓东,张 曦,吴 聪(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摘要:研究了不同的溶液pH值对胶体金颜色、粒径的影响。
在不同pH值下通过柠檬酸三钠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分光光度计对胶体金进行扫描,得到最大吸收峰波长及峰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颗粒直径及分布,再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随着溶液pH值变小,胶体金颜色由红→蓝→黑,粒径变大。
关键词:胶体金;pH值;粒径;柠檬酸三钠法中图分类号:TG146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076(2005)04-0468-03 应用胶体金为标记物的免疫金染色(IG S)与免疫金银染色(IG SS)方法在光镜和电镜下可以单标记和双标记或多种标记同时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可以定性、定位以至定量研究。
目前它已被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众多领域[1]。
胶体金溶液的制备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柠檬酸三钠法,其基本原理是向一定浓度的金溶液内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三钠使金离子还原变成金原子[2]。
众所周知,这个过程受一些因素如还原剂用量、还原温度、反应时间、搅拌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的研究过程中,反应体系的pH值也被认为对胶体金制备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反应体系的pH值对胶体金颗粒的大小及胶体金颜色的影响。
1 实验方法1.1 胶体分散剂的调制按照Frens[3]与H orisberger[4]等方法,即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在不同溶液pH值下制备胶体金,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ml1%的氯金酸溶液于三口烧瓶中,加水稀释至100ml;三口烧瓶置于加热套上,安装机械搅拌装置和蛇形冷凝管装置,另外一口加玻璃塞以便加入还原剂;开动搅拌装置并向蛇形冷凝管通入自来水进行冷却,开始加热至溶液沸腾,从第三口加入12ml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同时开始记录反应现象;在100℃恒温下继续保持搅拌10min,停止加热并拆除实验装置,待溶液冷却后用0.22nm的MI LLI2Q滤膜过滤,将溶液移液至100ml容量瓶中,即得胶体金溶液。
所有要用到的玻璃器皿需要事先用清洁液洗净,然后用高纯水冲洗3~4次,烘干待用。
1.2 颗粒描述制备的胶体金分散系中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是用透射电镜(TE M,应用HIT ACHI H28100和J E M2 2010仪器)分析,作为测试胶体金颗粒大小及分布情况,在预先处理好的覆有F ormvar膜(T ed Pella, Inc.)的200目的铜网上滴一滴胶体金溶液,阴干后即可进行测试。
透射电镜这种方法虽然直观准确[5],但电镜仪器测定非常费时间,严重阻碍了下一步实验的进行。
而胶体金溶液具有胶体的特性,所以在做透射电镜的同时,也进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通过测试可以得到胶体金溶液的最大吸收峰和峰宽。
因为胶体金粒径不同,溶液颜色也有很明显的变化。
一般通过最大吸收峰并结合溶液的颜色,我们可以判断出金颗粒的范围,通过峰宽可以直观地了解颗粒的均一程度。
一般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胶体金在可见光范围内(400~600nm)进行扫描,获得胶体金可见光区吸收光谱,记录最大吸收峰波长、最小吸收峰波长、峰宽。
为了评估粒子尺寸对最大吸收峰波长和吸收本身的影响,随着吸收的变化,用HI2 T ACHI150220Pata Process or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第29卷 第4期V ol.29№.4 稀 有 金 属CHI NESE JOURNA L OF RARE MET A LS 2005年8月Aug.2005收稿日期:2005-06-28;修订日期:2005-07-15作者简介:梁敬博(1982-),男,陕西渭南人,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贵金属材料的研发3通讯联系人(E2mail:liangjingb@)图1 胶体金的TE M 图pH 值和胶体金粒径:(a )pH =10.0,14.9nm ;(b )pH =5.0,15.3nm ;(c )pH =7.0,16.0nm ;(d )pH =2.0,粒径无法测量Fig.1 Photomicrographs obtained by TE M of colloidal gold图2 pH 值对胶体金分散体系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影响 分散体系的pH 值分别为:(1)pH =10.0;(2)pH =7.0;(3)pH =5.0;(4)pH =2.0Fig.2 pH effect of colloidal g old dispersion on visible abs orptionspectra for dispersions度计在400~1000nm 区域扫描。
2 结果和讨论2.1 制备不同pH 值下的胶体金采用柠檬酸三钠法制备胶体金。
溶液的pH 值直接影响溶液的颜色,对胶体金颗粒的直径及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溶液的pH 值分布为2.0,5.0,7.0,10.0下制备胶体金。
2.2 利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胶体金进行评价 通过透射电镜照片中胶体金颗粒均匀程度(图1)与可见光吸收峰宽度(图2)的比较,可见主峰宽度越小,颗粒越均匀;主峰宽度越大,颗粒越不均匀,出现椭圆形及多角形。
不同pH 值下的胶体金溶液的吸收波谱如图2所示。
典型的,当胶体金溶液分散呈现聚集颗粒时,从600~800nm 之间紫外2可见光谱呈现高的吸收峰。
因此,从图1(a ),(b )可以看出,在pH 值为7.0和10.0时,胶体金不会发生颗粒凝结,从图2(1),(2)可以看出,两个波图波长为520nm 时有最大吸收峰。
在这个pH 范围内,分散呈现红色。
当pH 值为5.0时,从图2中600~800nm 之间可以观测到波谱吸收峰出现了两个最大值。
这个波谱的特性表明颗粒开始凝结,分散液开始变蓝充分说明这一点,从图1(c )中也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这一现象。
从图2可以看到:降低pH 值,吸收峰的最大值向波长高的地方移动。
最后,当pH 值为2.0时,胶体金溶液的蓝色变为黑色,这可能是由于金颗粒凝结的增加。
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再通过紫外2可见光谱观测到最大吸收值。
3 结 论1.通过柠檬酸三钠法制备胶体金,pH 值对最终的颗粒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溶液的颜色和其pH 值相关联。
2.pH 值的减小使形成的颗粒的多相分散性增加。
例如,当pH 值为2.0时,从图2中可以观测到3个最大吸收峰520,740和960nm ,这看起来像是多种形式的分配。
pH 值较高时明显形成小的金颗粒,同种的颗粒大小看起来也比酸性环境下大。
9644期 梁敬博等 pH 值对胶体金制备的影响 参考文献:[1] E lghanian R ,S torhoff J J ,Mucic R C ,et al. Selective colorimetricdetection of polynucleotides based on the distance 2dependent optical properties of g old nanoparticles [J ].Science ,1997,277(5329):1078.[2] 陶义训.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3] Frens G. C ontrolled nuclea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the particle sizein m onodisperse g old suspensions [J ].Nat.Phys.Sci.,1973,241(105):20.[4] H orisberger M ,R osset J. C olloidal g old ,a useful marker for trans 2miss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J ].J H istochem Cytochem ,1997,25(4):295.[5] 彭剑淳,刘晓达,丁晓萍. 可见光光谱法评价胶体金粒径及分布[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24(3):211.I nfluence of pH on Preparation of Colloidal G oldLiang Jingbo 3,He X in ,X iong X iaodong ,Zhang X i ,Wu C ong (GRIKIN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 ,G 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 ,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The color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colloidal g old were in fluenced by different pH values.C olloidal g old was prepared with s odium citrate by controlling the pH of the s olution.The maximum of abs orption and its peak width were obtained from UV/visible abs 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The diameter and its distribution weremeasur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 M ).Then the results were com 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 shows that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pH ,the particle size increases and the color of colloidal g old is changed (red 2blue 2black ).K ey w ords :colloidal g old ;pH values ;particle size ;s odium citrate074 稀 有 金 属 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