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肝脏移植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38.00 KB
- 文档页数:78
一、引言肝脏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术后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脏移植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提高术后康复信心。
2. 生理护理(1)完善术前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2)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
(3)预防感染,做好口腔、皮肤、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
(4)调整睡眠,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
3. 术前准备(1)协助患者进行手术区皮肤准备,避免术后感染。
(2)做好手术物品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术后自我护理能力。
二、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1)术后立即进入监护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引流管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记录。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阻塞。
4. 药物护理(1)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感染、抗排斥等药物。
(2)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5. 饮食护理(1)术后早期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易消化食物。
(3)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6. 活动与康复(1)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2)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提高生活质量。
7. 心理护理(1)持续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肝脏移植护理常规一.手术前护理:1.协助采集各项血标本,留取各项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尿、腹水、便、鼻腔、咽喉等处的标本培养,帮助患者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监测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至少1次/日;量血压1次/日,测量前休息10至15分钟。
3.如果病人有腹水、低蛋白血症,则需要每日测量腹围一次;应用利尿剂的病人需要每日监测尿量。
4.免疫抑制药应用:手术前开始口服环孢素A17.5mg/kg,或静脉滴注5mg/kg。
5.皮肤准备:每日观察病人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血等皮下出血的表现。
有黄疸的病人注意观察皮肤、黏膜黄疸有无加重。
手术前备皮范围上自下颌、下至大腿上三分之一,两侧至腋后线。
6.观察病人神志和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肝昏迷的早期表现。
7.术前饮食指导患者选择含脂肪类少、含维生素多、易消化的食品。
8.给予病人口服抗生素以抑制肠道细菌,术前晚予清洁灌肠。
9.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10.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解除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二.手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的监测。
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拔除气管插管后仍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音、痰液的性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肺水肿的表现。
2.监测神志和情绪的变化:术后48小时内每4小时测量一次病人的瞳孔大小。
之后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和情绪波动,以及早发现原发性移植肝脏无功能。
3.监测肾脏功能:术后三天—七天内,严密观察尿量,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每日监测尿比重、血肾全等化验指标。
4.保持出入量平衡:应用微量泵输入液体,保证入量准确。
准确记录各项出入量,每4小时计算一次出入平衡。
术后四—五天后可逐渐改为每12小时计算一次出入平衡。
5.观察引流液的变化:T型管引流记量1次/每6小时,要密切观察胆汁量和质的变化。
如果胆汁量突然减少或颜色转为清亮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其他腹部引流管接闭式引流袋,记量1次/每日。
肝脏活体组织穿刺术操作与护理肝脏活体组织穿刺术操作与护理:(1)术前准备:①穿刺前3天,每日需注射或口服维生素K、钙剂和维生素C。
②穿刺前1天测定病人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备血。
③术前1小时给予可待因及苯巴比妥钠各0.03g。
④穿刺前测量血压、脉搏等。
(2)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心理取得病人的合作。
(3)将用物携至床旁,用屏风遮挡病人,协助病人排空膀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病人取仰卧位,稍向左倾,身体右侧靠近床缘,背部右侧肋下垫一枕头,右臂屈置于头后。
抽脓液时取坐位或半卧位。
(5)穿刺部位:一般穿刺取腋前线第八、九肋间或腋中线第九、十肋间隙。
肝肿大超出肋缘下5cm以上者,亦可自肋缘下穿刺。
(6)在病人背部依次铺好腹带、橡皮布、治疗巾。
协助医生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7)术者用橡皮管连接20ml注射器及肝穿刺针,检查各部是否衔接严密,确实不漏气时,吸无菌生理盐水3-5ml,排净注射器内的气体。
先用穿刺锥在皮肤上刺孔。
再用肝穿针由刺孔沿肋骨上缘刺入0.5-1cm,护士将注射器内生理盐水注入0.5-1ml,以冲出肝穿刺针腔内可能存留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以免针头堵塞。
(8)抽吸针栓至注射器5-6ml刻度处,造成并保持针内负压,直至手术结束。
然后嘱病人深吸入后,呼气末屏气片刻。
在病人屏气开始时,将穿刺针与皮肤垂直,迅速刺入肝脏组织,并立即拔出,此动作一般在1秒左右完成。
绝对不能搅动穿刺针,穿刺深度一般4-6cm左右。
(9)拔出肝穿针后以无菌纱布覆盖,按压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并置砂袋加压,缚紧腹带,将取得的肝组织注入标本瓶内固定。
(10)穿刺完毕,安置好病人,清理用物,标本立即送检。
一、引言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术后不适,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本文将简要介绍肝移植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术后前3天每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3天后每2小时监测一次,逐渐过渡到每日4次。
3. 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皮肤颜色等,以便及时发现休克、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三、引流管护理1. 术后引流管包括胆汁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尿液引流管等,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发现胆汁渗漏、出血、感染等情况。
3.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时更换引流袋。
四、体位与活动1. 术后初期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减少腹压,促进引流。
2. 术后1-2周,逐渐过渡到坐位,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血栓形成。
3. 术后2-3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
4. 术后3-4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活动,注意活动量适中,避免劳累。
五、饮食护理1. 术后初期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2. 术后1-2周,逐渐过渡到普食,注意食物的易消化、营养丰富。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高盐等。
4. 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调整饮食结构。
六、药物护理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药物毒性。
3. 术后1-2周,逐渐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避免药物过量。
七、心理护理1. 肝移植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
2. 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组织病友交流,分享治疗经验,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八、预防感染1. 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定期消毒。
2. 术后前3周,避免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3. 观察体温、切口等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国内首例亲体异位辅助性活体肝移植的护理杨敏利 王宇 周琛 杨红 王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手术室,陕西西安710032) 关键词 活体肝移植 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R65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975(2008)1721598202 作者简介杨敏利(—),女,陕西西安,本科,护师,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2007年6月23日,我院成功为一位13岁女孩实施异位辅助性活体肝部分移植术。
移植的肝脏功能良好,创新术式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为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和急重肝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周某某,女,13岁,陕西靖边县人。
一年多前突然出现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
该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的铜代谢出现异常,这些铜在体内的主要器官内聚集,导致一系列症状:如肝硬化、眼角膜内K 2F 环出现,大脑基底豆状核变性。
患儿经过药物驱铜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4个月前,患者出现了肝豆状核变性最严重的并发症———锥体外系症状,患儿手足不自主抽动,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下去有可能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2 术前准备2.1 患者准备 手术前1d 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意外,做到心中有数。
巡回护士在床旁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及心理状况,针对其问题进行宣教。
因为患儿年龄小,手术难度大,故要消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恐惧心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2.2 器械及物品的准备 常规剖腹器械及一次性无菌物品、血管器械、框架拉勾、显微器械、各类血管缝线、血管吊带、B 超探头、针头盒、止血纱布、术中引流管等。
2.3 仪器准备 复温毯、自体血回输机、术中造影及术中B 超机、显微镜等。
3 手术方法经过手术前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决定实施肝脏异位辅助性活体肝部分移植手术。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受体的术前护理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护理,限制探视,做好病室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病人的清洁护理很重要,清醒者,可帮助病人洗澡,对昏迷的病人应给床上擦洗,床上洗头,术前一日每日3次用酒精擦洗头发。
彻底清洗脐及皮肤皱折处的污垢。
腹部皮肤于手术前一日及术日晨先用2.5%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布方巾包裹。
3.根据医嘱术前3天,用抗霉菌的药物对皮肤皱折、指甲、会阴部等进行每日3次涂擦。
4.彻底清洗病人肠道,清醒者术前3天吃流质饮食。
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素并根据医嘱给缓泻剂,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排除肠道毒素。
5.做任何操作时要轻柔,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二)洁净病房的准备1.术前对病房应进行彻底的擦洗和消毒,墙壁、家具、床垫等。
用1000g/ml次氯酸进行擦拭,并每日3次用静态层流杀菌机进行消毒。
2.病人的衣服、被单、被套、枕套、尿垫等布类物品送高压灭菌。
3.病房内应备齐所有要用的医疗器械、护理用品,并对其消毒。
尽量减少术后医护人员出入病室。
4.制定严格的出入病室的制度(1)非肝移植患者医疗关系人员谢绝入内。
(2)进入时需履行下列程序:A.脱去白大衣B、洗手后用消毒液消毒C、戴上无菌的口罩、帽子 D、穿上鞋套或更换拖鞋 E、穿好无菌隔离衣(3)外来治疗仪需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进入病房,轮子需要在泡有消毒液的垫子来回滚动数次。
(4)凡进入室内所有的物品均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病房。
(5)对病人做任何治疗及护理时均应带无菌手套(6)勿将清洁物品置于床的平面以下的地方。
(7)尽量减少室内人员的流动,避免过多的人在室内长时间的停留。
二.术后护理(一)呼吸功能的维持和护理1.保证呼吸机的有效通气,根据医嘱及时抽取血气分析,随时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各参数,做好呼吸机应用的各项护理,对躁动不安者可进行妥善的约束,并根据医嘱给病人镇静剂。
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根据痰量的多少及时吸痰,一般情况下每30-60分钟吸痰一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2ml的化痰药,吸痰前后均应给病人吸纯氧2分钟,吸痰过程中一定要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新道新商战沙盘系统学生操作手册产品版本号:V5.0 )目录1. 全年运营流程说明 (1)1.1. 年度运营总流程 (1)1.2. 年初运营流程 (1)1.3. 每季度内运营流程 (2)1.4. 年末操作流程 (2)1.5. 流程外运营操作 (3)2. 操作说明 (4)2.1. 年初运营操作 (4)2.1.1. 年度规划会议 (4)2.1.2. 支付广告费和支付所得税 (4)2.1.3. 参加订货会 (4)2.1.4. 长期贷款 (5)2.2. 每季度运营操作 (6)2.2.1. 当季开始 (6)2.2.2. 申请短贷 (7)2.2.3. 更新原料库 (8)2.2.4. 订购原料 (9)2.2.5. 购租厂房 (10)2.2.6. 新建生产线 (11)2.2.7. 在建生产线 (12)2.2.8. 生产线转产 (13)2.2.9. 出售生产线 (14)2.2.10. 开始生产 (15)2.2.11. 应收款更新 (16)2.2.12. 按订单交货 (16)2.2.13. 厂房处理 (17)2.2.14. 产品研发 (19)2.2.15. ISO 投资 (20)2.2.16. 市场开拓 (21)2.2.17. 当季(年)结束 (22)2.3. 年末运营操作 (23)2.3.1. 填写报表 (23)2.3.2. 投放广告 (25)2.4. 流程外运营操作 (25)2.4.1. 贴现 (25)2.4.2. 紧急采购 (26)2.4.3. 出售库存 (27)2.4.4. 厂房贴现 (28)2.4.5. 订单信息 (29)2.4.6. 间谍 (29)1. 全年运营流程说明1.1. 年度运营总流程新商战模拟运营企业经营6个年度,每个年度分设4 个季度运行。
全年总体运营流程如下:年初运营第一季运营第二季运营第三季运营第四季运营年末运营1.2. 年初运营流程年初企业运营过程包括年度规划、投放广告、支付广告费、支付所得税、参加订货会、长期贷款。
肝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且高风险的医疗过程,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作为护士,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术后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包括尿量、引流量等,以评估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二、引流管护理•保护引流管:确保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T管、尿管等)固定妥善,避免脱落或受压。
•观察引流液: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如血性渗出、浑浊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保持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并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三、预防感染•消毒措施: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前应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和手套。
•保护性隔离:对术后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限制探视人员,降低感染风险。
•体温监测: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如有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四、营养支持•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合理安排饮食。
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或给予肠外营养;恢复后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营养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五、药物管理•免疫抑制剂: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
•其他药物: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其他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保肝药等,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六、心理护理•情绪安抚:肝移植患者术后常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鼓励,耐心解答其疑问,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
七、康复指导•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栓形成。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受体得术前护理1。
为病人创造良好得生活环境与心理护理,限制探视,做好病室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病人得清洁护理很重要,清醒者,可帮助病人洗澡,对昏迷得病人应给床上擦洗,床上洗头,术前一日每日3次用酒精擦洗头发。
彻底清洗脐及皮肤皱折处得污垢。
腹部皮肤于手术前一日及术日晨先用 2.5%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布方巾包裹。
3。
根据医嘱术前3天,用抗霉菌得药物对皮肤皱折、指甲、会阴部等进行每日3次涂擦。
4.彻底清洗病人肠道,清醒者术前3天吃流质饮食。
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素并根据医嘱给缓泻剂,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排除肠道毒素。
5、做任何操作时要轻柔,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二)洁净病房得准备1.术前对病房应进行彻底得擦洗与消毒,墙壁、家具、床垫等、用1000g/ml次氯酸进行擦拭,并每日3次用静态层流杀菌机进行消毒、2.病人得衣服、被单、被套、枕套、尿垫等布类物品送高压灭菌、3.病房内应备齐所有要用得医疗器械、护理用品,并对其消毒、尽量减少术后医护人员出入病室。
4.制定严格得出入病室得制度(1)非肝移植患者医疗关系人员谢绝入内、(2)进入时需履行下列程序:A、脱去白大衣B、洗手后用消毒液消毒C、戴上无菌得口罩、帽子D、穿上鞋套或更换拖鞋 E、穿好无菌隔离衣(3)外来治疗仪需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进入病房,轮子需要在泡有消毒液得垫子来回滚动数次。
(4)凡进入室内所有得物品均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病房。
(5)对病人做任何治疗及护理时均应带无菌手套(6)勿将清洁物品置于床得平面以下得地方。
(7)尽量减少室内人员得流动,避免过多得人在室内长时间得停留。
二。
术后护理(一)呼吸功能得维持与护理1.保证呼吸机得有效通气,根据医嘱及时抽取血气分析,随时根据血气分析得结果调整呼吸机各参数,做好呼吸机应用得各项护理,对躁动不安者可进行妥善得约束,并根据医嘱给病人镇静剂。
2.保持呼吸道得通畅,根据痰量得多少及时吸痰,一般情况下每30—60分钟吸痰一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2ml得化痰药,吸痰前后均应给病人吸纯氧2分钟,吸痰过程中一定要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一、引言肝移植术作为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救治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手术创伤、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早期并发症尤为关键。
因此,针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护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二、肝移植术后早期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及时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3)加强家属的心理支持,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度。
2.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3. 饮食护理(1)给予患者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2)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喜好,合理搭配膳食,提高患者的食欲。
(3)注意食物的卫生,预防感染。
4. 药物护理(1)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避免漏服、误服。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药物副作用。
5.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伤口渗液、出血等。
(3)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6. 氧疗护理(1)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给予必要的氧疗。
(2)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氧疗效果。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肺功能。
7. 预防并发症(1)预防感染: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预防血栓: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给予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预防消化道出血:观察患者的粪便颜色,监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
(4)预防肝衰竭:密切监测肝功能,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预防肝衰竭。
一例活体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活体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方法,由于活体肝金黄色,稠透明,黏呼吸机辅助呼吸8h自主呼吸恢复脱机后移植供肝冷保存时间短,所获取的供肝质量高,供受体之间存并拔除气管插管。
1 4h后返回病房。
在血缘关系,故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发生率低,费用低廉。
活体42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肝移植具有尸体肝移植无法比拟的优点,今后肝移植的发42 1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患儿术后抗感染能力减弱,是 ..免展方向“。
2O年 3 2】O7月8日我院为1患儿成功进行了活疫抑制剂的使用更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例再有大量使用抗生体肝移植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素及频繁的各种检查和操作引起的污染可直接导致细菌感如下。
染,胆道、呼吸道、腹腔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感染部位,应加强1病例简介基础护理。
由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真做好基础护理,认患儿男,5岁,1体重3 g身高11c入院前1个月贫本例患儿未发生护理不当而造成继发感染。
8k, 3 m, 5 血,脾大,腹水,确诊为肝内弥漫性动脉门静脉瘘,门脉高压42 2排斥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精神、 ..情绪、体温、脉症,肝硬化,患儿及家属自愿行活体肝部分移植术。
供体为患搏、饮食、胆汁等的变化。
患儿术后第1天分泌胆汁5 L第0m,天增至20m, 5天开始体温逐渐升高至3 .胆汁量2 L第88o C,儿母亲,岁,4 6体重6, 5身高12 m身体状况良好。
患儿3 6, c术后5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过积极治疗恢复顺利,2O减少,于O7急查血培养、拭子、咽引流液培养排除感染,经肝穿检年4月2 6日出院。
查,病理回报急性排斥反应。
遵医嘱给予甲强龙30m D 5 gQ. 2手术方式i dp冲击治疗,vr i并加用静脉抑酸药。
在此期间注意监测生供、受体手术同时进行,采用上腹部“均人字形”口,切在命体征变化,按时准确应用甲强龙,同时做好心理准备,向患不阻断肝血供的条件下,按规则行肝叶切除法切取供体肝脏儿及家属解释排斥是移植手术常见饼发症,不必惊慌,只要治右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