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模考答案与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10
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题目一(归纳概括题型)题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
政府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推行“数字政务”,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题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分析推行“数字政务”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字数不少于300字。
二、题目二(综合分析题型)材料:1.近年来,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务员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
新时代背景下,公务员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业务能力:熟悉国家法律法规,掌握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政策执行力。
(3)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创新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5)廉洁自律:严守纪律规矩,廉洁奉公,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
2.然而,当前公务员队伍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公务员政治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足,为民意识淡薄,创新精神欠缺等。
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时代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理解。
三、题目三(提出对策题型)题目背景材料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增强政府决策科学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各地政府纷纷上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多项政务服务在线办理,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的生活。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老年人群体使用智能设备不便、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足等。
因此,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进程中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答任务: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当前我国建设“数字政府”的实际情况,请围绕“如何解决数字鸿沟,确保全民共享数字政府成果”这一主题,撰写一篇策论文。
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jpg />。
知识模块:数学运算5.甲、乙、丙三个部门植树,其中68棵树不是甲部门种的,52棵树不是乙部门种的,且甲、乙两个部门一共种了60棵树。
那么,丙部门种了多少棵树?A.30B.38C.22D.28正确答案:A解析:68棵树不是甲部门种的,说明这68棵树是乙、丙两部门种的;52棵树不是乙部门种的,说明这52棵树是甲、丙两部门种的;甲、乙两个部门一共种了60棵树,那么丙部门种了(68+52-60)÷2=30棵树。
知识模块:数学运算6.某客车租赁公司有甲、乙、丙三种类型的客车,甲车比乙车多4辆,乙车比丙车多4辆,甲车比乙车每车少3个座位.乙车比丙车每车少5个座位,甲车比乙车总共多3个座位,乙车比丙车总共多5个座位。
若承租所有客车,可满足多少人出行?A.378B.497C.576D.673正确答案:D解析:要求“可满足多少人出行”,即求“甲、乙、丙三种类型的客车共有多少座位”。
设乙车有x辆,每车有y个座位,根据题意列表如下:根据上表可列出方程解得x=15,y=15。
所以甲车有19辆,每车12个座位;乙车有15辆,每车15个座位;丙车有11辆,每车20个座位,共有19×12+15×15+11×20=673个座位.答案可根据尾数计算快速得出。
知识模块:数学运算7.如图,正四面体P-ABC的棱长为a,D、E、F分别为棱.PA、PB、PC 的中点,G、H、M分别为DE、EF、FD的中点,则三角形GHM的面积与正四面体P-ABC的表面积之比为:A.1:8B.1:16C.1:32D.1:64正确答案:D解析:,同理三角形GHM的边长为。
所以三角形GHM和三角形ABC的面积比为边长比的平方1:16。
正四面体P-ABC的表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4倍.故所求比例为1:16×4=1:64。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拟试卷5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图形推理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B.C.D.正确答案:A解析:样式叠加规律。
第一列图形与第二列图形颜色相同部分,叠加运算之后在第三列图形中为白色;第一列图形与第二列图形颜色不同部分,在第三列图形中为黑色。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判断推理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⑤⑥,②③④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形之间的静态位置关系,题目中第①④⑥幅图中,图形与图形之间是以线连接的,而第②③⑤幅图中图形与图形之间是靠点连接的。
所以正确选项为A。
知识模块:判断推理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B.C.D.正确答案:A解析:考查图形推理的属性类考点,右边第二组图中每幅图均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的方向都是左上到右下的方向。
所以选择A选项。
知识模块:判断推理4.左侧图形是由右侧图形中的( )项组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平面拼合。
左侧图形的构成如下: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判断推理5.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之前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
A.B.C.D.正确答案:B解析:可以发现黑点较明显,数量变化为1、2、1、2,而且单数点在对角线上移动,故选B。
知识模块:判断推理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B.C.D.正确答案:D解析:前4个图形的封闭空间分别为2、4、6、8,故问号处的图形应有10个封闭空间。
故本题选D。
知识模块: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公务员试题模板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共产主义制度D. 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A. 忠诚于国家B. 为人民服务C. 遵守法律法规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A, B, C解析: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忠诚于国家、为人民服务、遵守法律法规等,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不属于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2.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以下哪些行为?A. 经商办企业B. 兼职C. 从事有偿中介活动D. 参与赌博答案:A, B, C, D解析: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经商办企业、兼职、从事有偿中介活动以及参与赌博等行为,以保证公务员的廉洁性和公正性。
三、判断题1. 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可以拒绝执行上级的命令。
()答案:错误解析: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服从上级的命令,但上级的命令明显违法的除外。
2. 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可以自由选择辞职。
()答案:错误解析:公务员在任职期间,需要按照法定程序提出辞职,不能随意辞职。
四、简答题1. 简述公务员的职责和义务。
答案:公务员的职责主要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国家的政策和命令;忠于职守,勤勉工作,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接受监督,廉洁自律。
公务员的义务则包括:遵守职业道德,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不得违反规定从事商业活动等。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发现上级的决策存在明显的问题,但上级坚持执行。
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221:中国模式最终肯定会影响世界政治的嬉戏规章,丰富世界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西方模式也是一路走来,并最终成为强势模式的,这很像学外语,假如你认为世界上只有英语好,那么你就永久是同学,能永久可以说你哪些地方不对,甚至打个不及格,现在中国崛起了,中文也自然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强势语言,你要和我沟通,就要好好学习我的语言,尽量达到我的母语水平,好戏在后头。
从这段文字看来,想要表明的态度是:单项选择题A、中文将成为强势语言,值得骄傲B、中国模式正在超越西方模式C、中国模式将最终成为强势模式D、平视西方模式,中国应更自信2:()对于透亮相当于政务对于()单项选择题A、颜色高效B、信息公开C、来源廉洁D、浑浊家务3:如右图所示,有一块长100米、宽30米的长方形空地需要铺草皮,空地中间预留一条宽2米的走道铺设水泥板。
已知草皮每平方米50元,水泥板每平方米40元,草皮和水泥板均可以切割拼装。
购买铺完这块空地所需的水泥板和草皮共需花费()元。
单项选择题A. 147440B. 147400C. 146860D. 1468204:真正美的东西。
都是布满了感情的。
面对美的东西,我们经常一往情深,或者一见钟情。
而感情这个东西很惊奇,一方面,它是个人的,富有极端剧烈的共性颜色,只有达到高度共性化的时候,它才是最真挚的。
正是由于这样,感情这个东西,经常是隐秘的。
人与人之间,难于传达,所谓父不能喻之于子,夫不能喻之于妻。
然而,另一方面,感情这个东西却又最具有社会性,最需要普遍的传达,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单项选择题A、人们简单对美的东西产生真情B、感情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C、充分体现了个人意志的情感才是真挚的D、人们之间的感情是隐秘的,不易传达5:2000年至2022年,国家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1300亿元,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说明()。
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答案:D3. 下列哪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公平、正义、法治、和谐答案:C4.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全国公务员的录用工作?A. 中央公务员局B. 教育部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D. 国务院答案:C5.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基本原则?A.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B. 培训、考核、晋升、工资C. 分类管理、激励保障、监督约束、权利义务相统一D. 科学、民主、依法、公开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公务员应当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执行国家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参加国家规定的活动,接受国家规定的培训,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正确)2. 公务员的职务、职级与工资待遇应当挂钩,职务越高,工资待遇越高。
(错误)3.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享有辞职的权利,但需要提前30天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正确)4. 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
(错误)5.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
(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请简述公务员的基本义务。
答案:公务员应当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执行国家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参加国家规定的活动,接受国家规定的培训,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2. 请简述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公务员模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请列举出中国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中国古代诗人杜牧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自哪首诗?答案:该句出自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什么是国有企业?答案: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其资产和经营活动受国家的监管和调控。
4.简述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政策,旨在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该政策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开放与合作。
5.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是什么?答案: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
二、选择题1.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A. 杜甫B. 李白C. 曹操D. 苏轼答案:C. 曹操2.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首都?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重庆答案:B. 上海3.中国的国土总面积排名世界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 第一4.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经济特区?A. 广州B. 成都C. 武汉D. 深圳答案:D. 深圳5.中国的国旗由几颗小星星组成?A. 4颗B. 5颗C. 6颗D. 7颗答案:C. 6颗三、综合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大的政党。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而奋斗。
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下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等。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答案:1921年。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答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3.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机构?答案: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构。
4.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属于中央委员会的哪一部分?答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下设的一部分。
以上是公务员模考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100题)1、在一次选举中,统计显示,有人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
如果统计是真实的,那么下列哪项也必定是真实的?( )A.对每个候选人来说,都有选民投了他的赞成票B.对所有候选人都投赞成票的不止一人C.有人没有投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D.不可能所有的候选人都当选【答案】 A2、计算机系统的下列设备中,既可作输入设备又可作输出设备的是:A.扫描仪B.磁盘驱动器C.键盘D.显示器【答案】 B3、我们已经目睹、那些科幻小说中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未来科技逐一实现,并且改变了真实的世界。
也许有一天,科幻小说不再思索和模拟技术的实际作用,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叙者的主题,人类宿命甚至宇宙命运之上,我们仍要感谢它们帮助我们幻想过未来世界。
只是,但愿永远可以有人像儒勒·凡尔纳在一百多年前那样由衷地发问:“难道人们真的不可能用更短的时间环游地球吗?”A.尽可能想象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B.更加关注科幻故事情节本身的发展C.能够继续激励和启发未来科技的创新D.应势力探讨未来科技应用的具体表现【答案】 C4、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家波林*斯特劳恩副教授对当地已婚者和离婚者展开的调査发现,恋爱时间较长的夫妻,婚后闹分手的几率会比那些恋爱时间较短的夫妻低,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要想以后的婚姻更稳固,必须延长恋爱时间。
A.恋爱谈得越长,两人结婚的可能性会越低B.情侣在恋爱期是否深入了解彼此比恋爱时间长短更重要C.“一见钟情式”的速成婚姻容易破碎D.恋爱时间长的人,往往会忘记恋爱的目的是婚姻【答案】 B5、某商场为了促销,制作了一个抽奖转盘,将圆形转盘像钟表一样平均分成12份,在12点钟到1点钟内涂上红色,在1点钟到3点钟内涂上黄色,其余涂成绿色。
商场规定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得一张立减50元的奖券,停在黄色区域得一张立减30元的奖券,停在绿色区域得一张立减10元的奖券。
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111:页:册()单项选择题A、章:节B、日:年C、句:音D、画:图2:大师首先是专家,但又不等同于专家,大师必需开一代文化风气。
大师的成就往往难以逾越,大师的重量在于学养。
举凡大师者,学问上必有突出的造诣,影响至深,就是在做学问上下的功夫也是令人赞叹。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文革”中患病的苦难多矣,但他对美学的讨论始终坚持。
伴侣、家人的苦劝,在他那里一律无效。
正是这种坚持,使他为中国的美学讨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
单项选择题A、朱光潜先生是大师B、何谓大师C、大师与专家的区分D、要成为大师必需经受苦难、坚持不懈3:中国模式最终肯定会影响世界政治的嬉戏规章,丰富世界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西方模式也是一路走来,并最终成为强势模式的。
这很像学外语,假如你认为世界上只有英语好,那么你就永久是同学,他永久可以说你哪些地方不对,甚至打个不及格。
现在中国崛起了,中文也自然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强势语言,你要和我沟通,就要好好学习我的语言,尽量达到我的母语水平,好戏在后头。
从这段文字看来,想要表明的态度是()。
单项选择题A、中文将成为强势语言,值得骄傲B、中国模式正在超越西方模式C、中国模式将最终成为强势模式D、平视西方模式,中国应更自信4:南朝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单项选择题A、陶渊明B、谢灵运C、沈约D、鲍照5:“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状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由于将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这是()。
单项选择题A、唯心主义打算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打算论的观点C、非打算论的观点D、机械打算论的观点6:①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消失,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消失了颗粒状人工墨②到了以彩陶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一一石研③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④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⑤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就成为早期的砚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孔雀蜘蛛的体型非常小,只有4毫米到5毫米,其中,雌性蜘蛛比雄性蜘蛛大。
不过,就是这样小的身躯,也能靠着大自然的________吸引人们的注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鬼斧神工B.精雕细刻C.巧夺天工D.匠心独运正确答案:A解析:“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精雕细刻”形容的都是人工,而非“大自然”,可以排除。
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2.沿着卢瓦尔河,法国的历史被书写进河谷里________的城堡群中。
想要探寻几百年间法国乃至欧洲王富贵胄间的权利斗争,窥视________的宫廷秘事,就要从走进这一座座城堡开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鳞次栉比;不可捉摸B.星罗棋布;波诡云谲C.浩如烟海;变幻莫测D.不计其数;变幻无常正确答案:B解析: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能用来形容“城堡群”,排除C项;“不计其数”指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用在这里不太恰当,排除D项。
第二空,这里要表达的是宫廷秘事变幻莫测,而“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故排除A项。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3.实际上,靠强制手段和利益驱使评上的“文明城市”,只不过是________罢了。
只有每一位市民发自内心地________“文明城市”理念,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做文明有礼的城市人,“文明城市”自然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欺欺人;认同;水到渠成B.装腔作势;赞同;实至名归C.掩耳盗铃;维护;名副其实D.沽名钓誉;拥护;不期而至正确答案:A解析:先看第一空,横线处所在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靠各种不当手段评上的“文明城市”是骗人的。
答案与解析:1.D【解析】此题较易,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关联词,“鉴于”指关于、考虑到,“出于”指来自于火强调人的行为动机,可以先排除;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有点技巧性——找“包袱”(比喻负担)的反义词,“机遇”与“前提”相比更合适,因为“前提”用在这里是违反常识的。
2.B【解析】此题似易实难,正确率较低。
重点在第一空,作者用了一个类比,第一空和后句的原因应该是相同的,计算器发明后,计算速度比人脑快,只要大家都有一个计算器,就不会显出谁优谁劣,记忆力问题同样如此。
以前知识的不对等,使得有些人走上了高端,但那种本事未必有多大价值,让这种不对等越来越小的是科技的发展,计算器即为象征,作者强调的正是这种机会的对等。
当然,如果知识量较大,了解弗里德曼是《世界是平的》作者,以及他的思想观点的话,这道题也就不那么难了。
3. D【解析】本题比较简单,确认第一空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第一个“而”表示并列关系,由“完整”一词可知,第一空选“封闭”比较贴切。
第二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到影响、感染而无形中发生变化,其主体不能是村庄;“默不作声”与句意相去甚远;由首句“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可知,这种变化表现得非常明显,故“不着痕迹”错误。
悄无声息:静悄悄地,指非常寂静,没人知道,更能突出“急速”,并与后面的“漠然不觉”形成对照。
故本题选D。
4.C【解析】本题有三个空,看似复杂困难,实则简单,由最后一空,我们就可直接选出答案。
语段整体属于转折关系,因此“利用”“追求”“关注”都不合句意,故本题选C。
5.C【解析】本题较为简单,文段第一句“由于”一词说明第一空前后文是因果关系,因此可排除选项B、D。
从文意可看出古人很重视彗星的出现,因此应该记录得很“详细”,而不是“隐晦”。
故正确答案选C。
6.B【解析】“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
“恢宏”的意思是宽阔、博广。
“庞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序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宏伟”意为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文中描述“此书的规模”,应该用“恢宏”来装饰更符合语意。
其实本题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即由第二空入手,对历史的考证,精确是约定俗成的搭配,掌握这一点,可以很轻松地选出正确答案B。
7.C【解析】从题干的语义来看,作者对钱穆、钱钟书、顾准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此中性偏贬义的“充斥、充塞”可排除;第三空修饰“三字经”,“老少咸宜”更加符合语境及题意。
故本题选C。
8. A【解析】本题可先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以看出,“怀疑”是因为看到西方社会的不好之处,不好之处即弊端,可排除B、D;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进行认真思考,不是辨认、区分,而是要进行审查辨别。
面对“不同”的东西需要的是一个比较优劣的问题,而“识别”没有比较的含义,故选A。
9.D【解析】本题可以从第二空入手分析。
根据题意,第二空填的是“人类活动”与“气候”的良性关系,那么首先可以排除选项“制约”;“促进”关系形容人类活动与气候也不搭配,故可排除B项;契机,机会,转折变化的机缘,“经济发展模式有高碳向低碳转型”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只是一个机会。
最后一句才体现了本段材料的目标,故排除A,选D。
10.D【解析】根据“尝试”一词,可知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只是部分地接受古籍,还在尝试自己解读历史,与此相对应,第一空应填“部分”的反义词,只有“全盘”合适;“倚重”指看重而且信赖,用在第二空较为准确贴切。
11.B【解析】根据题意,睡眠障碍与疾病是存在联系的,第一个空若为“区分”、“确认”,则与后文的“联系”不搭配,排除“确认”;“分割”和“割裂”都有分开、割开的意思,但“割裂”是从整体中分割出若干部分,隔开,而“分割”则是把一个整体或有联系的事物强行分开。
这里说的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整体,排除“分割”;根据题意知,通过改善睡眠状态既可以解除睡眠障碍也可以对另一种疾病治疗有益处,因此是一举两得的办法,选项B中的“一石二鸟”正是一举两得的同义词,符合句义。
12.A【解析】第一步读题目,可以很明显的知道第二空处的“管理”只能进一步“规范”,而不能规划。
“规范”是指对于某一工程作业或者行为进行定性的信息规定;规划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而做出的比较全面的长远打算的公文,是计划的一个种类。
第二步,排除。
根据第一步,我们排除B、D两项。
第三步,选择。
第一个空,主要考查“说明”“证明”两个词的辨析。
“表明”是现象问题,“说明”的是本质的问题。
故选择A项。
13.D【解析】“突出”一般用于抽象的事物,“凸出”一般用于形象的事物,指外形上高出或者鼓起来,峰峦应该是凸出。
嶙峋形容山石、崎岖形容道路,奇石应该与嶙峋搭配,故选择D项。
14.A【解析】本题可先从第二空入手,与“经历了颠簸之后才赫然出现”相搭配的应是“捷径”,因为“道路”每人都有,故可排除C、D。
墨守成规与一成不变意思相近,前者重在强调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不肯改进使;后者重在强调没有变化,由文中“只能”一词可知作者对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是持否定态度的,所以第一空填墨守成规更贴切。
15.B【解析】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此处不是强调分歧,排除。
众说纷纭是指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不符合文义。
浮想联翩语义功能不合适,不能说“对……的理解浮想联翩”。
所以正确答案是A。
“千变万化”强调的是变化,“姹紫嫣红”强调的色彩,“千娇百媚”多用于形容女性容貌极好,都与语境不符由“春天呈现的种类”可知,第二个空要着重表现种类之多。
各选项都是形式很相近的“千……百……”“千……万……”,这属于形似的成语之间的考查。
“千变万化”强调的是变化,“姹紫嫣红”强调的色彩,“千娇百媚”多用于形容女性容貌极好,都与语境不符,可以排除。
“千姿百态”就是用来形容种类的繁多,所以无论是用排除法还是直选法,都可以确定B项为正确答案。
16.C【解析】本题可先从第二空入手,第二句重在说明“将表演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只有“淋漓尽致”表达出了这一点,可排除A、D。
目不暇接:景色即多又美,令人的眼睛顾不及全看。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密密排列。
第一句中的主语是楼房,而非景色,故选择C。
17.B【解析】由“我们的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可见前后是转折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B。
后面根据意思应该是递进关系,所以应用不仅……而且……。
18.A【解析】第一空,从词语搭配角度我们首先可以排除“眼花缭乱”,其余三个都有关系混乱复杂的意思;第二个空格应照应前文的“浑然不知”,可排除“冷淡”。
我们再来分析A、C两项,“漠然”是看到却没引起重视的意思,而材料前边也谈到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才引起注意,可见只是不重视。
“无视”指根本没看到,后一空格选“漠然”。
所以选择A选项。
19.C【解析】根据文段的前后语言的关系可以推知,首先根据“这些真正发生的机率接近于零”可知是人们在事情发生前做准备或有所知晓,“未雨绸缪”或“居安思危”符合语境,可排除A、B;再辨析“变故”和“麻烦”,变故指意想不到的事故、灾难,麻烦指问题、事故,通过比较,联系前文的“将来可能遇到的”,很显然“变故”很符合语境,所以选择C项。
20.B【解析】“一视同仁”是修饰人的,不能用来形容建筑物,故可首先排除C项。
“理所当然”“毫无疑问”过于口语化,而且这两个词语一般是单独使用,不加修饰和限定语,可排除A、D。
21.A【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文段整体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首句即提出创新能够弥补缺陷,超越对手,随后进一步说明创造性模仿的含义,结尾用“事实上”一句做出总结,指出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
整个文段都是围绕创造性模仿展开论述的,因此可以很轻易地选出正确答案A。
22.B【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由转折连词“但是”可以判断,本文的主题句是其后的内容,即“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
据此分析选项:A项偷换概念;C项断章取义,排除;D项只是陈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排除。
所以选择B选项。
23.D【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作者通过“但是”转折后的设问句引出三个并列句“该如何”,最后得出结论,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非常重要。
选项A是文段事实的陈述,排除;选项B的“首要任务”在原文中体现不出来,排除;选项C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概括,也排除。
本题选择D项。
24.A.【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从“人口密度”到“人口的数学密度”,其实是“人口密度”这一概念从粗划分到细划分的演变过程。
B项是对原文的断章取义,首先排除。
C项所提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原文中根本没有提到,排除。
D项偷换概念,是对作者意图的曲解。
所以选择A选项。
25.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判断题。
文段通过两个“一方面”介绍了极光形成的必备三要素,然后举例说明。
由此可知,文段旨在说明的极光形成的必备要素。
A、C、D三项分别是文段部分内容,故排除,本题选B。
26.B【解析】本题是细节判断题。
由转折联词“但”可知文段的重点句为“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
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由此可判断B项错误。
其余三项都可以在文段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
27.C【解析】本题本题是寓意启示型题目。
文段讲述了苏格拉底不因他人的影响而放弃自己原则的故事,体现了他向善正义的做人原则,因此本题选C。
B项与文段无关,D项属于过度推论。
迷惑性最大的是A项,“莫以善小而不为”是一种具体的做事准则,但是根据苏格拉底的话“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的是坚持。
28.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判断题。
文段书总分结构,第一句说明了遗传学在多个领域中的指导作用,第二句则强化这一观点,第三句举例说明,所以本题选C。
29.C【解析】C项把材料中的“摩根士丹利还指出,中国今年仍将是全球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但是该市场竞争将开始加剧,且增长已经开始小幅度放缓。
”放缓理解成了负增长,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30.C【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根据关联词“因此”可判断出文段的中心距为最后一句,最后一句重点介绍了如何治疗骨质疏松,以及怎样科学有效地补充钙,因此本题选C。
31.A【解析】题干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的认识,应根据"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存在着某种关系"来理解判断,B、C、D俱非当时的认识。
32.B【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此题属于并列结构。
前两句说明了软实力是什么,后两句话说明了软实力的作用。
所以选B。
A项主体错误,文中没有提到整体实力这一概念;C项偏离主题,文中没有提到硬实力的侧重点;D项是文段内容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