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小华家到学校大约800米, 估计一下, 他在上学的路上可能走了()步。
A.16B.160C.1600D.160002.比最小的三位数多300的数是()。
A.200B.400C.5003.如图是一个长5厘米, 宽3厘米的长方形。
下面选项()可以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A.5+3B.5×3C.5×3×2D.5+3+5+34.195+495的和接近()。
A.500B.600C.7005.一个正方形花坛, 边长8米, 在花坛四周围上栏杆, 栏杆长()。
A.32米B.16米C.32分米D.12分米6.小东和小亮说好上午9: 00在公园见面, 小东走到公园要10分钟, 他最晚要()出门。
A.9: 10B.8: 50C.8: 007.科技馆上午8: 00开馆, 下午5: 00闭馆, 门票每人10元。
星期天上午有游客227个, 中午有129个游客离开, 下午又来了375个游客。
科技馆星期天全天共来了多少个游客?解答这个问题要用到的信息是()。
A.227个, 129个, 375个B.8:00, 5:00C.227个, 375个 D.10元, 129个, 375个8.比600少333的数是()。
A.933B.267C.333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一张长方形画片长24厘米, 长比宽长13厘米, 这张画片周长是122厘米。
()2.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 这时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3.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是226分米。
()4.1000千克铁片比1吨棉花重。
()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四位数。
()6.小明家养了4只小鸡, 养的鸭是鸡的3倍, 小明家养了7只鸭。
()7.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 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8.把一些铅笔分成3份, 其中的2份就是这些铅笔的。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6分)1.估算199+45时, 可以把199看作(), 加上45后估算结果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含答案)一、基本概念。
(36分) 1.填一填。
(12分)(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62( )。
翻一页书约用1( )。
一头亚洲象大约重5( )。
一节数学课40( )。
数学书大约厚6( )。
一支铅笔约长2( )。
(2)在◎里填上“>”“<”或“=”。
3900米________4千米 4时________200分 70毫米________7厘米 4500千克________4吨 40厘米________4分米 8吨________8000克 2.画一画,填一填。
(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 )倍。
(2)涂一涂。
①请把右面这个图形的18涂成蓝色,12涂成红色,14涂成黄色(所涂颜色不重叠)。
②这幅图还剩( )没涂色。
(填分数)(3)明明参加周四篮球小组活动,活动时间为40分,妈妈应该在( )时( )分来接明明,请你画出来。
(3分)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2分) (1)兰兰写作业时看到分针正好指向4,写完作业时看到时针没有走过一大格,分针指向9,明明写作业用了( )分钟。
A .5 B .25 C .30(2)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用6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两种图形。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 )。
A .30厘米和36厘米 B .10厘米和12厘米 C .72厘米和48厘米(3)三(1)班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小时栽5棵树,6小时就可以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每小时要裁几棵树?( ) A .30 B .25 C .6(4)聚会时,有5人喝可乐,有6人喝果汁,有4人喝茶水,其中有3人既喝果汁又喝茶水,有( )人参加聚会。
A .18 B .12 C .10 二、基本计算。
(32分) 1.口算。
(12分)406⨯= 5008⨯= 3847+= 9619-=4277+=7599-= 415-=1122+=09⨯= 099+=00⨯= 1000-=2.列竖式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一)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5米,它的周长是( )米。
3.一个车轮的周长是2米,它滚动50圈走过的路程是( )米。
4.一个长方形宽6分米,长比宽多2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5.把16+16+16+16+1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6.求4个37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
7.56是7的( )倍,56的7倍是( )。
8.8乘最大的两位数得( )。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的( )。
A.长B.宽C.长和宽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10B.20C.243.4根2厘米长的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B.8C.44.一个数是25的4倍,它是( )的5倍。
A.25B.20C.45.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最少有( )个0。
A.一B.两C.三三、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它本身。
( )2.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 )3.用长20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如果把它平均分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 )5.206×5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 )6.若△×5=200,则6个△的和是240。
(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33×3=38×0=120×7=46×2=22×4=321×2=324×2=222×4=123×3=2.用竖式计算。
125×8=7×405=260×9=561×8=360×5=708×8=3.计算下面各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104×3表示()。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3、一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1∕10,应截下()分米,截下它的1∕2,应截下()分米。
4、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或()。
5、一天中的上午,有7时、11时、10时30分、6时、9时、8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这些时间排列起来()。
6、 4700千克-700千克=()吨1厘米-7毫米=()毫米1吨-200千克=()千克950米+1050米=()千米7、(填“<”“>”或“=”) 2分()200秒150分()3时 80毫米()8厘米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
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走1大格是()。
9、下图(左)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20米40米10、上图(右)的周长是()米。
一、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7×7和7+7的意义相同。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6、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7、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8、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
()9、7个1/7米是7米。
()10、小红和小颍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了190下,小颍3分钟跳了240下,小颍跳的快。
()二、快乐ABC(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9分。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A变大B不变 C 变小2、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A 8B 12C 53、两个足球队进行比赛,结果()A 两个队都胜了B 两个队都负了C 两个队平了4、与125×0的结果相同的是()A 125+0B 125-0C 0×1255、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开始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实验小学的跑道1圈长400米,()正好是1千米。
A.2圈B.2圈半C.3圈2.()×9的积是一个三位数。
A.111B.150C.1123.图中()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
A.阴影B.空白C.阴影和空白4.如果△是○的12倍,下列正确的关系式是()。
A.○×12=△B.○÷12=△C.○÷△=125.把一张饼平均分成3份,吃了2份,吃了这张饼的()。
A. B. C.16.估算276+469的结果()。
A.大于800B.小于800C.等于8007.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
A.分米B.厘米C.毫米8.饲养场养羊246只,养的兔比羊多182只,养兔()只。
A.428B.328C.424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一枝铅笔长18厘米。
()2.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
()3.b的5倍可以写作b5。
()4.800×5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5.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十位满10时,不需要向百位进1位。
()6.我们数学书的厚度约是1毫米。
()7.把一个饼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5份是它的。
()8.一个车间1月用电840度,2月比1月多用电80度,则2月用电920度。
()三.填空题(共8题,共25分)1.学校操场跑道一圈长400米,三圈长()米,比1千米多()米。
2.电影院有441个座位,三年级来了219人,四年级来了215人,估计一下,两个年级的同学一起看电影()坐下(填“能”或“不能”)。
我是这样估算的:(),这样两个年级一共有()人,比441(),所以()坐下。
3.一本书有447页,已经读了251页,大约还有()页没有读。
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枚一元的硬币约厚2()。
(2)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8()。
(3)1吨-800千克=()千克。
(4)14厘米+36厘米=()分米。
5.在()里填上“>”“<”“=”。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测试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3分)1.(4分)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钟.2.(2分)在校运会的200米比赛中,小刚跑出了23秒,小东跑出了25秒,跑得快,快秒。
3.(3分)用1分钟进行下面的活动,记录结果。
1分钟能跳下1分钟能拍下1分钟能做个仰卧起坐4.(3分)时针从3走到7,走了时,分针从3走到7走了分,秒针从3走到7走了秒.5.(1分)58□+412的和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6.(2分)看图填空。
(1)明明家距离少年宫米。
(2)童童家距离学校米。
7.(1分)如图,★和▲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填>、<或=)。
8.(4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物品的总质量正好是1t。
重200kg个;重100kg桶;重50kg只;重25kg袋。
9.(2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字母表示法是.10.(1分)1枚2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二.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2分)11.(2分)李阿姨开车去超市,到十字路口处时,红灯亮着(如图),她可能要等()才能继续行驶。
A.10时B.10分C.10秒12.(2分)最有可能1分钟完成的事情是()A.步行1千米B.做10道口算题C.上一节数学课13.(2分)三名同学赛跑,王明用时102秒,小丽用时1分15秒,小军用时98秒,()跑的最快。
A.王明B.小军C.小丽D.无法判断14.(2分)笔算237+142时,3+4的结果表示()A.7个B.7C.7个千D.7个十15.(2分)下列算式中,得数最接近700的是()A.689+217B.618+89C.420﹣308D.824﹣21416.(2分)三位数减三位数,差可能是()位数。
A.一位数或两位数B.两位数或三位数C.以上都有可能17.(2分)以下最接近1吨的是()A.一家三口人的体重和B.三(1)班35名学生的体重之和C.一个学校150名所有学生的体重和三.判断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8.(2分)小明和小华比赛50米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2分)1.(5分)1分米=毫米6000米=千米120分=时2分30秒=秒8000千克=吨2.(4分)小明身高135,体重32,每天晚上930睡觉.3.(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130分2时60毫米8厘米.4.(1分)一条裤子9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3倍,一件上衣大约元.(填整百数) 5.(1分)学校合唱队有80名队员,舞蹈队队员比合唱队队员少,学校舞蹈队有队员名.6.(2分)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绳子的长是米.7.(2分)有一张挂历纸,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只能看见这个月6日是星期一,这个月26日是星期.8.(1分)三年级举办书法比赛,有34人获硬笔作品奖,29人获软笔作品奖,两种作品都获奖的是18人.三年级书法比赛获奖的共有人.9.(1分)一只枕套长6分米,宽4分米,如果在它的四周镶上花边,至少需要分米的花边.10.(2分)从如图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剩下的图形周长是厘米.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11.(1分)如图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判断对错)12.(1分)一个长方形5厘米,宽3厘米,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判断对错)13.(1分)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判断对错) 14.(1分)把2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2毫米..(判断对错)15.(1分)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cm,周长也增加了2cm.(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16.(1分)()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A.手指甲面B.手机面C.房间地砖面D.电视屏幕面17.(1分)看一场电影用()A.20分钟B.200秒C.2小时18.(1分)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A.10秒B.20秒C.25秒19.(1分)1200>198×□,□里最大能填()A.7B.6C.5D.420.(1分)小军用12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请给图中方格总数的涂上颜色.四.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19分)21.(10分)直接写出得数25+42=1﹣=+=307﹣229=100×8×10=200×5=123×3=108×4=23÷5=64÷7=22.比591少216,比83多357.2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79×3=△880﹣507=408×6=150×8=24.(9分)脱式计算.①332+657÷3②(240﹣3)×7③854÷(56﹣49)五.操作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25.(2分)在每幅图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出它的.26.(2分)按要求画一画.(1)画〇,使〇是△的6倍.(2)画□,使〇是□的9倍.△:△△△〇:;□:.27.(2分)画出直线AC、射线CB.28.(2分)如图是一张方格纸,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请在这张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周长为18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六.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7分)29.(6分)小青看了一本365页的童话书.第一天看了43页,第二天看了45页,第三天看了57页,还剩多少页没看?30.(6分)红星小学操场的长是70米,宽比长短15米.亮亮绕着操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31.(6分)一瓶退热药的规格及用法用量如下.这瓶退热药够一个5岁儿童服用3天吗?32.(9分)(1)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2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2)如果买3个书包,付出200元,最多找回多少元?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2分)1.解:1分米=100毫米6000米=6千米120分=2时2分30秒=150秒8000千克=8吨故答案为:100,6,2,150,8.2.解:小明身高1米35厘米,体重32千克,每天晚上9时30分睡觉.故答案为:米,厘米,千克,时,分.3.解:130分>2时60毫米<8厘米>=;故答案为:>,<,>,=.4.解:98×3≈100×3=300(元)答:一件上衣大约300元.故答案为:300.5.解:80×(1﹣)=80×=32(名)答:学校舞蹈队有队员32名.故答案为:32.6.解:1÷5=8÷5=(米)答:每段占全长的,每段绳子的长是米.故答案为:,.7.解:26﹣6=20(天)20÷7=2(个)……6(天)从星期一向后数6天为星期日.答:这个月26日是星期日.故答案为:日.8.解:29+34﹣18=63﹣18=45(人)答:三年级书法比赛获奖的共有45人.故答案为:45.9.解:(6+4)×2=10×2=20(分米)答:至少需要20分米的花边.故答案为:20.10.解:3×4=12(厘米)(3+5﹣3)×2=5×2=10(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0厘米.故答案为:12,10.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11.解:如下图:此三角形的面积虽然分成了3份,但不是“平均分”成3份,所以空白部分不占整个图形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2.解:因为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故“一个长方形5厘米,宽3厘米,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3.解:(6×3+6)×2=24×2=48(厘米)答:周长是48厘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4.解:2厘米=20毫米20÷10=2(毫米)每段长2毫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5.解:根据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cm,它的周长增加2×4=8cm,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三.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16.解:手指甲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故选:A.17.解: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小时,故选:C.18.解:6﹣1=5,5×5=25(秒),答: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25秒;故选:C.19.解:1200÷198=6 (12)所以□里最大能填6.故选:B.20.解:(4+3)×2=7×2=14(厘米)12×=10(个)答: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故答案为:14.四.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19分)21.解:25+42=671﹣=+=307﹣229=78100×8×10=8000 200×5=1000123×3=369108×4=43223÷5=4.664÷7=22.解:591﹣216=375;83+357=440.答:375比591少216,440比83多357.故答案为:375,440.23.解:(1)79×3=237;(2)880﹣507=373;(3)408×6=2448;(4)150×8=1200.24.解:①332+657÷3=332+219=551②(240﹣3)×7=237×7=1659③854÷(56﹣49)=854÷7=122五.操作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25.解:在每幅图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出它的:26.解:3×6=18(个)18÷9=2(个)所以〇:△△△△△△△△△△△△△△△△△△□:□□.故答案为:△△△△△△△△△△△△△△△△△△;□□.27.解:28.解:根据题干分析画图如下:六.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7分)29.解:365﹣(43+45+57)=365﹣145=221(页)答:还剩221页没看.30.解:(70﹣15+70)×2×2=125×2×2=500(米);答:他跑了500米.31.解:这瓶药一共有100毫升,一个5岁儿童服用3天,按每次10毫升计算,则一天要3×10=30毫升,3天共用3×30=90(毫升),90<100,答:这瓶退热药够一个5岁儿童服用3天.32.解:(1)89×2+89=178+89=267(元)答:买一套衣服要用267元.(2)56<66200﹣56×3=200﹣168=32(元)答:最多找回32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6 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带解析)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6个苹果,吃了2个,可以说吃了全部的()A.4个 B. C.2.三年级35个同学的总体重大约是()A.1千克 B.1克 C.1吨3.两位数加两位数,和()A.一定是三位数B.一定是两位数C.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4.下面积中间有“0”的算式是()A.102×6 B.201×8 C.3030×55.□÷6=9…〇,〇表示最大的余数,□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6.测量语文书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测量路程的长度最好用作单位,货车的载重量一般用作单位.7.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6份,1份是它的,5份是个,写作.8.读作,七分之三写作.9.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0.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乘,末尾有个零.11.今天是阴天,明天是晴天.12.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次,四个人一共握次.13.被除数是24,除数是,商是3,余数是3.14.比423多17的数是,比940少21的数是.15.估算397×8时,把397看作,再乘8大约得.16.早上第一节课从7时45分开始,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结束的时间是.17.一根绳子长16分米,正好绕桌子的桌面两周,这个桌面的周长是分米.18.补全算式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19.8分米=80毫米.(判断对错)20.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判断对错)21.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判断对错)22.冬天过去后,春天一定会到来.(判断对错)23.用2、4、6可以摆出三种不同的三位数..(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24.直接写得数12×3= 89×0= = 1分﹣6秒=1×67= 25÷5= = 1时+60分=36+32= 72﹣5= 1﹣= 1分米+60厘米=0÷6= 20×7= = 1吨﹣400千克=25.计算并验算378+354=1000﹣896=26.列竖式计算73÷8=75×6=380×7=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27.先估一估结果,再连线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28.在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上,装4台各重9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29.某车间有28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还剩几片扇叶?30.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小丽吃了,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31.学校图书馆,原有科技书907本,借出273本,还回209本,现在图书馆里有科技书多少本?32.一块正方形菜地,变长7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求吃了全部的几分之几用吃了的除以总数即可.解:吃了全部的:2.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用除法.2.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质量单位、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35个同学的总体重大约是1吨;1克和1千克不符合实际,据此解答即可.解:因为35个同学的总体重不可能是1克或1千克,不符合实际,所以大约是1吨符合实际情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计量一些物体要根据生活经验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单位.3.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假设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即都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那么,10+10=20,99+99=198,因为20是两位数,198是三位数,与题意相符,所以,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可能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解决此类问题比较容易.4.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A、102×6=612;B、201×8=1608;C、3030×5=15150;由以上可得:只有B选项中算式的结果中间有0.故选:B.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中间是否有0,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5.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余数最大为:6﹣1=5,6×9+5=54+5=59;答:□是59;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6.毫米;千米;吨【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测量语文书的厚度,最好用毫米作单位,测量路程的长度最好用千米作单位,货车的载重量一般用吨作单位,据此得解解:测量语文书的厚度,最好用毫米作单位,测量路程的长度最好用千米作单位,货车的载重量一般用吨作单位;故答案为:毫米;千米;吨.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7.,5,【解析】试题分析:求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用除法;5份是多少,用分数单位乘5;根据分数的写法,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解:1份是它的:1÷6=;5份是:×,是5个,;写作:.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写法,属于基础知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8.五分之三;【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数的读法可知,先读分母,中间的分数线读作“分之”,后读分子.根据分数的写法可知,七分之三写作.解:读作五分之三,七分之三写作.故答案为:五分之三;.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数的读法与写法这一基础知识.9.0【解析】试题分析:在乘法里,0具有的特征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据此进行填空.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故答案为:0.点评:此题考查0的特性: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0.2【解析】试题分析:找出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即可.解: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它们的乘积是:100×9=900,所以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认识,注意掌握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11.可能【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因为今天阴天,所以明天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雨天,属于不确定性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进而判断即可.解:因为今天阴天,明天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雨天,属于不确定性事件中的可能性事件;故答案为:可能.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解答即可.12.3,6【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转化为组合问题进行解决,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几次,可理解为从三个人中选两个进行组合,有几种组合方法:3×2÷2=3(种),即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3次,;同理四个人一共握4×3÷2=6(次).解:三个人一共握:3×2÷2=3(次);四个人一共握:4×3÷2=6(次).故答案为:3,6.点评:握手问题一般要结合排列组合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13.7【解析】试题分析:求除数,根据“(被除数﹣余数)÷商=除数”,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解:(24﹣3)÷3=7;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4.440;919【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根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可.解:423+17=440940﹣21=919答:比423多17的数是440,比940少21的数是919.故答案为:440;919.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15.400,3200【解析】试题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即可.解:397×4≈400×8=3200所以,估算时397×8,397接近400,应把397看作400来计算.故答案为:400,3200.点评: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16.8 时 25分【解析】试题分析:已知开始时刻7时45分,和经过时间40分钟,求结束时刻用开始时刻加上经过时间,即可得解.解:7时45分+40分=8时25分.答:第一节课结束时的时刻是 8 时 25分.故答案为:8 时 25分.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17.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绳子的长度正好等于桌面周长的两倍,用绳子的长度除以2就是桌面的周长,据此解答即可.解:16÷2=8(分米)答:这个桌面的周长是8分米.故答案为: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绳子的长度正好等于桌面周长的两倍.18.【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差的个位数字是5,则可得5+4=9,即被减数的个位上是9;因为差的十位上是8,则8+6=14,那么被减数的十位上是4,被减数的百位上被借走1,所以减数的百位上是4,即549﹣464=85;据此即可解答问题.(2)因为和的个位上是8,则8﹣4=4,上面加数的个位上是4;和的十位上是9,则9﹣6=3,下面加数的十位上是3;和的百位上是4,4﹣3=1,则上面加数的百位上是1,即164+334=498;(3)利用492÷4=123计算即可求出上面的因数,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个好题.19.×【解析】试题分析:将8分米换算成毫米数,用8乘进率100即可.得出解与题目进行比较即可.解:8分米=800毫米≠80毫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20.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但是它的高变短了,所以它的面积就变小了.解: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21.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乘法意义可知,任何数与1相乘还是它本身,例如5×1=5,2×1=2等.解:由分析可知,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乘法的意义及“1”在乘法中的特性.22.√【解析】试题分析:冬天过去了,春天一定会到来,这属于必然事件,据此解答即可.解:冬天过去了,春天一定会到来,这属于必然事件,所以冬天过去后,春天一定会到来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23.×【解析】试题分析:先从最高位排列,百位上有3种选择,十位上有2种选择,个位上有1种选择,所以共有:3×2×1=6(个),据此解答即可.解:3×2×1=6(个),即用2、4、6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乘法原理: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24.36 0 54秒 67 5 2时 68 67 70厘米 0 140 1 600千克【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名数的加减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解:12×3=36 89×0=0 = 1分﹣6秒=54秒1×67=67 25÷5=5 = 1时+60分=2时36+32=68 72﹣5=67 1﹣= 1分米+60厘米=70厘米0÷6=0 20×7=140 =1 1吨﹣400千克=600千克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及名数的换算.25.732 10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直接列竖式计算并验算.解:(1)378+354=732验算:(2)1000﹣896=104验算: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6.9…1 450 1863 2660【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即可.解:(1)73÷8=9…1;(2)75×6=450;(3)207×9=1863;(4)380×7=2660.点评: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解析】试题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即可.解:89×5≈450 289×3≈900 62×9≈540 301×8≈2400点评: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28.没有超载【解析】试题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用4乘900可求出机器的重量,再同4吨进行比较即可.解:4×900=3600(千克)4吨=4000千克3600千克<4000千克,所以没有超载.答:没有超载.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4台机器的重量,再进行比较,注意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29.这些扇叶够装9台,还剩1片【解析】试题分析:要求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剩多少片扇叶?根据题意,也就是求28里面有几个3,商就是所装电扇的台数,余数就是剩下的扇叶的片数.解:28÷3=9(台)…1(片)答:这些扇叶够装9台,还剩1片.点评:此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0.一共吃了,还剩【解析】试题分析:把这块巧克力的总量看成单位“1”,用小明吃的分率加上小丽吃的分率即可求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再用1减去吃的分率,就是还剩下几分之几.解:+=1﹣=答:一共吃了,还剩.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把总数量看成单位“1”,再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31.现在图书馆里有科技书843本【解析】试题分析:学校图书馆原有科技书907本,借出273本,这时图书室有书(907﹣273)本,还回209本,这时有书907﹣273+209,计算即可.解:907﹣273+209=634+209=843(本)答:现在图书馆里有科技书843本.点评:此题的关系较明确,原有本数减去借出的本数,加上还回的本数,得到现在的本数.32.篱笆长28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这个边长7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据此利用边长×4计算即可解答.解:7×4=28(米)答:篱笆长28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人教版三年级(上)期末数学复习测试卷一、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2014-2015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60分钟完成)
一、计算。
1、口算。
(共12分)
60-26= 22+39= 39÷3=700+600=
49+37= 84-37= 9×200= 10000-9000=
21×4=76÷4=25×4=150×3×0=
2、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共18分)
119×5=703×6=☆480×5=
96÷6=85÷7=☆83÷4=
二、填空。
(共30分)
1、1208的最高位是(),这个数读作()。
2、在算式□3÷5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3、□□÷□=5......844÷□=3 (2)
4、38名同学春游,每4人一个帐篷,共需( )个帐篷。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西瓜重5()一枚1分硬币重2()
小华身高120()黑板长2( )
6、已知△+○=□,如果△+□+○=50,那么□=()。
7、把下列时间化成24时记时法或普通记时法:
(1)晚上11时30分( ) 上午10时()
(2)7时50分( ) 16时20分()
8、李老师每天早晨7时30分到学校,下午5时30分回家,李老师每天在校( )小时。
9、找规律填数:
(1)1997、1998、1999、、。
(2)5060、5070、5080、、。
10、在○里填上“>”、“<”或“=”。
35+56○56+35 60-32○60-23
54-25○45-25 2千克○2000克
11、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厘米。
如果另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厘米。
12、在一个布袋里放入6个红球和2个白球,然后每次摸一个球,摸50次,()球摸到的次数可能多,()球摸到的次数可能少。
13、一杯水,先喝去一半,再喝下剩下的一半,共喝去()。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比余数小。
()
3、8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
4、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
5、除数相同时,被除数越大,所得的商也越大。
()
四、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由三个十、五个百、四个一组成的数是()。
①534②345③354
2、()÷()=2……1,如果被除数是一位数,那么有()种填法都可以使等式成立。
①3②5③8
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①12厘米②16厘米③24厘米
4、一个口袋里放进8个红球、4个白球,那么()。
①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机会一样大
②摸到白球的机会大
③摸到红球的机会大
5、小红家与小俊家都在和平路上,小红家距学校2000米,小俊家距学校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①1000米②5000米③可能是1000米,也可能是5000米
五、解决问题。
(共30分)
1、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50人,下午又去了430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观看电影?
2、学校器材室有足球35个,篮球个数比足球少6个,两种球共有多少个?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05米,宽95米。
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4、小宇:“我有25张邮票。
”小刚:“我的邮票比小宇多17张。
”小军:“我的邮票比小宇的4倍少8张。
”
(1)小军有多少张邮票?
(2)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问题:
5、将两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想一想,有几种拼法)
6、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120本书,如果从上层拿20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
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一、1、34;61;13;1300;86;47;1800;1000;84;19;100;0
2、595;4218;2400;16;12......1;20 (3)
二、1、千位一千二百零八;2、5 4;3、53 9 14;4、10;5、千克克厘米米;6、25;7、23时30分 10时上午7时50分
下午4时20分;8、10;9、2000 2001 5090 5100;10、= <>=;11、24 3;12、红白;13、四分之一
三、√、×××√
四、1、①;2、①;3、②;4、③;5、③
五、1、880人;2、64个;3、800米;4、(1)92张(2)略; 5、32或28厘米;6、上层有80本,下层有4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