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培优材料原子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5
第9讲 高一化学学科素养能力竞赛专题训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题型目录】模块一:易错试题精选 模块二:培优试题精选 模块三:名校竞赛试题精选 【典例例题】模块一:易错试题精选1.玉兔二号,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分离,驶抵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月球车一般用23894Pu 作为热源材料。
下列关于23894Pu 的说法正确的是A .23894Pu 与23892U 互为同位素 B .23894Pu 与23994Pu 不互为同位素C .23894Pu 与23892U 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23894Pu 与23994Pu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2.2N 与CO 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被称为等电子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N 与CO 的密度相同B .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2N 与CO 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同C .22C -、CN -与CO 也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D .+Na 、+3H O 、+4NH 它们的电子数相等、质子数不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16O 和H 218O 属于同位素B .23592U 的质量数为235C .石墨和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 .相同体积的O 2、N 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红磷和白磷 B .磷酸与偏磷酸C .H 2O 与D 2OD .H 与D5.钚(Pu)是一种放射性元素,23994Pu是原子能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
下列关于Pu-23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u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元素B.23994Pu与23894Pu为两种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C.23994Pu与23992U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23994Pu原子核中有145个中子6.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导该元素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B.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将第118号元素命名为Og,它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C.人们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D.门捷列夫曾经预言了“类铝”元素的存在,后来化学家发现了它,这种元素是镓7.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2-W与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W、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含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 同处另一周期。
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乙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__。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VIA族 Na2O2 O<N<Al<Mg<Na 2Al+2OH-+2H2O=2AlO2-+3H2↑【解析】【分析】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可知C为Na元素,B为O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为Al元素;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均小于Al的原子序数,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可知A为N元素,D为Mg元素,丙为Mg3N2。
【详解】(1)B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乙物质为过氧化钠,化学式是Na2O2,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族;Na2O2;(2)Na、Mg、A l在第三周期,O、N在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O<N<P<Al<Mg<Na,即O<N<Al<Mg<Na,故答案为:O<N<Al<Mg<Na;(3)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原子的结构高一知识点梳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原子的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涉及到原子的组成成分、结构和性质,对于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原子的结构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讨论。
一、原子的组成成分原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约为1.673×10^-27 kg;中子不带电荷,质量约为1.675×10^-27 kg;电子带有负电荷,质量约为9.109×10^-31 kg。
质子和中子被包含在原子核中,而电子相对于原子核而言轨道较远。
二、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尔模型来描述。
根据波尔模型,原子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1. 原子核: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的集合体,质子和中子占据着原子核的中心部位。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
2. 原子壳层:原子壳层是电子存在的区域,根据波尔模型,原子壳层可以分为K层、L层、M层等。
不同层次能够容纳的电子数目和能级不同,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三、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密切相关,以下是几个与原子性质相关的知识点:1.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用Z表示。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 原子量: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中质子和中子的总质量,用A表示。
原子量可以通过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的和来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C-12为标准,相对于C-12比值计算出来的。
3.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目相同但中子数目不同的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4.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中移除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一般来说,外层电子离原子越远,电离能越低。
四、原子结构的研究方法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逐渐揭示了原子结构的特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子结构研究方法:1. 阴极射线管实验:通过阴极射线管实验,汤姆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和负电荷。
精选高一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总结
化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化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高一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如下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核素同位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的1/12之比。
4.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迹,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
(2)电子层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别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
不同,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
(3)电子层排布倾向能量最低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4)各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5)电子层排布的表示方法
电子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长沙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用字母标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除特别注明外,其它一律用化学式表示)(1)由E形成的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___(填名称),属于___(填“晶体类型”)。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该碱溶液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常用作光导纤维的是___。
(4)G、H、I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
(5)H、J、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
(6)I、J、K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7)元素I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K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金刚石原子晶体 2OH-+Al2O3=2AlO2-+H2O SiO2 H2O>NH3>PH3 HClO4>H2SO4>H3PO4 S2->Cl->O2- H—O—H Cl2+H2O ƒ HClO+HCl【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A为氢元素,B为钠元素,C为镁元素,D为铝元素,E为碳元素,F 为硅元素,G为氮元素,H为磷元素,I为氧元素,J为硫元素,K为氯元素,L为氩元素。
【详解】(1)E为碳元素,形成的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故答案为:金刚石;原子晶体;(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可知钠金属性最强,对应的碱为氢氧化钠,其电子式为,D为铝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铝有两性,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OH-+Al2O3=2AlO2-+H2O,故答案为:;2OH-+Al2O3=2AlO2-+H2O;(3)二氧化硅常用作光导纤维,故答案为:SiO2;(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O>N>P,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2O>NH3>PH3,故答案为:H2O>NH3>PH3;(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则酸性HClO4>H2SO4>H3PO4,故答案为:HClO4>H2SO4>H 3PO 4;(6)S 2-、Cl -均有三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即S 2->Cl -,O 2- 有两个电子层,比S 2-、Cl -的离子半径都小,则S 2->Cl ->O 2-,故答案为:S 2->Cl ->O 2-;(7)元素I 的氢化物为水,结构式为H —O —H ,水在常温下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 ƒ HClO +HCl ,故答案为:H —O —H ;Cl 2+H 2O ƒ HClO +HCl 。
高一化学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原子的结构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各种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关于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下面就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的。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并以负电荷呈球形分布在原子周围的电子壳层中。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
2.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元素的种类很多。
为了更好地整理和研究元素,科学家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特定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列被称为“族”,周期表的行被称为“周期”。
3. 原子序数和质子数元素的原子序数就是元素的质子数,表示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原子序数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固定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是不同的。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相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会有所不同。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位素会出现在同一个元素的不同质量数下,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氢-1、氢-2、氢-3等。
5. 电子排布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填充最内层的电子壳层,然后依次填充外层的电子壳层。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布规则和洪特规则,我们可以推断出电子在不同的壳层中的填充方式。
6.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将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分子。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形成的,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作用力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中自由移动的电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
7. 原子的外层电子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它们参与化学反应或者形成化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