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72.8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方皋》赏析

一.取材

这幅画取材于《列子·说符》中的故事。那里说的是: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伯乐答道:“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能够教会他们识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他们识别天下特出的千里马。我有一个曾在一起扛过东西打过柴草的朋友,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可以叫他来见您。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外出找马,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穆公问:“什么马?”答道:“是一匹黄色母马。”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马。穆公不兴奋,召唤伯乐对他说:“糟糕,你所派遣的找马人!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能知道什么好马?”伯乐长长地叹息道:“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九方皋相马的事,正是所以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啊!像九方皋的观察,是天地间的奥妙: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像他这种善于识别千里马的人,实在是比千里马更宝贵啊!”马牵来了,果然是天下特出的好马啊。

二.赏析

画面截取九方皋面对马群观察过程的一个瞬间,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朴实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画家选取九方皋相马的情态为表现的主题。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察看面前的那些马。但从视角来看,他并不着眼于马的皮毛蹄腿。他仿佛正在体察这匹黑马的精神气质。而这正是九方皋之所以为相马名家的所在。而那匹黑色的公马,仿佛忽然见到了知音,它发出快乐的嘶鸣,扬起钢铁般的蹄子跃跃欲试。画中的其他人物都做为陪衬的配角,每人都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的侧面,烘托出九方皋的聪明和胸有成竹的神态。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中国画革新的伟大实践。在国外把握了西洋画解剖知识和造型手段的徐悲鸿,试图在中国画中融入这些因素。虽然他仍以线条为主,辅以较单纯的色彩塑造人物,但对人体和肌肉的表现已相当重视。这从牵马人的前胸、四肢都可以明显地看出。当他描绘那匹黑马时,已将黑色的渲染和结构的体面关系糅合在一起,丰富了中国画的语言,也呈现出鲜明的徐悲鸿风格。

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写意。所谓写意,是指中国画的一种传统画法。着

笔不求工细,而使用简练的线条和墨色(有时也用色彩),注重所描绘人或物的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跟工笔画相区别)。徐悲鸿擅长画马,独具特色。他笔下的马,都是有灵性、通人性的。看是画马,实为表现人的情感。用这种视角,能从悲鸿的画中,“读”出许多深层的内涵。

徐悲鸿画马作品很多。他笔下的马都是奔放不羁的野马,从来不带缰辔。例如这幅1939年创作的《群奔》。骏马之间的组合关系、它们爽朗明快的精神面貌、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神情上的顾盼关系,都表现得极为精妙。这里体现出了徐悲鸿艺术精神上的浪漫主义情怀。给人以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情感豪迈、勇往直前的启迪。这些,与带缰辔的马相比,别有一番情趣。

但在《九方皋》画面上那匹黑色雄马,却例外地戴上了缰辔。有人问悲鸿:“这是为什么呢?”悲鸿笑着答道:“马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由此可见徐悲鸿的思想和专心。他为什么创作这幅画?

三.创作动机

徐悲鸿生在画师之家,6岁随父读书,9岁在父亲督导下学画,13岁随父亲辗转于乡里卖画,17岁独自到上海卖画谋生。因父亲病重回到家乡,在三处学校担任国画教师,以负担全家的生活。不久,父亲及悲鸿新婚的妻子相继去世,其人生旅程益加艰难。20岁二度赴沪谋生,但却处处碰壁。后来的妻子蒋碧薇,受高官引诱与他离婚,并多次对他进行敲诈勒索。直到与廖静文结合以后,生活在有了转机。悲鸿大师一生坎坷,只活了58岁。

徐悲鸿有感于自己的身世遭际,有感于许多有才学的人不为世人所识,而以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此画。

悲鸿有感于这个动人的故事,正是由于他亲眼看到了在当时的政府统治下,大量人才被压抑、被埋没的现状;也是他亲身感受到要提携、培养一个有才华的人是何等的艰难;同时,他永远也忘不了自己为生活所迫几乎投江自尽的悲惨经历……所有这一切,都激发着悲鸿的创作欲望。他借《九方皋》倾吐内心的抑郁,抒发渴望发掘人才的美好意愿。

所以九方皋的故事和徐悲鸿的那幅画,表面上看是涉及相马。实际上讲的是发掘、培养人才,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艰难。这是一个制度问题。韩愈的文章说得更清楚。

1931年,徐悲鸿先生完成油画《九方皋》,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不朽巨作。当时徐悲鸿有感于自己的身世遭际,有感于许多有才学的人不为世人所识,有感于要提携、培养一个有才华的人是何等的艰难;同时,他也永远忘不了自己为生活所迫几乎投江自尽的悲惨经历……所有这一切,都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遂以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此画。他借《九方皋》倾吐内心的抑郁,抒发渴望发掘人才的美好意愿。画家选取九方皋相马的情态为表现的主题,截取九方皋面对马群观察过程的一个瞬间,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察看面前的那些马。但从视角来看,他并不着眼于马的皮毛蹄腿。他仿佛正在体察这匹黑马的精神气质。而这正是九方皋之所以为相马名家的所在。而那匹黑色的公马,仿佛忽然见到了知音,它发出快乐的嘶鸣,扬起钢铁般的蹄子跃跃欲试。画中的其他人物都做为陪衬的配角,每人都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从而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朴实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正如我们在学习中一样。虽然暂时不会有好的机会留给我们,但是只要我们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沉淀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会遇见好的机会,并能把握住机会。

《九方皋》赏析

姓名:王绍禹

学号:311413010120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1401班

课程名称:绘画艺术赏析

成绩:

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