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格式:docx
- 大小:12.99 KB
- 文档页数:2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名词解释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angioplasty)是一种以改善因血管病变(或血管狭窄或堵塞)而造成的血液供应不足的治疗方法,也被称为血管通路恢复术。
它可以帮助恢复被堵塞的血管以改善血液流量。
此外,血管成形术可用于治疗脑梗死,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血管病变等疾病。
血管成形术可以行为传统手术,也可以在体外完成。
传统血管成形术要求将患者的血管做出改变,而体外血管成形术则可以通过使用一个叫做球囊的设备来改变血管,以重新连接血管和组织。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的优点是,它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并减少住院的时间。
缺点是,它是一种昂贵的术式,而且可能有一定的风险潜在的影响。
- 1 -。
一、PTCA简介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简称。
PTCA一词广义上涵盖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但狭义上人们常指传统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即POBA)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基础,为降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率,常需要放置一枚或多枚支架,并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术前宣教心理疏导患者因对该手术缺乏认识,不了解诊疗程序,思想负担重,害怕术后痛苦及严重并发症,担心术后卧床大小便不习惯等。
表现为紧张、焦虑,手术医生及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向患者介绍PTCA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介绍手术医生的诊疗技术,治疗经验。
请手术后康复患者现身说教,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正确对待手术,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指导患者调节情绪,树立信心,配合手术。
术前准备双侧腹股沟备皮,使皮肤清洁。
行碘过敏试验,排空大小便。
禁食不禁药,给予肠溶阿司匹林0.3g嚼服,波立维0.75g口服。
备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利多卡因、肝素、阿托品等,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送患者入导管室。
术后宣教(1)术后患者入监护室卧床休息,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心电监护。
(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每30min测血压1次,连测4次,如发现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当低于12/8kPa或伴恶心、呕吐、出汗、心电监测示心率低于50次/min,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采取抢救措施。
(4)嘱患者平卧24~48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h,密切观察穿刺口有无出血和穿刺侧肢体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5)指导患者饮水500~1000ml'向患者解释术后排尿的重要性,注意观察尿量、体温的变化。
应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
术后拔管的宣教拔管时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告知患者不用紧张,放松心情,取平卧位,术肢伸直,术区用碘酊棉球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拔除鞘管后,压迫穿刺点15~20min,在压迫止血的同时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色泽、温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诉,及时向医生汇报。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文献综述)
安焕林;柯元南
【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1986(000)001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以下简称PTCA),是经股动脉或肱动脉,把顶端带有气囊的导管送至狭窄的冠状动脉,在狭窄部位使气囊充盈。
用机械压迫血管壁的方法,使狭窄的冠状动脉管腔扩张,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
这种非手术性的治疗方法,是Gruntzig 在1977年首先在人体创用成功的。
在适当选择的病例中,PTCA可以代替旁路手术(简称CAB,以下同),是继旁路手术之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安焕林;柯元南
【作者单位】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J], 侯瑞;孙健美;鞠燕
2.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护理 [J], 张惠云;杨小红
3.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的护理 [J], 翟艳
4.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J],
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血脂干预[J], 胡大一;王宏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1)病人术后取平卧位,一级护理。
持续心电监护24h,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心律等生命体征,注意心电图有无缺血性变化、心肌梗死、重症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听取病人主诉有无心绞痛的发生等。
(2)术后30min可进食、水,嘱多饮水,有利排出对比剂。
因术前禁食、过度紧张、对比剂的高渗作用,以及应用血管扩张药等因素,故术后易发生低血压。
一旦发生应快速输入生理盐水,一般多可恢复。
(3)无鞘管病人,压迫沙袋,密切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情况和血肿形成,同时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根据病情需要静脉持续滴注硝酸甘油,以预防冠状动脉痉挛。
(5)抗凝药物的护理:病人术后抗凝以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和栓塞。
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1/12h。
并严密观察全身及穿刺局部的出血情况。
常规服用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mg/d,以减少血小板聚集作用。
(6)术后24h如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可鼓励病人床边活动。
病人第一次下床时,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如病人下床后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大汗等,应立即给予平卧,同时测量血压,通知医师。
(7)动脉穿刺鞘管的处理:伤口穿刺处动脉鞘在停用抗凝药后1h拔除,按压部位在动脉穿刺点上方5~10mm处股动脉搏动明显处逐渐加压,同时拔出鞘管,根据足背动脉搏动和下肢发绀情况,调整压力,按压伤口力度以能触摸足背动脉搏动为准,压迫20~30min至穿刺点无出血;加盖敷料后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8h。
每30min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血压及伤口情况1次,持续2次。
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形成,观察血肿范围变化,一旦发生明显出血、血肿,应立即通知医师,重新进行包扎压迫止血。
2、并发症的护理(1)急性血管闭塞:急性血管闭塞是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时间内,也可发生再术后24h甚至更长。
急性闭塞是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内膜撕裂伴血栓形成的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是否有恐惧、焦虑等。
(2)评估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品是否齐全,并置于患
者床旁。
(3)评估患者切口部位皮肤有无感染、硬结、疤痕等。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病人介绍PTCA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减轻其疑虑、恐惧心
理。
(2)术前训练床上排便,以免术后发生尿潴留。
(3)备皮。
(4)行桡动脉穿刺者做Allen试验,判断能否行桡动脉穿刺及插管。
2、术后护理
(1)病人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示波及生命体征,观察有无ST
段下移、抬高或T波倒置。
(2)持续吸氧6-8小时,静脉输液500-1000ml,促进造影剂排泄。
(3)P TCA术后常规给予肝素抗凝以预防血栓形成。
应按医嘱准确给药,
严格掌握剂量和时间,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
(4)股动脉内留置管部位的护理。
1)撤出鞘管前,该侧肢体平伸,防止折损鞘管。
2)撤出管后,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后加压包扎,局部压沙袋6-8小
时,此期间,该侧肢体平伸,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渗血。
健康指导
(1)避免情绪激动,预防感冒。
(2)嘱其坚持服用抗凝药物,定期测定出凝血时间和凝血原时间及白
细胞与血小板等。
用软毛牙刷刷牙。
(3)进食低胆固醇饮食,戒烟。
(4)半年后复查,心前区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拟定人:郑** 审核人:童** 拟定日期:2020年8月。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2 h内进行急诊PTCA,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并进行随访(6~12个月)观察,评价其疗效。
结果48例患者共扩张57支血管,其中左前降支36支,左回旋支12支,右冠状动脉9支;完全闭塞性病变24支, 成功率为75.0%(18/24),而不完全闭塞性病变33支,成功率97.0%(32/33)(P<0.05)。
随访6~12个月,40例(83.3%)无靶血管再狭窄及与其相关的心绞痛、心肌梗死,8例(16.7%)因靶血管再狭窄而进行支架植入治疗。
结论急诊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ercutaneous tran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PTCA was performed with 48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in 12 h, and postoperative instantly angiography, follow-up from 6 months to 12 month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its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Among 48 patients, 57 ramus arteries were expanded, including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36 ramus, left circumflex branch 12 ramus, right coronary artery 9 ramus; Achievement ratio of fully obliterans lesion 24 ramus(18/24) was 75.0%, but non-fully obliterans lesion 33 ramus was 97.0%(32/3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hievement ratio of PTCA between fully obliterans lesion and non-fully obliterans lesion(P<0.05).During follow-up (6 months to 12 months), 40 cases(83.3%) had not restenosis of target vessel, correlative angina pectoris,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8 cases(16.7%) received stents implantation because of the restenosis of target vessel.ConclusionEmergency PTCA has markedly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near future i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be worthy of being further spreaded.【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gioplasty, transluminal percutaneous coronary;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实现心肌再灌注[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和家属耐心介绍PTCA的目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介绍经过PTCA治疗后病情好转病例,消除病人疑虑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2、术前24小时做碘过敏试验、腹股沟部备皮。
3、术前24小时抽血标本,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备试验,备血100ml。
4、术前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和12导联心电图。
5、术前用药:
(1)术前5天停服抗凝剂;
(2)手术前一天晚及手术日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噻氯吡啶;
(3)术前晚应用镇静剂;
(4)术前1小时口服硝苯地平10mg,以防术中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6、手术前禁食但不禁饮至术毕。
7、进导管室前更换内衣,解除小便,连接心电监护仪。
二、术中配合
1、置病人平卧位,连接心电监护仪,常规消毒右侧腹股沟部,协助术者做局部麻醉。
2、经皮穿刺右侧股动脉,逆行插入导管鞘,为防冠脉内血栓形成,静注肝素5000至10000U,以后每延长1小时追加1000至2000U,在导管鞘内插入指引导管至右冠脉开口部进行冠脉造影,显示指引导管到位后插入导丝,使其通过狭窄的病变部位达病变血管的最远端,然后将排空空气的球囊导管套在导线上,逐渐推进至病变部,注入造影剂,见至球囊已达正确位置,立即开始加压扩张球囊。
3、球囊扩张时需严密监察心电图有无心律失常、缺血改变,血压是否下降,了解病人有无胸痛症状,并及时与术者联系。
4、PTCA成功后将导丝和球囊一并退入指引导管内,通过指引管再次做冠脉造影,满意后将指引导管连同球囊导管和导丝
并退出导管鞘。
5、保留导管鞘46小时,在其入口部皮肤处缝一针与导管鞘固定,以防其滑脱,局部包扎后送病人回监护室。
三、术后护理
1)持续行心电、血压监护24~48小时,如有并发症应酌情延长监测时间。
2)保持静脉通路至少24小时,适量静脉补液。
肝素持续静滴共3~5天,监测出凝血时间,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
3)无恶心、呕吐鼓励病人进液和进食可耐受的食物。
4)继续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潘生丁。
5)导管鞘保留期间,每半小时用稀释肝素液冲洗一次,以防导管鞘内血栓形成。
6)停用肝素,拔出导管鞘,局部压迫止血15~20分钟,直至局部出血停止,然后用压力绷带包扎,并用沙袋压迫8~12小时。
7)导管鞘拔出后病人仍需平卧,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