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安徽省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964.55 KB
- 文档页数:26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试题生物试卷单选题1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2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B. 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C. 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 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A.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组织液的量会有所减少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D. 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4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这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B.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其传递并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与内环境无关D. 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5如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6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A. 2项B. 3项C. 4项D. 5项7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8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 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C. 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 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9人体大部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要依赖于信息分子与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受体的化学本质可以是糖蛋白,细胞发生癌变后糖蛋白的数量会减少B. 神经递质和胰岛素都属于信息分子,分泌过程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C. 淋巴因子也属于信息分子,可以识别细胞膜表面的抗原D. 一种信息分子只能作用于一种特定的细胞10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A. 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B. 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C.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D. 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11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 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C.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D. 实验组中的M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均可以识别抗原12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B. 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C. 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 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1328.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 激素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D.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B. 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C.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 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 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16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B. 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C. 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籽西瓜D.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17“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如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B. t1-t5时间内乙种群呈“S”型增长C. 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 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1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C. 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 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群落利用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B. 群落就是由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个种群组成C. 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D. 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2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B. 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相对陆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D. 我国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2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形响B. 退耕还林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群落发生演替C.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D. 群落演替一定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的方向发展22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合肥六中、合肥一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 7 m、7 mB. 5 m、2 mC. 7 m、3 mD. 5 m、3 m【答案】 C2.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 B. C. D.【答案】 C3.倾角为a、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B. 木块对斜面体的作用力大小是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答案】BD4.如图,在车厢中的A是用绳拴在底部上的氢气球,B是用绳挂在车厢顶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顶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然刹车使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则下列哪个图能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的情况()A. B.C. D.【答案】 D5.一个小球从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自由下落,从小球与弹簧接触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A.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B. 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方向是先向下后向上D. 速度是一直减小,加速度大小是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小球所受的合力判断小球的加速度变化,结合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小球速度的变化.【详解】小球与弹簧接触的过程中,开始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弹力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由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先做加速运动。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含答案)XXX2018-201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18届)物理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需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需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9、10、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
其余题目为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X的“XXX说”阐述了宇宙以太阳为中心,其它星体围绕太阳旋转。
B.XXX因为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C.XXX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
D.库仑定律是库仑经过实验得出的,适用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
2.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3.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4.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r处(r>R)有一同步卫星。
另有一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心3r处也有一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48 h。
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为()A.9∶32B.3∶8C.27∶32D.27∶165.如图,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速度是5 m/s,接触弹簧后小球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
已知该小球重为2 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合肥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本题9分)一机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0m/s ,水流速度为8m/s,河宽为100m,假设船想要从一岸到对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船渡河的最短位移为125m B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10sC .船相对于地的速度可能达到20m/sD .此船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 【答案】B 【解析】 【详解】AD.因船速大于水速,调整船速的方向保证合速度垂直河岸船就能垂直过河,航程最短为min =100m s d =;故A ,D 错误.B.当船头指向正对岸航行时,在垂直河岸方向的分运动时间最短,则渡河的运动时间最短为min 100=s 10s 10d t v ==船;故B 正确. C.根据矢量的合成法则可知,船速和水速同向时合速度最大为18m/s ,故船相对于地的速度不可能达到20m/s ;故C 错误.2. (本题9分)一探月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 ,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A .0.4km/sB .1.8km/sC .11km/sD .36km/s【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对于环绕地球或月球的人造卫星,其所受万有引力即为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即22Mm v G m r r=,所以v =, 第一宇宙速度指的是最小发射速度,同时也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对于近地卫星来说,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中心天体半径,所以42819v M r v M r =⋅==月月地月地地, 所以227.9km/s 1.8km/s 99v v ==⨯=月地.A. 0.4km/s ,选项A 不符合题意;B. 1.8km/s ,选项B 符合题意;C. 11km/s ,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36km/s ,选项D 不符合题意;3. (本题9分)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与“神州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州六号”的速度大于“神州五号”的速度B .“神州六号”的周期大于“神州五号”的周期C .“神州六号”的角速度大于 “神州五号”的角速度D . “神州六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神州五号”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22Mm v G m r r= 解得:GMv r=可知“神州六号”的速度小于“神州五号”的速度,故A 项与题意不相符; B.根据2224Mm G mr r Tπ=解得:32πr T GM=故“神州六号”的周期大于“神州五号”的周期,故B 项与题意相符; C.根据22Mm Gm r rω= 解得:3GMrω=故“神州六号”的角速度小于“神州五号”的角速度,故C 项与题意不相符; D.根据2MmGma r = 解得:2GMa r=故“神州六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州五号”的向心加速度,故D 项与题意不相符。
第I卷(共7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boy probably eat next?A. An apple.B. Vegetables.C. Chocolate cake.2. When did Tom finish work?A. At 8:00.B. At 6:30.C. At 4:30.3. What is the doctor’s advice?A. Come back in two days.B. Take some medicine.C. Stay home from school.4. How does the woman feel?A. Surprised.B. Tired.C. Relaxed.5. Who has been to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A. The woman.B. The man’s uncle.C. The man’s sist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7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wife?A. She likes reading very much.B. She’s counting the days.C. She will visit some old friends.7. Where did the woman probably go last summer?A. Hawaii.B. Europe.C. Egyp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安徽省合肥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本题9分)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地面h 高处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离抛出点距离为H ,若选取最高点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小球在抛出点(刚抛出时)的机械能为零B .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机械能−mgHC .小球落到地面时的动能为2012mv mgh -D .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BD 项:选取最高点位置为零势能参考位置,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为0,势能也为0,所以在最高点的机械能为0,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任意位置的机械能都为0,所以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机械能是0,故A 正确,B 错误,D 错误;C 项:从抛出点到落地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2201122mv mv mgh -=,解得,落地时的动能2201122k E mv mv mgh ==+,故C 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小球机械能守恒,在空间任意一点的机械能都相等,故可以用空间任意一点的机械能表示.2. (本题9分)电池甲和乙的电动势分别为E 1和E 1,内电阻分别为r 1和r 1,已知E 1>E 1.若用甲、乙电池分别向电阻R 供电,则电阻R 所消耗的电功率正好相等.若用甲、乙电池分别向电阻R'(R'>R )供电,则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 1和P 1,由此可知 ( )A .r 1>r 1, P 1>P 1B .r 1<r 1,P 1<P 1C .r 1>r 1, P 1<P 1D .r 1<r 1, P 1>P 1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做出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如上图(U=E-Ir),在纵轴上截距为E、斜率为-r的直线.这条线可被称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再在此坐标系中作出外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R,则两条线的交点就表示了该闭合电路所工作的状态.此交点的横、纵坐标的乘积即为外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依题意作电池甲和乙及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由于两电池分别接R时,R消耗的电功率相等,故这三条线必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所以r1>r1.作R′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当甲电池接R′时,P1=U1I1;当乙电池接R′时,P1=U1I1.由于U1>U1,I1>I1,所以P1>P1,A正确.考点:电功率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3.(本题9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下面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由实验得出的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无关C.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答案】C【解析】【详解】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是由开普勒定律和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推导出来的,不是由实验得出的,故A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有关,选项B错误;C.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选项C正确;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与行星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选项D错误;故选C.4.(本题9分)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6时间内,虚线表示的是匀加速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v-t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斜率比较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和实际的加速度大小关系;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等于位移,根据面积比较虚线反映的运动的位移和实际的位移;t3~t6时间内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B.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C。
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3。
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 6天一定只剩下1个未发生衰变D。
是聚变反应15。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竖直大圆环固定在地面上,一轻环固定在大圆环的顶端O点;长为(13 )R的细线穿过光滑的轻环,与两个校区A、B相连。
平衡时,O、A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环的半径,不计所以摩擦,则两个小球A、B 的质量之比为()A。
1:1 B。
1:2 C. 3:1D。
1:316.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是三条棱的中点。
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BC 所在平面为等势面C .将一正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到B ',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若A '点的电势为A ',A 点的电势为A,则AA '连线中点D 处的电势D一定小于2BAϕϕ+ 17。
如图所示,电压U 保持不变,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电路中连接者可变电阻R 和灯泡a,副线圈电路中接着灯泡b 。
若将可变电阻R 的阻值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灯泡a 变亮,灯泡b 变暗 B.灯泡a 变暗,灯泡b 变亮 C.灯泡a 、灯泡b 都变亮 D.灯泡a 、灯泡b 都变暗18。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固定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与最低点B 。
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可视为质点)从A 处由静止滑下,经最低点B 后沿水平轨道运动,B 、C两点间的距离为R ,物块P 与圆轨道、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将物块P 从A 处正上方高度为R 处静止释放,从A 处进入轨道,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D 点,B 、D 两点间的距离为s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每小题4分,共48分。
)1.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ta>tb,va<vbB.ta>tb,va>vbC.ta<tb,va<vbD.ta<tb,va>vb2.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b、c两点的线速度始终相同C.b、c两点的角速度比a点的大D.b、c两点的加速度比a点的大3.质量为2 kg的物体A以5 m/s的速度向北运动,另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B以10 m/s的速度向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k A=Ek B B.Ek A>Ek BC.Ek A<Ek B D.因运动方向不同,无法比较动能4.物体在某个变力F的作用下,沿着右图所示轨迹由P点运动到Q点,已知变力F做功36J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0J ,空气阻力做功 18J ,则正确的有(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20J B.物体的动能增加了38J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18JD.物体从P 运动到Q 的过程中,重力一直在做负功5.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H 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 ,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为( )A .mgh ,减少mg(H -h)B .mgh ,增加mg(H +h)C .-mgh ,增加mg(H -h)D .-mgh ,减少mg(H +h)6.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圆环顶点P ,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穿在圆环上做无摩擦的运动.设开始时小球置于A 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率为v ,对圆环恰好没有压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小球过B 点时,弹簧的弹力为mg -m v2RB .小球过B 点时,弹簧的弹力为mg +m v22RC .从A 到B 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 .从A 到B 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少7.在太阳系里有一千多颗小行星,某一颗行星绕日运行的半径是金星绕日运行半径的4倍,则两星绕日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A .1:16 B.16:1 C .8:1 D .1:18如图,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 C .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 .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9.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所以必有加速度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是变加速曲线运动10.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小球,在半径为R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 B .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gRC .如果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gR ,则此时小球对管道有向上的作用力D .如果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gR ,则小球通过该点时与管道间无相互作用力 11.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为Fμ,能达到最大高度为h ,则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A.12mv2+mghB.12mv2+FμhC.12mv2 D .Fμh+mgh12.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其中有5颗地球同步卫星.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如图所示,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 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小于7.9 km/s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小于在Q点的速度D.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Ⅰ上的运行周期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3.如图为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 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从B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____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m/s.14.(1)图(a)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直尺、带铁夹的重物.为完成本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4~6V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2)在实验中,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周期T=0.02S,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m=2kg,如图(b)所示为某同学实验后选出的一条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出的第一个点,A、B、C是在纸带上取出的三个计数点,AB、BC间各有一个点未画出.经测得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12.9cm,S2=20.5cm,S3=28.9cm,g=10m/s2,完成以下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纸带的______端与重锤连接(填左或右).②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 B=______m/s.③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E K=______J.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8分) 如图6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 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 kg.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16.(10分)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总质量为2×103kg;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为2 000 N,若汽车在额定功率下运动,求:(1)当汽车的加速度是1 m/s2时,速度多大;(2)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多大;(3)10 s内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下端与半径为R的圆轨道平滑连接.现在使小球从斜面上端距地面高度为2R的A点由静止滑下,进入圆轨道后沿圆轨道运动,轨道摩擦不计.试求:(1)小球到达圆轨道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18.(8分)如图所示,AB是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一个小物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轨道半径为R=0.2 m,小物块的质量为m=0.1 kg,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1)小物块在B点时受圆弧轨道的支持力;(2)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合肥六中、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
历史试卷答案
选择题:
1-5 D B A B C 6-10 C C C D A 11-15 D D C C D 16-20 C A A D C 21-25 D A A C D 26-30 B B B C B
非选择题:
31.(1)中国:强化了小农经济,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
西欧:大力扶植工商业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10分)(2)经济: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参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9分)
32.(1)措施:加强社会保障措施,通过《社会保障法》;兴办公共工程,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确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维护工人权益。
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2分)
(2)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社会不满。
(9分)。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4分)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据“月一地检验”,地球对月亮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不属同种性质的力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cm1m2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2.(4分)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x方向始终匀速,则y方向先加速后减速B.若x方向始终匀速,则y方向先减速后加速C.若y方向始终匀速,则x方向先减速后加速D.若y方向始终匀速,则x方向一直加速3.(4分)若太阳系内某个行星贴近其表面运行的卫星的周期用T表示,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是ρ,到太阳的距离是R,已知引力常量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该行星的质量B.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C.ρT2是定值D.是定值4.(4分)在X星球表面,字航员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坚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图乙所示。
已知X星球的半径为Ro,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星球自转。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B.X星球的密度ρ=C.X星球的质量M=D.环绕X星球运行的离星球表面高度为Ro的卫星的周期T=2π5.(4分)如图所示,动滑轮下系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细线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
用F=mg的恒力竖直向上拉细线的另一端(滑轮、细线的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加速度a=gB.经过时间t拉力F做功为W F=mg2t2C.经过时间t物块的机械能增加了△E=mg2t2D.经过时间t物块的动能增加了△E=mg2t26.(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某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将她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已知重心在C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Oa、Ob分别为0.9m和0.6m,若她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为()A.430J,7W B.4300J,70W C.720J,12W D.7200J,120W 7.(4分)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p=5m的重物P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Q=3m的小物块Q,小物块Q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固定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L.现将小物块Q拉到与之连结的轻绳水平时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Q下滑距离L时,P、Q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B.小物块Q下滑某一位置时,与滑轮连结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可能竖直向上C.小物块Q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LD.小物块Q下滑距离L时,P的速度大小8.(4分)如图为某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着陆器先在轨道Ⅰ上运动,然后改在圆轨道Ⅱ上运动,最后在椭圆轨道Ⅲ上运动,P点是轨道Ⅰ、Ⅱ、Ⅲ的交点,轨道上的P、S、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P,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
且PQ=2QS=2l,着陆器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速度为v1,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速度为v2,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为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着陆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点火加速B.着陆器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动到S点的时间与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之比是C.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可表示为D.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与在轨道Ⅲ上P点的加速度相等选择题(选修3-1)(9-11题)9.(4分)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K与电池连接,a处有一带电量非常小的点电荷.K 是闭合的,U a表示a点的电势,f表示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现将电容器的B板向下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A.U a变大,f变大B.U a变大,f变小C.U a不变,f不变D.U a不变,f变小10.(4分)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势分别为φ1=10V、φ2=20V、φ3=30V.一个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C.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11.(4分)如图所示,示波器的示波管可以视为加速电场与偏转电场的组合,若已知加速电压为U1,偏转电压为U2,偏转极板长为L,板间距为d,且电子被加速前的初速度可忽略,则关于示波器的灵敏度(即偏转电场中每单位偏转电压所引起的偏转量h/U2)与加速电场、偏转电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越大,灵敏度越高B.L越大,灵敏度越高C.U1越大,灵敏度越小D.灵敏度与U2无关选择题(迭修3-5)(12-14题)1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1后,在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又经时间t2速度为零,若物体一直在同样的水平面上运动,则加速阶段的牵引力与阻力大小之比为()A.t2:t1B.(t1+t2):t1C.(t1+t2):t2D.t2:(t1+t2)13.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 A=1kg,m B=2kg,v A=6m/s,v B=2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A.v′A=5m/s,v′B=2.5m/s B.v′A=2m/s,v′B=4m/sC.v′A=﹣4m/s,v′B=7m/s D.v′A=1.5m/s,v′B=7m/s14.如图,两滑块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的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2v0,方向向右,滑块B的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0,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A.A和B都向左运动B.A和B都向右运动C.A静止,B向右运动D.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5分+8分=13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空格中.)15.(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力学实验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该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需要平衡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力B.利用该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必须重新平衡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C.利用该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时,可以将木板带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目的是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D.将小车换成滑块,可以利用该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且不需要满足猾块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16.(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种情景如照片所示,其中操作最规范的是。
(2)实验室提供了铁架台、夹子、导线、纸带等器材。
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从下图还必须选取的实验器材是。
(填字母代号)(3)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为m,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和E,量得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
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重锤动能增加量△Ek=。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比较就可以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三、计算题(共3小题.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17.(10分)如图所示,是网球比赛场地图,单打区城长MP为a,宽MN为b,发球线到网的距离为c,一个球员站在发球线的中点发球,将球打到对方左下方死角(单打边线与底线的交点),若球击球点的高度为h。
网球被项出后做平抛运动(球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网球位移大小S;(3)人对网球做的功W;18.(10分)国际汽联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赛车比赛于2018年4月15日在上海举行。
在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中,一辆赛车的总质量为m,一个路段的水平转弯半径为R,赛车转此弯时的速度为v,赛车形状都设计得使其。
上下方空气有一压力差﹣﹣气动压力,从而增大了对地面的正压力,正压力与摩擦力的比值叫侧向附着系数,以η表示要上述赛车转弯时不侧滑,则需要多大的气动压力?19.(13分)如图所示,半径R=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面BDE与斜面EF相切于E 点,C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θ=30°.一长为L=1.6m的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现将细线拉至与竖直方向成ɑ=60°角,这时小滑块静止在位置P,小滑块从位置P由静止释放,到达O点正下方A点时,细线刚好被拉断,然后恰好经过B点,且沿切线方向进入BDEF轨道,已知:小滑块与斜面EF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图中各点都在同一竖直面内,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绳子的最大拉力;(2)A、B两点的竖直距离;(3)在斜面EF上滑行的总距离。
计算题(选修3-1)(10分)20.(10分)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测最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是通过对高阻值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出电容器充电至电压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再求出待测电容器的电容C,电流传感器可以捕捉瞬间的电流变化,通过计算机能很快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时的情况如下:a.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接好电路;b.将开关S与1端相连,向电容充电,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0=8.0V;c.将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了一个竖立的狭长矩形(如乙图中最左边所示),试说明它的面积的物理意义;(2)根据图乙中图线估算出电容器在此次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估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计算题(选修3-5)(10分)21.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撞,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0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淮北一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4分)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