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构图
- 格式:ppt
- 大小:10.21 MB
- 文档页数:64
摄影的三角形法则
摄影的三角形法则,也称为“三角构图法则”,是指通过将主体分布在三个重要位置上,使画面构图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这三个位置是:左上角、右上角和中心。
在构图时,将主体放置在三角形的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利用视觉重心的位置,使画面更加平衡,吸引人。
在构图的时候,可以通过将主体放置在三角形重要位置上来吸引人的注意。
三角形法则也可以用来创造深度和规则的排列,从而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整齐和有序。
通过将三个元素放置在画面中不同的角落,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的目光,使他们更加容易地参与到作品中来。
三角形构图的作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横三角形构图横构图的作品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特别是正三角形的构图。
具体方法有以下4种。
1.要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做好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定位,把所见物体灵活地安排在三个点上。
有些同学在横构图的作品中自认为它容易把握,所以总是随随便便安排物体。
其实不然,三点定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定不好位置,会出现画面一头重一头轻不稳定的效果。
提醒一点,三点之中最上方的点是主要物体摆放的位置,其他两点分别摆放第一次要物体与第二次要物体,第三次要物体与第四……摆放不能超过这三点给人的视觉效果。
2.大关系的处理。
大关系是指物体与物体,或与衬布之间整体的颜色间相互作用形成各要素和谐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为你未来的色调走向做出了铺垫。
平常我们在创作或教学中,对大关系切不可忽视,因为一旦忽视,有可能一种完美漂亮的颜色关系就没有了。
3.画好主要物体至关重要。
这里有几条建议考生需要关注。
(1)形的漂亮是第一位的,没有形的漂亮,对于主要物体刻画难度就会进一步加深,不管是画陶罐还是花瓶都要一样重视。
(2)大关系出来后,对于受光面的细节与被光面的特点要注意概括,切忌处处平平而画。
(3)注意高光与口子的刻画,这是主要物体的点睛之处,必须画好。
注意高光的形状与口子的厚重感,色泽既要漂亮又要彰显物体的特点。
4.整体调整。
这一步很重要,要进一步落实前后关系,协调颜色各要素,做到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使画面颜色既漂亮又耐看,画面效果大气而优美。
竖“C”形和“S”形构图竖构图的作品具有纵深感强、有活力等特点。
基本的表现形式有“C”形和“S”形。
方法有以下四种。
1.发挥好“C”形与“S”形构图的长处。
因为这两个字母本身就具有延伸的效果,如处理得好很容易增加空间感。
因此,要合理安排好“C”形与“S”形中主要点的位置摆放。
“C”形有三个点,“S”形有四个点,主体物往往在中间点的位置,前面的点往往是第一次要物体的摆放位置,最后面的点帮助你加强画面空间层次的推移。
三角形知识结构图定义:多边形多边形内角和: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 判断三条已知线段a、b、c能否组成三角形.当a最长,且有b+c>a时,就可构成三角形.3. 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ABC的三边分别为a,b,ca+b>c<c4. 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或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5、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6.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7. 三角形的分类(2) 按边分8.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1)、三角形的高线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_______________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2)、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中线定义:连结三角形一个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9. 三角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而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会改变.这就是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1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1.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12.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13、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我们通过把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用三角形内角和去求多边形内角和,从而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
、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稳定性)2、三角形的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按边分);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按角分)
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
4、三角形常用的四心:重心(中心)、垂心、内心、外心二、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图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定理:“边角边”或“SAS” 角边角定理:“角边角”或“ASA”
边边边定理:“边边边”或“SSS” 角角边定理:“角角边”或“AAS"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直角边”或“HL”全等变换:(1)平移变换(2)对称变换(3)旋转变换三、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推论(三线合一)2、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四、解直接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两个锐角互余(2)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常见勾股数)
2、∠ACB=90°用在双垂直角三角形中(摄影定理)CD⊥AB
3、常用关系式。
初中美术三角形构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三角形构图的概念,认识三角形构图的特点和美感,学会运用三角形构图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动手练习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构图的形式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三角形构图的形式和美感。
难点:将三角形构图的形式和技巧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三角形构图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构图的特点和美感。
2.新课教学(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三角形构图的概念,解释三角形构图的特点和美感。
(2)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三角形构图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三角形构图的创作实践。
3.练习与讲解(15分钟)(1)学生自由创作,尝试运用三角形构图进行绘画。
(2)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构图的应用和技巧。
4.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构图的重要性和美感。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创作中,运用三角形构图,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创作作品的质量等方面,评价学生对三角形构图的掌握程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一些著名的三角形构图作品,用于展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2.教师在讲解时,应注重简洁明了,用生动的语言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构图的形式和技巧。
3.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注重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L形(或C型)构图、十字形构图、三角形L形构图属于边框式构图的一种,巧妙地运用L形前景,能使画面形成重叠影调。
在画面中留出部分空间,安排中心景物,形成画面的中心点或趣味中心。
中心点与L形前景之间还可制造一些对比效果,所以这种构图重量感强,画面稳重,是一种常见的风光摄影构图手法。
在运用L形构图手法拍摄风光或运动物体时,可在画面的前景位置上选择影调比较深重的树木、建筑物与大地构成L形。
然后,耐心寻找或等待运动物体的出现,当物体运动到画面适当位置时,按动快门曝光,一幅L形构图便形成了,
“十字形”构图实际上是画中水平线和垂直线所交织而成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联想到宗教的“十字架”在平静中增添了肃穆的气氛,有很强的精神暗示。
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就是指利用画面中的若干景物,按照三角形的结构进行构图拍摄,或者是对本身就拥有三角形元素的主体进行构图拍摄。
三角形构图通常将三角形的构建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画面中只有一个拍摄对象,而且这个拍摄对象的三个点恰好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还有一种情况是画面中有多个拍摄对象,利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和不同拍摄位置,将这些拍摄对象以三角形的形态构建在画面中,达到三角形构图的效果。
这里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用三角形划分画面的构图”。
通过三角形构图,可以在画面中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在画面中,这个结构具备三角形的全部特性,如稳定、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就能让画面产生空间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