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自由度系统模型参量测试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报告1:自由衰减法测量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姓名:刘博恒学号:1252227专业:车辆工程(汽车) 班级:12级日期:2014年12月25日组内成员张天河、刘嘉锐、刘博恒、马力、孙贤超、唐鑫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自由度自由衰减振动的有关概念。
2.学会用数据采集仪记录单自由度系统自由衰减振动的波形。
3.学会根据自由衰减振动波形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二、实验原理由振动理论可知,一个单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其质量为m(kg),弹簧刚度为K(N m⁄),粘性阻尼系数为r(N∙m s⁄)。
当质量上承受初始条件(t=0时,位移x=x0,速度ẋ=ẋ0)激扰时,将作自由衰减振动。
在弱阻尼条件下其位移响应为:x=Ae−nt sin(√p2−n2t+φ)式中:n=r2m为衰减系数(rad/s)p=√Km为固有圆频率(rad/s)A=√ẋ02+2nẋ0x0+p2x02p2−n2为响应幅值(m)φ=tan−1x0√p2−n2ẋ0+nx0为响应的相位角(rad)引入:阻尼比ξ=np对数衰减比δ=ln A1A3则有:n=δT d而T d=1f d =√p2−n2f d=p d2π=√p2−n22π为衰减振动的频率,p d=√p2−n2为衰减振动的圆频率。
在计算对数衰减比时,考虑到传感器的误差及系统本身迟滞,振动的平衡点位置可能不为0,因此可以使用相邻周期的峰峰值来代替振幅值计算,即δ=ln A1+A2A3+A4。
从衰减振动的响应曲线上可直接测量出δ、T d,然后根据n=δT d 可计算出n;T d=1f d=√p2−n2计算出p;ξ=np可计算出ξ;n=r2m计算出r;f0=p2π=12π√Km计算出无阻尼时系统的固有频率f0;T0=1f =2π∙√mK计算出无阻尼时系统的固有周期T0。
三、实验方法1)将系统安装成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在质量块的侧臂有一个“测量平面”,用于电涡流传感器拾振。
[键入公司名称][键入文档标题][键入文档副标题]实验人:陈伟同组人:陈光赵煜民2011/10/31理论力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阻尼比的几种常用方法;2. 掌握常用振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记录水平振动台的自由衰减振动波形;2. 测定水平振动台在简谐激励下的幅频特性;3. 测定水平振动台在简谐激励下的相频特性;4. 根据上面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水平振动台的固有频率、阻尼比。
三、实验原理具有粘滞阻尼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为022=++q p q n q,式中q 为广义坐标,n 为阻尼系数,eq eq m C n /2=,eq C 为广义阻力系数,eq m 为等效质量;p 为固有的圆频率,eq eq m K p /2=,eq K 为等效刚度。
在阻尼比1/<=p n ζ的小阻尼情况下,运动规律为)sin(22α+-=-t n p Ae q nt ,式中A ,α由运动的起始条件决定,d f n p π222=-。
具有粘滞阻尼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在广义简谐激振力t H t s ωsin )(=作用下,系统强迫振动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为t h p q n qωsin 22=++ ,式中/eq h H m =。
系统稳态强迫振动的运动规律)sin(ϕω-=t B q ,式中 振幅22220222224)1(4)(λζλωω+-=+-=B n p hB相位差22212arctg 2arctgλζλωωϕ-=-=p n 其中eq k H ph B ==20,p ωλ=。
由台面、支撑弹簧片及电磁阻尼器组成的水平振动台,可视为单自由度系统,它在瞬时或持续的干扰力作用下,台面可沿水平方向振动。
1. 衰减振动:用一点电脉冲沿水平方向冲击振动台,系统获得一初始速度而作自由振动,因存在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为振幅逐渐减小的衰减振动。
阻尼越大,振幅衰减越快。
第二章 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振动单自由度系统是指用一个独立参量便可确定系统位置的振动系统。
系统的自由度数是指确定系统位置所必须的独立参数的个数,这种独立参量称为广义坐标,广义坐标可以是线位移、角位移等。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理论是振动理论的基础,尽管实际的机械都是弹性体,属多自由度系统,然而要掌握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就必须先掌握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理论。
此外,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简化为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来研究。
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如图2-1所示,图中,m 为质量元件(或惯性元件),k 为线性弹簧,C 为线性阻尼器。
图2-1所示系统称为单自由度有阻尼系统,若该系统不计阻尼,则称之为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若在质量元件上作用有持续外界激扰力,则系统作强迫振动,如无持续的外界激扰力而只有初始的激扰作用,则系统作自由振动。
下面先研究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再进一步研究其强迫振动。
2—1 自由振动图2-2左图所示为单自由度无阻尼的弹簧质量系统。
现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建立该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取质量m 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取x 轴铅直向下为正,当系统处于平衡位置时有,δk mg =,故有静位移δ=mg/k (a )当系统处在位置x 处时,作用在质量上的力系不再平衡,有:mg x k xm ++-=)(δ (b) 式中:22/dt x d x = 是质量的加速度,将(a )式代入(b )式;则得 kx xm -= 即 0=+kx xm (2-1) 注意,上式中-kx 是重力与弹簧力的合力,它的大小与位移x 的大小成正比,但其方向却始终与位移的方向相反,即始终指向平衡位置,故称其为弹性恢复力。
由式(2-1)可以看到,只要取物体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则在列运动微分方程时,可以不再考虑物体的重力与弹簧的静变形。
将(2-1)式改写成 0=+x m k x,令2p mk= 则得 02=+x p x (2-2)这是一个二阶齐次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动态系统建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动态系统建模,探究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律及其变化关系,从而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
二、实验过程
1. 系统建模:根据实际系统的情况,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内部因素及其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 数据采集:利用实验仪器对系统输入、输出数据进行采集,获取系统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值。
3. 模型求解: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利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对系统进行求解,得到系统运行的动态过程和规律。
4. 结果分析: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数据的差异,进一步优化建模过程。
三、实验结果
通过对系统建模与求解的过程,我们得到了系统的动态过程图和规律性变化曲线,进一步揭示了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
1. 系统动态响应:系统在受到外部激励后,出现一定的时间延迟和振荡现象,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2. 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得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临界点和稳定区域。
3. 系统优化: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动态系统建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律和变化关系,掌握了系统建模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验过程的探究和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对系统运行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动态系统建模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章单自由度系统振动§1-1 概述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理论是振动理论的理论基础。
(1)尽管实际的机械都是弹性体或多自由度系统,然而要掌握多自由度振动的基本规律,就必须先掌握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理论。
此外,(2)许多工程技术上的具体振动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简化为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来研究。
[举例如下:]例如:(1)悬臂锤削镗杆;(2)外圆磨床的砂轮主轴;(3)安装在地上的床身等。
[力学模型的简化方法]若忽略这些零部件中的镗杆、主轴和转轴的质量,只考虑它们的弹性。
忽略那些支承在弹性元件上的镗刀头、砂轮、床身等惯性元件的弹性,只考虑它们的惯性。
把它们看成是只有惯性而无弹性的集中质点。
于是,实际的机械系统近似地简化为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在实际的振动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各种阻尼,故模型中用一个阻尼器来表示。
阻尼器由一个油缸和活塞、油液组成。
汽车轮悬置系统等等。
[以上为工程实际中的振动系统]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指用一个独立参量便可确定系统位置的振动系统。
所有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经过简化,都可以抽象成单振子,即将系统中全部起作用的质量都认为集中到质点上,这个质点的质量m 称为当量质量,所有的弹性都集中到弹簧中,这个弹簧刚度k称为当量弹簧刚度。
以后讨论中,质量就是指当量质量,刚度就是指当量弹簧刚度。
在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中,质量m、弹簧刚度k、阻尼系数C是振动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有时在振动系统中还作用有一个持续作用的激振力P。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作用于一个质点上所有力的合力等于该质点的质量和该合力方向的加速度的乘积。
(牛顿运动定律) (达伦培尔原理)现取所有与坐标x 方向一致的力、速度和加速度为正,则:kx x C t P xm --= ωsin 0 (牛顿运动定律) (达伦培尔原理:在一个振动体上的所有各力的合力必等于零)(动静法分析:作用在振动体上的外力与设想加在此振动体上的惯性力组成平衡力系)上式经整理得,t P kx x C xm ωsin 0=++ (2.1) 该式就是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的普遍式。
实验1 Witness仿真软件认识一、实验目的熟悉Witness 的启动;熟悉Witness2006用户界面;熟悉Witness 建模元素;熟悉Witness 建模与仿真过程。
二、实验内容1、运行witness软件,了解软件界面及组成;2、以一个简单流水线实例进行操作。
小部件(widget)要经过称重、冲洗、加工和检测等操作。
执行完每一步操作后小部件通过充当运输工具和缓存器的传送带(conveyer)传送至下一个操作单元。
小部件在经过最后一道工序“检测”以后,脱离本模型系统。
三、实验步骤仿真实例操作:模型元素说明:widget 为加工的小部件名称;weigh、wash、produce、inspect 为四种加工机器,每种机器只有一台;C1、C2、C3 为三条输送链;ship 是系统提供的特殊区域,表示本仿真系统之外的某个地方;操作步骤:1:将所需元素布置在界面:2:更改各元素名称:如;3:编辑各个元素的输入输出规则:4:运行一周(5 天*8 小时*60 分钟=2400 分钟),得到统计结果。
5:仿真结果及分析:Widget:各机器工作状态统计表:分析:第一台机器效率最高位100%,第二台机器效率次之为79%,第三台和第四台机器效率低下,且空闲时间较多,可考虑加快传送带C2、C3的传送速度以及提高第二台机器的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第三台和第四台机器的工作效率。
6: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Witness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同学会了对于一个简单的流水线生产线进行建模仿真,总体而言,实验非常成功。
实验2 单品种流水线生产计划设计一、实验目的1.理解系统元素route的用法。
2.了解优化器optimization的用法。
3.了解单品种流水线生产计划的设计。
4.找出高生产效率、低临时库存的方案。
二、实验内容某一个车间有5台不同机器,加工一种产品。
该种产品都要求完成7道工序,而每道工序必须在指定的机器上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工艺顺序进行。
实验二单自由度系统自由衰减振动及固有频率、阻尼比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自由度系统模型的自由衰减的振动的有关概念;2、学习用频谱分析信号的频率。
3、学习测试单自由度系统模型阻尼比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安装示意图三、实验原理单自由度系统的阻尼计算,在结构和测振仪器的分析中是很重要的。
阻尼的计算常常通过衰减振动的过程曲线(波形)振,隔的衰减比例来进行计算。
衰减振动波形示于图1—11。
用衰减波形求阻尼可以通过半个周期的相邻两个振幅绝对值之比,或经过一个周期的两个同方向相邻振幅之比,这两种基准方式进行计算。
通常以相隔半个周期的相邻两个振幅绝对值之比为基准来计算的较多。
两个相邻振幅绝对值之比,称为波形衰减系数。
图2 衰减振动波形a、对经过半周期为基准的阻尼计算每经过半周期的振幅的比值为一常量,这个比例系数 j 表示阻尼振动的振幅(最大位移)按几何级数递减。
衰减系数 j 常用来表示振幅的减小速率。
如果用衰减系数j 的自然对数来表示振幅的衰减则更加方便。
d 称为振动的对数衰减率。
可以利用来求得阻尼比D。
引入常用对数便得阻尼比的通常求法就是用上式来进行计算。
b、在小阻尼时,由于很小;这样读数和计算误差较大,所以一般地取相隔若干个波峰序号的振幅比来计算对数衰减率和阻尼比。
所以在实际阻尼波形振幅读数时,由于基线甚难处理,阻尼较大时,基线差一点,就相差很大,所以往往读取相邻两个波形的峰峰值之比,这样,实际阻尼波形读取数值就大为方便,求得阻尼比也更加正确。
应该注意,不同资料中的所谓对数衰减牢的数值有不同定义,有些书籍是采用半周期取值,有的采用整周期取值,所以计算结果不同。
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2、开机进入DASP2005 标准版软件的主界面,选择单通道按钮。
进入单通道示波状态进行波形和频谱同时示波。
在采样参数中设置好采样频率1000Hz、采样点数为2K,标定值和工程单位等参数。
调节加窗函数旋钮为指数窗。
在时域波形显示区域中出现一红色的指数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