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 格式:docx
- 大小:20.55 KB
- 文档页数:3
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横线,那是起伏的群山和深浅不一的绿色,也许你就只会感到它荒凉和单调。
然而,你错了。
你瞧那群山环抱的树,株株都挺拔、笔直,像站立在田野里的哨兵,像那傲然挺立在天地间的英雄。
它们排列得密密麻麻,但每一棵树都笔直地向上生长,没有旁逸斜出的枝条,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们像钢铁般的坚强,像战士般的英勇。
那树干,笔直的树干,笔直的枝条,它那朴素的树皮,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显得多么坚强,多么有力!它们绝不旁逸斜出,也不枝枝叶叶地纠缠在一起,而是直直地向上,向上,向上,一直长到最高处,像是在向天空挑战,又像是在向大地宣示它们的坚韧和顽强。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横线,那是起伏的群山和深浅不一的绿色,也许你就只会感到它荒凉和单调。
然而,你错了。
你瞧那群山环抱的树,株株都挺拔、笔直,像站立在田野里的哨兵,像那傲然挺立在天地间的英雄。
它们排列得密密麻麻,但每一棵树都笔直地向上生长,没有旁逸斜出的枝条,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们像钢铁般的坚强,像战士般的英勇。
那树干,笔直的树干,笔直的枝条,它那朴素的树皮,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显得多么坚强,多么有力!它们绝不旁逸斜出,也不枝枝叶叶地纠缠在一起,而是直直地向上,向上,向上,一直长到最高处,像是在向天空挑战,又像是在向大地宣示它们的坚韧和顽强。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白杨礼赞》原文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上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的好词好句好词:高大挺秀、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坚强执着、傲然挺立好句:1、白杨树的周围就成了我们学习和玩耍的乐园。
当我们感觉炎热时,我们就在白杨树下乘凉,有时,我们在白杨树周围玩耍嬉戏;有时,我们又在白杨树下玩耍学习。
每个夏天,同学们都在白杨树周围欢乐的玩耍,这时,我感觉白杨树是我最好的伙伴。
2、白杨树那白绿色的树杆笔直笔直的,有二、三层那么高,一般二、三米内绝无旁枝,所有枝叶都向上生长,而且紧紧靠拢,站在树下仰起头来看到树叶郁郁葱葱,心形的叶子在太阳照射下银光闪闪,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叶子便哗哗作响。
3、白杨树是团结的象征。
当暴雨侵袭时,白杨树们紧紧地靠在一起,不躲不藏,挺直腰杆和风雨抗争;当小雨灌溉它们时,都各取各的,不争不抢。
人为何不像白杨树一样,万众一心呢?这样,世界上就会少点麻烦。
4、白杨树是一种普通常见的树,只要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它不用人的悉心照料,只要给它一块空地,它就会挺拔向上。
白杨树从不怕困难,从不屈服,狂风暴雨也不会令它低头,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白杨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但生命力还是非常顽强的,它像红梅傲雪般立在大雪中,在风雪交加的时候,那一棵棵白杨树依然屹立在那里。
5、白杨树叶最初是绿的,渐渐变黄,然后凋零飘落。
远远望去,白杨树给人的印象是葱笼茂密,郁郁苍苍。
到近处细细一看,树千笔直、坚强有力。
再从下往上瞧,高大的身驱似乎是被蓝天紧紧地吸住似的,直刺云空。
6、白杨树有时像一个个足球迷,没风时,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凉风来了,它们像看到什么激烈场面似的,眉飞色舞地鼓起掌来,看得心如潮水啊!白杨树有时像拔河健将,电线成了绳,小手使劲握住它们,眼睛像发了威的狮子,比赛开始了,双方互不相让,争个你死我活,真来劲!闲来无事时,白杨树像久别重逢的朋友,唠家常、谈事业,好不开心!7、窗外,白杨树早已秃了枝桠,枝头上一片残叶也不剩。
这样的树却成了北方冬日校园里的别样风景。
它们不像松树那样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它们也无法像腊梅那样以最艳丽的姿态傲立风雪。
作品1号那n à是sh ì力l ì争zh ēng 上sh àng 游y óu 的d e 一y ì种zh ǒng 树sh ù,笔b ǐ直zh í的d e 干g àn ,笔b ǐ直zh í的d e 枝zh ī。
它t ā的d e 干g àn 呢n e ,通t ōng 常ch áng 是sh ì丈zh àng 把b ǎ 高g āo ,像xi àng 是sh ì 加ji ā 以y ǐ人r én 工g ōng 似的sì,一y ì丈zh àng 以y ǐ内n èi ,绝ju é无w ú旁p áng 枝zh ī;它t ā所su ǒ有y ǒu 的d e 丫y ā枝zh ī呢n e ,一y ì律l ǜ向xi àng 上sh àng ,而ér 且qi ě紧j ǐn 紧j ǐn 靠k ào 拢l ǒng,也y ě像xi àng 是sh ì加ji ā以y ǐ人工r éng ōng 似的sh ìde ,成ch éng 为w éi 一y ì束sh ù,绝ju é无w ú横h éng 斜xi é逸y ì出ch ū;它t ā的d e 宽ku ān 大d à的d e 叶y è子z ǐ也y ě是sh ì片pi àn 片pi àn 向xi àng 上sh àng ,几j ī乎h ū没m éi 有y ǒu 斜xi é生sh ēng 的d e ,更g èng 不b ú用y òng 说shu ō倒垂d àochu í了l e ;它t ā的d e 皮p í,光gu āng 滑hu á而ér 有y ǒu 银y ín 色s è的d e 晕y ùn 圈qu ān ,微w ēi 微w ēi 泛fan 出ch ū淡d àn 青q īng 色s è。
白杨礼赞原文白杨礼赞原文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白杨礼赞》的教案【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里是敬业的老李帮家人们整编的14篇白杨礼赞的教案,仅供借鉴。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说出全文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北方农民、哨兵所具有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欢它的哪一种品格,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谈谈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简述文章中主要写了那些对象。
(杨树;人)(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1、朗读课文1—6自然段,请用一个词概括杨树的特点。
(不平凡)2、同桌合作,文中描写了杨树哪些不平凡?(生长的环境:单调;形态:力争上游)3、朗读课文7—9自然段,说说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点?(生命力强;质朴、坚强、力求上进)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从树过渡到人的?(象征的手法)(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为什么此处不是比喻而是象征?比喻和象征有何区别?(比喻: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两者是特征上的相似;象征通常是用具象象征抽象的特点,两者所体现的品格品质相似。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欢的植物,使用象征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略白杨礼赞教案篇二授课教师秦秋丽授课题目茅盾教学目标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白杨礼赞白杨礼赞原文白杨礼赞白杨礼赞原文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盼没边际的高原上宝马,chose你的视野的,就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小毯子;徐的,那就是土,粘姓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了不起的自然力所沉积顺利的黄土高原的外壳;蓝的呢,就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就是麦田,和风吹拂,扬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可以真心钦佩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就是经过磨练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支配着,无边无垠,大度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告诫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去推论,就晓得就是在你脚底下的),你可以忘掉了汽车就是在高原上高速行驶,这时你坑口出来的观后感也许就是“豪迈”,也许就是“了不起”,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真的有点烦躁,你对当前的“豪迈”或“了不起”闭合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存有一点儿辞?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一棵,然而真的不是理想的一种一棵!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一棵,然而决不就是理想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
教学设想
《白杨礼赞》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表面写树,实则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精彩段落,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行阅读迁移。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体会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效果。
3.感受抗日军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方法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
我们欣赏过“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柳韵,瞻仰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姿,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影。
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二、破题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创作了《林家铺子》《子夜》《春蚕》《秋收》《残冬》等小说。
在这篇散文里,茅盾把视线投向了白杨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
“礼”是敬礼、致敬,“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是“礼赞白杨”,意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
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
三、品读文本
1.细读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提示: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齐读直接礼赞白杨的句子、段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极力赞美白杨树?
提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3.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提示:不是。
第7段:“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4.反复朗读文章第7段,思考:
(1)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提示:反问、排比,即“难道你就只觉得……那种精神和意志?”
(2)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朗读并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效果。
反问句:“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
你应该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四个反问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层层递进,气势恢宏,语气更加肯定、强烈,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5.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提示: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荡”的战绩。
茅盾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6.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
(1)在文章中找出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说一说白杨树与北方军民有哪些相似点。
提示:第5段先总述白杨树“力争上游”的外形特征,然后分别通过对干、枝、叶、皮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其“力争上游”的特征,最后概括出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与北方抗日军民“不折不挠”“坚强朴质”等性格特点的相似之处。
(2)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试举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使人联想到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2)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可以使人联想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因此梅花是品质高洁的象征。
四、疑点探究
(一)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提示: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壮”“伟大”,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说明它的不平凡,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因此不能删掉。
(二)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提示:第7段中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暂退一步,说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
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
(三)结尾处为什么提楠木?
提示: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
茅盾自己也曾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
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
(四)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提示:不矛盾。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
“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五、阅读迁移
朗读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你会发现它们像一首现代诗,言简意赅,直抒胸臆。
在理解这篇散文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洁的方式概括文章的主题。
提示:可以用律诗、绝句或者对联等方式(与茅盾的格律诗对比)。
1941年《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的题意,画了一幅白杨图。
茅盾看后,觉得礼赞白杨之情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了一首格律诗:“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业
1.设计一枚能够体现班级特色的班徽,配以相应的解说词,说明班徽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