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202.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山大学物理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大学物理》
【年(卷),期】2006(25)8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中山大学;工程技术;物理科学;学院;光学工程;微电子学;物理学;孙中山;教职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
【相关文献】
1.第三届全国物理学哲学暨结构实在论专题讨论会在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召开[J], 赵国求;蔡肖兵
2.《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征稿简则/欢迎订阅《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投稿须知 [J],
3.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开辟LED新蓝海--专访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钢 [J], 周俊杰;刘启强
4.法国精英工程师培养模式中高等数学考核新法探究——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为例 [J], 张留伟
5.矢志创新,助力核能安全发展——访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周文忠博士 [J], 杨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招收研究生光学工程、光学专业的大学·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 光学专业·北京工业大学- 激光工程研究院- 光学专业·北京邮电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首都师范大学- 物理系- 光学专业·南开大学- 物理科学学院- 光学专业·南开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光学专业·南开大学- 泰达应用物理学院- 光学专业·天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河北大学- 物理学院- 光学专业·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燕山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东北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辽宁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吉林大学- 物理学院- 光学专业·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光学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 物理学系- 光学专业·同济大学- 物理系- 光学专业·上海理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南京大学- 物理学系- 光学专业·苏州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中国矿业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南京农业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南京艺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南京邮电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苏州科技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宁波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浙江工业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浙江师范大学-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厦门大学- 物理系- 光学专业·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郑州大学- 物理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郑州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武汉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华中科技大学- 物理系- 光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湖北大学- 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中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 光学专业·湖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光学专业·中山大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暨南大学- 理工学院- 光学专业·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光学专业·深圳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广西大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四川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四川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光学专业·四川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光学专业·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光学专业·四川师范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重庆大学- 数理学院- 光学专业·西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西北大学- 物理所、物理系、光子所- 光学专业·西安交通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西北工业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光学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西安理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陕西师范大学-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兰州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系- 光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 天文系- 光学专业·复旦大学- 物理学系- 光学专业·复旦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复旦大学- 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院- 光学专业·徐州师范大学- 物理系- 光学专业·哈尔滨师范大学- 理化学院- 光学专业·西北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光学专业·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山东大学- 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光学专业·济南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山东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光学专业·聊城大学-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光学专业·安徽大学-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光学专业·中国科学院-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光学专业·中国科学院-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光学专业·中国科学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光学专业·河南大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 光学专业·南昌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数学与物理学院- 光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贵州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昆明理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西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专业列表- 光学专业·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山西大学-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光学专业·内蒙古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光学专业·延边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黑龙江大学-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长春理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烟台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光学专业·中国矿业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理学院- 光学专业·喀什师范学院- 专业列表- 光学专业·伊利师范学院- 专业列表- 光学专业·天津理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专业列表- 光学专业·赣南师范学院- 专业列表- 光学专业·华东理工大学- 理学院- 光学专业。
核磁共振中山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室背景知识核磁共振的方法与技术作为分析物质的手段,由于其可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并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从物理学渗透到化学、生物、地质、医疗以及材料等学科,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核磁共振是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洛赫(F.Block)和哈佛大学珀赛尔(E.M.Purcell)各自独立发现的,两人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0多年来,核磁共振已形成为一门有完整理论的新学科。
实验目的1、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实验原理;2、学习利用核磁共振校准磁场和测量g因子的方法。
(三)共振跃迁如果在与垂直的平面上加一个旋转磁场,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如fig.3所示,假定有另一个旋转坐标系,旋转磁场与轴重合,而且以同一角速度旋转。
当旋转磁场的角频率与绕进动的拉莫尔角频率相同时,则在坐标系看来是静止的。
因此除了要围绕进动以外,还要围绕进动,使得与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位能改变,这个能量的改变由旋转磁场的能量变化来补偿。
如果增加,核磁矩就要从外磁场中吸收能量,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共振条件是1B 1B 1B 0B 0B ωμ0ωμμ0B '''Z Y X 1B μ1B θθ1B 'X 'X 'Y Z 'Z ω1B θ0ωFig.3的情况0ωω=0B 00B γωω=='''Z Y X实验内容1、精确测量磁场把样品为水(加少量硫酸铜)的探头置于磁场中,将样品盒上的“频率输出”和“检波输出”分别与频率计和示波器连接。
开启频率计、示波器和探头的开关,这时频率计上应有读数显示。
通过调压器接入50Hz交变扫场,缓慢地调节边缘振荡器的频率调节旋钮,监视示波器,搜索共振信号。
B思考题1、在示波器上看到共振吸收信号之后,如改变励磁电流,共振信号会在示波器上左右移动,为什么?如用永久磁铁做外磁场,会不会有相同的情形?2、为什么把线圈L移到固定磁场的边缘时,观察不到共振信号呢?。
070201 理论物理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理论物理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大学 A+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3 北京师范大学A+4 复旦大学A+5 大连理工大学A+北京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374北京师范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017复旦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498大连理工大学:http:/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4393有该专业的部分院校分数一览(A+、A、B+、B各选部分代表院校)。
2008年录取分数线: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理论物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北京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天津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 理论物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专业列表-- 理论物理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河北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数理系-- 理论物理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东北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辽宁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延边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哈尔滨师范大学--理化学院-- 理论物理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理论物理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同济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理论物理厦门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广州大学--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理论物理深圳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广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理论物理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理学院-- 理论物理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数理学院-- 理论物理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 理论物理南昌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鲁东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理论物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理论物理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理论物理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西南交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西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重庆大学--数理学院-- 理论物理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重庆邮电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贵州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西北大学--物理所、物理系、光子所-- 理论物理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理论物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农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南京艺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苏州科技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物理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 理论物理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杭州师范学院--理学院-- 理论物理宁波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理论物理浙江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南华大学--数理学院-- 理论物理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理论物理。
中山大学概况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办学历史及优良传统中山大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正,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1985年,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办好中山大学,作出更大贡献"的题词,进一步为办学指明方向。
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教育部与广东省在3年内投资12亿人民币,把新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
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
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
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培养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微电子学理论基础和实验素养、勇于创新、适应能力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得到较全面训练的微电子学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可开展微电子器件、纳微加工工艺和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与集成、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电子与通信、自动化等IT行业的科研、科技开发及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微电子技术领域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为学制四年大学本科专业。
要求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并符合下列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为社会服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2.掌握完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所学专业的新发展、新成就,具有较强的汲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以上较熟练阅读所学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3.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4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就业指导、和毕业论文等的非课内学时。
教学生产实习一周,毕业论文十二周。
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10门左右。
六、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1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2包括技能18天,理论36学时。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开辟LED新蓝海——专访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钢作者:暂无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21期文/周俊杰刘启强【专家简介】王钢,男,2001年在日本国立名古屋工业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光电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作及相关元器件机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目前还担任中山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中山大学半导体照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院长,以及科技部863“半导体照明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
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两者密不可分,产业自主创新的成败与否,不仅要看是否开发出了新技术、新产品,还要看这些新技术、新产品能否得到大规模的市场应用。
近年来,广东紧紧把握LED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实行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应用“两端突破”,从技术、质量、标准、市场等方面着手,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大力提升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度和区域品牌度,推动LED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钢教授及其研发团队,在光电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制备技术研发中屡结硕果,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广东LED照明产品评价标杆体系相关工作中,为标杆体系的搭建夯实了技术框架。
记者一行特赴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采访了王钢教授,畅谈了广东省推动及发展LED产业的情况。
以标杆体系,引领技术趋势《广东科技》:请介绍一下您参与LED照明产品评价标杆体系的情况。
王钢:2004年,我从日本回国,受聘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组建“半导体照明系统研究中心”。
当时,国内LED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是最早协助广东省科技厅开展LED产业研发和推广的。
2006年,科技部“ 863计划”启动,我成为“半导体照明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当时国家以技术研发提升LED产品技术指标为导向发展LED产业。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信息显示与光电子技术专业2011年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培养能够适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显示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工程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显示和发光器件的原理、微纳加工工艺技术、器件特性表征与检测技术、显示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平板显示相关工程技术的实践训练,将具备从事光电显示器件、系统集成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显示领域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为学制四年大学本科专业。
要求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并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为社会服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2.掌握完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所学专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具有较强的汲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以上较熟练阅读所学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表中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就业指导、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的非课内学时。
教学生产实习一周,毕业论文十二周。
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10门左右。
六、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
信息显示与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