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脂肪测定(残余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粗脂肪含量测定(Soxhlet抽提法)原理脂肪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和石油醚等),可利用这一特性,选用适当的有机溶剂直接浸提出样品中的脂肪进行测定。
因提取物中除脂肪外,还含有游离脂肪酸、石蜡、磷脂、固醇、色素、有机酸等物质,故浸提物称粗脂肪。
粗脂肪的定量分析有油重法和残余法。
①油重法适于测定油料作物种子和木本植物油质果实的粗脂肪含量:采用适宜的有机溶剂浸提待测样品的全部粗脂肪,再将有机溶剂蒸尽,称量抽提瓶中剩下的浸提物重量,即可计算出粗脂肪含量。
②残余法适于测定谷物、油料作物种子的粗脂肪含量:先将待测样品脱水称重后用适宜的有机溶剂使样品中粗脂肪物质全部浸提出来,再将样品残余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后烘干至恒重,依据抽提前后的重量之差即可求得样品粗脂肪含量。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索氏脂肪提取器,但在样品量较多时可选用各种自动及半自动抽提仪器进行。
用于粗脂肪含量测定的样品重量应根据其含油量而定:脂肪含量少的要多取一些,反之则要酌情减少样品量。
本实验采用SZF-06A脂肪仪以残余法进行,其测定范围较大,适用于含油量在0.5~60%范围内的各类脂肪样品。
该仪器集加热、浸泡、抽提和回收为一体,依据索氏抽提原理使样品反复浸泡抽提而快速分离脂肪。
实验材料大豆、花生、蓖麻、向日葵、芝麻等油料种子试剂乙醚(化学纯,沸程30~60℃)仪器设备SZF-06A脂肪仪,脱脂滤纸,分析天平,烘箱,脱脂棉线操作方法1. 准确称取已粉碎并烘干的花生样品~1g,用滤纸包住并用脱脂棉线扎好,勿让样品漏出;标记称重后将滤纸包放入抽提器内(高度低于虹吸管)。
2. 将抽提器连同样品套入抽提瓶,注入50 ml无水乙醚;将抽提瓶对准冷凝管口连接后再移入水浴(操作时用力均匀),确保水浴与瓶底良好接触;回收开关处于垂直状态;冷凝管口加一棉塞(不要太紧)。
3. 打开冷却水,将时间控制器设定至所需时间(90 min)。
开电源并调节温度控制器至所需温度(60℃),让样品进入正常浸泡及抽提过程。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索氏抽提法摘要:测定脂肪的含量,可以作为鉴别其品质优劣的一个指标.脂肪含量的测定有很多方法,如抽提法、酸水解法、比重法、折射法、电测和核磁共振法等.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抽提法,其中索氏抽提法是公认的经典方法,也是我国粮油分折首选的标准方法.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一、目的脂肪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测定脂肪的含量,可以作为鉴别其品质优劣的一个指标.脂肪含量的测定有很多方法,如抽提法、酸水解法、比重法、折射法、电测和核磁共振法等.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抽提法,其中索氏抽提法(Soxhlet extractor method)是公认的经典方法,也是我国粮油分折首选的标准方法.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原理本实验采用索氏抽提法中的残余法,即用低沸点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抽提,除去样品中的粗脂肪,以样品与残渣重量之差,计算粗脂肪含量.由于有机溶剂的抽提物中除脂肪外,还或多或少含有游离脂肪酸、甾醇、磷脂、蜡及色素等类脂物质,因而抽提法测定的结果只能是粗脂肪.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油料作物种子、中速滤纸2、仪器:1)索氏脂肪抽提器(图1)或YG-Ⅱ型油分测定器2)干燥器(直径15-18cm,盛变色硅胶)3)不锈钢镊子(长20cm)4)培养皿5)分析天平(感量0.001g)6)称量瓶7)恒温水浴8)烘箱9)样品筛(60 目)3、试剂无水乙醚或低沸点石油醚(A.R.)四、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将滤纸切成8cm×8cm,叠成一边不封口的纸包,用硬铅笔编写顺序号,按顺序排列在培养皿中.将盛有滤纸包的培养皿移入105±2℃烘箱中干燥2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按顺序将各滤纸包放人同一称量瓶中称重(记作a)、称量时室内相对湿度必须低于70%. 2、包装和干燥在上述已称重的滤纸包中装入3g 左右研细的样品,封好包口,放入105±2℃的烘箱中干燥3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按顺序号依次放入称量瓶中称重(记作b).3、抽提将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长镊子放入抽提筒中,注入一次虹吸量的1.67 倍的无水乙醚,使样品包完全浸没在乙醚中.连接好抽提器各部分,接通冷凝水水流,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抽提,调节水温在70-80℃之间,使冷凝下滴的乙醚成连珠状(120-150 滴/min 或回流7次/h 以上),抽提至抽取筒内的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约需6-12h).抽提完毕后,用长镊子取出滤纸包,在通风处使乙醚挥发(抽提室温以12-25℃为宜).提取瓶中的乙醚另行回收.4、称重待乙醚挥发之后,将滤纸包置于105±2℃烘箱中干燥2h,放入干燥器冷却至恒重为止(记作c).五、结果与计算式中:a:称量瓶加滤纸包重(g)b:称量瓶加滤纸包和烘干样重(g)c:称量瓶加滤纸包和抽提后烘干残渣重(g)六、附注1)测定用样品、抽提器、抽提用有机溶剂都需要进行脱水处理.这是因为:第一,抽提体系中有水,会使样品中的水溶性物质溶出,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第二,抽提体系中有水,则抽提溶剂易被水饱和(尤其是乙醚,可饱和约2%的水),从而影响抽提效率;第三,样品中有水,抽提溶剂不易渗入细胞组织内部,结果不易将脂肪抽提干净.2)试样粗细度要适宜.试样粉末过粗,脂肪不易抽提干净;试样粉末过细,则有可能透过滤纸孔隙随回流溶剂流失,影响测定结果.3)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最大的不足是耗时过长,如能将样品先回流1-2 次,然后浸泡在溶剂中过夜,次日再继续抽提,则可明显缩短抽提时间.4)YG-Ⅱ型油分测定器容量大,适合于样品较多的选种鉴定工作使用,温度控制在70℃左右,8h 可提取完毕.5)必须十分注意乙醚的安全使用.抽提室内严禁有明火存在或用明火加热.乙醚中不得含有过氧化物,保持抽提室内良好通风,以防燃爆.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查方法是:取适量乙醚,加入碘化钾溶液,用力摇动,放置1min,若出现黄色则表明存在过氧化物,应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的方法是:将乙醚放入分液漏斗,先以1/5 乙醚量的稀KOH 溶液洗涤2-3 次,以除去乙醇;然后用盐酸酸化,加入1/5 乙醚量的FeSO4 或Na2SO3 溶液,振摇,静置,分层后弃去下层水溶液,以除去过氧化物;最后用水洗至中性,用无水CaCl2 或无水Na2SO4 脱水,并进行重蒸馏.。
实验二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含量1、实验目的:索氏抽提法,用于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脂肪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测定脂肪的含量,可以作为鉴别其品质优劣的一个指标。
脂肪含量的测定有很多方法,如抽提法、酸水解法、比重法、折射法、电测和核磁共振法等。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抽提法,其中索氏抽提法(Soxhlet extractor method)是公认的经典方法,也是我国粮油分折首选的标准方法。
2、实验原理采用索氏抽提法中的残余法,即用低沸点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抽提,除去样品中的粗脂肪,以样品与残渣重量之差,计算粗脂肪含量。
由于有机溶剂的抽提物中除脂肪外,还或多或少含有游离脂肪酸、甾醇、磷脂、蜡及色素等类脂物质,因而抽提法测定的结果只能是粗脂肪。
3、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3.1、实验材料:大豆种子、滤纸3.2、仪器(1)索氏脂肪抽提器(2)干燥器(直径15~18cm,盛变色硅胶)(3)不锈钢镊子(长20cm)(5)分析天平(感量0.001g)(6)称量瓶(8)烘箱(9)粉碎机3.3、试剂无水乙醚或低沸点石油醚(A.R.)4、操作步骤4.1、粉碎样品:称取3g左右大豆种子进行研磨,研磨后称重(a)。
用滤纸包好。
4.2、称取称量瓶的重量(b)4.3、将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长镊子放入抽提筒中,注入一次虹吸量的1.67倍的无水乙醚,使样品包完全浸没在乙醚中。
连接好抽提器各部分,接通冷凝水水流,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抽提,调节水温在70~80℃之间,使冷凝下滴的乙醚成连珠状(120~150滴/min 或回流7次/h以上),抽提至抽取筒内的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
抽提完毕后,用长镊子取。
4.4、称重待乙醚挥发之后,将称量瓶置于70℃烘箱中干燥,放入干燥器冷却至恒重为止(记作c)。
5、结果与计算粗脂肪含量(%)=(c-b)/a ×100式中:a:样品重量(g)b:称量瓶重量(g)c:含有粗脂肪的称量瓶的重量(g)。
植物中粗脂肪的测定脂肪是各种脂肪酸的甘油三酸脂,植物中脂肪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
虽然各种脂肪酸的不饱和性,碳链长短以及结构等不相同,但其共同点是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
因此可用有机溶剂(乙醚沸点34.5℃或石油醚沸程为30—60℃等)。
用试样的失重(残余法)来测定脂肪含量。
浸提时除脂肪外还包括一些类脂如脂肪酸、磷脂,糖脂以及脂溶性色素和维生素等,故称为“粗脂肪”。
本实验除了介绍谷物、油料作物种子(1983)和饲料(1987)中粗脂肪测定的国家标准油重法(使用索氏浸提器)外,还介绍了适用于大批样同时测定的残余法。
1油重法(索氏提取法)原理:油重法的原理是将样品置于索氏脂肪抽提器中,反复经乙醚(或石油醚)抽提,使脂肪完全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热除去溶剂,称重,即可算出样品中粗脂肪百分含量。
由于样品中类脂物质亦溶解于此溶剂中,故称粗脂肪含量,也是国际标准推荐法,仲裁时以此油重法为准。
本法所得结果准确、稳定,其缺点是费时,一般须10小时以上,而且一套仪器只能测定一个样品,不适于大批样品的分析。
主要仪器:(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2)粉碎机、研钵、切片机(3)电热式恒温水浴:(6或8孔式)。
(4)烘箱。
(5)滤纸筒:直径22mm,长100mm。
(6)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试剂:无水乙醚:化学纯。
操作步骤:(1)样品的选取和制备:选取有代表性的油料种子,拣出杂质,按四分法缩减取样。
小粒种子,如芝麻、油菜等,取样量不得少于25g;大粒种子如大豆、花生仁等,取样量不得少于30g。
大豆经105±2℃烘干1小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粉碎,并通过40目筛;花生仁切碎。
带壳油料种子,如花生果,蓖麻籽,向日葵籽等,需将壳与籽粒分开,分别称量,计算出仁率。
然后测定籽粒的油分。
制备完毕,立即混合均匀,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2)研磨与称样:称取备用样品2—4g两份,(含油0.7—1.0g),准确至0.001g。
粗脂肪测定(油重法)名词解释
【最新版】
目录
1.粗脂肪测定的定义
2.粗脂肪测定的方法
3.粗脂肪测定的步骤
4.粗脂肪测定的应用领域
正文
粗脂肪测定是一种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粗脂肪是指样品中除水分之外的其他非极性物质的总和,包括脂肪、蜡、树脂等。
粗脂肪测定在食品、饲料、化工原料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粗脂肪测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油重法和浸提法。
其中,油重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油重法是指通过将样品与有机溶剂混合,使样品中的粗脂肪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旋转蒸发去除溶剂,最后称量残留物的重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粗脂肪测定的步骤如下:
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粉碎、混合均匀,使其符合测定要求。
2.提取:将样品与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乙醚等)混合,并进行搅拌,使样品中的粗脂肪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3.旋转蒸发:将混合物倒入旋转蒸发器中,旋转蒸发器在真空条件下,使有机溶剂挥发,留下粗脂肪残留物。
4.称量:将旋转蒸发后留下的粗脂肪残留物进行称量,得到粗脂肪的质量。
5.计算:根据样品的质量和粗脂肪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粗脂肪的含
量。
粗脂肪测定在食品、饲料、化工原料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粗脂肪测定可以帮助企业控制产品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在饲料工业中,粗脂肪测定可以帮助企业精确配比饲料,以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
在化工原料行业,粗脂肪测定可以为企业提供关于原料的准确数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粗脂肪测定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索氏抽提法一、目的脂肪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测定脂肪的含量,可以作为鉴别其品质优劣的一个指标。
脂肪含量的测定有很多方法,如抽提法、酸水解法、比重法、折射法、电测和核磁共振法等。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抽提法,其中索氏抽提法(Soxhlet extractor method)是公认的经典方法,也是我国粮油分折首选的标准方法。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原理本实验采用索氏抽提法中的残余法,即用低沸点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抽提,除去样品中的粗脂肪,以样品与残渣重量之差,计算粗脂肪含量。
由于有机溶剂的抽提物中除脂肪外,还或多或少含有游离脂肪酸、甾醇、磷脂、蜡及色素等类脂物质,因而抽提法测定的结果只能是粗脂肪。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油料作物种子、中速滤纸2.仪器:(1)索氏脂肪抽提器(图1)或YG-Ⅱ型油分测定器(2)干燥器(直径15~18cm,盛变色硅胶)(3)不锈钢镊子(长20cm)(4)培养皿(5)分析天平(感量0.001g)(6)称量瓶(7)恒温水浴(8)烘箱(9)样品筛(60 目)3.试剂无水乙醚或低沸点石油醚(A.R.)四、操作步骤1.将滤纸切成8cm×8cm,叠成一边不封口的纸包,用硬铅笔编写顺序号,按顺序排列在培养皿中。
将盛有滤纸包的培养皿移入105±2℃烘箱中干燥2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按顺序将各滤纸包放人同一称量瓶中称重(记作a)、称量时室内相对湿度必须低于70%。
2.包装和干燥在上述已称重的滤纸包中装入3g 左右研细的样品,封好包口,放入105±2℃的烘箱中干燥3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按顺序号依次放入称量瓶中称重(记作b)。
3.抽提将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长镊子放入抽提筒中,注入一次虹吸量的1.67 倍的无水乙醚,使样品包完全浸没在乙醚中。
连接好抽提器各部分,接通冷凝水水流,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抽提,调节水温在70~80℃之间,使冷凝下滴的乙醚成连珠状(120~150 滴/min 或回流7次/h 以上),抽提至抽取筒内的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约需6~12h)。
索氏抽提法目的索氏抽提法,用于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脂肪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测定脂肪的含量,可以作为鉴别其品质优劣的一个指标。
脂肪含量的测定有很多方法,如抽提法、酸水解法、比重法、折射法、电测和核磁共振法等。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抽提法,其中索氏抽提法(Soxhlet extractor method)是公认的经典方法,也是我国粮油分折首选的标准方法。
原理采用索氏抽提法中的残余法,即用低沸点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抽提,除去样品中的粗脂肪,以样品与残渣重量之差,计算粗脂肪含量。
由于有机溶剂的抽提物中除脂肪外,还或多或少含有游离脂肪酸、甾醇、磷脂、蜡及色素等类脂物质,因而抽提法测定的结果只能是粗脂肪。
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油料、中速滤纸2、仪器:(1)索氏脂肪抽提器(2)干燥器(直径15~18cm,盛变色硅胶)(3)不锈钢镊子(长20cm)(4)培养皿(5)分析天平(感量0.001g)(6)称量瓶(7)恒温水浴(8)烘箱(9)样品筛(60目)3、试剂无水乙醚或低沸点石油醚(A.R.)操作步骤1、切片将滤纸切成8cm×8cm,叠成一边不封口的纸包,用硬铅笔编写顺序号,按顺序排列在培养皿中。
将盛有滤纸包的培养皿移入105±2℃烘箱中干燥2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按顺序将各滤纸包放人同一称量瓶中称重(记作a)、称量时室内相对湿度必须低于70%。
2、包装和干燥在上述已称重的滤纸包中装入3g左右研细的样品,封好包口,放入105±2℃的烘箱中干燥3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按顺序号依次放入称量瓶中称重(记作b)。
3、抽提将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长镊子放入抽提筒中,注入一次虹吸量的1.67倍的无水乙醚,使样品包完全浸没在乙醚中。
连接好抽提器各部分,接通冷凝水水流,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抽提,调节水温在70~80℃之间,使冷凝下滴的乙醚成连珠状(120~150滴/min 或回流7次/h以上),抽提至抽取筒内的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约需6~12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粮食、油料检验粗脂肪测定法 GB/T 5512-85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eeds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rude fat━━━━━━━━━━━━━━━━━━━━━━━━━━━━━━━━━━━━━━━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粮食、油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1索氏抽提法1.1 仪器和用具1.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1.1.2 电热恒温箱;1.1.3电热恒温水浴锅:1.1.4粉碎机、研钵;1.1.5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1.1.6滤纸筒;1.1.7 索氏抽提器一套(各部件必须洗净,用105℃温度烘干,其中抽提瓶烘至恒重);1.1.8 广口瓶、脱脂线、脱脂棉、脱脂细砂。
1.2 试剂无水乙醚(A.R)1.3 样品制备1.3.1禾谷类粮食和豆类(花生除外)分取除去杂质的净试样30~50g,磨碎通过直径1.0 mm圆孔筛装入广口瓶内备用。
1.3.2小粒油料如芝麻、油莱籽、亚麻籽等分取除去杂质的净试样20g,装入广口瓶内备用。
1.3.3 大粒油料如花生果、蓖麻籽、葵花籽、茶籽等分取30~50g样品,除杂后,逐粒剥壳,仁、壳分别称重,计算出仁总量百分率,然后将仁剪碎或切片,装入广口瓶内备用。
1.4操作方法1.4.1试样包扎:从备用的样品中,用烘盒称取2~5g试样,在105℃温度下烘30min,趁热倒入研钵中,加入约2g脱脂细砂一同研磨。
将试样和细砂研到出油状后,干净地转入滤纸筒内(筒底塞一层脱脂棉,并在105℃温度下烘30min),用脱脂棉蘸少量乙醚揩净研钵上的试样和脂肪,并入滤纸筒内,最后再用脱脂棉塞入上部,压住试样。
1.4.2抽提与烘干:将抽提器安装妥当,然后将装有试样的滤纸筒置于抽提筒内,同时注入乙醚至虹吸管高度以上,待乙醚流净后,再加入乙醚至虹吸管高度的三分之二处。
用一小块脱脂棉轻轻地塞入冷凝管上口,打开冷凝管进水管,开始加热抽提。
实验二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索氏抽提法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意义。
2.掌握索氏抽提法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二、原理和意义GBT 14772-2008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抽提法、酸水解法、比重法、折射法、电测和核磁共振法等。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抽提法,其中索氏抽提法(Soxhlet extractor method)是公认的经典方法。
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索氏提取器中,将样品用无水乙醚(沸点30℃~60℃的石油醚)等溶剂反复萃取;提取完全后,蒸去溶剂,所得到的物质即为脂肪;此方法为重量法,得到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抽提器结构:在加热时乙醚蒸发,乙醚蒸汽由连接管上升至冷凝器,凝结成液体滴入提取管中,当液面超过虹吸管高度时,浸提有样品内脂肪的乙醚便从虹吸管又流回提取瓶,以此循环抽提。
用本法提取的脂肪性物质为脂肪类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含有脂肪、游离脂肪酸、磷脂/糖酯、固醇、甾醇、蜡、芳香油、某些色素及有机酸等,因此称为粗脂肪。
脂肪是食品的重要营养成分,①具有最高能量的营养素;②提供必需脂肪酸;③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④与蛋白质结合,在调解人体生理机能和完成化学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脂类含量对产品的风味、口感、外观、组织结构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测定食品脂肪含量可评价食品品质,衡量食品营养价值,实行工艺监督、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研究食品贮藏方式。
食品脂肪酸分析研究中,油脂组分分析,保健性研究;加工工艺中,反式脂肪酸研究。
三、仪器及试剂仪器器材试剂小绞肉机1台大张滤纸2张无水乙醚6瓶分析天平1个白线4筒石油醚6瓶索氏提取器10套脱脂棉1包无水硫酸钠1瓶烘箱1台烧杯100 ml 2个石英砂1瓶恒温水浴锅2-4台乳胶管1包铁架台10套镊子20cm 10把万用夹10个大试管4个40目筛2个小直尺4把干燥器4个玻棒10个大培养皿2套记号笔4支样品(午餐肉) 2盒四、操作步骤1. 抽提器准备:抽提器三部分洗净,蒸馏水冲洗后100°C 烘箱内干燥;脂肪烧瓶干燥至恒重,准确程量记录(相差不超过2mg )。
索氏抽提法测粗脂肪作者XX2、脂类组成及分类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的,如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油脂;也有结合态的,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及其某些加工食品(如焙烤食品、麦乳精等)中的脂肪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等形成结合态。
脂类是脂肪酸和醇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他包括脂肪、蜡、磷脂、糖脂、类固醇等,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氢、氧,有的还有氮、磷、硫。
按脂类的化学组成,可将其分成三类。
(1)单脂类单脂类大由脂肪酸与醇类所形成的脂。
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称为脂肪,脂肪酸与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称为蜡。
(2)复合脂类复合脂类是有脂肪酸、醇和其他基团组成的酯。
重要的复合脂类有磷脂、糖脂、硫脂和蛋白脂等。
(3)脂肪伴随物指能溶于油脂的非酯物质,因常与油脂伴随在一起而得名。
比较重要的有脂肪酸、高级醇类、色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等。
二、脂类的提取及样品预处理脂类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脂类的测定大多是利用脂类的这一化学性质进行的。
由于脂类包括单脂类、复合脂类和脂肪伴随物,其化学性质及在各种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不同。
因此,对于不同种类、性状的食品所选用的有机溶剂也不同。
对于结合态脂类或由于被食品中其他组分所包裹不易被有机溶剂直接提取的脂类,需要在提取前经过一定的预处理,破坏结合态或分解包裹组分,使脂类游离出来。
提取脂类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等。
1、提取剂的选择(1)乙醚对脂肪的溶解能力强,是脂肪测定的最常用的试剂。
但乙醚中约含2%的水分,含水乙醚回同时食品中的非脂类物质(如糖类等)提取出来,使结果偏高,所以测定时应使用有、无水乙醚,待测样品应预先干燥。
乙醚只适于游离态脂肪的提取,对于复合脂类的提取效果不是很好,对于结合态脂肪则需要先将结合态破坏,游离出脂肪,再用乙醚提取。
(2)石油醚提取脂肪的能力低于乙醚。
用石油醚作提取剂时,允许样品中含有微量水分,它没有胶溶现象,不会夹带胶态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
石油醚也只适于游离态脂肪的提取。
二、试剂(一)萃取溶剂乙醚和石油醚。
萃取能力,乙醚最强。
[乙醚提取剂]具有沸点低(34.6℃),提取条件易于控制,可在低温条件下长期回流萃取,不饱和脂肪酸不易氧化。
本身可饱和1.5~2%的水分,在提取脂肪时,吸收样品及环境中的水分,使样品中的糖等非脂类的水溶性物质一同随着脂肪提取出来,从而增加测试结果的正误差。
所以,测定脂肪时最好使用无水乙醚(商品试剂),再则要求在萃取前样对品作干燥处理。
对乙醚的要求:除不含水外,还不能存在乙醇及过氧化物。
一般乙醚中的水分的去除可在盛放乙醚的试剂瓶中加入适量颗粒状的无水氯化钙,放置24小时,相隔一段时间加以摇荡,将上层液移入蒸馏瓶中蒸馏回收即可获得无水乙醚。
乙醇的存在对测定的影响及消除的办法乙醇的存在可使回流液夹带水、醇溶性的杂质(非脂成分)进入抽提瓶(即脂肪烧瓶中),虽然每次的夹带量很少,但是干法抽提属回流提取、少量多次,积少成多,会引起较大的正误差。
解决此问题可在盛放乙的瓶中加入乙醚量1/5的10%KOH液洗涤,放出水相,然后重复2~3次即可。
关于过氧化物的存在(成因),对测定的影响及消除的办法商品乙醚试剂经放置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部分乙醚可氧化成为不挥发性的过氧化物,已签定的有:── 二羟基过氧化物;── 乙亚基过氧化物多聚体。
这些不挥发的过氧化物,在溶剂即乙醚被蒸发残留在抽提物中,待干燥至过热时,除可引起猛烈爆炸外,还可氧化脂肪,增大结果的正误差。
所以,作为脂肪抽提剂的乙醚不应含有过氧化物。
无水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验在干净的试管中放入2~3滴浓硫酸,1ml 2%碘化钾溶液(若碘化钾溶液已被空气氧化,可用稀亚硫酸钠溶液滴到黄色消失)和1~2滴淀粉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无水乙醚,不出现蓝色。
过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将乙醚装入分液漏中,加入乙醚量1/5的10%硫酸亚铁液,充分混合后,待分层清晰后,放出无机相即可。
关于硫酸亚铁液的配制:100克FeS04溶于600ml水中;100mlH2SO4酸化用加水稀释至1000ml防止在保存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的办法:将锌箔浸入CuSO4的稀酸液中一分钟,冼净后放入乙醚中,1L乙醚用80cm2的锌箔,其长度为盛放容器高度的1/2以上。
残余质量法
植物中的粗脂肪如何检测?——残余质量法
一般意义上的粗脂肪是指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
今天我们就来分解一下如何通过残余质量法检测粗脂肪:
一、试剂
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
无水乙醚
二、主要仪器
万分之一天平、索氏提取器
三、试样的制备
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100g,粉碎,装入样品瓶备用。
四、分析步骤
4.1 按规定称取试样(M)(准确至0.0001 g),用滤纸包好,在105 C烘箱中干燥3 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M1)。
4.2 将样包装人索氏脂肪抽提器抽提筒中,再倒人无水乙醚,完全浸泡样
包,连接好索氏抽提器各部分,浸泡至少16h。
4.3 将浸泡后无水乙醚放入抽提瓶中,在抽提瓶中放人几粒沸石,然后,往抽提瓶中倒入无水乙醚使之完全浸泡样包,连接好仪器各部分,接通冷凝水,在70~80 C水浴上加热,使乙醚回流,控制乙醚回流次数为8次/h,即乙醚回滴速度为120~ 150滴/min,抽提6 h。
4.4 抽提完毕,取出样包,置样包于通风处使乙醚挥发。
将样包放人105C烘箱中干燥2 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M2)。
五、结果计算
脂肪含量=【(M1-M2)/M】x100%
式中:
M1--为第一次烘干的重量,g;
M2--为第二次烘干的重量,g;
100%--为换算因数;
M--为称取试样的质量,g。
粗脂肪测定(残余法)
一. 方法原理
一定量的样品经有机溶剂浸提脂肪,称剩余物重,有重量的减少求得脂肪重量计算脂肪含量二、试剂:
1.无水乙醚。
三、仪器
脂肪提取器、水浴、干燥器;烘箱。
四、操作步骤:
1.取经脱脂处理后烘干过的滤纸,折叠成一头开口的纸包,用铅笔编号,然后称重(/万天平·W1)。
2.取粉碎样品1g左右,小心放人纸包内,将口折封,在1000c烘1小时,放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W2)。
3.将纸包放人脂肪提取器内,加入无水乙醚,使乙醚能全部浸没纸包并有部分流人下部
烧瓶中。
4.安装好浸提器,注意接口不漏气,水浴加热下部烧瓶(温度约50℃),通水冷凝回流10 小时左右,控制每小时回流10次左右。
5.打开脂肪提取器,取出纸包,风干+然后在105℃烘于1一2小时。
6.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W3)。
五、计算:
月旨肪%=[(w2-w3)*100]/w2-w1
式中:W1:滤纸包空重(g)
w2:(滤纸包+样品)重(g)
W3:(滤纸包+残余物)重(g)
六、注意事项:
1.滤纸用中速或慢速的,不要用快速的;滤纸形状可为方形也可为圆形。
2.滤纸先经脱脂烘干处理,方法是:滤纸放在大烧杯中,加无水乙醚浸泡4—6小时,取出晾干,105℃烘干,在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3.样品磨细过40目筛,磨碎时先弃去开始的部分样品,其余的再磨混匀,注意磨碎时使样品不要发热,磨碎样不要久放,及时测定,称样重:油料样品1g左右,谷物样3—5g。
4.如样品含水份较多,应先烘干,烘干的时间和温度要注意控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或油脂挥发影响结果,或使油脂氧化难以提取。
5.滤纸包必须折好,确保样晶不漏出。
如在实,验过程中有样品漏出,必须重做。
纸包的大小,必须适合浸提器的口径和高度,纸包高度应低于回流弯管,使纸包能完全被乙醚浸没。
6.整个脂肪提取器内部都应干燥无水,按装好后各接口应密闭不漏气,冷凝管上口用脱
脂棉花松松堵上或是接上CaCl2干燥管,防水份进入和防乙醚挥发出去。
7。
所用乙醚必须无水,否则一些糖和水溶性无机物会被抽提出来而造成误差。
如乙醚有水,可先加无水CaCl2处理,然后用Na去水,也可以在乙醚中加无水石膏,振荡数次,静置10小时以上,然后蒸馏,取35t2以下馏液应用,除乙醚外,也可用石油醚、沸点30—600c
8.回流速度通过加热温度控制,一般45—5012,冬夏应有区别,保持温和沸腾,乙醚下滴较快但不连成线(约每秒3—4滴),每小时回流循环10次左右,回流10小时左右,*时间长短视样品含油量而定.
9.不得用电炉或其它明火加热,如闻到空气中有较强的乙醚味,应检查有无漏.以及
冷凝水是否流通或流量太小,整个提取过程中,冷凝水不能中断,注意室内通风。
10.有时浸提器中乙醚已满,却不能通过虹吸管一下手流人底部烧瓶,降低了清提效率遇此情况可轻轻摇动提取器或将浸提器稍向虹吸管一侧倾斜,使得虹吸作用能进行,器时要注意。
’
11.取出滤纸包,必须先在空气中晾干再放人烘箱,烘干温度105C,不可过高,
也不能过长。
烘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半小时以上再称重,称量时要迅速。
12.实验结枣后,回收乙醚,方法是:在浸提器中乙醚近满而尚未从虹吸管下流;
醚倒人回收瓶内,如此进行几次,至烧瓶中无乙醚为止。
:
七、思考题:
L用残余法测脂肪,哪些因素可能弓I起测定结果发生正误差,哪些因素可引起
产生负误差?
2.样品在用乙醚浸提之前为什么要烘干?为什么不能高温和长时间烘干?
3.为什么说用此法测得的是粗脂肪?
4.残余法与直接法测脂肪相比,操作有何异同,各有什么优缺点?
5.如果:①浸提器接口漏气;②滤纸未经脱脂烘干处理;③纸包过长,高于虹吸乍
浸提过程中途停电5小时;⑤使用的是未经蒸馏的用过的乙醚;⑥残余物烘干[
120Y3;⑦浸提过程中停水2小时;⑧样品未磨碎,会发生什么问题?对测定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