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赵子昂行书二赞二诗卷
- 格式:pdf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7
行书唐诗六十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赞美西湖的诗词句赞美西湖的诗词句导语:西湖的美景早就传遍了全天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句就已经把西湖的美好风光彰显出来了,令人向往!赞美西湖的`古诗1、《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5、《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6、《题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7、《重别西湖》唐李绅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8、《西湖留别》唐白居易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9、《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10、《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11、《岳鄂王墓》元赵子昂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12、《忆西湖》明张煌言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赵孟頫过扬州》文言文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赵孟頫过扬州》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
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
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
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
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主人得之,喜甚,尽撤酒器以赠子昂。
注释:
1)春题:春联。
2)当意:中意,适合他心意。
3)致:到。
4)款:款待,招待。
5)援:提,拿。
6)云:说、道。
7)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此处是赞美明月楼。
8)相:他,指代赵子昂
译文:
元朝兴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
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人们(替楼)写春联,大多没有适合主人意向的人。
一天,赵子昂路过扬州,主人知道了这件事,把他迎接到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
酒喝到一半,(主人)拿出纸和笔请求赵子昂写春联。
赵子昂拿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主人得到春联,非常高兴,把喝酒的器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知识拓展: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
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子昂蜀道难书法作品赵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蜀道难》。
这篇诗描绘了赵子昂从长安出发,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蜀道之旅的经历。
赵子昂的《蜀道难》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蜀道难》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赵子昂通过这幅作品,将自己在蜀道上的艰难经历融入其中,展现出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在这幅作品中,赵子昂运用了古朴而有力的线条,展现出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
他以工整而有力的字体书写了《蜀道难》四个字,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这些字体端庄而典雅,字形工整而有力,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
《蜀道难》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赵子昂在这幅作品中描绘了自己在蜀道上的艰难旅程,表达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他通过描绘蜀道的崇山峻岭、险阻难行,表达了对困境的直面和克服的决心。
同时,他也通过描绘蜀道的美丽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赵子昂的《蜀道难》书法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幅作品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是一种对人生困境和挑战的启示。
通过欣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赵子昂对困境的直面和克服的勇气,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赵子昂的《蜀道难》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展示了赵子昂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和书法家的才华,更是对人生困境和挑战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通过这幅作品,赵子昂向世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困境的勇往直前的信念。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是一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赵子昂的《蜀道难》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都在这一百首诗里了一、王羲之羲之书法最清真,曲水流觞翰墨匀。
放浪形骸身自在,兰亭一序笔如神。
王羲之《行穰帖》二、王珣元琳墨妙散云晖,东晋风流万象归。
伯远留香宗古淡,优逰志在鹤孤飞。
王珣《伯远帖》三、陆机文赋垂名万古传,宏才大略帝王篇。
古风犹带珠玑润,平复恐难笺诂诠。
陆机《平复帖》四、颜真卿鲁公祭稿位兰亭,意不在书书境灵。
满纸云烟神鬼恸,忠肝义胆照丹青。
颜真卿《争座位帖》五、王献之子敬中秋月下书,风流倜傥问谁如。
羲之已死官奴在,笔墨当怜大令余。
王献之《中秋帖》六、孙过庭飘逸沉着晋法传,唐风流彩胜前贤。
墨痕婀娜犹刚健,书谱醇香醉砚田。
孙过庭《书谱》七、黄庭坚承天院记当何罪,肠断梅花写范滂。
瘗鹤兰亭成大悟,南楼一醉月凄凉。
黄庭坚《九陌黄尘》八、卫恒古文篆隶草苍苍,四体流芳墨翰泱。
纵横素笺连九曲,天真烂漫落华章。
九、米芾其一米点云山一叶秋,襄江不尽眼眸收。
涂山抹水成天柱,独放扁舟万里流。
其二天马脱衔梅点落,追风逐电撼天庭。
前酬穆父讥集字,唐晋流风化米形。
米芾《值雨帖》十、王铎一生吃尽二王书,怀素以来君笑如。
狂扫媚流终大器,世人当恨贰臣嘘。
王铎《拟山园帖》十一、杨凝式韭花奇古墨清幽,笔到乌丝几绸缪。
趣味无边吹绝响,晋唐格调亦当羞。
杨凝式《韭花帖》十二、苏轼体度雍华第一流,春山雨后洗回眸。
天然秀丽偕苏子,风月如佛走陌畴。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十三、怀素家种千株碧玉蕉,兔毫成冢映华韶。
狂僧颠逸惊风雨,笔走龙蛇薄九霄。
怀素《论书帖》十四、张旭颓然天放态颠狂,出岫腾霄泣凤凰。
犹醉长嗟魂魄动,烟消云散倍凄苍。
张旭《古诗四帖》十五、蔡襄平淡天真多婉媚,少年女子採莲归。
清心笔翰风流事,梦影前尘一笑挥。
蔡襄《澄心堂纸帖》十六、卫铄笔阵图篇带惑传,红裙濡墨水中莲。
莺飞草长江南事,笑把芳心寄砚田。
卫夫人《近奉帖》十七、陶弘景皇前妙论锺王劣,褒贬当然大备篇。
谁领风骚忧帝慨,清音如水润和阗。
陶弘景《瘗鹤铭》十八、李世民天下为公功盖世,贞观之治代流芳。
康里子山2017-06-06 11:01:39 来源:中国书法杂志元康里子山行草书宣使帖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里巎巎(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西域康里色目(古代高车人后裔,今属新疆或中亚的哈萨克族)人。
在元代甚至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康里子山都是一位重要的书法家。
这不仅是因为他个人书法所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生于书香世家、长于元代宫廷的少数民族书法家,康里子山对汉文化所秉持的态度,尤其是他在元代重要学术艺术机构奎章阁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他与赵孟頫的师生交谊以及他与杭州文化圈之间的艺术交流,都使他的意义超出了一般书法家。
元代虞集、揭傒斯、康里子山的诗书际会王力春元天历二年(1329),雅好书画文治的文宗置奎章阁,招揽朝野书画名家与文人学士,蔚成一代风雅故事。
奎章阁历时十载有余,顺帝至元六年(1340)罢,至正元年(1341)改为宣文阁,虽经波折削减,然其流响犹存。
元代为蒙古人执政,但亦颇重诗书,尤其是奎章及宣文盛事不绝于史,阁中士子才人各领风骚,为后人留下了若干可资评谈的佳话。
若论入阁最早、居阁最久、才华最显、作用最巨、影响最为深远者,莫过于虞集、揭傒斯、康里子山三位。
三人皆是诗书兼善,各承恩宠,彼此之间关系则十分微妙,鲜为人所关注。
本文试图透过史乘之蛛丝马迹,窥见历史原貌,考察三人彼此间的诗书际会,并借此了解他们在奎章阁中的特殊地位及其诗书的历史影响。
元康里子山草书奉记帖卷故宫博物院藏三人在奎章阁及宣文阁中的地位我们先来比较三人的生卒年。
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生于湖南衡阳,为避战乱,随父迁居江西崇仁。
其卒年为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享年77岁。
揭傒斯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
他比虞集小两岁,生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卒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早逝于虞集四年,寿71岁。
康里巎巎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康里部(今新疆地区)色目人,生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卒于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51岁。
张伯驹——守护国宝的独行者!张伯驹预展现场图“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于2018年4月2日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开幕。
此次展览以国有博物馆中经张伯驹先生鉴藏的古书画为限,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三个部分,每部分之下按照文物的时代排序。
展品数量达33件套,是张伯驹先生鉴藏书画的一次大汇聚,力争使观众对张伯驹先生的书画鉴藏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但遗憾的是,陆机《平复帖》卷、展子虔《游春图》卷、杜牧《张好好诗》卷、范仲淹《道服赞》卷等,尚处于休眠期,为保护文物,本次展览无法展出原作,将用复制品替代。
张伯驹捐献于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作品: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李白上阳台帖卷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宋蔡襄自书诗卷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卷宋吴琚杂诗帖卷元赵孟頫草书千字文帖卷元俞和临赵孟頫常清静经轴张伯驹藏品中其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作品: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卷宋高宗书马和之画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宋朱胜非杜门帖宋赵孟坚行书自书诗卷元钱选山居图卷元王冕、赵雍、朱润德、张观、方从义合绘卷明唐寅孟蜀宫妓图轴明文徵明三友图卷明周之冕百花图卷清吴历兴福庵感旧图卷清樊圻柳村渔乐图卷清禹之鼎纳兰性德侍卫小像轴“民国公子”是张伯驹一生中最知名的头衔,而“中国第一收藏家”则是他的又一顶桂冠。
张伯驹一生只懂、只会、只爱三件事:收藏、诗词和戏曲,而收藏又是他的最爱。
1920年代末,他收藏了康熙皇帝御笔一幅,上书“丛碧山房”四字,这是张伯驹的第一件藏品。
“丛碧”一词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千石岭》一诗:“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
”张伯驹喜此二字,遂以之为号,并将自己弓弦胡同那所占地十余亩的大宅也命名为“丛碧山房”。
对于张伯驹这座典雅的巨宅,收藏家马未都曾经如此点评:“在今天北京城里,这样大的四合院,先不说买要花多少钱,拆迁就要拆出3个亿。
”但正是这所价值不菲的宅院,后来却被张伯驹拿去换了一幅画,这幅画便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赵孟頫《北陇耕云书卷》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将赵孟頫引见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
元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实录》。
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赵孟頫便借病乞归。
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
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文敏,故称“赵文敏”。
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唐代写西湖的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唐代写西湖的古诗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唐代写西湖的古诗有哪些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凉爽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
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
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四周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
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
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27×456.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太湖石赞
猗拳石、来震泽。
莽荡荡、太古色。
玄云兴、黝如墨。
冒八荒,雨万物。
卷之怀,不盈尺。
萧子中真赞
臞臞萧子,乃我世交。
有之似之,德音孔胶。
环堵之中(此字点去)宮,啸歌其中。
相彼逸民,可与同风。
题董元溪岸图
石林何苍苍,油云出其下。
山高蔽白日,阴晦复多雨。
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溆。
冥冥猿又居,漠漠凫雁聚。
幽居彼谁子,孰与玩芳草。
因之发长谣,商声动林莽。
题洗马图
齧厀覂驾谁能御,驽蹇纷纷何足顾?青丝络首锦障泥,鞭箠空劳怨长路。
明窗戏写桒黄诗,洗刷归来气如怒。
不须对此苦怨嗟,男儿自昔多徒步。
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
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
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