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尊严权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荣誉权是人格尊严权吗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民事主
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也是作
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最基本的尊重。
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以及荣誉权等不容侵犯的
权利,而公民所享有的荣誉权,是公民对社会有所贡献而得到的荣誉称号、奖章、奖品和奖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
第二,人格尊严权的集中表现为名誉权,具体表现为肖像权、姓名权、隐
私权和荣誉权,在公民获得应有的权利后,就不容他人进行污蔑、占有、利用
和随意支配,权利的利益归民事主体的个人所有,包括伴随荣誉权的物质利益
和精神利益。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宪法和人格尊严权的表现形式,荣誉权是
属于人格尊严权,但又不完全属于人格尊严权,它是属于知识产权中的人格尊
严权,但也不容许他人随意侵害,因为一旦拥有荣誉权,即拥有法律效应,他
人随意进行侵害,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人格尊严不可辱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表现:含义:公民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表现为自尊和他尊。
表现: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含义:指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表现: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4、肖像的含义及表现方式:含义: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表现方式:肖像可以是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5、肖像权的内容: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6、侵害肖像权行为: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等)。
②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③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7、姓名权的含义及内容:含义: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内容: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8、人的姓名包括的内容,姓名的地位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9、侵害姓名权的行为①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
②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名字。
③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二、中考考点梳理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1.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词解释?
答:所谓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指公民的人格权不受侵犯。
人格权是法律上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人的资格,也是做人的起码资格。
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等。
侮辱、诽镑和诬告陷害都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为宪法和法律所禁止。
任何人实施了上述行为违法,对他人造成损害的,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我国刑法,构成侮辱罪、诽镑罪和诬告陷害罪的,还应当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人格尊严权包括:
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
荣誉权、隐私权。
公民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故意丑化公民的画像。
公民享有名誉权: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公民享有荣誉权:
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公民享有姓名权:
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公民享有隐私权:
1.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尊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也是我们人格尊严的体现。
2.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既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也侵犯公民的名誉权。
中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稿(十四)人格尊严权受教育权一、看一看,熟悉教材26、人格尊严权27、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二、理一理(重要观点)三、写一写(观点过关)26、人格尊严权1.人格尊严权的涵义:任何人都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就是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的体现: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同时也表现为生命健康权、自由权不能受到伤害和侮辱。
3.法律维护公民的名誉权(1)侵害名誉权的表现:侮辱、诽谤。
(2)后果: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4.法律维护公民的肖像权(1)侵害肖像权的表现: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2)维护方法: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5.法律维护公民的姓名权(1)侵害姓名权的表现:盗用、冒用。
(2)维护方法:被侵权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尊重他人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6.尊重他人隐私,依法维护隐私权。
(1)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尊重隐私的道德要求包括:①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②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③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2)依法维护隐私权。
维护隐私权的方法包括:①当隐私没有被侵犯时:我们要增强法制意识,在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但是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②当隐私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3)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意义: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与重要性内容:生命健康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案例:深圳一商店逼女贼举“我是小偷”牌子示众,被人家仗着身份欺负,辱骂,谁叫你让老板的嫂子看着不顺眼了,被骂羞辱的只有苦,坐在那里哭喊天地喊冤,被人家用权势压迫不能多说一句话,只能听骂,你只是个打工的,在他们看来你比蝼蚁还渺小,在他们面前你就是他们的手中玩具,任他们玩耍,骂名一身,人家可是住在长河六大队,她听别人羞辱的多,处处威胁你骂你,谁叫你是一个打工的没钱没势力,事实和真理姓权,真相姓钱,他们谁会在乎一个打工女人的尊严和死活,权力,让谎言变成真理的利器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在其华丽的外衣下只有为自己代言的法则!已经到了无耻之极的地步了,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在其华丽的外衣下只有为自己代言的法则!权力是自私贪婪的,华丽的外表下是赤裸裸的个人私利。
抛弃了自己的良知成为权贵的代言人。
他们不是用专业的知识在处于公正的立场说出正确的观点,而是迎合权力而迎奉拍马玩弄对付打工人,抛弃了自己的良知成为权贵的代言人。
他们不是用专业的知识在处于公正的立场说出正确的观点,而是迎合权力而迎奉拍马玩弄人民大众!老板一句话,他们为了自己的位置,为了钱不管对错,哪怕是惨无人道的不公平他们也会去做,说句体贴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生活所迫,谁叫老板放个屁都可以香几里地哪,她知道这个社会这样的人很多,可是她这个人比较脑袋笨,她都说她是旧电脑零件老化,她从不搅合那种是非中,不会为老板的一句话而伤一个无辜的人,不会虚言奉承人而伤害无辜的人,这点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也敬重这样的人,当然在她身边就有这样高贵的人,因为她不知怎么了得罪了老板的嫂子许彩菊,结果老板的哥哥,姐姐,用权势压迫她,任他们羞辱骂了她都没有还口,还是不肯放过她,不让她多讲还把肮脏的罪名加到她身上,还好她身边有一群朋友,他们不畏强权护她,她也知道他们护不了她,因为老板会用权势压迫要他们对付她,金老板就说谁敢护她就走人,就算他哥哥嫂嫂错了他也要护短,就是不管对错他不管小工的死活,他说整个厂里的工人也不及他哥哥嫂嫂的面子重要,谁要是帮她说一句他就让那个人走人,昨天厂长,主任,甚至质检部主任都挨骂,他说要所有的人走人,那些可都是干了十多年,有的干了20年的老工人,他对着众目睽睽之下就那样说,他的心里工人只是他的工具,是那样的卑微,对工人没有一点的尊重可谈,十多年二十多年的熟人一句话就叫人家走人,原因是他们都帮她说了好话,给她讲情,希望留下她,而今天老板叫人暗骂羞辱她走,而且说谁帮他做了给奖金,重赏之下不知会不会有勇夫,没有人说什么,当然也有人说,不过她的姐姐那个狠毒的女人要把人家赶走,另外金老板的姐姐还叫人欺负她。
关于学生人格尊严权教育学的学生章节常常侧重考查学生权利的内容,而学生权利中人格尊严权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人格尊严在法理上是一个概括范围比较大的概念,可以分为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五大领域,此处的人格尊严我们可以理解为广义性质的。
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人格尊严的各方面表现。
姓名权顾名思义,就是法律对于个人姓名的保护,根据现实案例的操作方向也可以称为署名权,用直白的话讲就是你的名字是你的私产,任何人不经允许不能使用,比如不能做任何的登记信息等等。
当然本来的重名现象就另当别论。
肖像权也可以顾名思义,是关于人的肖像的使用权的保护。
同样用直白的话讲,你的脸也是你的私产,任何人不经允许不能轻易使用。
比如在公路广告牌上看到自己的脸被公之于众并且自己并不知情,那肯定是侵犯肖像权。
当然如果是名人或者演艺人员可以放宽,但也不能侮辱其肖像,比如每天用飞刀攻击特朗普的海报等,也可以构成侵权。
隐私权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简单说私人信息不经允许是不能被泄露的,比如学生的家庭情况老师是不能轻易说给其他人知道的。
名誉权是最常见的人格尊严权,即让人没面子、破坏社会声誉的行为都是侵犯此权利的情形,如侮辱、造谣、污蔑、诽谤等等。
荣誉权是对个人的社会荣誉称号的保护,即个人获得的荣誉称号不能以各种名义被剥夺,比如三好学生等,获得了就是获得了,以后不能被各种理由再取消这个称号。
综合来看人格尊严权更多集中在名誉权部分,比较常见的侵权形式是体罚和变相体罚,体罚即通过使身体痛苦的形式达到惩戒效果,变相体罚是通过身体痛苦以外的形式加重其精神负担来达到惩戒效果,两者都是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表现,一般以例子形式考查为主,但基本都是一目了然的情况,不会出太大混淆性的例子,不至于难以区分正常教学措施和体罚变相体罚的区别。
【习题】【多选】以下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是( )。
A.偷看学生日记B.取消学生的优秀班干部称号C.给学生起外号D.散播关于某学生的谣言【答案】CD。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以及名誉权的具体内容;明确侵犯名誉权以及人格尊严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会运用法维护自己的人格权利。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对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提高、辨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依法维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自己的名誉、尊严,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依法行使人格尊严权。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侵害名誉权的表现,依法维护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
情景导入
故事:学生表演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怎么还有一个同学没有来
甲:老师,我100块钱不见了,刚才去外面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师:你钱放哪里不见了。
甲:我钱夹在书本里的,去上了个厕所就回来就不见了
丙:老师,肯定被乙拿去了。
我看他刚才翻过他的书呢
乙:不要乱说,我是看作业本答案呢,没有看到钱,再说丁刚才也翻过这个作业本呢。
甲:对对对,甲平常经常翻我的作业,肯定是他,看到钱就拿走了。
顿时,周围的同学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乙:急忙说:我没有拿,你们别乱说。
在他们争吵的过程中,甲也一直在翻看自己的衣服裤子口袋。
突然,他摸到上衣口袋里有样东西,拿出来一看:啊,找到了找到了。
原来放在这里呢。
甲尴尬地笑了。
新课教学
师:很遗憾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大家对刚才这件事情怎么看。
甲:我不应该没找仔细就怀疑别人
乙:他们冤枉我,我很难过
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怀疑是小偷。
不仅在情感上伤害了他。
在法律上,这其实是侵犯了他的什么权利。
名誉权(板书)
师:什么是名誉权?你们凭什么说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生: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
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主要就是两类:侮辱、诽谤。
师:那么甲这种行为是属于哪种?从同学们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侵犯名誉权主要是两类:侮辱、诽谤。
那哪些行为属于侮辱,哪些属于诽谤呢。
我们来开个小火车
公然谩骂他人
往他人身上泼脏物
做不文明的动作羞辱他人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用大字报、文章、漫画等贬损他人
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
利用他人的缺陷(身体或精神上)取笑别人
师:看似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其实从法律上来说,这些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接下来小组讨论5分钟,谈谈你身边发生的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例,而当他们的名誉权受侵犯时,他们是怎么做的。
目的引导学生如何判断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侵权后怎么做
(有的同学忍气吞声,有的同学也以暴制暴)
分析同学举出的案例,有的维权了有的没有维权。
那么刚才案例中被同学冤枉、诽谤的乙同学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大家来帮他出谋划策。
找出侵权事实---找出法律依据---提出维权要求
维权方式
诉讼非诉讼
师: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们刚才讲的就是名誉维护权。
那什么是名誉利益支配权呢。
生:
师:同学们能举个例子吗?
于丹,科比,姚明。
明星代言产品等等。
师:这些人就是运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
你们说厂家会找一个犯罪分子去代言吗。
曾经有个新闻说,房祖名一个明星代言某个产品,广告还没有播出,这个明星吸毒被抓了,那你想想这广告还能播了吗,播了还有社会效益吗。
同样,我们回到刚才这个案例,有同学说,老师也有别的同学进入过教室,转向甲同学问:你为什么偏偏怀疑是乙呢而不是丙
甲:因为乙平时就有乱翻我书本的行为。
而且东西丢三落四。
好几次我的书啊,本子啊不见了结果都被他拿错了。
丙就不会啊。
他做事有条不紊,经常受老师表扬,他绝对不会拿别人东西的。
师:由此可见,名誉也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名誉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收益。
反之就不行。
师:刚刚也有同学说侵犯了乙的人格尊严权。
那么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他和名誉权存在什么关系呢,
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板书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的圆圈
案例:乞丐,违法分子是否有人格尊严权?
违法犯罪的人判处死刑为什么要带着面罩。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板书)
感想:
我们要学法,知法,懂法
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就在我们身边
加强自我的约束,形成良好的名誉,受到他人的尊重。
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正确的方式维权。
当事人说感悟相互道歉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