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70
健康城市联盟(AFHC)简介健康城市联盟(AFHC)有支持健康城市行动的城市政府、国家管理机构、非政府组织、私人组织、学术组织和国际机构等组成,是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办事处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
AFHC旨在保护并促进城市居民健康,并通过联盟的网络,使城市和有关组织去的经验能够共享。
联盟促进了成员交流合作,分享健康城市经验,推动研究发展和项目能力建设,使健康城市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有效促进各成员实施健康城市计划,联盟也致力于提升联盟成员以及成员外的公众对健康城市的知晓率。
2004年,第一届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成员大会在马来西亚古晋市炸开,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城市、8所大学及其他非政府组织近400人出席会议。
2006年第二届WHO健康城市联盟成员大会在中国苏州市召开。
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参会。
在市长峰会上,40个中外城市市长共同签署《健康城市市长苏州宣言》。
截止到2006年10月,健康城市联盟共有50个正式会员(城市政府组织)和14个准会员(非政府组织)WHO为了支持西太区健康城市联盟开展工作,自联盟正式成立后,每年在一些特定的领域设立最佳范例奖(best practiceawards)和最佳提案奖(best proposal awards)以认可和鼓励联盟成员在健康城市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著成绩。
这些特定领域的设定,往往是WHO根据地区内的优先健康议题而做出的,并且WHO也要求联盟成员运用健康城市的重要策略解决这些健康相关的问题,每年4、5月份,WHO和健康城市联盟都会在其网站上或时事通讯上公布本年度评奖的特定领域,奖项数量。
任何要求申请该奖项的联盟成员都可以在同年8月底前提交材料,同年10年发布获奖城市名单并颁奖。
健康城市的标准是什么健康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幸福。
那么,健康城市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健康城市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健康城市应该有清洁的环境。
这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各个方面。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城市应该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减少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水质也是健康城市的重要指标,城市的自来水应该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避免因为水质问题导致居民患病。
此外,城市的土壤也应该保持清洁,避免受到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影响。
其次,健康城市应该注重居民的健康教育。
城市应该开展各种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比如,要倡导少吃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鼓励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此外,城市还应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干预慢性病,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再次,健康城市应该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应该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城市还应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及时、方便、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城市还应该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及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最后,健康城市还应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市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同时,城市还应该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比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综上所述,健康城市的标准是一个城市在环境、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
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城市,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健康、幸福的生活。
健康城——构建“人、城市、自然”的健康关系
1.健康的城市功能——成都辅城
1.1 产业功能——千亿级现代制造业基地
1.2 物流功能——成都南部物流中心
1.3 人口疏解功能——新城、宜居小镇
1.4 都市农业功能——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
1.5 生态涵养功能——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6 旅游休闲功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1 良好的山水生态本底——3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45公里水岸、30%森林覆盖率
2.2 尊重自然的建设手法——保留原始地表径流、植被、山系
2.3 吸水渗水的海绵城市——非硬化的城市覆面
2.4 让位于水的城市防汛系统——自然蓄洪排洪
2.5 经得起考验的地下排水系统——超前设计、管道集成
3.健康的生活方式——慢城
3.1 出“成”可望——高速路、快速路、高速铁路15分钟通达
3.2 城市慢行系统——城市有轨电车、水陆两栖出行、自行车绿道,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
3.3 田园生活体验——离尘不离城、可闻稻花香,自然的天际线、水岸线、山际线
3.4 多一“领”的职业选择——白领、蓝领,还有绿领
3.5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长江文明之源、儒释道合一、丝绸之路中转站。
我眼中的健康城市健康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重人们身心健康的需求,创造有利于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城市。
在我眼中,健康城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健康城市应该拥有优质的环境。
这包括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绿色的生态系统。
城市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健康城市应该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建设完善的地铁、公交和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鼓励居民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也有助于人们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健康城市应该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城市的医疗卫生设施、教育机构和文化娱乐场所应该齐全,并且分布均衡。
居民可以方便地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教育资源,同时也有充足的娱乐活动选择。
这样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健康城市应该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城市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健身设施,如健身房、运动场和公园等,为居民提供方便的锻炼场所。
同时,城市还应该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城市应该注重社区的建设。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应该提供良好的社交空间和社区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社区还可以组织各种健康活动,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
在我眼中,健康城市是一个关注人们身心健康的城市,它提供优质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公共设施、鼓励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社区建设。
只有这样,居民才能在城市中享受到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更多的健康城市,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全球健康城市标准
一、环境清洁安全
1. 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公开透明。
2. 城市水源安全可靠,水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3. 城市垃圾处理系统高效,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环节清晰,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 城市绿化覆盖率高,公园绿地面积符合人均标准,城市景观优美。
5. 公共场所卫生条件良好,消毒、杀菌、清洁设施完善。
二、食品、饮水、能源可靠持久
1. 食品供应链稳定,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环节安全可靠。
2. 城市饮水系统安全可靠,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3. 能源供应稳定可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逐步提高。
三、垃圾清除系统有效
1. 城市垃圾清除系统高效,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环节清晰。
2. 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3. 垃圾分类制度有效实施,市民参与度高。
四、经济活力与创造力
1. 城市经济发展稳定,就业机会充足。
2. 科技创新能力强,科研机构、创新企业数量众多。
3. 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4. 市民生活质量较高,幸福感强。
五、市民组织协调合作
1. 市民组织健全,社会参与度高。
2. 社会合作机制完善,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协作良好。
3. 市民之间交流互动频繁,社区凝聚力强。
六、市民参与政策制定
1. 政府决策公开透明,市民有权参与决策过程。
2. 市民代表参与政策制定,反映市民需求和意愿。
3. 政府与市民沟通渠道畅通,市民投诉、建议得到及时处理。
中国十大宜居康养小城1、安吉县(浙江省湖州市)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安吉的水是绿色的,在山间流淌,安吉的山是青色的,郁郁葱葱。
生态自然和谐,生活节奏轻悠,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唯一获得县。
2、将乐县(福建省三明市)有“中国毛竹之乡”之称,森林覆盖率高达83.1%。
境内有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云集于此,美不胜收。
夏季凉爽无酷暑,冬有霜雪少严寒。
3、德清县(浙江省湖州市)取名于“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中国最美湿地”下渚湖等。
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宜居康养之地。
4、婺源县(江西省上饶市)境内的油菜花、梯田、古徽州建筑闻名于世,这里拥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一派宁静和谐的优美环境。
5、恩平市(广东省江门市)有“中国温泉之乡”之称,境内温泉每天近万吨的出水量,水温常年保持在60-80℃,富含钙、镁等数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合疗养美容。
6、泗阳县(江苏省宿迁市)泗水之阳,京杭滋养,大湖润泽,绿海浩荡,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誉。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89%,人均公园绿地达15.12平方米。
人文生态环境优佳。
7、兴义市(贵州省黔西南州)境内森林覆盖率达50%,城市绿化率达42%。
每年3月中旬至11上旬的气温都很舒适,时间长达230天,是全国舒适期最长的地区,被称为“小春城”。
8、徐闻县(广东省湛江市)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蓝天碧海,椰树成林。
四秀如春,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23.3°,和风细雨温润舒适,水产、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佳,南方避寒康养圣地。
9、商州(陕西省商洛市)地处陕西东南部,被誉为“秦岭最美是商洛”,境内绿山环绕,空气清新,珍禽,特产极为丰富,也极少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达70.8%,负氧离子超高,是国家级森林城市,2018年也被评为“中国健康颐养之城”的称号。
原生态的生活回归大自然,养生养老佳地实至名归。
10、五指山市(海南省)地区生态系统保持完好,空气自净能力强,森林覆盖率达83%,素享“海南绿肺”的美誉。
国家健康城市国家健康城市是在国家卫生城市之上的更高追求,建设健康城市所提出的理念和方法,不仅能够巩固和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也丰富和深化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
2007年底,国家爱卫办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区(镇)活动,并确定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大连市、克拉玛依市、张家港市、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西城区、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十个市(区、镇)为全国第一批建设健康城市试点,拉开了中国建设健康城市的新篇章。
一、健康城市的概念和意义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健康城市的概念为: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
国内专家提出较通俗的理解就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1995年,在WHO出版的《实用指南》中提出健康城市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市民的健康状况。
建设健康城市,实质上是政府动员全体市民和社会组织共同致力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健康促进过程,是建立一个最适宜人居住和创业的城市的过程。
尽管健康城市的出发点在于公共卫生,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及人性化的有利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健康城市(healthycity)城市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模式。
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整体。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健康城市的10条标准。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等提出了更易被人理解的定义:“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悉尼城市建设规划与健康城市一悉尼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一)悉尼简介悉尼(Sydney),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及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澳大利亚经济、金融、航运和旅游中心,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是欧洲在澳大利亚建立的首个殖民聚落地,1788年由英国第一舰队船长阿瑟·菲利普于雪梨湾建立,最早收纳被流放的罪犯,后来随着澳洲淘金热,大量移民涌入,悉尼渐成南半球最重要的都市之一。
悉尼市环绕杰克逊港而建,20世纪以后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港城市。
悉尼在澳大利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13年,悉尼的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374.5亿美元,高于丹麦、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及地区。
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制造业和旅游业是悉尼市场经济的主体。
其中,世界顶级跨国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总部均扎根悉尼。
同时,悉尼也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以及美国20世纪福克斯制片厂的所在地。
悉尼是多项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城市,曾举办过包括1938年英联邦运动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及2003年世界杯橄榄球赛等。
(二)悉尼城市规划与展望英国《卫报》把居民健康状况作为评判标准,在世界范围内选出了5座最健康的城市,悉尼荣登榜首。
这除了与悉尼的地理环境优势相关以外,还与悉尼城市建设规划密不可分。
悉尼在气候变暖和全球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以能源短缺等世界性问题为前提条件,经过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后提出了《悉尼2030战略规划》(见图1)。
该规划的三大愿景为“绿色”“全球化”“网络化”。
2012年,悉尼又发布了《悉尼当地环境规划2012》,该规划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014年,悉尼市政府又基于《悉尼2030战略规划》提出了《社区战略规划2014》。
图1 悉尼城市规划概况二《悉尼2030战略规划》与健康城市(一)《悉尼2030战略规划》的愿景(1)绿色。
悉尼市被全球公认为环保的领先者,有杰出的环保业绩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型“绿色”行业。
健康城市建设内容
健康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健康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健康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基础。
健康城市应该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绿化规划等。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设应该注重环保、节能、低碳等方面,建设绿色、智能、健康的城市。
城市建设还应该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如公园、健身房、医院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三、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城市管理应该注重环境卫生、交通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城市管理还应该注重社会治安的维护,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四、城市服务
城市服务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服务应该注重公共服务的提供,如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全面的服务。
城市服务还应该注重社区服务的提供,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健康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应该注重健康城市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健康城市10条标准
1. 干净的环境:健康城市应该有清洁、无污染的空气和水,并采取措施管理废物处理和垃圾回收。
2. 可持续发展:健康城市应该推动可持续的发展,包括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3. 健康的居民:健康城市应该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易于获得的医疗设施和专业人员。
4. 健康的食品供应:健康城市应该提供新鲜、安全、多样化的食品选择,并鼓励居民健康饮食。
5. 交通可达性:健康城市应该有便捷的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6. 合理的房屋布局:健康城市应该有均衡的住房布局,包括住宅、工作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合理分布。
7. 公共空间和绿地:健康城市应该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绿地,供居民休闲运动、社交和放松。
8. 健康教育:健康城市应该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促使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9. 社会公平:健康城市应该追求社会公平,确保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健康权益。
10. 突发事件应对:健康城市应该有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
健康城市实施方案健康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健康城市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健康城市实施方案应该注重城市环境的改善。
城市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
因此,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量。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的设施建设,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其次,健康城市实施方案需要重视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水平。
因此,需要加强对居民健康教育的宣传,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此外,健康城市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对于城市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最后,健康城市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统筹规划。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要注重城市绿化和景观的建设,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加强对城市交通和交通运输的规划和管理,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健康城市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统筹规划,才能打造出更加宜居、健康的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希望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健康城市建设,积极制定和落实健康城市实施方案,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健康城市建设意义健康城市的定义健康城市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19世纪公共卫生革命。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剧,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努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城市空气污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0世纪30-70年代生物医学模式占了主导地位,大量的资金盲目地投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与治疗,公共卫生被忽视。
直到70年代中后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人健康”的战略原则;198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健康城市”理念首次被提出;1986年渥太华健康促进宪章的发表更为健康城市项目的启动奠定了基础,它指出了促进健康的五个行动领域:制订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重新调整卫生保健服务。
全球第一次健康城市会议于1986年在欧洲召开,首批入选的城市有11个。
健康城市定义的不仅仅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一个健康的城市并不意味着已经达到了特定的健康水平,而是她关心健康,并努力去改善健康状况。
因此,任何一个城市,不管她目前的健康状况如何,都可成为健康城市:她需要对健康的承诺,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过程去实现这种承诺。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项目,她追求的目标是把健康问题列入城市决策者的议事日程,在区域水平建立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支持系统。
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在各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们的生理、精神、社会及环境适应的健康水平。
健康城市项目定义了作为一个城市应努力提供的一组质量体系,一个城市应努力提供:1.高质量的,清洁的,安全的自然环境(包括住房)。
2.稳定的生态系统并可持续发展。
3.强有利的,互相支持的,非剥削的社区。
4.公众高度参与制定和控制影响他们生活,健康和幸福的决策。
5.满足所有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食物,水,居所,收入,安全保障和工作)。
6.可获得广泛的经验与资源,有充分接触,相互作用和交流的机会。
7.多种多样的,充满生机的和有创造力的城市经济。
“健康城市”概念的提出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提出的较通俗的理解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实用指南》中提出健康城市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
而其首要目标是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在公共卫生健康方面的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履行从大众健康出发的政策o“健康城市”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844年,当时因为则撰写了一篇有关城镇恶劣生活条件的报告而在英国专门成立了一个城镇健康协会来商讨城镇健康的对策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的“超越卫生保健——多伦多2咖年”的大会上首次提出健康城市的概念。
1985—1986年,欧洲办事处发起了一场“健康城市规划的运动,将健康城市的原则转变为促进健康的全球性行动项目。
1986年第一个健康城市在里斯本推行。
1987年册o 正式发起了健康城市运动。
1995年,西太区办事处发表了政策性文件——《健康新地平线》,其政策是基于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创建健康城市、健康岛屿、健康场所作为21世纪健康的战略目标。
目前,全球已有2000个以上的城市加入创建健康城市的行列。
我国早在1994年8月就启动健康城市项目。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率先开展健康城市的建设工作。
随后,海口、大连、苏州等城市也陆续开展。
北京、上海在奥运会、世博会等背景下.以整个城市的身份把健康城市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
在健康城市的第一阶段,给出了一些健康城市应具有的特征,它们是健康城市概念的补充,并和概念一起,给定了健康城市运动相对具体的方向。
加拿大多伦多健康城市案例介绍一、城市简介CityProfile 加拿大共有13加拿大多伦多健康城市案例介绍一、城市简介 City Profile加拿大共有13个省,首都渥太华(Ottawa)位于魁北克省(Quebec),多伦多位于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的北边,是安大略省得首都,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最热闹的地区,更是加拿大工业及经济活动的重心。
加拿大地广人稀,人口有3,000多万人,面积有9,012,11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人。
安大略省人口有1,141万人,佔全国人口37.8%,多伦多人口有248万,佔安大略省人口的21.7%。
多伦多面积仅为63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就有3939人,若加上其周边的6各地方自治区,则人口有468万,面积有590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3人。
在年龄层分布上,0-19岁有26.3%、20-39岁有30.6%、40-59岁有26.5%,60岁以上则有16.6%,多伦多居民的年龄分佈则与加拿大相似。
加拿大全国在1996年国民平均馀命为78.3岁,男性为75.4岁女性为81.2岁,而安大略省的国民平均馀命较全国高出0.3岁,男性为75.9岁,女性为81.3岁。
加拿大的国民平均所得为25196(CAD),相当于64万台币,在多伦多每人为27532(CAD),相当于70万台币。
在低收入方面,加拿大及多伦多的低收入百分比个别为19.7%及27.6%。
显示多伦多的贫富差距极为严重。
在失业率方面,加拿大失业率为7.7%,多伦多则是7.4%,失业的年龄层以15-24岁居多(15.3%),其次为25-34岁(6.5%);失业原因为失去工作或是离职(47.7%),其次为前一年就没有工作(23.2%),再其次是其他理由(11.3%)、从未工作过(8%),并且有2.3%的人是因为生病或是残障而失业。
多伦多是一个多文化的城市,一半以上的居民其母语是英语或法语,而这两种语言也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每天超过100种的语言在城市内交谈,政府提供的翻译语言更有140多种。
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给健康城市的定义。
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等提出了更易被人理解的定义:“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