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简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70
一、指标框架及说明表1 中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说明:(一)健康环境。
人是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之中,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
据数据的可得性等因素的考虑,这里主要考察空气、水、垃圾等情况,设置以下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区人口密度。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这一指标已不适宜,本次的研究没有采用。
各项指标解释如下:(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该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城镇生活污水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反映城市垃圾处理状况,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比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工艺方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总量,即生活垃圾在无害化处理厂(场)处理的垃圾总量。
(3)成区绿化覆盖率。
该指标值直接反映城市绿化的生态环境,是对于气候调节、宜居状态的反映,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
(4)城区人口密度。
它是指某一时点单位城区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研究发现,随着城区人口密度的增大,人们就业和竞争等压力增大,城市承载负荷加大,空气质量恶化等等,对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这也是反映城市健康环境的重要指标。
(二)健康文化理念决定行为,拥有健康的文化理念,将引导人们采用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主动采取措施规避不健康的发展理念,推动政府部门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城区每平方公里剧场与影剧院数,每千人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每千人博物馆数,反映的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客观条件,是硬件水平;网络普及率,间接反映人们利用新手段获取健康知识和影响健康决策的渠道。
各项指标解释如下:(1)城区每平方公里剧场与影剧院数。
它是以剧场与影剧院数除以城市建成区面积。
剧场与影剧院数,指独立核算的专用剧场和属文化部门主管的能演出戏剧的影剧院、兼映电影的剧院场,以及附属在剧院、团公开营业的非独立核算的剧场、排演场。
健康城市健康城市的概念和意义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新的行动战略。
它起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专署的“健康城市项目”,该项目立足于两点,即城市的概念和一个健康的城市理想境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城市化是当今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估测,全球已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的人造空间里。
然而,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工业化的城市面临着社会、卫生、生态等诸多问题,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水和食品供应、污染日见严重的生态环境、暴力伤害等社会问题,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所以,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城市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是一个人类生活、呼吸、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
城市发展“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牺牲人类健康,不能牺牲社会文明”。
1994年,WH0提出健康城市的概念为: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
国内专家提出较通俗的理解就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1995年,在WHO出版的《实用指南》中提出健康城市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市民的健康状况。
建设健康城市,实质上是政府动员全体市民和社会组织共同致力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健康促进过程,是建立一个最适宜人居住和创业的城市的过程。
尽管健康城市的出发点在于公共卫生,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及人性化的有利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