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期末论文

题目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

学生姓名景欣

学号20081355039

院系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

课程名称环境与人类健康

二OO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

景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08文秘(1)20081355039

摘要:人类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居室,居室的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室内的空气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从个人的角度看,对广大群健康影响更直接的是生活、工作、娱乐的家居环境、办公室和娱乐场所的环境。但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往往所知甚少,本文即针对此问题从室内空气污染的不同种类、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对室内的空气污染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来阐述。

关键字: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治理

一、总述

空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空气污染引起健康危害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人类最早关注的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和铅(Pb),可把它们统称为‘传统空气污染物’。一般来讲,传统空气污染物种类比较少;除铅以外,不会在人体内累积;主要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除氮氧化物以外,对其引起的健康效应已有相当的了解;一般在摄入几分钟(急性)到数年(慢性)内会出现反应。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气污染物,可把这些统称为‘非传统空气污染物’。一般来讲,非传统空气污染物种类多,在人体内都有生物累积,可以引起人体内各器官的病变(人们最关心的是癌症),目前关于非传统空气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知识了解甚少。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人类的致癌物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已经证明了的人类致癌物质,这包括有砷、镍、六价铬、氡、吸烟、苯、苯并(a)芘、氯乙烯、双氯甲烷醚等。第二类为已经证明了的动物致癌物质。这里又把第二类分为两种:一种为2A类–已经充分证明为动物的致癌物,如丙烯腈、三氯乙烷、柴油机废气等;另一种为2B类–已证明为动物致癌物(但不充分),如乙醛、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短纤维等。第三类为新发现尚未分类的致癌物质,如1,1,2,2四氯乙烯。以上所有这些致癌物质都可能出现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引起人类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以我国为例,廿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肺癌死亡率不到十万分之十。但到九十年代末,城市地区已增加到十万分之四十。所以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原因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室内装修也走进千家万户,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室内坏境污染。有的甚至已致使室内空气污染高出室外空气污染的数倍,使许多人出现了健康问题。如,眼、鼻、喉受到刺激,头痛、疲劳、胸闷等,更有甚者患病住院。

1、室内空气污染源按性质分,可分为四类:

(1)化学性污染源

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无机物

(2)物理性污染源

室内温湿度和新风量、空气流速等都关系到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另外,空调的普及也带来了空调污染。

(3)生物性污染源

室内环境容易滋生尘螨等微小生物及其排泄物或者其它细菌。另外,垃圾、霉湿墙体产生细菌,真菌类孢子花粉、藻类植物呼吸放出的CO,均造成室内坏境污染,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4)放射性污染源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氡及其子体。而室内氡的主要来源是地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其次是建筑材料,如石块、花岗岩、粘土、水泥、石膏等。

2、人体代谢产生的污染

人体活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首先要提到的是人体自身造成的污染。由人体呼吸排入坏境的污染物有100多种,其中CO2排出量最大。由皮肤排泄的污染物有近200种,其中影响人体健康的有体臭、氨、真菌、病菌、病毒等。另外,咳嗽咳出的痰及打喷嚏排出的飞沫中也有致病菌和病毒。当早上起床时就能深切地感到这种污染的存在,通常你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人们称这种异味为“睡臭”。当冬天从户外进入一个久闭门窗的室内,也会味道这种类似睡臭的异味。这种异味就是人体代谢产生的污染。

3、吸烟产生的污染

(1)主动吸烟

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香烟烟雾中的成分非常复杂,有上千种之多,其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主要有三种: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是香烟中最重要、对人体最有害的也是造成“烟瘾”的最主要物质。提纯后的尼古丁毒性剧烈,可以和氢氰酸匹敌。烟雾中的尼古丁(烟碱)是一种中毒兴奋麻醉物质,能对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作用,也能使整个心血管系统活动加快,代谢水平提高,机体需氧量增加。量少时表现为神经兴奋,就是人们所说的“提神”、“解乏”;量多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晕、头疼、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减低,以及造成多种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变。

吸烟的人容易患肺癌和呼吸道疾病;吸烟能导致妇女不孕,还能使孕妇孕期异常,发生妊娠合并症、宫外孕、早产、流产、损害胎儿、致胎儿畸形等。

(2)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者由于吸进了香烟烟雾,所以同样会对身体带来危害。据计算,在通风不良的地方,不吸烟者1小时内由于被动吸烟而吸入的香烟烟雾量平均为吸入1支香烟的量。

如果1个不吸烟的人和数名吸烟者在一间不通风的密室内呆1小时,他所吸入的致癌物质相当于在室外吸10支甚至15支香烟的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资料显示,91%的不吸烟成年人可以从血、尿、唾液中检测到尼古丁。更为严重的是在不吸烟孕妇的子宫羊水中检测出尼古丁,这说明烟雾也对子宫内胎儿生长的环境造成了污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烟民,全球约有7亿儿童被动吸烟,约占世界儿童总数的一半。我国超过2/3的成年男性每天吸烟,多数儿童生活在被动吸烟的坏境中。家庭是儿童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其次是公共场所。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或被动吸烟,会使胎儿在子宫内被动吸烟,导致出生时体重偏低。研究表明,被动吸烟的婴儿与未经历被动吸烟的婴儿比较,发生先天畸形的危险高1.2~2.6倍。

4、室内建筑材料、装饰材料产生的污染

(1)无机材料和再生材料

无机建筑材料和再生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污染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辐射问题。有的建筑材料中含有超过国家标准的γ射线;还有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保温、隔热、吸声、防震的

材料叫泡沫石棉,在安装、维护和清楚建筑物中的石棉材料时,石棉纤维就会飘散到空气中去,随着人的呼吸进入到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2)合成隔热材料

隔热材料一般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在使用过程中,某些材料成分会逸散到空气中。

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遇到高温,这些材料会发生分解,产生许多气态的有机化合物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这些污染物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甲醛、氯乙烯、苯、甲苯、醚类、二乙氰酸甲苯酯等。

(3)壁纸、地毯

装饰壁纸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壁纸本身的有害物质造成的影响;二是壁纸具有吸附其他室内污染物的作用,如可吸附甲醛等。另外,壁纸还是一些室内致病微生物的孳生地。天然纺织壁纸尤其是纯羊毛壁纸中的织物碎片是一种致敏原,可导致人体过敏。塑料壁纸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中含有未被聚合以及塑料的老化分解,可向室内释放各种有机污染物,如甲醛、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

很多化纤地毯在制作过程和铺设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多种溶剂和胶黏剂。这些制剂中含有甲醛和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纯毛地毯的细毛绒是一种致敏原,可引起皮肤过敏,甚至引起哮喘。化纤地毯可向空气中释放甲醛以及其他一些有机化学物质。尤其纯毛地毯是尘螨的理想滋生和隐藏场所。

5、涂料

涂料的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很多有机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回想室内释放大量的甲醛、氯乙烯、苯、酚类等有害气体。涂料所使用的溶剂也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在刚刚涂刷涂料的房间内空气中可检测出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醋酸丁酯、乙醛、丁醇、甲酸等50多种有机物。涂料中的颜色和助剂还可能含有多种重金属,如铅、铬、镉、汞、锰以及砷、五氯酚钠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也可对室内人群的健康产生危害。

6、室内花卉对空气的污染

(1)带有某种异味或浓烈香味的花卉

水仙香气袭人,也会令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不适,时间一长,特别是在睡眠时吸入其香味,会令人头晕。郁金香、夜来香的香味浓烈,久闻会使人产生头昏、呕吐等症状。

(2)使人产生病症反应的花卉

风信子、报春花的花粉可致过敏,仙人掌、龙舌兰的浆液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一品红的白色乳汁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诸如此类的还有月季、玉丁香、五色梅、天竺葵等。

(3)有毒和耗氧性花卉

有毒的花卉,如:仙人掌科、含羞草、一品红、夹竹桃、万年青、黄杜鹃、马缨丹等;

耗养性的花卉,如:丁香、夜来香、郁金香等在光合作用下作用时,大量消耗氧气。7、来自厨房的污染

各种灶具,都会产生空气污染。不同燃料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也不同。燃煤灶排出的一氧化碳量最多,关窗做饭半小时,厨房一氧化碳浓度比点火前高10~20倍;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石油液化气灶和煤气灶做饭半小时,厨房一氧化碳浓度就少得多。电灶以氮氧化物污染为主。二氧化硫也是燃煤灶最重要的污染物,一般燃煤灶厨房,二氧化硫浓度较室外高5~10倍。可吸入烟尘的污染程度还是以燃煤灶为重,其次是石油液化气灶。

其次,还有其它多种室内污染。如,卫生间、化妆品等。

三、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总的来说,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有很多。简便的、复杂的;生物净化或者化学除尘都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个人认为,对付室内空气污染,单靠某一种方法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综合许多方法后,觉得都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消除污染源:即从选择材料、设备、装备、装置等方面来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源;

2、通风排污:即用新鲜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稀释后排除室内;

3、净化空气:即在净化装置内部将室内空气通过过滤、吸收、吸附、分解等方法出去污染

物后再回到室内,反复循环净化,以达到消除空气中污染物的目的。

但是,这些用来起净化作用的装置也会造成再次的污染。出现“边控制,边污染”的情况。因为,尽管净化器有吸附或吸收污染物等手段,同时也存在解析、释放,甚至霉变的可能。因此,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装置既可能是净化装置,也可能是潜在的污染。

除了利用净化器等科技装置的方法可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外,在居室或办公室、公共娱乐场所合理地摆放几盆花卉,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净化空气。所以,人们用来点缀美化环境的绿色植物也是一种净化室内空气的有效途径。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君子兰。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具有独特的空气净化价值。君子兰叶片宽厚,叶面气孔大,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是一般植物的35倍。一株成龄的君子兰,一昼夜能吸收1立升空气,呼出80%的氧气,在极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发生光合作用。更适人意的是君子兰在夜里也不会吐出二氧化碳。在实际平方米的室内,有两三盆君子兰,会把室内的烟雾吸收掉。特别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由于门窗紧闭,君子兰能起到很好的空去调节作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所以,君子兰可以称之为“家庭氧吧”。当然,在选用盆栽做室内的装饰和净化器时要注意不同植物的特性,而且,室内也不宜摆放过多的植物,否则都会起到反作用。

其次,经常开窗换气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开窗换气是良好的习惯,经常打开一两扇窗,是室内外空气交换,是十分必要的。室内,特别是居室,应当设置经常性的换气装置,例如,可在靠近房顶的外墙上,装一个下扣的U 型管,以沟通室内外,使换气经常化。科学实验表明,室内空气流动速度为6~7m/s时,室内的空气约1小时就可被全部置换;空气流动速度为2~3m/s时,室内空气1小时仅可置换40%。

四、预防环境污染和自我保护

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和治理,是保护公众健康的主要措施。对个人来讲,如能了解主要坏境污染物的来源、时间、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对减轻污染危害和保护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1、减少接触空气污染物

降低空气污染物接触总量可以减少危害。可以采取多种自我保护措施,减少接触量。包括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中空气质量;户外活动时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引用清洁的水;

讲究饮食卫生;在尘毒环境工作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等。

2、合理选择食物

控制食用盐腌、烟熏和炭烤事物,不是霉变食物,不要在高温季节腌菜,炒菜时应在油冒烟前放入药炒的菜。炸食物后的油不要反复使用。

3、自来水的卫生防护

自来水入户后需要做好卫生防护工作。不要再自来水管上乱接其他管道,接临时用水管一定要现用现接,用完随时去掉,不要随便接冲洗厕所、浇花、冲洗地板的管子,以防因虹吸作用而使污染物进入自来水管道。要保持水龙头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时修的水龙头。以地

面水为水源的地区,为进一步净化自来水水质,可在水龙头上安装一个水质净化器,但要注意按时清洗、更换滤料,防止二次污染。饮用桶装净化水存放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

4、控制吸烟

控制吸烟,减少香烟污染对空气的危害。香烟烟气,无论是吸烟者吞吐的烟还是烟草点燃后外冒的烟都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吸烟者吸入的致癌物质要比不吸烟者多得多。实践证明,控制吸烟,提倡戒烟,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保护不吸烟者的利益和健康,不仅减少空气污染,还能降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5、适当地参加文化娱乐活动

适当安排文娱活动,如公园舞会、广场演唱会、听交响音乐会等。但在室内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会由于呼吸新鲜空气不足而影响身体健康。

五、结语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我们所需要呼吸的空气,而居室环境又是人类生存的必须空间。随着人们对居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已不满足于仅仅拥有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更多的是要求一个舒适、优雅和安心居住的环境。同时,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处于室内环境中,只有良好的室内环境,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或者娱乐,才能为我们提供清新健康、激发活力并且对健康无负面影响的洁净空气,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健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环境:健康的基石》,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8月第12卷第四期P304~306

[3]史德,苏广和,《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武星湖,《家居环境》,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4月版

[5]石碧清,赵育,闾振华,《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周中平,程远,陈朝东,《环境与健康知识问答》,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人的体重中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这些元素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世界公认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14 种,即铁、锌、硒、锰、铜、碘、钼、钴、铬、氟、硅、钒、镍、锡;另一类为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明确,或未予定论的元素,如锶、砷、铍、锗等;第三类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如汞、铅、镉等。 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一是参与物质代谢中各种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组成;二是酶的激活剂,促进体内物质代谢的顺利进行。人体需要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各种微量元素,如果摄入过多或过少使机体代谢功能平衡失调,都会产生疾病或加速机体老化。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酶系统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引起贫血,影响体内细胞代谢过程,导致肌肉无力,胃肠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食欲减退。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紫菜及芹菜、桃、杏、广柑等含铁量较高。

锌: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皮肤、性腺、脑垂体、胰腺和肝脏中。锌是核糖核酸聚合酶和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呈现活性的必需物质,故与蛋白质代谢有密切关系。锌也是合成胰岛素所必需的元素。锌还能使性激素的活性大为提高。人体如缺乏锌,会生长发育迟缓,味觉降低,性功能减弱,并诱发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含锌量较高的食物有牡蛎、动物肝脏、牛肉、羊肉、瘦猪肉、蛋类、黄豆、花生、杏仁、核桃仁、葵花子、胡萝卜、椰子、菠菜等。谷类外皮所含的植酸盐、蔬菜中的纤维素和水果中的果胶能阻碍锌的吸收。 铜:是机体内各种含铜物质的成分之一,一些铜蛋白,如血铜蛋白、肝铜蛋白、脑铜蛋白等,均需要铜。铜还能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机体缺乏铜时,可出现中性白细胞减少、贫血、生长迟缓、情绪激动等,还会使胆固醇、血压及尿酸增高,影响糖耐量,引起心电图异常,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治疗机体缺铜,可多食用芝麻、豆类、猪肉、猪肝、鹅肝、鹅肾、牡蛎、萝卜、茄子、芋头、大白菜、油菜、菠菜、茴香、龙须菜、荠菜等食物。 硒:如果体内缺硒使某些肿瘤、冠心病、白内障等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老年人经常食用花生、

人教版生物七下《空气质量与健康》word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下《空气质量与健康》word教案 石横中学吴庆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资料会分析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会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 情感目标:1、明白自己的健康状况与周围空气质量有紧密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自己。 2、关注空气污染的问题,养成从小参与环保的适应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要紧阻碍。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观看课件上有关因空气污染而使人患病的画面,感悟空气污染的危害,关注空气质量。 2、列举说出自己生活中或明白的有关空气污染造成的人身损害。 3、拓展反思:一个人一天要呼吸2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1万多升气体。而人的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专门有限的。假如人们不注意改善空气质量,将会 给我们带来如何样的后果?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自学课本第1、2个知识点,自主完成导学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重点,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用红笔标注。 学习任务一、把握空气质量阻碍人体健康 1、自学教材P52-53,结合课件中的事例,摸索教材中P53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 3、展现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复述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4、拓展反思:房间装修后,如何样做才能改善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学习任务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各小组交流各自调查的“空气质量报告”中的内容。 2、自学得出常见的大气污染源。 3、拓展反思:防治大气污染的全然措施和有效措施分别是什么?

水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上课时间:2012 – 2013 学年第2 学期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2013 年 6 月 1 日

0% 20% 40%60%80%100%城市水域城镇水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关键字:水污染 污染源 节约用水 循环用水 提高利用率 在这里,我就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展开以下论述: 1、有关污水的数字: 据调查,我国有65.4%的人常年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其中大约有 7 亿人饮用大肠菌群超标的水,1.6亿人饮用含有有机污染物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据京、津、沪、渝等8城市的病因调查,水源污染使这些城市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区3倍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① 。如下表图: 有关部门要求②,到2002年,全国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吨/日。集中处理率达25%。据测算,仅处理厂的配套管网投资将达850亿元,至2010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将达40%。预计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③。 2、水质三大污染源 :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④。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惩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

简述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简述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酒精的性质 每克纯酒精可以产生能量7kcl,因为酒精本身只能提供能量而无其他营养作用,故又称这类饮料所产生的热为空热。酒精可溶于水及脂类,并可以快速扩散而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饮入的酒精很快在胃肠道吸收,其中一部分在胃部就被吸收,随即分布于全身的体液。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在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 吸收后的酒精随血浆中的浓度高低在呼气中逸出并出现在尿中,这并不属于酒精的排泄而是一种简单的扩散,上述两者排出的总量是很小的。 2.酒精的代谢 酒精在肝内第一步被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这个过程需要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AD+)即辅酶Ⅰ的帮助。在人体肝细胞中还存在微粒体氧化酒精系统(MEOS),这个系统存在于正常生理状况的机体中,随着饮入酒精的次数增加而使这个系统有增强的趋势,其中包括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某些药物的摄入也可影响该系统。 被上述酶作用产生的醛又被醛脱氢酶转变为乙酰辅酶A,后者在三羧酸循环中作为能量而被利用,或用于脂肪酸与胆固醇的合成。酒精作为能量而被利用可以代替糖或脂肪的一部分,但MEOS系统氧化酒精所产生的能量为游离热,不能被机体利用,而是直接作为散发热被消耗。 酒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酒精在肝脏氧化,长期饮用酒精可引起嗜酒性肝炎,以后还可以导致肝硬化。 酒精也作用于血液系统,嗜酒者往往有贫血、血小板功能紊乱及白细胞减少等疾病,这是因为酒精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酒精影响与造血有关营养素的吸收,如叶酸;另一方面酒精可能直接作用于血小板,以及骨髓造血过程,例如它可以影响红细胞对铁的利用。 酒精对胃肠道也有各种不良的影响,过量的饮酒可以引发急性胃炎,长期还可能导致胃排空能力下降。长期嗜酒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但这种疾病患者在食物中完全取消饮酒后可以得到康复。 酒精中毒也能引起急性和再发性胰腺炎,这类病者的主要症状为脂肪痢和消瘦,粪便中排出的脂肪相当也膳食脂肪含量的6%以上。估计除胰腺受影响外,酒精还促使胆盐和胆汁的排泄。 酒精也可影响小肠的超微结构和功能,出现肠腺和绒毛上皮细胞核增大的异常现象。 酒精对营养素的代谢影响 1. 酒精对维生素代谢的影响 酒精可影响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导致肝与其他器官的损害,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还包括现代生活用品的科学配置与使用。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出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今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才能让我们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喝上放心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拥有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 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

第三节《空气质量和健康》教案(人教版初一下)(3)

第三节《空气质量和健康》教案(人教版初一下)(3)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阻碍. 2?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 3?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 〔二〕能力 1 ?尝试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培养学生猎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就与周围的空气 质量有紧密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阻碍。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 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咨询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预备 教师:自制生物校园网网页、检查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生:调查当地几种大气污染源,查找有关空气质量阻碍人体健康的资料,提高运算机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以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为例,启发学生摸索造成198人死亡的要紧缘故。 、空气质量阻碍人类的健康 一、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要紧缘故 三、讨论大气污染的防治 四、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学生分析回答:大量有毒气体排放 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学生操作运算机,利用校园网査找 有关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空气 质量阻碍人类的健康的资料,关注 空气质量。 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交流,学生认同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阻碍是庞大而深 远的,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大气 污染直截了当危害人体健康,使人 发生急慢性 演示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天然气 井喷事故中,受有害气体侵害死去 的民众。使学生受到触动,认冋空 气质量直截了当阻碍人类的健康, 弓1入新课。 组织学生查找有关信息。启发学生 公布和分析有关空气质量阻碍人类 的健康的信息。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教师板书。 教师以”造成大气污染的缘故分 析〃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

温度和湿度对体感舒适的影响

精心整理 一温度、湿度对体感舒适度的影响 在诸多气象要素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是气温和湿度。大气中的温湿度人为是无法控制的,而室内的温湿度却是可以调节的。那么如何调节适当的温湿度,既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又能使您的工作处于最佳状态、身体健康、生活舒适呢? 先来谈谈温度,当室内的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由于散温不良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速,甚至出现头晕等症状;温度过低时,又会使人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和呼吸减慢,皮肤过紧,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人体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机体可以借助体温调节保持平衡,但这种调节是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医疗气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把人体对“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11℃和32℃。 再说湿度,夏天室内湿度大时,抑制人体蒸发散热,使人体感到不舒适;冬天湿度过大时,会加速热传导而使人觉得寒冷。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而感到口干舌燥,并易感冒。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适宜的相对湿度上限值不超过80%, 18℃-20 , , 1.1 1.2. 1.3. 1.4. 1.5. 1.6. 2 3.

1)使外墙或屋顶的主要结构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 2) 3) 4) 5) 4. 1) 2) 3) 4) 1 降低到水蒸气的分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如果湿空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那么湿空气就会析出水滴,从而实现除湿的目的,这种控制方式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捆绑在一起由一个系统来承担两种负荷的控制任务,体现在工程上就是当任何一个参数达不到要求就要启动整个系统造成能量的损耗[2]。而温湿度独立控制既省力又快捷。下面介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各种方法。 2.空气温度控制 2.1供暖 目前,房屋供暖方式大多分为两种: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其中,分户供暖:根据设备和热源的不同,又分为锅炉供暖,地板辐射供暖,电热膜采暖等。 2.1.1集中供暖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 1 引言 20世纪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DNA 重组技术的成功,为维护人体健康带来了 无限光明. 而基因组学的发展让人们畅想未来人类免受疾病的危害. 但人类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 并未为疾病控制带来本质上的变化,因为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基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认为基因对人类疾病的影响可能只占到<10%. 例如美国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的Nina Paynter 等对影响心脏病101种基因进行研究,历经12年跟踪调查 19000名妇女后发现这些基因标记难以预测心脏病的发作情况,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Jeremy Nicholson 针对其工作提出自己见解,认为“仅知道基因风险因素绝对是无济于事的”. 导致人 体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则是环境暴露(environmental exposure),但是目前对于基因组研究的投 入力度要远远大于研究环境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投入. 鉴于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 近年来,人体 暴露于外在污染物的研究得到了空前重视,一些新技术和方法逐渐引入到该领域中,同时一些新 的概念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Christopher Paul Wild 于2005年提出了暴露组(exposome)的概念, 大大地拓展了人体暴露科学的内涵和外延. 自从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报道 亦日趋增多. 在Google Scholar 和Web of Science 中分别收录了1190条和115篇相关文献, 且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图 1).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均建立了各种研究中心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项 目,例如美国成立了暴露生物学中心(Center for Exposure Biology)和人类暴露组中心(Human Exposome Center),其目的在于开展人类暴露组项目(Human Exposome Project ,HEP). 图1 2005—2014年关于暴露组文献数量趋势 同时欧盟亦开展了生命早期暴露组项目的研究(Human EarlyLife Exposome ,HELIX). 这些 项目的实施意味着欧美等国家已全面开展了暴露组研究. 我国对于该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在该 方面研究中仅有一项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据来源于https://www.doczj.com/doc/3215842414.html, 收录,搜索关键词为 “暴露组”).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十二五”第3批重大项目申请指南中已将“环 境与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的队列研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 由此可见, 我国已开始重视暴露组的研究. 本文将主要从暴露组概念的内涵和发展、研究方法、具体技术以 及未来的展望方面介绍这一新概念,并以此更多地关注环境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 .

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06-12-11 10:27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为中年人,65-74岁为中老年人,74-90才为老人。媒体报道,日本人均身高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较中国快,为什么呢?与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同有很大关系。据此,认真研究国人饮食习惯与健康关系的内在规律,探索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从改变饮食结构来影响人类身体状况,成为了当今有关人士义不容辞的职责。 俄罗斯健康研究生物节律研究室沃尔切夫经研究指出:人类的寿命应该是280岁。但为什么目前人们的普遍寿命尚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呢?他把原因归结为人体内水分的流失。因为水可以提供我们呼吸的氢离子。随着水分的流失,体内有害物质不能很好地剔除,于是各种病理现象就产生了。研究结果显示:新生男婴体内的水分占其体重的86.8%,长大后占71%,年轻或成熟男性体内的水分占其体重的61%,而一个81岁的老人仅占49.8%。 那么,有人说了,不就是多喝些水嘛!此言差矣!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研究结果所指的“水”是脑浆、血液、滑膜液及其他润滑液之类,即中医称之为“津液”的东西。由此并不是简单地一天多喝几杯水就能解决问题的。平常我们所喝的水仅仅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并不能很好的补充骨、肌、脑及组织中的津液。那么,能补充这些成分的“水”从何而来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一直是承袭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中国营养饮食协会委员徐葛教授认为,国人目前的饮食结构大概为塔形结构:五谷占40%,蔬菜水果35%,肉果蛋奶类20%,其他5%。这个饮食结构仅是国人的饮食习惯,因而就有它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它的底层特点就限制了营养成分的多样性,因而不能通用于全人类。因此,要想改善国人体质上的某些不足,要想使人类能达到自然年龄而“寿百数”,就只有从改变饮食结构来考虑。 如何改善饮食方法,使身体内所需营养要素能有效地从饮食中吸取和利用,也是很重要的课题:《素问·汤液醪醋论》说:“自古圣人之作醪醋者,以为备耳(以备不虞也)……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汤液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中医认为,水之稀薄者为汤,稠厚者为液。饮食物中汤液是人体内津液的源泉。津液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流行浸润到关节、脑髓海空窍,润滑关节,补益脑髓,润泽耳、日、口、鼻等窍。二者在周身环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因此常以津液并称,并不严格区分。 从以上来看,汤的保健作用大致有:1、能最大限度地提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易于吸收。2、增强机体的水储量,保持皮肤弹性,从而美容、抗衰老。3、能保证大小便通畅,利于毒素的排出,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外界不良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4、养五脏、安神、增强食欲。5、其他作用随内容而异。 汤的原料比较丰富,五谷杂粮、肉蛋海鲜、花果蔬菜、矿物质等均可取用。其各自的营养成分正在不断地被发现、研究、提取和利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长寿,汤不离口。据此,人类的饮食结构应这样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2教案

空气质量与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4.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5.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教学难点 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综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关系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板书课题:空气质量与健康) [讲授新课]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加入到小组内参与分析讨论。)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2)请你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 (3)请结合资料3、4和身边的实例,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关系。 (4)除了以上资料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讨论,相互补充,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得出如下结论) (1)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3)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周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装修后的墙壁往往含有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严重时可以使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4)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室的质量,等等。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教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课前认真地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些有害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我们当地的空气质量如何?大气主要有哪些污染物呢?(组织学生对课前准备的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本地区空气质量被污染的现状)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后发言) (1)我们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每天基本是“轻微污染”; (2)我们城市的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3)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和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摩托车等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放的浓烟、地面扬沙和沙尘暴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访问,也查阅了空气污染的有关资料,那么我们如何自己测量周围的空气质量呢? 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课前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并计算尘埃粒子数,就能判断周围的空气质量状况。 教师:对。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前各小组采集到的尘埃粒子数,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现在请各小组制定出科学的测算计划与方案。 学生:各小组按5点取样法算出,小组之间根据数据讨论,交流尘埃粒子数与环境的关系。

水体污染与人体健康

水体污染与人体健康 学号:2010姓名: 摘要: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或能 量)都可叫做水体污染物。人若饮用或接触大量受污染的水,就会给身体带来一定 的危害。水污染比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后果更严重,水一旦污染了,就很难治好。 因此,要把治理水污染作为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本文以生物性污染、物理性 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三类水体污染物来介绍水体污染及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水污染的原因,人体健康水污染;污染物;;影响;危害 引言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人必需每天饮水,通过水来完成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营养的吸收和分配、体温的调节、废物排泄等生命活动。同时,水也是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如个人卫生、沐浴、洗涤等等方面所必不可少的物质。除了空气,人每天活动接触最多的物质便是水。因此,水体污染对人民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很多种,从广义上讲水污染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一般是指由于水资源分布的环境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较高并且极易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水体无法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通常情况下这种污染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关系或者美系较小。而人为污染系指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水质状况恶化,水体的使用功能下降或失去使用功能,这种擂染比较普遍。’ 水是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也是人体的重要组织成分。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约2—3L。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等都需要水来完成。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水俣病)、镉中毒(痛痛病)、砷中毒、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铅、钡、氟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盎害的主要方面。②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镰、镀、苯、胺、苯并(a)芘和其它的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 ③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④问接影响。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 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般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昧、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体育活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⒈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⑴对新陈代谢的作用体育锻炼时,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机体为了恢复能量,就要摄入、消化、吸收更多的营养以补充不足,而且摄入的能量往往超过消耗的能量,即出现“超量恢复”现象。消耗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同时体育锻炼还能促进腹肌力量,有利于维持正常腹部压力促进消化吸收。因此,长期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⑵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体育锻炼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和全身的供血状况改善。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和肌糖元增多,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血容量增大,每博输出量增加,安静时的心率变慢,心脏的体积和重量增加。锻炼还可使冠状动脉口径增大,弹性增加,对预防冠心病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消耗体内大量脂肪,减少了心脏的压力,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通过增加动脉血管的弹性,起到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⑶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体育锻炼时,机体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均增多,为了满足肌体的需要,呼吸系统加倍工作,使呼吸肌逐渐发达,功能加强。同时还可扩大胸廓活动的幅度,增大胸围和肺活量,使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变慢且呼吸深度加深。经常适量的锻炼还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⑷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反过来,身体的每个动作及各器官的生理活动都可以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可以增强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使大脑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视觉、听觉更加敏锐,记忆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增强,还可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⑸对骨骼、关节及肌肉的作用体育锻炼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可使骨变的更加坚强,对人体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还可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加强关节的牢固性和对压力的承受性。通过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对神经刺激产生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改善,以致发挥出最大的运动效果,并可使肌肉粗壮,力量增强,提高抗疲劳和耐酸痛的能力。 ⑹对其它组织、器官及系统的作用体育锻炼可以刺激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及儿茶酚胺等重要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对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⒉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情感,促进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人的紧张烦躁或忧虑情绪;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形成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自尊心、自信心、顽强的毅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社会交往和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愉,产生心旷神怡的愉快心境。 长期进行健美锻炼,能够发达肌肉、增长力量;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体形体态、矫正畸形;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神经系统机能,培养顽意志品质。

论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化学与社会课程(论文) 题目:论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班级: 应化091 姓名: 阿德尔江学号: 095131104 指导老师: 毛丽哈职称: 副教受 2011 年11月1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论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摘要: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娱乐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相关联,对人群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本文从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上三个方面来研究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化学污染 前言: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一般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组织,干扰酶的作用,阻碍代谢机能,有的有毒物质在体内还可进一步分解或参与合成过程,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侵害细胞组织,抑制光合作用,使生长受阻、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其危害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危害等。高浓度污染物造成急性伤害,引起产量显著下降,低浓度污染物,在长时间作用下,造成慢性危害,一般症状不明显。不可见危害只造成生理上的障碍,一般没有症状。植物受空气污染危害的程度,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污染物浓度和植物接触它的时间;植物本身的构造和所处的发育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良好的供水和空气湿润,较高的C02浓度等,都能导致叶片气孔开放,易受污染危害。植物对大气的净化功能不少植物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能够分解一些有毒物质,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络合物,暂时可以降低毒性。1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滞灰尘30多吨,1

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02,柑桔树的叶子可吸收储存硫达1%,青杨和桑树具有较强的吸收铅尘的能力,加拿大杨、银杏、榆树、梧桐、桉树等都是较好的“天然吸尘器”。草坪的吸附粉尘能力比裸露地面大几十倍。因此环境科学的任务之一,是要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选择吸收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扩大造林绿化面积,根据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汇集区的地形地势、风向和污染气体的季节分配,统一考虑构成一种包围式或隔离式的林带,使含尘气流在移动中途被树林吸收。另方面要研究采取控制或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措施,以保证大气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当天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地震同时引起核电站事故,发生了威胁全球的核泄漏。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全球人关注的焦点。同时在中国,两会期间,以“低碳经济”等新兴环保概念为代表唤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对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议题的极大关注。“环境污染”首次作为备选热词,并首度入选十大热点话题。 为什么环境污染能够引起人们如此的关心,特别是21世纪来,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对环境优化的投入,掀起了一轮环境保护热。那是因为历史和现实太多证据表明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初中生物教案:空气质量与健康

初中生物教案:空气质量与健康 初中生物教案:空气质量与健康 空气质量与健康(初中生物七年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尝试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及空气质量的相关知识。 3.通过学习讨论,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知识,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明确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 三、教学设计目标和思路 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 康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资料”及利用课本资料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特别是使学生明确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进而树立环保意识。而对“当地空气质量”的教学,一方面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讨论来学习,另一方面则通过“空气质量日报”、补充资料来加以拓展,使学生增加对空气质量知识的认识。教学中设计“污染空气的主要因素”的讨论,旨

在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多样性、严重性,进而为空气污染防治的学习埋下伏笔;而让学生完成“倡议书”,主要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会,确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评比展出来宣传环保意识,服务社会,使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共同参与环境的保护。最后以诗的形式结束新课,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便于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教学过程 师:前面学习了人体的呼吸,我们知道了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使外界气体不断进入肺部,又使体内气体不断排到体外。那么,你知道人每天呼吸多少次又呼进呼出多少空气(生感兴趣但又困惑。)师:回忆上课内容,我们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生:16次。 师:对,那么16乘上每天的`分数就可以计算了吧!同学们算一下。生;(计算)23040次 师:很好,如果每次呼吸500毫升,那么一天呼吸多少气体呢?生:(计算)11520000毫升(即11520升)。 师:人一天呼吸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跟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并思考。 投影:你知道吗? (1)小明同学家在2000年3月建了新房,于去年9月对新房进行了装修和油漆,可新房里住了没几天小明和爷爷就觉得身体不适,不久他俩就生病住院了。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寝室温湿度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解读

寝室温湿度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摘要 室内温湿度的优化水平严重影响人体的舒适度、产品的质量度。要成功地控制温湿度,就要从可靠的温湿度测量开始。一个健康的室内环境(空气清新,没有臭味、灰尘和其他污染物)可以确保舒适感、充满干劲和惬意感;一个恒定的环境(空气流通、温度稳定、湿度适宜)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工人的生产效率。不过,与只调节温度相比,优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舒适要求。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会让人感到不适。头疼、眼睛痛、嗓子痛、皮肤干燥等都是室内空气干燥的症状。干燥的空气会降低人们对空气传播疾病的抵抗力,让人更易受到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侵害。除了与湿度低有关的问题外,湿度过高也会导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不健康的生物污染物的生长和扩散有关,也与潮气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效应有关。人体对湿度的感受一般不会像对温度那样敏感。人们通常不会把身体的不适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联系起来。这正是好技术可以提高人类感受的地方。可靠的温湿度测量是成功控制温湿度的关键所在。关键词 温湿度检测影响 正文 高低温作业的危害及防护 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对人体易造成危害的作业。在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法规规定中,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

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过设计计算温度标准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0℃或20℃以上的作业。 低温作业是指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根据我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的规定,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低温作业工作有:高山高原工作、潜水员水下工作、现代化工厂的低温车间以及寒冷气候下的野外作业等。 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工作,对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平时要加强预防和控制。 1 高温对人体的危害 (1)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37℃),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十分重要。但在高温、强辐射和高气湿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自身的散热只能靠蒸发来完成、甚至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身体的热平衡。 (2)水盐代谢 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l升,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大大增加,每天平均达3升~8升。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 (3)消化系统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摘要: 近年来江河湖泊重金属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累积于蔬菜、肉类、鱼类、海鲜中,富集于动植物体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水体重金属污染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致毒作用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保持和重建健康水生生态系统及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源头控制和污染修复。污染修复的方法主要有河流稀释法,化学混凝、吸附法,离子还原、交换法,生物修复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生物膜修复法,其中生物膜修复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国内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现状 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Ⅴ类;太湖底泥中TPb,TCd 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黄浦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Cd超背景值2倍、Pb超1倍;苏州河中,Pb全部超标、Cd为75%超标、Hg为62.5%超标。城市河流有35.11%的河段出现THg超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18.46%的河段TCd超过Ⅲ类水体标准,25%的河段TPb有超标的样本出现。由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携带入海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约为3.4万,对海洋水体的污染危害巨大。在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采样的样品中,Pb的超标率达62.9%,最大值超一类海水标准49.0倍。大连湾60%测站沉积物的Cd

含量超标,锦州湾部分测站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Cd、Pb的含量超过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 二、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一)工业污染源排放 据研究,煤、石油中含有Ce、Cr、Pb、Hg、Ti等金属,因此,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0%~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数公里的范围内。据估算,全世界约有1600t/a的Hg通过煤和其他石化燃料的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另外,电镀、机械制造业仍是重金属污染的一大来源。 (二)废旧电池的污染 《中国环境报》记者王娅于1999年12月9日报道,1998年中国电池的产量以及消费量高达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1/3,每年报废的数百亿节废电池绝大部分没有回收,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Hg、Cd、Pb、Cr、Ni、Mn等重金属有害物质,泄漏到环境中,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危害。1节1号废干电池可使1㎡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1粒纽扣电池可污600m3的水。 (三)城市化的问题 城市化的夜景缤纷灿烂,然而损坏的高压汞灯、霓虹灯、日光灯管等未能很好地处置,成为重金属污染的又一大来源;遍街的塑钢门窗、不锈钢等的切割、打磨粉末碎屑,或随垃圾混装,或入下水道排入江河,造成污染;汽车修理业废弃蓄电

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 13级太阳能一班 郑杰1310211136 众所周知,环境的压力现在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事情。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对环境保护不加重视,他们应该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污染是有多么严重,也看到了相关的视频资料。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一、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一般所称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了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一方面,赤潮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而水污染又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