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商品归类意见转化的商品归类决定、

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商品归类意见转化的商品归类决定、

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商品归类意见转化的商品归类决定、
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商品归类意见转化的商品归类决定、

附件2

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商品归类意见

转化的商品归类决定

序号8 归类决定编号W2020-8 子目号2403.99

商品名称烟弹

英文名称Tobacco capsule

其他名称

烟弹(见图1),单独报验,用于特定的电子加热设备。这种加热设备由烟弹仓和电池两部分组成。

图1,.烟弹及其设备(设备不在归类范围)

烟弹呈圆柱形(长22.9mm,直径9.5mm/8.4mm),聚丙烯外壳,内有约0.31克粒状再造烟草、水、香精、碳酸钾及其他助剂的混合

物,以及一个醋酸纤维素制的烟嘴。烟弹总重约0.56克。

使用时,烟弹需插入烟弹仓的末端。烟弹仓中含有丙二醇、甘油和水组成的液体。烟弹仓接上电池后,将烟弹部分放入口中吸食。

吸食时,电池部分的传感器激活,烟弹仓内部开始加热,使其中的

液体蒸发。蒸汽经过烟弹(见图2)时将粒状再造烟草加热,并吸

收其释放的香精和尼古丁。产生含有尼古丁的气溶胶(蒸汽)时烟

草没有被点燃。

商品描述

一种透明棕色啫喱,含有棕色的经磨细的核桃壳颗粒,零售包装,装于250毫升塑料瓶中,含有有机表面活性剂,用于皮肤清洁和去角质。本产品涂于皮肤上后用水洗净。

产品中的表面活性剂是碳14—16烯基磺酸钠、月桂基硫酸铵、椰油丙基甜菜碱、油酸甲酯钠、PEG/PPG-18/18二甲基硅氧烷。

归类依据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序号13 归类决定编号W2020-13 子目号3926.90 商品名称皮划艇和桨板冲浪(SUP)两用桨

英文名称Dual-use paddle for kayaks and Stand Up Paddleboards (SUP) 其他名称

商品描述

皮划艇和桨板冲浪(SUP)两用桨,由3个塑料制部件组成:两个分开的桨叶和一个手柄。它可组装为单桨用于桨板冲浪,也可组装为双桨用于皮划艇。

归类依据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序号14 归类决定编号W2020-14 子目号4202.32

商品名称专为特定型号手机设计的塑料制外壳

英文名称Cover made of plastics and designed for a particular model of mobile phone

其他名称

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15 归类决定编号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序号

16

归类决定编号 W2020-16

子 目 号 8414.80

商品名称 水平式层流“洁净台”

英文名称 Horizontal laminar air flow “clean bench” 其他名称

商 品 描 述

装有鼓风机/马达系统、马达转速控制器、高速空气回流槽、带可拆卸式过滤网的高效空气微粒过滤器、可洗并可重复使用的预过滤器和工作台面荧光灯。高速空气回流槽吸附污浊空气,确保未经过滤的空气不会进入工作区域,使空气通过高效空气微粒过滤器进行再循环。洁净台用于多种行业和领域,如静脉混合制剂、药物配置、植物细胞培养、中间体制备、制药、电子组装和限制性试验研究等。该洁净台仅用于保护产品,而非保护操作员或者周围环境。其规格如下:

-外长:127.0厘米; -内长:118.1厘米; -内高:71.4厘米; -内部进深:55.9厘米; -外高:162.6厘米

归类依据 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1个Display Port 1.2(带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支持);

—分辨率:2560 1440(60Hz)

归类依据归类总规则一及六

序号25 归类决定编号W2020-25 子目号8541.40

商品名称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

英文名称Thin-film solar module

其他名称

尺寸为长1409毫米、宽1009毫米、厚46毫米,模组前部由阳极电镀处理的铝合金框架与低铁非钢化玻璃构成,含有630个太阳

能电池单元。这些电池单元分为14组,每组由45个太阳能电池单

元串联而成。14组电池组并联连接,并装有正负极端子。

模组后部为接线盒(尺寸为长74毫米、宽74毫米、厚18毫米),盒内装有一个旁路二极管起保护作用。有两根900毫米长、装有太

阳能电池连接器的电缆(双重绝缘,可防护紫外线、水分、臭氧和

归类总规则一及三(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于2007年2月14日以海关总署令第158号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归类管理规定》),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 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无论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对贸易便利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世界贸易规则对包括海关在内的政府行政管理提出了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要求,《归类管理规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该规定明确和细化了海关与纳税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为纳税义务人提供更加公开、透明、便利的商品归类服务,以确保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降低纳税义务人的贸易成本。因此《归类管理规定》的出台是我国履行WTO规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制定《归类管理规定》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关商品归类工作的不断开展,商品归类工作的思路日趋成熟,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海关也在总结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归类工作体系、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如根据海关总署第80号令对相对人实施了约束性预归类制度、商品归类决定对外公告制度、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对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以及海关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海关执法的公正、透明和统一,以及进一步为纳税义务人提供便捷通关的服务,需要通过制定《归类管理规定》对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梳理和定位,设计合理、规范的归类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种海关归类活动的层级,进而实现归类依据公开透明,保证全关境执法统一,促进口岸快速通关,防范违法行为,减少行政争议。因此,《归类管理规定》的出台是在总结上述各项海关商品归类工作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系统的阐明了归类工作制度的法律地位,弥补部分商品归类制度在法规上的缺陷,进而提升了现有归类体系的法律层次。 与现有的各项归类工作制度相比,此次《归类管理规定》有何新举措? 《归类管理规定》作为海关总署对外发布的部门规章,首先是进一步明确了纳税义务人

商品编码归类总规则

商品编码归类总规则 归类总规则介绍 归类总规则是为保证每一个商品,甚至是层出不穷的新商品都能始终归入同一个品目或子目,避免商品归类的争议而制定的商品归类应遵循的原则。归类总规则位于《协调制度》的部首,共有六条构成,它们是指导并保证商品归类统一的法律依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归类总规则的使用顺序为规则一优先于规则二,规则二优先于规则三,我们必须顺序使用。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六条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规则解释: 第一段“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要将数以万计的商品归入编码表中的几千个子目之内并非易事,为便于查找编码,《协调制度》将一类或一章商品加以概括并冠以标题。由于现实中的商品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一类或一章标题很难准确地对本类、章商品加以概括,所以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不具有法律效力。换句话说,类章中的商品并不是全部都符合标题中的描述。例如:第十五类的标题为“贱金属及其制品”,但许多贱金属制品并不归入该类,如铜钮扣归入第96章“杂项制品”;贱金属制的机械设备归入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如第22章的标题为“饮料、酒及醋”,但是通常被我们认为是饮料的瓶装蒸馏饮用水却不归入该章,而应归入第28章“无机化学品”,类似的例子还很多。第二段“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是按品目名称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商品编码;第二,许多商品可直接按目录规定进行归类。这里介绍一下类注、章注(简称“注释”)的作用。注释的作

HSCODE商品编码归类规则

规则一 一、商品归类考试介绍 1、第四章商品归类,占的分值是40-45分左右。 出题方式是给出20个商品名称,在《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找到正确的商品的8位数编码,将这8个数字相加,求得的和在答题卡上涂上。 例题:1、洗衣皂 经查商品编码为3401.1910,将这8位数字相加,即:3+4+0+1+1+9+1+0=19,将答题卡上两行0-9数字框涂成 1、 考试给出20个商品名称,每个2分。共40分,除此之外,查找商品编码的“六大归类总规则”也会以单选题、多选或判断题的方式来出题,04、05年考试的时候要占的分值是40-45分。 2、《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查找编码。大家不要在书上做记号,否则以作弊论处。 3、《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一共是21类97章,目录要熟悉,在考试的时候看到所给出的商品名称,要能够判断出它是21类中的哪一类,根据目录找到其所在的一个大致的章节。第1类到第4类是农副产品,从第5类到22类是工业品。 4、21类商品: 重点类(章)是:第六类、第十一类和第十六类 其次是:第一类、第四类和第十五类 5、查找商品编码的方法 (1)、确定所给出的商品名称的中心词,判断所归入的类、章(21类97章)。 (2)、查阅类注、章注 (3)、查阅相应章中品目条文和注释,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品目。如果有二级子目则继续往下查,依次确定二、三、四级子目。 (4)、如无规定则运用归类总规则来确定品目。 例:重量为1000克的活火鸡,供食用 1、第一步,找到所在的类、章。火鸡是活动物,归第一类第一章。 2、查阅类注、章注没做说明。(即查阅第一类的类注和第一章的章注,不属于本章不包括的情形。因此可归入第一章) 3、查阅相应章中品目条文,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品目。(即查阅第一章四位数品目号列及其黑体字。活火鸡属于家禽类,在0105就可以找到家禽。) 4、再进一步确定它的8位数编码,0105.9994。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这本书是以《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为基础编写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在别的地方可能还会看到“H.S.”指的都是《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那么HS中的编码只有6位。 教材中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这本书有8位,也就是说第7、8位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入的本国字目。在实际的业务中分得更细,有些编码是9位、10位。考试中,大家以考试指定的教材为准,只要求掌握到8位。判断题 《协调制度》中的编码采用的是8位数编码。 答案:错误。 6、商品的8位数编码(例如:0105.9994)前两位表示项目所在章(01指的是第一章的内容),3、4位表示在该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编号:53538]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海关商品归类指引 (全关通信息网编辑发布) 对于广大进出口从业者而言,确定海关商品编码(即海关税则归类,又称海关商品归类),是进出口业务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十分常见的问题。海关归类涉及商品知识、归类规则的运用等方方面面内容,专业性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任何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实践积累。下面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品归类的相关内容并列举若干典型实 例以帮助大家理解。 一、海关商品归类的由来及依据 了解商品归类必须了解《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以下简称《协调制度》)。中国海关商品归类就是在此基础上的专业技术性极强的一项工作。 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有一个能同时满足关税、统计和国际贸易其他方面要求的商品目录。为此,在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的主持下,1983年海关合作理事会第61/62届会议通过了

《协调制度公约》,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是《协调制度公约》的附件。目前,采用《协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所占的国际贸易量占全球国际贸易总量的98%。 《协调制度》是目前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是一部完整、系统、通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按类、章、品目、子目进行分类。《协调制度》共21类,基本按社会生产的分工区分,如农业、化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等。“类”下分为97章,基本上按商品的属性或用途来分类。 如第一章到第五章是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六章到第十四章是活植物和植物产品。每一“章”由多个“品目”和在品目下进一步细分的“子目”及相应的编码构成。每一条品目包括品目条文(即商品名称或商品描述)和编码(即品目号列)。品目号列由四位数组成,前两位数表示品目所在的章,后两位数表示品目在有关章的排列次序。如01.01是“马、驴、骡”,前两位数表示该品目在第一章,后两位数表示所列商品为第一章的第1个品目。品目可再细分为子目。子目是平常所见的税则号第五到十位编号,其中第五位、第六位是《协调制度》的一级、二级子目,第七位到第十位是我国的本国子目。品目的构成如下图:

外贸品学堂商品编码第一讲课后练习题(归类总规则综合练习)

外贸品学堂商品编码第一讲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协调制度》共有() A、20类、96章 B、21类、97章 C、6类、97章 D、21类、96章 2、H.S编码制度,所列商品名称的分类和编排,从类来看,基本上是按()分类。 A.贸易部门 B.社会生产 C.同一起始原料 D.同一类型产品 3、我国的《统计商品目录》共有()。 A、20类、96章 B、21类、97章 C、22类、99章 D、21类、96章 4、在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可以在货物实际进出口的()前,向()申请就其拟进口的货物进行商品归类。 A、45日;所在地海关 B、30日;直属海关 C、30日;海关总署 D、45日;直属海关 5、请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关进出口税则》的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设立 B.归类总规则一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的商品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C.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 D. 最相类似、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列名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一般税目 B、在进行商品归类时,混合物可以按照其中的一种成分进行归类 C、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商品的包装容器应该单独进行税则归类 D、从后归类原则是商品归类时,优先采用的原则 7、对商品进行归类时,品目条文所列的商品,应包括该项商品的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这些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 A.基本功能 B.相同用途 C.基本特征D、核心组成部件 8、在进行商品税则分类时,对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以上税号的商品,在税目条文和注释均无规定时,其归类次序为() A、基本特征、最相类似、具体列名、从后归类 B、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最相类似 C、最相类似、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D、具体列名、最相类似、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9、在进行商品税则归类时,对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税号的商品,在税目条文和注释均无规定时,其归类次序为() A、基本特征、具体列名、从后归类 B、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C、从后归类、基本特征、具体列名 D、基本特征、从后归类、具体列名 10、海关总署发现商品归类决定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给予撤销。撤销商品归类决定的,应当由海关总署对外公布,被撤销的商品归类决定自()失效。 A、再进口该货物之前 B、再出口该货物之日 C、撤销之日 D、再进出口该货物之日 二、多选题: 1、H.S编码制度将国际贸易商品分类后,在各类内,则基本上按()设章。 A.贸易部门 B.生产部门 C.自然属性 D.用途(功能) 2、下列选项中属于归类的依据的是()

进出口商品归类管理及实务操作技巧(Leon Wang)

进出口商品归类管理及实务操作技巧(2天) 培训时间:2016年4月21-22日上海7月14-15日上海11月24-25日上海 培训费用:3600元/人(授课费、教材费、培训证书、发票、午餐及茶点等) 培训对象:公司高管、进出口部门经理、采购经理、合规经理、物流经理、财务经理、关务主管及相关人员。 课程特色: 知识的系统性:把握商品归类工作重难点,全程案例教学,充分理解和掌握海关商品归类正确操作;内容的实用性:洞悉商品归类海关管理和技术操作技巧,对企业的关务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讲解的实战性:以最新最全的海关案例来解析课程内容,以成功的经验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课程收益: 本课程可以让培训者获得以下收益: ⒈对国际通用的《协调制度》在海关管理、贸易管制、出口退税等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了解; ⒉熟悉我国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工作机制,通过对其归类技术层面的条款及法律依据的充分掌握,合理规避相关税费,谋取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⒊充分理解海关新近推出的归类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政策降低成本,便利通关。课程大纲: 第一模块、海关商品归类与《税则》的关系 1、进出口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发展历程 2、《协调制度》在我国应用演变情况 3、《税则》实施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4、海关税收形式与企业商品归类风险 …… 第二模块、进出口商品归类政策解析与应对 1、海关商品归类政策的有效运用 2、 ***案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 3、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基本框架 4、中国与美欧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 5、典型商品海关归类政策运用剖析 6、海关商品归类政策运用途径解析 7、HS编码确定在中国为何如此重要 8、海关颁布的归类政策的理解与应用 …… 第三模块、进出口商品归类管理解析1、进出口税则结构及税号子目编排 2、中国海关商品归类的组织机构及全国分布 3、海关商品归类工作总流程及风险监控流程 4、海关化验与社会化验的辩证关系 5、海关化验的组织结构及其法律地位 6、海关化验工作流程及其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7、海关商品预归类(商品归类行政裁定)申请流程 8、预归类指导意见书的法律效力与实际使用效果 9、海关商品预归类、归类行政裁定及归类决定对比 10、海关系统内部商品归类疑难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思路 11、海关与企业对商品归类争议的有效解决途径

HS编码归类方法

HS编码归类方法 有列名归列名; 没有列名归用途; 没有用途归成分; 没有成分归类别; 不同成分比多少; 相同成分要从后。 一、列名优先原则:有列名归列名 本文所述“有列名”是指《税则》中税(品)目条文或者子目条文中列名具体或比较具体的商品名称,即商品表现出的特征与商品归类的语言基本吻合。例: 1.已冲洗并已配音的供教学用的35毫米电影胶片(税号3706.1010); 2.规格及形状适于安装在船舶舷窗上的安全玻璃(税号7007.1110); 3.功率为80瓦的吊扇(税号8414.5110)。 这其中包括《归类总规则》规则二(一)所示的:在进出口时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的,该项商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例如: 1.已剪裁成型未缝制的机织面料分指手套(税号6216.0000); 2.缺少鞍座的山地自行车(税号8712.0030); 3.未喷漆的自行车架(税号8714.9100); 4.缺少螺钉的塑料制眼镜架(税号9003.1100)。 以及这些商品的拆散件及成套散件(SKD—成套部件,CKD—成套散件),例如: 1.高速摄影机成套散件(税号9007.1910); 2.机动游览船成套部件(税号8901.1010); 3.尚未焊接装配的成套心电图记录仪(税号9018.1100)。 还包括《归类总规则》规则二(二)所示的:某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但不得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的。例如: 1.加碘的食用盐(税号2501.0011); 2.加糖的牛奶(税号0402.9900); 3.加有着色剂的砂糖(税号1701.9910); 4.皮革制分指手套、口上镶有兔毛皮装缏条(税号4203.2990)。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理解“有列名”即是由品目条文及子目条文所组合而成的商品名称,已完整或者基本描绘出我们进行归类的进出口商品的特征。显示出的商品列名与实际商品已经具体。由此,根据《归类总规则》规则三(一)所示,列名比较具体的税(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税(品)目,即本文所称的列名优先的原则。列名优先的原则是进出口商品归类的第一原则,也是首选的归类方法。. 因此,在我们进行商品归类练习时,首先要根据所归类商品的特征,如:商品的主要成分、加工方式、规格、用途、等级、包装方式、功能作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其相适合的品目,最后以“列名优先”的原则进行归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第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不得以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 第九条海关应当依法对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商品编码等进行审核。 第十条海关在审核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归类事项时,可以依照《海关法》和《关税条例》的规定行使下列权力,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予以配合: (一)查阅、复制有关单证、资料; (二)要求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必要的样品及相关商品资料; (三)组织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化验、检验,并且根据海关认定的化验、检验结果进行商品归类。 第十一条海关可以要求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确定商品归类所需的资料,必要时可以要求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补充申报。 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拖延、拒绝提供有关单证、资料的,海关可以根据其申报的内容依法审核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 第十二条海关经审核认为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编码不正确

进出口贸易商品归类海关管理

进出口贸易商品归类海关管理 【举办时间】2011年12月22-23日上海 【主办单位】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参加对象】财务经理、进出口部门经理、采购经理、物流经理、关务主管、报关员 【学习费用】2980元/人(含授课费、资料费、证书费、午餐等) 【咨询报名】朱老师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上门内训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特色 ◆内容的实用性:讲授和分享商品归类海关管理和技术操作技巧,对企业的关务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和 帮助; ◆讲解的实战性:以企业关务实际发生的重要案例来解析课程内容,以成功的经验解决学员实际工作中 的难题; ◆知识的系统性:把握企业商品归类工作难点,让学员在全程案例教学中,充分理解和掌握海关商品归 类的正确操作。 课程目标 本课程可以让培训者获得以下收益: 1. 对国际通用的《协调制度》在海关管理、贸易管制等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了解; 2. 熟悉我国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工作机制,通过对其归类技术层面的条款及法律依据的充分掌握谋取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3. 充分理解海关新近推出的归类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便利通关。 课程大纲 一、商品归类与《税则》的关系 ⒈进出口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发展历程 ⒉《协调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演变情况 ⒊《税则》实施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⒋海关税收形式与企业商品归类风险 二、进出口贸易中商品归类政策解析

⒈商品归类政策的运用 ⒉冻鸡块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 ⒊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基本框架 ⒋中国与美欧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 ⒌我国中集集团登机桥子目的单列 ⒍普洱茶引发的对品目09.02注释修订问题 ⒎海关税政研究新增税目“汽车散热器”…… 三、进出口贸易中商品归类海关管理解析 ⒈进出口税则结构及税号子目编排 ⒉中国海关商品归类的组织机构及全国分布 ⒊海关商品归类工作总流程及风险监控流程 ⒋海关化验与社会化验的辩证关系 ⒌海关化验的组织结构及其法律地位 ⒍海关化验工作流程及其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⒎海关商品预归类(商品归类行政裁定)申请流程 ⒏海关商品预归类、归类行政裁定及归类决定对比 ⒐海关系统内部商品归类疑难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思路 ⒑海关与企业对商品归类争议的解决途径 ⒒我国现行海关商品归类磋商机制的缺陷性 ⒓企业如何确实有效的运用好商品归类磋商机制 ⒔欧美发达国家海关商品归类争议的解决途径及借鉴性 ⒕我国目前相关企业对海关商品归类工作的态度及解决方法 ⒖如与海关就商品归类产生利益分歧,如何与其打交道并有效争取四、进出口贸易中商品归类操作技巧解析 ⒈企业商品归类工作开展与出口退税操作的关系 ⒉企业相关人员正确开展海关商品归类工作的基础 ⒊哪些是在进行商品归类过程中可采用的法律依据 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结构及商品分布情况 ⒌结合案例对归类总规则(一-六)的理解及其正确运用 ⒍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影响及如何规避 ⒎行业标准或约定与《协调制度注释》产生分歧该如何解决 ⒏海关对部分轻工产品的归类思路及其操作技巧解析 ⒐《协调制度》中的机电商品范畴及其分布情况 ⒑进出口机器零部件的归类思路及其操作技巧解析 ⒒海关对组合机器和多功能机组的归类思路及现行的操作方法

最新《海关商品归类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高等院校的外经贸,尤其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开设的专业课。该课程是适应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急需大量进出口报关人才而开设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了解海关商品归类专业知识,熟悉海关商品归类规则、编码表类别和种类,掌握海关商品归类的技巧,能满足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知识需要,并具有一定报关员岗位适应和操作能力。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必修课,它属于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课程,但从培养目标看又更倾向实务课。协调制度是适用于海关税则、海关统计、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多方面需要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本课程是以《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为研究对象的专业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进行归类是满足报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协调制度的组成和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地位、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和子目注释;主要类、章的商品范围及归类原则和方法;重点商品的归类基础知识及应归入的商品编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进行归类是满足报关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进行归类是满足报关实际工作的需要。 教学方法:协调制度分类体系理论性较强,宜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协调制度各相关类章所属商品的区别和联系及常见进出口商品归类时易发生混淆和忽视等方面宜配合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对于某些篇可采取自学加讲解的方式。结合历年试题进行分析讲解,并通过章节的针对性技巧归类练习来提高学生查询商品编码的水平和参加报关员资格证考试的应试能力 三、面向专业: 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贸易实务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与国际贸易、国际货运专业知识联系较少,但需要学生基本商品学知识,懂得商品基本性质、构造、用途等知识,只有具备这些有关商品的基本知识才正确对商品进行归类。 五、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1篇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1学时) 1.1《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A)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A) 1.3《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C) 本篇小结

商品归类题

海关图书增值网练习题 课时练习题 ()1、单选:目前,给予我国出口产品普惠制待遇的国家共有__________ 个:A:38 B:39 C:40 D:41 ()2、多选:除了保险单以外,我国进出口业务中常采用的保险单据有: A: 担保保险单B: 保险批单C: 预约保险单D: 保险凭证 ()3 、填空:根据《原产地条例》的规定,()主要适用于实施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标记管理、国别数量限制、关税配额等非贸易管理措施及政府采购、贸易统计等对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证明。 ()4、填空:原产地证书签发的依据是()。 ()5、填空:商品归类决定,是指()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作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 ()6、判断:保险凭证又称“小保单” ,其法率效力与保险单相同。 ()7、判断:由出口商、生产厂家出具的厂商产地证,不属于一般原产地证书的范围。 课时练习题(归类总规则) ()1、单选: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有: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它们的优先顺序是:() A: 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则B: 归类总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C: 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归类总则D: 章注—子目注释—类注—归类总则)2、单选:具有扫描功能和传真功能的组合机,其中传真功能为主要功能,

归入品目8517,运用的依据是: A: 归类总规则一B: 归类总规则二(二)C: 归类总规则三(二)D: 归类总规则四()3、冷冻的鸡胗,依据规类总规则一,应将货品归入品目: A: B:01.05 C: D: ()4、马戏团的马匹看似可归入第一章的“活动物” ,但第一章注释三规定:本章不包括“品目95.08 ”的动物,因此,根据章注释、品目条文,将该货品归入品目,此归类依据为:A: 规则一B: 规则四C: 规则五D: 规则六 ()5、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 A: 归类总规则一说明标题不能作为归类的依据 B: 归类总规则一说明标题,仅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C:归类总规则一说明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只是税目条文。 D: 商品在《协调制度》中的归类依据有税目条文、类注或章注以及归类总规则。 ()6、判断:依据《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 应是按类、章及分章的标题和税目条文及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归类。() 课时练习题 ()1、单选:成套的手机散件应按照整机归类,归入税号手持(包括车载) 式无线电话机,运用的依据是: A: 归类总规则二(一)B: 归类总规则二(二)C: 归类总规则三(二)D: 归类总规则三(三) ()2、单选: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 A: 归类总规则二说明税目所列货品应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协调制度2007年版研究)之十五附录二 其他海关归类制度 一、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58 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的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HS编码

一、单选题: 1、请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关进出口税则》的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设立 B.归类总规则一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的商品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C.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 D.当税目条文、类注和章注没有专门规定,而商品归类不能确定时,按与该商品最相类似的商品归类 标准答案:d 解析:D错误,而商品归类不能确定时,不是按商品最相类似的商品归类,而应该按规则二至规则六依次使用。而按最相类似的商品归类属于归类总规则四,因此是错误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列名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一般税目 B、在进行商品归类时,混合物可以按照其中的一种成分进行归类 C、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商品的包装容器应该单独进行税则归类 D、从后归类原则是商品归类时,优先采用的原则 标准答案:a 3、对商品进行归类时,品目条文所列的商品,应包括该项商品的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这些非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 A.基本功能 B.相同用途 C.基本特征 D、核心组成部件 标准答案:c

4、在进行商品税则分类时,对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以上税号的商品,在税目条文和注释均无规定时,其归类次序为()。 A、基本特征、最相类似、具体列名、从后归类 B、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最相类似 C、最相类似、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D、具体列名、最相类似、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标准答案:b 解析:根据归类总规则三和规则四的规定,当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以上税目时,应按规则三的具体列名、基本特征、从后归类的原则进行归类。当上述归类没办法解决时,则按规则四的最相类似归类原则进行归类。 5、解决商品归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有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它们的优先顺序应为()。 A、子目注释—章注—类注—归类总规则 B、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子目注释 C、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归类总规则 D、子目注释—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 6、《协调制度》中的税(品)目所列货品,除完整品或制成品外,还应包括()。 A、在进出口时具有完整品基本特征的不完整品 B、在进出口时具有制成品基本特征的未制成品 C、完整品或制成品在进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D、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基本特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在进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标准答案:a, b, c, d

归类总程序讲解

归类总程序讲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商品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1、条文内容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体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2、规则解释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本身不是归类依据,归类的法律依据应该是品目条文和类注、章注,如果按品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还无法确定归类的,才依次按规则二,三,四,五,六来归类。 规则二 1、条文内容 品目所列货物,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本质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进口或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2、规则解释 规则二(一):所有列出某一物品的品目范围不仅包括完整的物品,还应扩大到包括: (1)不完整品(是否缺少关键部件)例如:缺少电池的,仍然按照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类。 (2)未制成品(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制成品的特征)例如:齿轮毛坯,虽需要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制成品,但是已具有制成品的大概形状或轮廓,则可以判断为具有齿轮的基本特征。 (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例如:组装木制家具,为了方便搬运拆开了,也应按家具归类,而不是木板。 规则二(一)要点:只要具备完整品或制成品的本质特征,就按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 规则二(二):两层含义 (1)是针对混合及组合材料或物质,以及由两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的归类。规定品目所列材料或物质,还应该扩大到该材料或物质中可以加入其他材料或物质;但是条件是加入材料或物质并不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或其所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例如:品目40"天然软木制品"应该包括天然软木制成的或者天然软木和其他材料制作成的,比如,53"涂蜡的热水瓶软木塞

商品归类的方法

商品归类的方法 [摘要] 快速、准确地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是报关员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也是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采用规则概括、举例说明等方式,帮助考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商品归类的简单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考试分数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字]商品归类归类总规则例证说明 [abstract]Quickly and accurately import and export customs declaration of goods are classified is a must-have business skills, but also qualification of customs declarer unified national examination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In this paper, general rules, for example, shows, etc., to help candidates better, faster and simple command th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so as to improve test scores and the ability to use purposes. [key word]goods classificationGeneral classification rules Illustrated by examples 所谓的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为实现海关管理的不同目的,而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的统一的类别划分。同时,也是我们报关员资格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近年来,商品归类的考题在整个报关员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现已占据全卷总分的25%。从考试结果分析,由于它是考卷中下压分数的考题,考生很难完全解答正确,因此广大考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另外,商品归类也是我们一个合格的报关员应该要具备的一种技能,要了解进出口货物的名称、规格、用途等方面,才能正确有效的开展报关工作。这也是我要用本文介绍商品归类方法的原因。 一、《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书中,“杠”的含义与作用 在商品编码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到四条短线“—”,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杠”,一条叫“一杠”,两条叫“两杠”以此类推。在编码书中,杠起到的是标志的作用,掌握杠的数量及其所属是我们快速准确查找商品编码的有效和必要途径。 杠之间是并列和包含从属的关系,简单举个例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同的学校与学校之间是一杠关系,同一所学校里的系部与系部之间是二杠关系,同一个系部里的专业之间是三杠关系,同一个专业里的班级之间是四杠关系。学校与系部、系部与专业、专业与班级之间是包含从属关系,学校与学校之间是并列关系。一杠和一杠并列,二杠和二杠并列,以此类推。学校包含系部,即一杠包含二杠,系部包含专业,即二杠包含三杠,专业包含班级,即三杠包含四杠。通过下面的例子对“杠”的查找做简单的介绍: 如:01.05家禽,即鸡、鸭、鹅、火鸡及珍珠鸡

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让学生打印的内容)

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 我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是根据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工作的需要,分别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这两个分类目录品目号列在第1-97章完全一致,均是以《协调制度》为基础,结合我国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 编码:01011100 改良用野马 其中,章、税(品)目、五六位数级子目号列为《协调制度》原有的编码,七八位数级子目号列为我国增加的编码。 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第1章至第5章) 第1章活动物 本章包括所有活动物,但下列各项除外: (一)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税(品)目号0301、0306、0307) (二)培养微生物及税(品)目号3002所列其他产品。 (三)流动马戏团、动物园或其他类似巡回展出用的动物(税(品)目号9508) 第2章肉及食用杂碎 本章包括可供人食用的各种动物肉及食用杂碎,但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除外。 本章动物产品的加工程度仅限于鲜、冷、冻、盐腌、干制、熏制或在面上撒糖或糖水的。若进一步加工,如经煮、蒸、烤、炸、炒等,一般就归入第16章。 第3章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这些动物可供直接食用、工业用(制罐头等)、产卵或观赏用。 水生无脊椎动物,均归入本章,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海参、海蜇、海胆等。 常见的海蜇保存制作方法有两种:即用盐腌制或用明矾腌制。用盐腌制的归入本章,用明矾腌制的归入子目号16059010。 第4章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 第5章其他动物产品 本章包括各种未加工或仅经简单加工的各种未列名的动物产品,通常不作为食品(但某些动物肠、膀胱、胃及动物血除外)。归入本章的产品有,未加工的人发、猪鬃、马毛、骨、角、蹄、爪、壳及供配药用的动物产品等。 本章注释对“未加工的人发”做了说明,因此如已按发根和发梢进行过整理或已经除简单洗涤之外的加工的人发应归入第67章。 第二类植物产品(第6章至第14章) 活植物(第6章)、食用植物产品(第7章至第12章),非食用植物产品(第13章和第14章)。 第6章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鳞茎、根及类似品;插花及装饰用簇叶 第7章食用蔬菜、根及块茎 第8章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 第9章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 本章包括咖啡、含咖啡的咖啡代用品、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这类产品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捣碎或制成粉末。

商品归类制度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 第1章活动物 本章主要包括除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外的各种活动物 第2章肉及食用杂碎 本章主要包括第一章所列可供食用的动物的肉及食用杂碎,以及未炼制的、不论是否供人食用的不带瘦肉的肥猪肉、猪脂肪及家禽脂肪 第3章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第4章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 第5章其他动物产品 第二类植物产品 第6章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鳞茎、根及类似品;插花及装饰用簇叶 第7章食用蔬菜、根及块茎 第8章食用水果及坚果;柑橘属水果或甜瓜的果皮 第9章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 第10章谷物 第11章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 第12章含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 第13章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 第14章编结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 第三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致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 第15章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致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 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第16章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 第17章糖及糖食 第18章可可及可可制品 第19章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 第20章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 第21章杂项食品 第22章饮料、酒及醋 第23章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配料的动物饲料 第24章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第五类矿产品 第25章盐;硫磺;泥土及石料;石膏料、石灰及水泥 第26章矿砂、矿渣及矿灰 第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矿物蜡 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 第28章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 第29章有机化学品 第30章药品 第31章肥料 第32章鞣料浸膏及燃料浸膏;鞣酸及其衍生物;染料、颜料及其他着色料;油漆及清漆; 油灰及其他类似胶粘剂;墨水、油墨 第33章精油及香膏;芳香料制品及化妆洗品

HS归类总规则

HS归类总规则(Gener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armonized System) 一、规则一 (一)条文内容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体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二)规则解释 1、“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没有法律效力) 2、“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3、“如果按照品目条文、类注或章注无法确定归类,,按以下的其他规则(规则二、三、四、 五、六)确定品目的归类。” 在对商品进行归类的时候,如果按品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还无法确定归类的,才依次按规则二、三、四、五、六来归类。 二、规则二 (一)条文内容 (一)品目所列货物,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进口或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二)规则解释 规则二(一):所有列出某一物品的品目范围不仅包括完整的物品,还应扩大到包括: 1、不完整品(是否缺少关键部件) 例如:缺少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仍然按照笔记本电脑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类。 2、未制成品(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制成品的特征) 例如:齿轮毛坯,虽需要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制成品,但是已具有制成品的大概形状或轮廓,则可以判断为具有齿轮的基本特征。 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 例如:组装木制家具,为了方便搬运拆开了,也应按家具归类,而不是木板。 规则二(一)要点:只要具备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就按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λ 规则二(一)一般不适用于第一类至第六类各品目的商品。λ 历年考题: 2007年判断题:按照归类总规则的规定,税目所列货品,还应视为包括该货物的完整品或制成品在进出口时的未组装件和拆散件。 答案:对 规则二(二):两层含义 1、是针对混合及组合材料或物质,以及由两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的归类。规定品目所列材料或物质,还应该扩大到该材料或物质中可以加入其他材料或物质;但是条件是加入材料或物质并不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或其所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 例如:品目4503“天然软木制品”应该包括天然软木制成的或者天然软木和其他材料制作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