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送器的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6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电导率变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溶液中电导率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水质监测和流程控制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原则、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应用。
一、设计原则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精确度:电导率的测量精确度对于控制和监测过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电导率变送器需要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
2. 稳定性:电导率的测量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电极质量和液体成分等。
电导率变送器需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稳定地工作。
3. 长期稳定性:电导率变送器应具备较长时间的稳定性,避免传感器的老化和漂移。
4. 抗干扰能力:电导率测量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电导率变送器需要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5. 易用性:电导率变送器的操作和维护应简单方便,用户可以轻松掌握和操作。
二、工作原理电导率是液体导电性的度量,在测量过程中,电导率变送器使用两个电极将电流传输到液体中,并测量电流通过液体的能力。
电导率变送器的测量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和液体的电导性质。
液体的电导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电导率 = 电解质浓度× 电解质电导系数电解质电导系数是电解质的特性,电解质浓度是电解质在液体中的浓度。
三、主要组成部分电导率变送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 电解质测量电极:用于将电流传输到液体中,并测量液体的电导率。
电极通常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2.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电导率与温度密切相关,电导率变送器需要测量液体的温度以进行修正。
3. 电导率转换器:用于将电极测量到的电导率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
转换器通常具有调节功能,可以调整输出信号的范围和灵敏度。
4. 显示器:用于显示电导率的测量结果。
显示器通常具有数字显示和报警功能,可以将测量结果直观地展示给用户。
四、应用电导率变送器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监测和食品生产等领域。
智能压力变送器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现在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离不开传感器,而智能压力变送器是压力测量的关键传感器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实现了对压力的实时测量、处理和传输。
本课题旨在研究并设计一种新型的智能压力变送器,以满足现代工业对于快速、准确测量压力的需求。
二、选题意义和目的随着工业领域的发展,对于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性能智能压力变送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与传统压力变送器相比,新型智能压力变送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能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和更可靠的稳定性优势。
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并设计一种新型智能压力变送器,以解决现代工业对压力测量的需求,并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预期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1.研究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原理和技术,了解其功能和优点;2.设计一种新型智能压力变送器,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压力测量功能;3.实现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制造,测试和优化,评估其性能指标;4.为工业生产提供一种新的压力测量解决方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1.调研分析现有的智能压力变送器的技术发展状况与应用情况,了解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2.分析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机制,确定设计方案;3.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搭建,优化设计方案;4.进行样机制造和实验测试,测试性能参数和优化算法;5.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并进行最终实验验证;6.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毕业论文。
五、可能的困难与挑战智能压力变送器的设计和制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压力测量、电路设计、软件编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样机稳定性、测量精度和环境适应性等挑战。
此外,理论设计与实际制造的差异也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设计方案。
六、研究进度安排1. 第1-2个月:调研分析,确定设计方案;2. 第3-4个月: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搭建,优化设计方案;3. 第5-6个月:进行样机制造和实验测试,优化算法;4. 第7-8个月: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并进行最终实验验证;5. 第9-10个月:总结研究成果,编写毕业论文;6. 第11-12个月:进行论文答辩及修改。
压力变送器建标技术报告以下是一份压力变送器建标技术报告的示例,供您参考:一、引言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压力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压力变送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一套完整的建标技术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介绍压力变送器的建标技术,包括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校准方法等方面。
二、技术要求1. 压力测量范围: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压力测量范围,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压力测量需求。
2. 精度要求:根据实际应用对测量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稳定性要求: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压力变送器,以降低长期使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4. 环境适应性要求:根据实际应用的环境条件,选择能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的压力变送器。
三、测试方法1. 测试设备:选用高精度的压力测试设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减小测试误差。
3. 测试程序:制定详细的测试程序,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测试结果记录等。
4. 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压力变送器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四、校准方法1. 校准设备:选用高精度的校准设备,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2. 校准环境:确保校准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减小校准误差。
3. 校准程序:制定详细的校准程序,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过程、校准结果记录等。
4. 校准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校准周期,以确保压力变送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本报告对压力变送器的建标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校准方法等方面。
通过建立完善的建标技术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压力变送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业领域提供更好的测量服务。
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温度变送器设计与总结报告摘要: 本文的温度变送器是基于SOC 系列单片机C8051F350的温度测量装置。
利用温度传感器(采用P t100),将温度转化成电信号,经过放大,A /D 转换,MCU 线性化处理,D/A转换,V /I 变换,最后将温度测量值转换成4~20mA 的电流输出。
温度传感器转化的电信号,经放大以及A/D 转换送到C8051F350单片机中,通过单片机处理与误差校正将测得电阻值在LED 数码管中显示。
关键词:Pt100 C 8051F350 LED 数码显示管 V/I 转换一、方案的设计与论证方案一:单片机选用C8051F 360,其内部集成有10位的ADC ,1024210 ,分辨率较低,导致结果的精度不高。
方案二:单片机选用C8051F350,它内部是24位的A DC ,分辨率较高,能够使结果的精度满足题目的要求。
故采用此方案 温度变送器的主体设计方案如图1390ΩV 图1 温度变送器的设计框图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1.温度传感器部分:温度传感器采用P t100(如图1用Rt 表示)。
V REF 提供+5V 的电压,通过R1,R t,R2,R3构成的桥式电阻网络将温度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得到差分输入电压V =V1-V2。
此题中通过改变Rt 的阻值来代表不同的温度值。
桥式电阻网络如图1.1所示。
单片机采集的数据经过系统校准后,假定AD 输出的数字量为ADC Da ta ,温度传感器等效电阻为R TDA T,基准电压源为VREF 。
依据此电桥输出电压V1,RTDAT 的计算关系如下:①22132767*V ADCDataV V +=②111*V V V R RTDAT REF -=V REFV 1V 2图1.1 桥式电阻网络2.放大电路部分、A/D 转换器:C8051F360有一个全差分24位的Sigma -D elt a模/数转换器(ADC ),该ADC 具有在片校准功能,两个独立的抽取滤波器可被编程到1KHz 的采样率。
压力变送器可行报告1.引言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高压或低压信号转换为标准电流或电压信号输出的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和监测系统中,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压力变送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精度不高、响应速度慢、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压力变送器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压力变送器进行评估和分析:性能、适用范围、价格和服务等,以便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压力变送器。
2.性能评估2.1精度精度是衡量压力变送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来说,压力变送器的精度越高,其输出的信号就越接近实际值。
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中,精度往往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生产质量和效率。
目前市场上的压力变送器精度范围比较广,从0.1%到0.25%不等。
因此,在选择压力变送器时,用户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进行选择。
2.2响应速度响应速度是指压力变送器对外界压力变化的反应时间。
通常来说,响应速度越快,压力变送器就越能满足复杂的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响应速度也受到环境因素、采样率和信号传输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用户在选择压力变送器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其满足实际需求。
2.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压力变送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压力变送器的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压力变送器时,用户应该考虑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稳定性。
3.适用范围3.1测量范围测量范围是指压力变送器能够测量的压力范围。
不同类型的压力变送器有不同的测量范围,通常从0到几十MPa不等。
在选择压力变送器时,用户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测量范围来进行选择。
3.2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指压力变送器使用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气体或液体介质等。
不同的压力变送器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用户在选择压力变送器时也要考虑其适用的工作环境。
4.价格评估在选择压力变送器时,价格也是用户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电导率变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导率的仪器,常用于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导率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电流通过的能力,是评价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和电导质量的重要指标。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采集电路设计,AD转换电路设计和输出电路设计等。
采集电路是将电导率变送器与电极接触的部分,它能够将溶液中的电导率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将其输出。
采集电路通常包括电极、放大器、滤波器等部分。
电极是电导率变送器与溶液接触的部分,其选择应考虑到其材料、形状等要素。
放大器用于放大电极所产生的微弱电压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滤波器用于去除电压信号中的杂散干扰,并保留电导率信号。
AD转换电路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传输。
输出电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供外部设备读取的电信号,常见的输出方式包括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和用户交互设计等。
数据处理算法设计用于将采集到的电导率信号转化为具体的电导率数值。
常见的算法包括比例积分法、多项式拟合法等。
用户交互设计用于实现用户与电导率变送器的交互操作,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设置参数、查看数据等。
通常,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操作方便。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抗干扰性能、稳定性等因素。
抗干扰性能主要包括抗电磁干扰、抗静电干扰等。
稳定性主要包括温度稳定性、信号稳定性等。
为了提高抗干扰性能,可以采用屏蔽技术、滤波技术等。
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温度补偿技术、自动校准技术等。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硬件设计包括采集电路设计、AD转换电路设计和输出电路设计等。
软件设计包括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和用户交互设计等。
还要考虑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等因素,以提高电导率变送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变送器设计报告模板1.引言1.1 概述变送器是一种用于将各种物理量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的装置,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介绍变送器的设计及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变送器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变送器设计的要点,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信号输出稳定性的保证。
最后,我们将介绍变送器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设计的变送器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
通过本报告的内容,读者将了解到如何进行变送器的设计与性能测试,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能够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报告的整体结构和编写内容的安排。
在本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各章节的内容概要以及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报告的内容。
具体来说,本报告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变送器设计报告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别介绍变送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性能测试方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最后进行结束语的总结。
通过本报告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部分的内容概要和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报告的整体意义和价值。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变送器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便于提供一个设计变送器的参考模板。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变送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对变送器设计的总结和展望。
同时,通过对变送器设计的全面分析,促进读者对变送器设计领域的深入思考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变送器的基本原理变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传输物理量的装置,常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并将其转化为标准的电信号输出。
压力变送器毕业设计压力变送器毕业设计在工程学领域,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常见的仪器设备,用于测量和转换压力信号。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石油化工、电力、制药等。
对于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压力变送器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既考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背景介绍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它通常由传感器和转换电路组成。
传感器负责测量压力信号,而转换电路则将其转换为电流、电压或数字信号输出。
压力变送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测量范围、精度、稳定性等。
二、设计目标在进行压力变送器毕业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
例如,设计一个测量范围为0-100MPa的压力变送器,精度达到0.5%FS,输出信号为4-20mA。
设计目标的明确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设计和实验。
三、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压力变送器的核心部件,其选择对整个设计至关重要。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压阻式、电容式等。
不同的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学生需要根据设计目标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四、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压力变送器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电路时,学生需要考虑信号放大、滤波、线性化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现代压力变送器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控制芯片,并编写相应的程序。
五、实验验证设计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是检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压力变送器的性能测试,如测量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等。
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六、问题分析与解决在进行实验验证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信号干扰、线路连接错误等。
学生需要具备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七、总结与展望压力变送器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总结与展望。
\Pt100温度变送器设计报告HEBEI UNITED UNIVERSITY小组成员: 09电气(1)任燕凯09表(2)周震09表(2)张柔目录一:变送器的设计原理 (3)1:pt100热电阻的介绍 (3)2:基于双恒流源的三线热电阻测温探头电路的设计 (4)3: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5)4:基于ADC0804的采样系统设计 (6)5:基于1602的显示电路的设计 (7)6:基于DAC0832的模拟量输出设计 (8)7 :4~20mA电路的设计 (9)三:程序设计 (9)1. 程序流程图 (9)2.程序如下所示: (10)一:变送器的设计原理1:pt100热电阻的介绍热电阻: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利用此特性就可以进行对温度的测量。
pt100是铂热电阻,它的阻值跟温度的变化成正比。
PT100的阻值与温度变化关系为:当PT100温度为0℃时它的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欧姆。
它的工业原理: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成匀速增长的。
应用于医疗、电机、工业、温度计算、阻值计算等高精温度设备,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泛。
用热电阻测温时,工业设备距离计算机较远,引线很长,用以引进干扰,并在热电阻的电桥中产生长引线误差。
解决方法为三线制连接方法。
图为恒流源三线式铂阻测温电路,有两个的电流源分别施加给PT100和100Ω(千分之一精度)电阻及各自同质同长的导线上。
由于采用由LM324构成的39倍差分放大电路,使温度在0~100摄氏度变化,电压输入在0~伏之间变化,且导线的分压部分已被消除,即0摄氏度时Pt100为100Ω,差分放大器两端两个输入电压为0V,当升温后,差分放大电路将Pt100变化的阻值进行放大。
由LM324构成的电压跟随器经阻容低通滤波起作为反映当前温度的电压值,待后续处理。
该电路传感器引线的长度可达到300多米且保证精确的测量。
3: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最小系统是指可以保证单片机工作的最少硬件构成,对于单片机内部资源能够满足系统的需要,可直接采用最小系统。
HART通用压力变送器的设计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压力变送器采用的传感器种类,并说明采用传统的信号处理电路需要不同的电路与之配合使用,造成产品种类较多,不宜量产。
然后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崭新的设计思想,采用这种电路能支持各种压力传感器,包括陶瓷电容、陶瓷压阻、扩散硅、蓝宝石、溅射薄膜、应变片、称重传感器、3051/1151传感器、单晶硅压力、二~四线电阻等连接。
新电路可以提供软件可控的恒压、恒流输出给传感器,并可以采集两路差分或四路单端输入信号(用于传感器温度漂移补偿),主电路拥有很小尺寸32.4mm×22.6mm×5.6mm(该尺寸可以用于原模拟投入式仪表的壳体,并将在2005年底推出29.5mm×21.5mm×5.1mm姊妹产品应用于1英寸直径投入式壳体的产品)。
本文同时介绍了压力变送器采用的四级抗干扰保护措施以及他们的功用,并介绍树脂密封主电路和六面电磁屏蔽的设计方法,这些特殊设计使产品拥有了极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抗干扰特性。
最后,本文给出了通用压力变送器的主要指标和典型应用图,并列举了其在HART数据通信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恢复出厂设置、可控传感器增益等)。
第一节需求的提出压力变送器是工业控制系统使用最多的设备之一,目前压力变送器使用的传感器种类较多,有陶瓷电容、陶瓷压阻、扩散硅、蓝宝石、溅射薄膜、应变片、称重传感器、3051/1151类金属电容式传感器、单晶硅压力(差压)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
由于这些传感器的负载阻抗、激励方式、输出信号灵敏度、补偿方式均不相同(参阅表1),所以以往的变送器均有不同的配套电路与相应的传感器配合,产品种类较多,给生产制造部门和采购部门带来很多不便,另外也使供货周期延长。
表1:部分压力传感器典型特性(各厂家实际传感器可能有较大差别)第二节新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能不能设计一种信号处理电路,配合软件控制,能满足所有的压力传感器的使用需求呢?答案是肯定的。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电导率变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电导率的仪器,它将液体电导率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用于监控和控制液体中的溶质浓度。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是电导率变送器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传感器选择和电路设计。
传感器选择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电导率传感器。
一般来说,电导率传感器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种。
通用型传感器适用于测量液体的一般电导率范围,而专用型传感器适用于特殊工况下的高电导率液体测量。
传感器的选择要考虑到测量范围、准确度、响应时间等因素。
电路设计是实现电导率变送器功能的关键。
电路设计包括信号采集、信号放大、信号转换和输出等部分。
信号采集是指将传感器测量到的微弱电信号采集到电导率变送器中。
为了保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使用高精度的模拟前端电路和过滤电路。
然后,信号放大是将微弱电信号放大到标准的电平范围内,以便后续处理。
为了得到较高的放大精度和稳定性,可以使用专用的运算放大器和滤波器。
接下来,信号转换是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和输出。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信号转换,可以使用高性能的A/D转换器。
输出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标准的业务信号输出,可以选择4-20mA 或0-10V等标准工业信号。
软件设计是电导率变送器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包括信号处理和显示控制。
信号处理是将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数字滤波、校正和线性化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信号显示控制是将处理后的信号显示在液晶屏上或通过通讯接口输出给上位机进行显示和记录。
通过软件设计,可以实现电导率测量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管理。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和设计合适的电路,而软件设计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和显示控制。
通过合理的设计,电导率变送器可以实现准确、稳定的电导率测量,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功率变送器实验报告功率变送器实验报告一、引言功率变送器是一种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设备,常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能量传输和转换。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功率变送器的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功率变送器的基本原理;2. 掌握功率变送器的操作方法;3. 分析功率变送器的性能指标。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功率变送器、电源、电阻、示波器等;2. 实验方法:按照实验要求连接电路,调节参数进行实验操作。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一:功率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对功率变送器进行了拆解,观察了其内部结构。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功率变送器主要由输入端、输出端、控制电路和功率转换电路组成。
输入端接收电源输入,控制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功率转换电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出。
2. 实验二:功率变送器的工作特性我们在实验中通过改变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来观察功率变送器的工作特性。
当输入电压增加时,输出电压也相应增加,但当输入电压超过一定范围时,输出电压将不再增加,说明功率变送器具有一定的饱和特性。
另外,当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输出电流也会随之变化,这表明功率变送器具有一定的电流调节能力。
3. 实验三:功率变送器的效率我们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来计算功率变送器的效率。
实验结果显示,功率变送器的效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当输入功率达到一定范围后,效率将趋于稳定。
这说明功率变送器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较好地转换电能。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功率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功率变送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性能指标对能源转换和传输起着关键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变送器,并合理调节其参数以实现最佳效果。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功率变送器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了我们对功率变送器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功率变送器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对其应用的掌握能力。
两线制4/20mA变送器的电路设计两线制4/20mA变送器的电路设计工业上普遍需要测量各类非电物理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角度等,都需要转换成模拟量电信号才能传输到几百米外的控制室或显示设备上。
这种将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称为变送器。
工业上最广泛采用的是用4~20mA电流来传输模拟量。
采用电流信号的原因是不容易受干扰。
并且电流源内阻无穷大,导线电阻串联在回路中不影响精度,在普通双绞线上可以传输数百米。
上限取20mA是因为防爆的要求:20mA的电流通断引起的火花能量不足以引燃瓦斯。
下限没有取0mA的原因是为了能检测断线:正常工作时不会低于4mA,当传输线因故障断路,环路电流降为0。
常取2mA作为断线报警值。
电流型变送器将物理量转换成4~20mA电流输出,必然要有外电源为其供电。
最典型的是变送器需要两根电源线,加上两根电流输出线,总共要接4根线,称之为四线制变送器。
当然,电流输出可以与电源公用一根线(公用VCC或者GND),可节省一根线,称之为三线制变送器。
其实大家可能注意到,4-20mA电流本身就可以为变送器供电,如图1C所示。
变送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特殊的负载,特殊之处在于变送器的耗电电流在4~20mA之间根据传感器输出而变化。
显示仪表只需要串在电路中即可。
这种变送器只需外接2根线,因而被称为两线制变送器。
工业电流环标准下限为4mA,因此只要在量程范围内,变送器至少有4mA供电。
这使得两线制传感器的设计成为可能。
在工业应用中,测量点一般在现场,而显示设备或者控制设备一般都在控制室或控制柜上。
两者之间距离可能数十至数百米。
按一百米距离计算,省去2根导线意味着成本降低近百元!因此在应用中两线制传感器必然是首选。
2. 两线制变送器的结构与原理两线制变送器的原理是利用了4~20mA信号为自身提供电能。
如果变送器自身耗电大于4mA,那么将不可能输出下限4mA值。
因此一般要求两线制变送器自身耗电(包括传感器在内的全部电路)不大于3.5mA。
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
电导率变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和溶液电导率并输出标准信号的仪器。
其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极选择:电极是电导率变送器的核心部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电极的选择方面,应该考虑到其材料的耐腐蚀性、导电性、耐温度变化的能力等因素,并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不同材质的电极,以防止相互干扰影响测量结果。
2. 传感器设计:传感器是电极连接的接口,用于将电导率变送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模拟信号输出。
在传感器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信号输出的平稳性和精度,以及避免和干扰信号的干扰。
3. 稳定性设计:电导率变送器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稳定工作,因此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在传感器和电路板等部件中采用高质量、稳定性好的元器件,并采取合适的散热措施以减轻电路板温度对电导率变送器工作稳定性的影响。
4. 电路设计:电路部分是电导率变送器的关键,其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比如噪声抑制、放大比例等。
在设计电路时,应该尽量采用低噪声的电路设计和自动增益控制的技术,以提高电导率变送器的信号处理能力。
5. 输出检测:电导率变送器通常输出标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为了保证输出的精度和稳定性,需要在输出电路中增加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的功能。
这种检测功能可以起到反馈作用,保持电导率变送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6. 校准: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需要对电导率变送器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应该进行多点校准和偏移校准,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总之,电导率变送器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电极、传感器、稳定性、电路、输出检测以及校准等各方面的因素,以提高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功率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功率变送器的调试方法。
3. 熟悉功率变送器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功率变送器是一种将电力系统中的功率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石油等工业领域。
功率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等参数,计算出电功率,并将其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功率变送器2. 电源3. 电流表4. 电压表5. 功率因数表6. 数据采集器7. 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电路将功率变送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功率因数表和计算机连接成实验电路。
2. 设定实验参数在计算机上设定实验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
3. 调试功率变送器打开电源,观察功率变送器的输出信号。
根据需要调整实验参数,使输出信号稳定。
4. 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功率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并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
5. 结果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功率变送器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表1:实验数据| 实验参数 | 实验值 || :------: | :----: || 电流(A) | 5.0 || 电压(V) | 220 || 功率因数 | 0.8 || 功率(kW)| 4.0 |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功率变送器能够准确地将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转换为功率信号输出。
在实验过程中,输出信号稳定,说明功率变送器的性能良好。
六、实验结论1. 功率变送器能够准确地将电力系统中的功率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输出。
2. 功率变送器在电力、化工、冶金、石油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在实验过程中,功率变送器的性能稳定,输出信号准确。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功率变送器的原理、调试方法和应用进行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功率变送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功率变送器的调试方法,并分析了其性能。
变送器设计与实现方案电子一班:宋肖磊、张善颖、王振昆一、方案简述:选择恒流补偿原理变送器电路;将电路设计分为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路稳压保护电路三部分构成;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传感器AD592收集温度信号,将收集到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同时通过恒流源补偿电路对得到的电流进行处理,平移;电流/电压转换电路:通过电阻电路将得到的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通过电位器的调节,得到所需要的电压;保护电路:电路由来两个IN4148二极管1K电阻组成,是电路输出电压保持在0-5V之间,从而用来实现将输出得到稳定的数据,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二、方案原理框图:三、电路的原理图原理:通过传感器接收温度信号,输出273-373uA电流,由R1、C1、R2、稳压管构成恒流源,输出273uA电流,从而得到0-100mA电流;再通过电阻R4以及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得到0-5V电压;两个二极管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最终得到我们需要得到的数据;四、标定方法:解决方法:调整VR1,改变is使V0= 0 ---调“零”五、元件描述:1、元件清单:a)温度传感器:AD592 1个b)电位器:5K ,10K 各1个c)稳压二极管:1个d)二极管:1N4148 2个e)电阻:1K 2个、30K 1个、47K 2个f)电解电容:100u 1个g)电容:104 3个h)反相运算放大器:OP07CP 1个i)线路板:1片j)其他元件:导线、焊锡若干2、元件介绍:1AD592输出电流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抗干扰能力高,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影响速度快,信号调理电路容易实现;其特性:供电:+4v~+30v温度系数:1uA/oK0摄氏度输出:工作温度:-25摄氏度~+105摄氏度非线性误差:摄氏度~摄氏度重复误差:正负摄氏度时飘:正负摄氏度/月AD592的封装图:温度输出特性曲线:AD592的参数:2反相运算放大器OP07CP具有低输入偏移电压10uV、低漂移电压℃和宽范围的供电电压±3V-±18V1和8为偏置平衡调零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正向输入端,4接地,5空脚 6为输出,7接电源+封装图:参数:。
一.基本要求.1、测量温度: 0℃ ~ 100℃2、输出电压: 0 ~ 5V3、测量误差:满刻度1%(0.05V或1 ℃)4、负载阻抗: >1 MΩ5、限制条件: 0V ≤输出电压≤5V6、安装:独立电路板结构二.方案选择(一)传感器的选择本设计核心原件温度传感器多种多样,下面将针对几种传感器做简要设计分析:方案 1 铂电阻温度传感,PT10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以无源的供电方式温度系数近达0.003851/ ℃,• 响应时间:2S ~ 30S(与结构有关),• 工作温度:-200 ℃ ~ +650 ℃,满足电路设计的要求,铂金属性能非常稳定,制成的温度传感器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非常好,工作温度范围很宽。
本身利用金属铂在温度变化时自身电阻值也随之改变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电阻两端的电阻值即为被测环境温度对应的阻值,测量方式极为方便,但铂电阻的阻值需要用电路变换为电压,电路复杂,为避免自热现象工作电流不能过大。
本设计将不采取。
方案 2 集成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20以+3.0V~ +5.5V的供电电压,测量精度可达0.5 ℃,工作温度范围-55 ℃ ~ +125 ℃,0功率待机,9bit 数字量输出,及其方便的为单片式数字化的测温传感器,无需信号调理电路,无需外围元件,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量值送给显示控制部分,但由于考虑该传感器成本较高,本设计也不采样。
方案 3 集成温度传感器 AD592集成温度传感器 AD592用+4V~ +30V供电,温度系数达到1uA/oK, 0 ℃输出电流273.2uA,工作温度范围-25 ℃ ~ +105 ℃,非线性误差0.1 ℃ ~ 0.5 ℃,AD592输出量为随温度变化的电流,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调理电路容易实现。
结论:综合以上比较,铂电阻温度与输出非理想线性关系,需作电抗到电压的转换,电路复杂,适合宽温范围测温。
DS1820 采用一线串行数字控制,操作过程复杂,初学者不易掌握。
变送器设计与实现方案
电子一班:宋肖磊、张善颖、王振昆一、方案简述:选择恒流补偿原理变送器电路。
将电路设计分为传感器信号
处理电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路稳压保护电路三部分构成。
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传感器AD592收集温度信号,将收集到的温
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同时通过恒流源补偿电路对得到的电流进行处理,平移。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通过电阻电路将得到的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通过电位器的调节,得到所需要的电压。
保护电路:电路由来两个IN4148二极管1K电阻组成,是电路输出电压保持在0-5V之间,从而用来实现将输出得到稳定的数据,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二、方案原理框图:
三、电路的原理图
原理:通过传感器接收温度信号,输出273-373uA电流,由R1、C1、R2、稳压管构成恒流源,输出273uA电流,从而得到0-100mA电流;再通过电阻R4以及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得到0-5V电压;两个二极管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最终得到我们需要得到的数据。
四、标定方法:
解决方法:调整VR1,改变 is使 V0= 0 ---调“零”
五、元件描述:
1、元件清单:
a)温度传感器:AD592 1个
b)电位器:5K ,10K 各1个
c)稳压二极管:1个
d)二极管:1N4148 2个
e)电阻:1K 2个、30K 1个、47K 2个
f)电解电容:100u 1个
g)电容:104 3个
h)反相运算放大器:OP07CP 1个
i)线路板:1片
j)其他元件:导线、焊锡若干
2、元件介绍:
(1)AD592输出电流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抗干扰能力高,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影响速度快,信号调理电路容易实现。
其特性:
供电:+4v~+30v
温度系数:1uA/oK
0摄氏度输出:273.2uA
工作温度:-25摄氏度~+105摄氏度
非线性误差:0.1摄氏度~0.5摄氏度
重复误差:正负0.1摄氏度
时飘:正负0.1摄氏度/月
AD592的封装图:
温度输出特性曲线:
AD592的参数:
(2)反相运算放大器OP07CP具有低输入偏移电压(10uV)、低漂移电压(0.2uV/℃)和宽范围的供电电压(±3V-±18V)1和8为偏置平衡(调零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正向输入端,4接地,5空脚 6为输出,7接电源+
封装图:
参数: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