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机械手基本控制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要求机械手的PLC控制1.设备基本动作: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分为顺序的8个工步:既从原位开始经下降、夹紧、上升、右移、下降、放松、上升、左移8个动作后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回到原位。
并且只有当右工作台上无工件时,机械手才能从右上位下降,否则,在右上位等待。
2.控制程序可实现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自动又分为单工步、单周期、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3.设计既有自动方式也有手动方式满足上述要求的梯形图和相应的语句表。
4. 在实验室实验台上运行该程序。
二参考1. “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2.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时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注解:“PLC电气控制技术——CPM1A系列和S7-200”书中212页“8.1.3机械手的控制”例中只有手动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模式,使用顺序控制法编程。
PLC 机型选用CPM2A-40型,其内部继电器区和指令与CPM1A系列的CPM有所不同。
“机床电气控制”第三版王炳实主编书中156页“三、机械手控制的程序设计”。
本例中的程序是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的PLC指令编制。
有手动、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操作方式。
手动方式与自动方式分开编程。
参考其编程思想。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宫淑贞徐世许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书中P168—P175例4.6。
其中工作方式有手动、自动(单步)、单周期、连续;还有自动工作方式下的误操作禁止程序段(安全可靠)。
用CPM1A编程。
这里“误操作禁止”是指当自动(单工步、单周期、连续)工作方式时,按一次操作按钮自动运行方式开始,此后再按操作按钮属于错误操作,程序对错误操作不予响应。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是一种智能化的机械手控制方法,它利用PLC 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使机械手能够自主地完成多种工作任务。
本文将介绍本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PLC程序设计以及控制算法设计。
一、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是机械手的核心,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将为实现机械手的自主运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机械手一般由控制系统、机械部分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一般包含基座和移动结构,执行机构包括手臂和手指。
这里我们以一款三轴机械手为例进行介绍。
1. 机械手构造机械手采用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三轴结构,主要有三个关节——一个旋转关节和两个平移关节。
机械手的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三个关节通过模拟伺服电机的方式进行控制。
2. 机械手控制器机械手采用PLC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PLC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和输出接口。
输入接口用于读取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口用于控制执行机构,中央处理器则用于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二、PLC程序设计机械手的PLC程序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程序初始化、数据采集、运动控制和异常处理。
1.程序初始化机械手程序初始化主要包括程序开头的自诊断和状态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执行不同的控制程序。
自诊断可以避免因器件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机械手操作异常。
2.数据采集机械手需要收集外部环境数据和操作数据。
外部环境数据包括工作物品的坐标、大小、形状等信息,操作数据包括机械手应该执行的命令。
在采集数据时,机械手需要通过传感器或外部设备接口实现。
3.运动控制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分为机械手移位运动和执行机构运动两个部分。
机械手移位运动需要根据采集到的工作物品信息以及执行机构的操作命令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执行机构运动控制则是将机械手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信号。
4.异常处理机械手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碰撞、误差等,需要通过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来保证机械手的安全和可靠性。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机械手是由一组等效于人类手臂和手腕的机器人装置组成的机器人系统。
机械手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自动化生产中,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如抓取、搬运、装配和检测等。
在机械手系统中,控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PLC控制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案之一。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系统组成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手腕、手指等组成部分,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工作。
2. 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力量等参数,从而实现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3. PLC: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控制量,控制机械手的移动和操作。
4. 电机驱动器:根据PLC信号控制电机的启停、速度和转动方向等。
5. 电源和通信线:为系统提供能量和通信所需的线路。
二、工作原理1. 将任务输入PLC系统:首先,将需要完成的任务输入PLC控制系统,如要求机械手从A点移动到B点,然后从B点抓取物品,最终将物品运输到C点等。
2. PLC分析任务并发出指令:PLC会根据输入的任务信息,分析机械手的当前位置和运动状态,并给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机械手的行动。
3. 传感器感知机械手状态变化:在机械手移动过程中,传感器会感知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和力量等参数,并反馈给PLC系统。
4. PLC根据传感器反馈调整控制策略:PLC会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调整机械手的控制策略,保证机械手能够准确地完成任务。
5. 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运动:PLC通过控制电机驱动器对电机进行启停、转速和转向等操作,从而控制机械手的移动和抓取等操作。
6. 任务完成反馈:当任务完成后,PLC会发出相应的反馈信息,以说明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三、控制流程1. 确定任务: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机械手完成的任务,并将任务信息输入PLC系统。
2. 置初值:设置机械手的起始位置和状态,并将其作为控制的初始状态。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器。
它以可编程的方式控制工业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和机械。
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设计,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PLC程序设计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硬件组成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系统包括以下硬件组成部分:1.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信号,并控制输出设备的操作。
常见的PLC控制器有西门子、施耐德等品牌。
2.机械手:机械手是系统的执行部分,负责完成各种任务,如抓取、搬运等。
它通常由电动机、传动装置、执行器等组成。
3.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和监测系统的状态和环境变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接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向系统提供操作信号和参数设置,如按钮、开关等。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显示系统状态或输出结果,如指示灯、显示屏等。
PLC程序设计PLC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用于控制PLC控制器。
以下是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系统的PLC程序设计步骤:1.确定系统的需求和功能:首先需要确定机械手的具体需求和功能,如抓取物体的方式、搬运的速度等。
2.设计输入和输出信号:根据系统需求,确定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类型和数量。
输入信号可以是按钮的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等,输出信号可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执行动作。
3.设计PLC程序逻辑: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组成,设计PLC程序的逻辑。
逻辑可以使用Ladder Diagram、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可视化编程语言进行描述。
4.编写PLC程序:根据设计的逻辑,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PLC程序。
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
5.调试和测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下载到PLC控制器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各个输入和输出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结合了机械视觉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实现了高效准确的机械操作。
以下将对系统的原理、设计要点和应用场景进行详细阐述。
原理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视觉技术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将处理结果传递给PLC控制器,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系统通过识别和定位目标物体,计算出适当的机械操作参数,并将其反馈给PLC控制器,从而驱动机械手执行相应的操作。
设计要点在设计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视觉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合的机械视觉传感器,能够满足系统对图像获取和处理的需求。
常见的视觉传感器包括CCD摄像头、CMOS摄像头等。
2. 图像处理算法: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算法。
常用的算法包括边缘提取、目标识别、图像匹配等。
3. 系统集成:将机械视觉系统与PLC控制器进行无缝集成。
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实时响应,以实现精确的机械操作。
4. 系统调试和优化:在系统完成初步搭建后,进行调试和优化工作。
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测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算法和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应用场景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自动化: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物料分拣、装配和检测等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仓储物流:系统可以用于仓储物料的归类、堆垛和搬运等工作,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物流效率。
3. 医疗领域:系统可用于医疗器械的装配和精确定位,保证手术和治疗的安全和精准度。
4. 机器人技术: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应用于各种机器人操作,如抓取、放置、装配等。
总结机械视觉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结合机械视觉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实现了高效准确的机械操作。
1. 机械手控制
搬运纸箱的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它的气动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
机械手的主要运动机构是升降气缸和回转气缸。
升降挡铁初始时处于行程开关SQ1处, 吸盘在A处正上方。
系统启动后, 如果光电开关TD检测出A处有纸箱, 则升降气缸使机械手的升降杆下降, 当升降挡铁碰到行程开关SQ2时, 吸盘恰好接触到纸箱上表面, 继续让升降杆下降, 以挤出吸盘和纸箱表面围成的空腔内的空气, 形成负压。
持续几秒钟, 升降杆停止下降, 升降气缸使升降杆上升, 吸盘带着纸箱上升, 当升降挡铁碰到SQ1时, 停止上升。
回转气缸使回转臂顺时针转180°, 吸盘运动至B处正上方, 回转挡铁碰到行程开关SQ4时停止回转, 吸盘下降, 当升降挡铁碰到SQ2时, 停止下降, 并且停止几秒钟, 这时, 电磁阀HF3开启, 吸盘放松纸箱。
之后, 吸盘上升, 当升降挡铁碰到SQ1时, 吸盘逆时针转180°回到A处正上方, 回转挡铁碰到行程开关SQ3时停止回转, 如果TD未检测出A处有纸箱, 则机械手停止等待;若TD检测出A处有纸箱, 则机械手重复上述工作过程。
机械手的I/O连接图、流程图、梯形图分别如图2、图3、图4所示。
图1 机械手
图2 I/O连接图图3 流程图
图4 梯形图。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机械手是一种用来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或危险工作的机械装置。
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控设备的功能。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是指利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机械手的任务和要求,分析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
2.硬件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选择适当的PLC、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等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连线。
3.软件设计:根据机械手的动作和任务,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编写PLC程序、设置逻辑关系和时序控制等。
4.程序调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烧写到PLC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观察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检查是否符合系统需求。
5.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手运动不正常或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系统调试:将机械手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并进行整体调试和测试。
通过检查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正确性,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过程中1.确保PLC控制系统性能和稳定性: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确保其性能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合理设计PLC程序,避免死循环和死锁等问题;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排除潜在的故障。
2.确保机械手安全和可靠运行:考虑机械手的载荷、速度、加速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确保机械手的安全运行;设置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等装置,监控机械手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停止或调整其运动。
3.确保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和变化,留出足够的余地;选择具有通信接口和扩展模块等功能的PLC,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和协同控制。
4.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设计PLC程序时,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和维护需求,使系统界面友好且易于操作;合理安排PLC程序的模块结构和注释,便于后续维护和修改。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一、绪论机械手是一种可以模仿人手操作的自动化机器。
它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
在许多工业领域,机械手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设备。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它具有强大的逻辑计算和控制能力。
将机械手与PLC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提高其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本文将讨论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控制实现。
二、硬件设计1. 机械手结构设计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是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基础。
一般来说,机械手的结构包括电机、传动装置、执行器、传感器等部件。
在进行硬件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手结构。
为了能够更好地与PLC进行配合,需要考虑机械手各部件的接口和通信方式。
2. PLC选择及接口设计PLC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选择PLC时,需要考虑其输入/输出接口数量、通信接口标准、逻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性能指标。
还需要根据机械手的具体结构和控制要求设计合适的PLC接口,以便实现PLC与机械手的连接和控制。
3. 传感器设计传感器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机械手的位置、姿态、力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PLC,从而实现对机械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布置位置,并设计相应的传感器接口电路,以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与PLC进行通信。
三、软件设计1. PLC编程PLC的编程是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PLC编程时,需要根据机械手的控制逻辑和工作流程,设计相应的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包括逻辑控制部分、任务调度部分、通信控制部分等。
在设计控制程序时,需要考虑机械手的运动规划、安全控制、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机械手能够安全、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
2. HMI设计HMI(人机界面)是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机械手的新型控制方案。
1.机械手的基本原理机械手是一种基于电气、电子、机械、气动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智能机器人,其通过伺服电机、减速器、编码器等组件,实现了对各类物品的精准抓取、搬运、插入、安装等功能。
机械手控制系统一般由PLC、传感器、驱动模块等组成。
2.PLC的基本原理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基于逻辑控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组成。
通过编写PLC程序,可以实现对各类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1)PLC编程设计程序编写是PLC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这里以三轴机械手为例,可以将机械手运动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的运动要素:横向、竖向、旋转。
通过PLC程序让机械手根据场景要求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需求。
(2)PLC输入输出配置PLC输入/输出配置是设计控制系统时非常重要的部分。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模块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需要根据机械手控制系统对应的型号、规格、要求等,对PLC输入/输出模块进行配置。
(3)硬件选型与安装本文实现的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需要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完成组装,并进行布线和安装。
(4)系统调试和优化在完成硬件组装和软件编程后,需要对整个机械手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主要是通过测试各项运动功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能否按时完成任务等。
(1)控制精度高:PLC的控制精度高,支持对伺服电机进行精准控制,可以保证机械手运动精度。
(2)程序编写灵活:PLC编程可以根据生产实际需求,灵活定制机械手的各个运动要素及相应动作。
(3)易于维护:PLC控制系统将整个机械手控制系统设备集成在一起,为运维和维护带来便利。
(4)可实现远程监控:PLC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实时获取机械手的运行状态和运动参数。
plc机械手控制设计方案PLC机械手控制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机械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械手通常由电动机、控制系统、机械结构等组成,其中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机械手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种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通过PLC的硬件和软件结合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和位置定位。
二、方案设计1. 系统硬件设计选择适当的PLC型号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输入/输出接口和高性能的运算能力。
根据机械手的运动形式,确定所需的电机数量和种类,并选择适当的驱动器和传感器。
设计相应的电路板和连接线路,确保电机和传感器可以正确连接到PLC的输入/输出接口。
2. 系统软件设计编写PLC的控制程序,包括机械手的运动轨迹规划和控制算法等。
根据机械手的要求,将其各个部分和功能模块拆分,确定适当的控制策略和步骤。
使用PLC的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确保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3.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人机界面,使操作者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按键进行机械手的控制和监测。
界面可以包括机械手的各个状态、位置信息、运动速度等显示,以及机械手的运动模式选择和参数调整等功能。
为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还可以在界面上添加诊断和故障检测功能。
4. 系统集成和调试将硬件组装好,并根据设计的连接线路进行接线。
将编写好的控制程序下载到PLC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时,可通过人机界面监测机械手的位置和状态,检查控制算法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相应的排除和修改,直到系统正常运行。
三、预期效果1. 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和位置定位可靠准确,满足工作要求。
2. 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好,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3. 人机界面友好,操作和监测方便快捷。
4. 系统的调试过程顺利,可以快速投入使用。
四、风险和应对措施1. 硬件选型不当,导致系统性能不佳。
解决办法是在选型前充分了解硬件规格和性能,选择品牌可靠的产品。
完整版)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机械手由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机械结构是机械手的基本骨架,包括机械手臂、手爪等组成部分。
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大脑,负责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操作。
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负责执行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
机械手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械手的工作任务。
2 PLC控制系统简介2.1 PLC概述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的简称,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通用控制器。
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具有高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PLC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如机械制造、化工、电力、交通、冶金等行业。
2.2 PLC控制系统组成PLC控制系统主要由PLC主机、输入输出模块、编程软件和人机界面组成。
PLC主机是PLC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输入输出模块负责将外部信号转换为PLC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并将PLC输出信号转换为外部可控制的信号。
编程软件用于编写PLC程序,实现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
人机界面是PLC控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方便用户对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
3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3.1系统设计思路本文设计的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系统、步进电机驱动系统和机械手组成。
PLC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操作,步进电机驱动系统负责驱动机械手的运动,机械手负责完成各种动作任务。
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将系统分为PLC控制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和机械手运动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和实现,最后进行整合测试。
3.2系统设计方案PLC控制模块采用西门子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编写PLC程序实现机械手的控制和操作。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组成,通过PLC控制信号驱动步进电机实现机械手的运动。
机械手运动模块由机械结构、执行器和传感器组成,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执行器完成机械手的各种动作,通过传感器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并反馈给PLC控制系统。
摘要关键词: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械手作为一种自动化设备,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具有可靠性高、编程灵活、易于维护等优点,成为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首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提高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研究,掌握机械手和PLC的基本原理,分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一个高效、可靠的控制系统,为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机械手与PLC的基本原理2.1 机械手的基本原理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手进行抓取、搬运等操作的自动化设备。
其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部分。
机械手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抓取、搬运等动作,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传感器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
2.2 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可编程的存储器来存储用户编写的程序,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逻辑运算,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PLC具有可靠性高、编程灵活、易于维护等优点。
第三章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3.1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1)抓取、搬运、放置等基本动作;(2)运动轨迹控制;(3)速度控制;(4)位置检测与反馈;(5)故障诊断与报警。
3.2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性能需求(1)响应速度快;(2)控制精度高;(3)稳定性好;(4)易于维护。
第四章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4.1 系统总体设计根据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个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
系统主要由PLC、驱动器、传感器、机械手等组成。
PLC作为控制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手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机械手PLC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与优化等方面,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概述,包括PLC的基本功能、选型原则以及与机械手的接口方式等。
接着,将详细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PLC的选型、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设计等。
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将介绍PLC 编程语言的选择、程序结构的设计、控制算法的实现等关键内容。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方法,包括PLC程序的调试、机械手的运动调试、控制参数的优化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以及调试与优化的技巧。
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实用的设计经验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机械手基础知识机械手,也称为工业机器人或自动化手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动作,进行抓取、搬运、操作等作业的自动化装置。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和使用场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以及保障操作安全。
机械手的构成主要包括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等部分。
执行机构是机械手的动作执行部分,通过模拟人类手臂的旋转、屈伸、抓放等动作,实现物体的抓取和搬运。
驱动系统为执行机构提供动力,常见的驱动方式有电动、气动和液压驱动等。
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大脑”,负责接收外部指令,控制驱动系统使执行机构完成预定动作。
位置检测装置则负责检测执行机构的精确位置,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号,以确保机械手的作业精度。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设计目标: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机械手对物体的抓取和放置操作。
设计内容:
1. 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根据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需求,设计电路和连接方式,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等硬件组成部分。
2. 软件设计:编写PLC程序,实现机械手的控制逻辑。
包括对机械手运动轨迹的规划、抓取力度的控制、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功能。
3. 通信设计:如果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设计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4. 安全设计:考虑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设计安全机制,如急停按钮、防碰撞装置等。
5.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简明易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对机械手进行操作和监控。
6. 系统测试和调试: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性能评估和改进: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分析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8. 文档编写:编写毕业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测试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预期成果:
1. 完整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能够准确抓取和放置物体。
2. 可靠的硬件设计和稳定的软件程序。
3. 安全可靠的系统设计,能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简化操作流程。
5. 毕业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专用数字计算机。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PLC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控制和监控,包括机械手。
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替代人工完成各种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它的控制系统通常由PLC来实现。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包括PLC的选择、机械手的控制原理、控制程序的编写等方面的内容。
# 1. PLC的选择在设计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PLC型号。
PLC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1)输入输出点数:根据机械手的控制需求,确定所需的输入输出点数。
一般来说,机械手的控制系统需要大量的输入输出点,因此需要选择点数较多的PLC。
2)通信接口:考虑机械手控制系统是否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选择带有合适通信接口的PLC。
3)编程软件:选择熟悉的、易于使用的PLC编程软件。
4)可靠性和稳定性:选择品牌信誉好、质量可靠的PLC产品。
# 2. 机械手的控制原理机械手通常由多个关节构成,每个关节都由一个电机驱动。
机械手的控制原理是通过控制每个关节的电机来实现对机械手的位置和姿态的控制。
具体来说,控制机械手的位置和姿态需要对每个关节的角度进行控制,并通过这些角度来计算机械手的位置和姿态。
机械手的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机械手的位置和姿态,并根据需求对机械手进行相应的控制。
# 3. PLC的编程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编程十分重要,它是实现机械手控制的关键。
在进行PLC编程时,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机械手的控制需求,包括控制逻辑、输入输出点数、通信需求等。
2)PLC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准备相应的编程软件。
3)编程软件操作:使用编程软件创建新的工程,并进行程序的编写。
4)程序设计:根据机械手的控制需求,设计合理的控制逻辑,并将其转化为PLC可执行的程序。
5)调试测试:完成程序编写后,进行调试测试,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1.0引言ﻫ本文以某物流控制中的机械手控制为例,分析了PLC与步进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本系统涉及的主要硬件是S7-200 PLC和SH-2H057步进驱动器。
(1)S7-200 PLC系列是西门子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这一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多种多样的自动化控制要求,由于具有紧凑的设计、良好的扩展性、低廉的价格以及强大的指令,使得S7-200 PLC可以满足小规模的控制要求。
此外,丰富的CPU类型和电压等级使其在解决用户的工业自动化问题时,具有很强的是适用性。
1台S7-200 PLC包括一个单独的S7-200CPU,或者带有各种各样的可选扩展模块。
S7-200 CPU模块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PU)、电源以及数字量I/O点,这些都被集成在一个紧凑、独立的设备中。
l CPU负责执行程序和存储数据,以便对工业自动化控制任务或过程进行控制;l 输入和输出是系统的控制点:输入部分从现场设备中采集信号,输出部分则控制泵、电机、以及控也过程中的其他设备;l 电源向CPU 及其所连接的任何设备提供电力;l通讯端口允许将S7-200 CPU同编程器或其他一些设备连起来;ﻫl 状态信号灯显示了CPU 的工作模式(运行或停止),本机I/O的当前状态,以及检查出来的系统错误;ﻫl通过扩展模块可提供其通讯性能;l通过扩展模块可增加CPU的I/O点数(CPU 221不扩展);ﻫl 一些CPU有内置的实时时钟,或添加实时时钟卡;ﻫlEEPROM卡可以存储CPU程序,也可以将一个CPU中的程序送到另一个CPU中;2)SH l 通过可选的插入式电池盒可延长RAM中的数据存储时间;ﻫl最大I/O配置。
ﻫ(-2H057驱动器输入信号共有三路,他们是:步进脉冲信号CP、方向电平信号DIR、脱机电平信号FREE.他们在驱动器内部分别通过270Ω的限流电阻接入光耦的负输入端,且电路形式完全相同,三路光耦的正输入端为OPTO端,三路输入信号在驱动器内部接成共阳方式,所以OPTO端需接外部系统的VCC端,如果VCC是+5伏,可直接接入;否则需在外部另加限流电阻,保证给驱动器内部光耦提供8-15mA的驱动电流。
l 步进脉冲信号CPﻫ步进脉冲信号CP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是说:驱动器每接受一个CP脉冲就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个步角度,CP脉冲的频率改变则同时是步进电机的速率改变,控制CP脉冲的个数,则可以使步进电机精确定位。
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达到步进电机调速和定位的目的。
本驱动器的CP信号为低电平有效,要求CP信号的驱动电流为8-15mA,对CP脉冲宽度也有一定要求,一般不小于5μs。
l方向电平信号DIRﻫ方向电平信号DIR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方向。
此端为高电平时,电机为一个转向;次端为低电平时,电机为另一个转向。
电机换向必须在电机停止后再进行,并且换向信号一定要在前一个方向的最后一个CP脉冲结束后以及下一个方向的第一个CP脉冲前发出。
l脱机电平信号FREE当驱动器上电后,步进电机处于锁定状态(未施加CP脉冲时)或运行状态(施加CP脉冲),但用户想手动调整电机而又不想关闭驱动器电源,这时可以用到此信号,此信号低电平有效,电机处于自由无力矩状态;当此信号为高电平或悬空不接时,取消脱机状态。
l步进电机简介SH-2H057型驱动器用于驱动二相或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亦称感应子式),此驱动器一般驱动60号机座以下电机。
电机的出线方式不同,与驱动器的连接也不同。
本系统使用的电机为二相四根线电机,可以直接和驱动器相连。
见图1的机械手电机驱动模块原理图。
2.0系统工作工程本系统的机械手部分由底盘、立杆、手臂、手组成,其中底盘由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可顺逆时针旋转;立杆由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可上下移动;手臂由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可前后伸缩;手由气泵控制,可抓紧和放松。
在相应位置都有位置检测信号用于定位。
参见图1。
(1) 出货过程从复位位置启动,根据要求到相应出货台(1,2,3号货台),此时底盘转动到要求位置,立柱下降,手臂伸出,定位后手抓货物,立柱上升,同时手臂回收(以免运行中与其它设备相撞),然后到相应出货台(左,或右出货台),立柱下降,手臂伸出,手打开,把货物放在相应出货台上。
(2) 进货过程从复位位置启动,根据要求到相应出货台(左,或右出货台),此时底盘转动到要求位置,立柱下降,手臂伸出,定位后手抓货物,立柱上升,同时手臂回收(以免运行中与其它设备相撞),然后到相应出货台(1,2,3号货台),立柱下降,手臂伸出,手打开,把货物放在相应出货台上。
3.0系统设计思想ﻫ步进控制电路设计思想,PLC继电器式输出模块工作速度较低,故采用高频脉冲方波发生器,给出步进脉冲,其振荡频率按步进电机速度设置,步进量的控制采用位置检测,根据位置检测信号用PLC的输出点切断进给电机,实现步进电机的停车, 其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在整个机械手运行控制过程中,采用限位开关以及面板操作开关以及系统逻辑开关作为输入点,整个系统中底盘有5个限位开关,分别作为5个位置的定位输入点,立柱有4个限位开关,分别为1个复位开关、一号位限位输入量、上限位、下限位。
手臂有3个限位开关:手臂复位限位数入点、手臂前限位、手臂后限位。
抓手限位开关,为抓手复位输入点。
一共13个限位开关完成全部的控制输入。
各限位开关分布情况见图1,由于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全部是通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再驱动步进电机执行。
这里对用集成脉冲输出触发步进电机驱动器原理进行说明。
S7-200 PLC(CPU226)的Q0. 0和Q0.1分别对升/降步进电机、前/后步进电机发送脉冲;CPU 226的Q0.2对转盘步进电机发送脉冲。
而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则分别是CPU226的Q0.4和Q0.5分别对升/降步进电机、前/后步进电机实行控制;CPU226 的Q0.6和Q0.7分别对转盘步进电机正反、抓手气泵开关实行控制。
ﻫ机械手PLC程序的设计编写采用了STEP7-Micro/WIN32软件的数据表(STL)的形式。
程序设计修改方便,设计完成可联机调试,没有问题再把步进电机接上。
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北京亚控的组态王软件,通过变量映射实现组态软件的变量与PL C的寄存器的动态连接,从而实现了上位机对PLC的监控。
4.0 结束语本机械手控制系统结构紧凑,动作可靠,使用方便,已较好地应用于我校的科研教学中.随着社会生产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生产效率也不断提出新要求。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使机械手技术快速发展,其中气动机械手系统由于其介质来源简便以及不污染环境、组件价格低廉、维修方便和系统安全可靠等特点,已渗透到工业领域的各个部门,在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讲述的气动机械手有气控机械手、XY轴丝杠组、转盘机构、旋转基座等机械部分组成。
主要作用是完成机械部件的搬运工作,能放置在各种不同的生产线或物流流水线中,使零件搬运、货物运输更快捷、便利。
一、四轴联动简易机械手的结构及动作过程ﻫ机械手结构如下图1所示,有气控机械手(1)、XY轴丝杠组(2)、转盘机构(3)、旋转基座(4)等组成。
ﻫ其运动控制方式为:(1)由伺服电机驱动可旋转角度为360°的气控机械手(有光电传感器确定起始0点);(2)由步进电机驱动丝杠组件使机械手沿X、Y轴移动(有x、y轴限位开关);(3)可回旋360°的转盘机构能带动机械手及丝杠组自由旋转(其电气拖动部分由直流电动机、光电编码器、接近开关等组成);(4)旋转基座主要支撑以上3部分;(5)气控机械手的张合由气压控制(充气时机械手抓紧,放气时机械手松开)。
ﻫ其工作过程为:当货物到达时,机械手系统开始动作;步进电机控制开始向下运动,同时另一路步进电机控制横轴开始向前运动;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手旋转到达正好抓取货物的方位处,然后充气,机械手夹住货物。
ﻫ步进电机驱动纵轴上升,另一个步进电机驱动横轴开始向前走;转盘直流电机转动使机械手整体运动,转到货物接收处;步进电机再次驱动纵轴下降,到达指定位置后,气阀放气,机械手松开货物;系统回位准备下一次动作。
二、控制器件选型ﻫﻫ为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根据市场情况,对各种关键器件选型如下: ﻫ1.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机械手纵轴(Y轴)和横轴(X轴)选用的是北京四通电机技术有限公司的42BYG250C型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为0.9°/1.8°,电流1.5A。
M1是横轴电机,带动机械手机构伸、缩;M2是纵轴电机,带动机械手机构上升、下降。
所选用的步进电机驱动器是SH-20403型,该驱动器采用10~40V直流供电,H桥双极恒相电流驱动,最大3A的8种输出电流可选,最大64细分的7种细分模式可选,输入信号光电隔离,标准单脉冲接口,有脱机保持功能,半密闭式机壳可适应更恶劣的工况环境,提供节能的自动半电流方式。
驱动器内部的开关电源设计,保证了驱动器可适应较宽的电压范围,用户可根据各自情况在10~40VDC 之间选择。
一般来说较高的额定电源电压有利于提高电机的高速力矩,但却会加大驱动器的损耗和温升。
本驱动器最大输出电流值为3A/相(峰值),通过驱动器面板上六位拨码开关的第5、6、7三位可组合出8种状态,对应8种输出电流,从0.9A到3A以配合不同的电机使用。
本驱动器可提供整步、改善半步、4细分、8细分、16细分、32细分和64细分7种运行模式,利用驱动器面板上六位拨码开关的第1、2、3三位可组合出不同的状态。
ﻫ2.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ﻫ机械手的旋转动作采用松下伺服电机A系列小惯量MSMA5AZA1G,其额定输出50W、100/200V共用,旋转编码器规格为增量式(脉冲数2500p/r、分辨率10000p/r、引出线11线);有油封,无制动器,轴采用键槽连接。
该电机采用松下公司独特算法,使速度频率响应提高2倍,达到500Hz;定位超调整定时间缩短为以往松下伺服电机产品V系列的1/4。
具有共振抑制功能、控制功能、全闭环控制功能,可弥补机械的刚性不足,从而实现高速定位,也可通过外接高精度的光栅尺,构成全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
具有常规自动增益ﻫ益调整两种自动增益调整方式,还配有RS-485、RS-232C通信口,调整和实时自动增ﻫ使上位控制器可同时控制多达16个轴。
伺服电机驱动器为A系列MSDA5A3A1A,适用于小惯量电动机。
ﻫﻫ3.直流电机ﻫﻫ可回旋360°的转盘机构有直流无刷电机带动,系统选用的是北京和时利公司生产的57BL1010H1无刷直流电机,其调速范围宽、低速力矩大、运行平稳、低噪音、效率高。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使用北京和时利公司生产的BL-0408驱动器,其采用24~48V直流供电,有起停及转向控制、过流、过压及堵转保护,且有故障报警输出、外部模拟量调速、制动快速停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