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公告文本
- 格式:doc
- 大小:13.62 MB
- 文档页数:40
卫生部公布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卫文
【期刊名称】《中医药管理杂志》
【年(卷),期】2006(14)9
【摘要】卫生部发出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
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被膜剂类聚乙二醇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批准酸度调节剂类碳酸钾、盐酸,抗氧化剂类丁幕羟基茴香醚、植酸、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着色剂类日落黄、红曲米、红曲红、胭脂虫红,乳化剂类蔗糖脂肪酸脂、硬脂酰乳酸钙、硬脂酰乳酸钠、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六偏磷酸钠,水
分保持剂类焦磷酸二氢二钠,防腐剂类山梨酸钾,甜味剂类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为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
【总页数】1页(P65-65)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使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品种;焦亚硫酸钠;六偏磷酸钠;羟基茴香醚
【作者】卫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
【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卫生部公告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J],
2.卫生部批准18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J],
3.卫生部批准葡萄皮红等18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J], 麦乐
4.卫生部批准3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18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J],
5.卫生部监督局关于公开征求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意见的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可溶性大豆多糖等19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7.11•【文号】2019年第4号•【施行日期】2019.07.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关于可溶性大豆多糖等19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19年第4号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可溶性大豆多糖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乙酸钠等8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特此公告。
附件:1.可溶性大豆多糖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2.乙酸钠等8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7月11日附件1可溶性大豆多糖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名称功能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可溶性大豆多糖抗结剂06.03.02.01?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5.0g/kg焦糖色(加氨生产)着色剂15.01.07其他蒸馏酒(仅限龙舌兰酒) 1.0?g/L 焦糖色(普通法)着色剂15.01.07其他蒸馏酒(仅限龙舌兰酒) 1.0?g/L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乳化剂05.04装饰糖果(如工艺造型,或用于蛋糕装饰)、顶饰(非水果材料)和甜汁(仅限巧克力涂层)5.0?g/kg辣椒红着色剂04.04.01.05?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09.02?香辛料油辣椒油树脂增味剂、着色剂08.02.01?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08.02.02?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8.03.01.02?酱卤肉类12.09.02香辛料油10.0g/kg维生素E(dl-α-生抗氧化02.02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0.5g/kg育酚,d-α-生育酚,混合生育酚浓缩物)剂02.0302.02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乳化制品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扩大使用范围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功能使用甲酸钠sodium?formate 发酵用营养物质发酵工丙酸及其钠盐、钙盐propionic?acid,?sodium?propionate,?calcium?propionate发酵用营养物质酵母的产工艺留量≤0.1?三、食品营养强化剂扩大使用范围名称功能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使用量低聚半乳糖(乳清滤出液来源)营养强化剂01.03.02?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不超过64.5?g/kg—四、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名称来源供体葡糖氧化酶?Glucose?oxidase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葡糖氧化酶的质量规格要求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1886.174)的规定。
第9版食品添加剂冠方文件标准项目尊敬的读者您好,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标准项目。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变食品的色、香、味和口感等特征而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特定技术效果的各种化学品。
在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第9版食品添加剂冠方文件标准项目中,我们囊括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内容: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定义在这一部分,我们详细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定义。
根据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主要分为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等多个类别,每一类别下又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化学品。
了解这些分类及其定义对于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至关重要。
2.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限量标准在这一部分,我们列举了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有着明确的规定,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
3.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注意事项在这一部分,我们提出了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标明成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记录和归档等。
这些事项的遵守,有助于保障用户的健康和权益。
4.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督管理在这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国家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督管理措施。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严格把关,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以确保食品安全。
第9版食品添加剂冠方文件标准项目,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标准,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用户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的大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确立,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水平,保障广大人民裙众的饮食安全。
在继续探讨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标准项目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食品添加剂的具体种类及其使用方面的标准。
5. 对于色素的使用标准国家对于食品色素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主要包括色素的种类、用量等方面的标准。
附件1α-淀粉酶等1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的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1886.174)的规定。
1二、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品种2三、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四、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3附件2氢氧化钙等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一、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新品种(一)氢氧化钙(二)C11~15异烷烃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一)C.I.颜料蓝15(二)玻璃纤维(三)滑石粉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树脂新品种2-甲基-2-丙烯酸与N-(丁氧甲基)-2-丙烯酰胺、苯乙烯和2-丙烯酸乙酯的聚合物解读《关于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1年第2号)一、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α-淀粉酶1.背景资料。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来源的α-淀粉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2.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主要用于谷物加工和酒精生产等,液化不溶性的淀粉分子、加速淀粉颗粒转化为可发酵糖。
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二)蛋白酶1.背景资料。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来源的蛋白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法国食品安全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2.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水解蛋白。
其质量规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
(三)乳糖酶1.背景资料。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来源的乳糖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丹麦兽医和食品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名称: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功能:甜味剂(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白色晶状粉末(3)技术要求①理化指标2.生产菌株为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以取自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中的淀粉经过化学的或酶水解所得的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3)技术要求①理化指标②微生物指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名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 2-palmitoyl triglyceride 功能:营养强化剂(一)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1.生产工艺由脂肪酶催化酯交换,使脂肪酸在丙三醇分子上的位置重新排列而得。
2.性状在25℃条件下为白色固体3.技术要求硅酸钙名称:硅酸钙 Calcium silicate功能:抗结剂(一)硅酸钙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1.生产工艺硅酸钙由新熟化的石灰与含合成二氧化硅反应而得。
2.性状白色至灰白色易流动粉末。
由不同比例的氧化钙剂二氧化硅组成,可分为有水和无水两种。
不溶于水,但可与无机酸形成凝胶。
3.技术要求可溶性大豆多糖名称: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功能:增稠剂、乳化剂、被膜剂、抗结剂(一)可溶性大豆多糖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二)可溶性大豆多糖的质量规格要求1.可溶性大豆多糖的生产工艺以大豆或大豆粕为原料,经脱脂、提取、纯化、灭菌、干燥等工艺生产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一、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注:a各类食品不含下列食品: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包括复原乳原味发酵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稀奶油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黄油和浓缩黄油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冷冻蔬菜新鲜食用菌和藻类冷冻食用菌和藻类发酵蔬菜制品原粮大米及其制品(大米、米粉、米糕)小麦粉生湿面制品(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生干面制品(挂面)杂粮粉(包括豆粉)及其制品食用淀粉生、鲜肉鲜水产预制水产品(半成品)鲜蛋脱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黄粉、蛋白片)冷冻蛋制品(如冰蛋)食糖其他糖和糖浆(如红糖、赤砂糖、槭树糖浆)蜂蜜盐及代盐制品香辛料类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断奶期食品病人用特殊食品饮用天然矿泉水果蔬汁(浆)葡萄酒茶叶、咖啡二、食品用香料名单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A13 庚醇-3 Heptan-3-ol 354714 5-苯基戊醇5-Phenylpentanol 361815 对- 烷醇-2 p-Menthan-2-ol(Carvomenthol) 356216 3-乙酰氧基己酸甲酯Methyl 3-acetoxy hexanoate17 对- -1-烯-3-醇p-Menth-1-en-3-ol 317918 4- 醇4-Thujanol 323919 脱氢二氢紫罗兰醇Dehydrodihydroionol 344620 乙基葑醇Ethyl fenchol 349121 丙酮酸叶醇酯cis-3-Hexenyl pyrovate 393422 甜菜碱(天然提取) Betaine(Natural Extract) 422323 联苯Biphenyl 312924 顺式-4-羟基-6-十二烯酸内酯(Z)-4-Hydroxy-6-dodecenoic acid lactone 378025 甲基亚磺酰甲烷Methylsulfinylmethane 387526 3,7-二甲基-2,6-辛二烯酸甲酯Methyl 3,7-dimethyl-2,6-octadienoate(methylgeranate)27 (E)和(z)-4,8-二甲基-3,7-壬二烯-2-酮(E)and(z)-4,8-Dimethyl-3,7-nonadien-2-one 396928 异亚戊基异戊胺isopentylidene isopentylamine 399029 戊酸异戊酯Isoamyl valerate附件: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质量规格要求蛋白酶(黑曲酶)1.生产工艺以筛选的纯黑曲霉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水中发酵制备而成的蛋白酶。
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
品用香料名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7.04.11
•【文号】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
•【施行日期】2007.04.1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卫生部公告
(2007年第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现予以公告。
二○○七年四月十一日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
附件: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质量规格要求冰乙酸
1.生产工艺
甲醇及一氧化碳为原料经低压羰基化法生产的冰乙酸。
2.要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
1.生产工艺
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钙螯合形成。
2.性状
白色粉末,淡咸味,无气味。
3.要求
酸性磷酸铝钠
1.性状
白色无臭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盐酸
叶黄素(着色剂)
1.生产工艺
以天然万寿菊油树脂为原料经提取制得的天然色素叶黄素。
2.性状
桔黄色至桔红色,粉末状,不溶于水,溶于正己烷。
甲基纤维素
1.性状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几乎无味。
叶黄素(营养强化剂)
1.性状
叶黄素是一种从万寿菊中提取的膳食成分,桔红色,无刺激气味。
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等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7.22•【文号】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施行日期】2009.07.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酶制剂、食品用香料新品种、扩大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以及修改后的甲基纤维素质量规格。
特此公告。
附件: 1.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2.食品用酶制剂新品种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4.扩大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5.扩大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6.修改后的甲基纤维素质量规格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附件1: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一、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决明胶名称:决明胶 cassia gum功能:增稠剂2.生产工艺以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或Cassia tora)植物的种子胚乳为原料,用化学萃取的方法加工而成的一种胶体,主要含半乳甘露聚糖,即包含甘露糖线性主链和半乳糖侧链的聚合物。
3.性状灰白色干燥、可自由流动的粉末。
4.技术要求二、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一)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名称: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L-Se-methylselenocysteine功能:营养强化剂2.生产工艺以α-乙酰氨基丙烯酸甲酯和甲硒醇钠为主要原料,经加成、酶法拆分制得的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3.性状外观为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固体,具蒜样气味。
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熔点174℃-176℃(分解)。
(二)低聚果糖名称:低聚果糖Oligofructose功能:营养强化剂2. 生产工艺以菊苣为原料,经部分酶水解后提纯、喷雾干燥制得。
3.技术要求附件2:食品用酶制剂新品种一、磷脂酶C英文名称:Phospholipase C来源: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DVSA-PLC-004菌株供体:某一土壤样品中所衍生的磷脂酶C基因。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2.08.17
•【文号】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施行日期】2012.08.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部分失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注:本篇法规中“关于维生素A的相关规定”已被:卫生部公告2013年第2号――关于批准叶绿素铜等2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等的公告(发布日期:2013年2月17日,实施日期:2013年2月17日)废止
卫生部公告
(2012年第15号)
关于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现批准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批准乳酸钙等13种食品添加剂、白油(液体石蜡)等5种食品用加工助剂和铁等8种食品营养强化剂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增补已批准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δ-内酯的质量规格要求,增补食品用酶制剂蛋白酶的原料来源。
特此公告。
附件: 1. 焦磷酸一氢三钠等5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略)
2. 乳酸钙等13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食品添加剂(略)
3. 白油(液体石蜡)等5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食品用加工助剂(略)
4. 铁等8种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略)
5. 增补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δ-内酯的质量规格要求(略)
6. 增补食品用酶制剂蛋白酶的原料来源(略)
卫生部
2012年8月17日。
附件1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序号酶来源供体1 葡糖淀粉酶Glucoamylase 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葡糖淀粉酶的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的规定。
1二、食品用香料新品种(一)(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英文名称:(1R,2S,5R)-N-(4-Methoxyphenyl)-5-methyl-2-(1- methylethyl)cyclohexanecarboxamide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1范围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R,3R,4S)-对-薄荷烷基-3-甲酸、三氯化磷和对-茴香胺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化学名称(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2.2分子式C18 H27 N O22.3结构式2.4 相对分子质量289.42 (按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 指 标检验方法色泽 白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晶体香气清凉薄荷样香气GB/T 14454.2项 目指 标 检验方法(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含量,w /%≥ 98.0 附录A熔点/℃ 177~181GB/T 14457.3附录A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含量的测定A.1 仪器和设备A.1.1 色谱仪:按GB/T 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毛细管柱。
A.1.3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面积归一化法:按GB/T 11538—2006中10.4测定含量。
试样制备:称取本品1 g溶于10 mL叔丁基甲醚中,摇匀备用。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按GB/T 11538—2006中11.4规定执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面积归一化法)B.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见B. 1。
说明:1—溶剂(叔丁基甲醚);2—(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图B. 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B.2 操作条件B.2.1 柱:毛细管柱,长50 m,内径0. 25 mm 。
B.2.2 固定相:聚乙二醇。
B.2.3 膜厚:0.25 μm 。
B.2.4 色谱炉温度:60℃恒温5 min,然后线性程序升温从60℃至250℃,速率5℃/min,最后在250℃恒温5 min。
B.2.5 进样口温度:250℃。
B.2.6 检测器温度:280℃。
B.2.7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2.8 载气:氮气。
B.2.9 载气流速:2.0 mL/min。
B.2.10 进样量:1 μL。
B.2.11 分流比:30:1。
(二)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英文名称:2-(4-Methylphenoxy)-N-(1H-pyrazol-3-yl)-N- (thiophen-2-ylmethyl)acetamide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1 范围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H-吡唑-3-胺、噻吩-2-甲醛和2-(4-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化学名称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2.2 分子式C17H17N3O2S2.3 结构式2.4 相对分子质量327.40(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目指标检验方法色泽白色到米白色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状态粉末香气凉感,并带有轻微的薄荷醇香气GB/T 14454.2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含量,w /% ≥99.0 附录A熔点/°C 115~116.5 GB/T 14457.3附录A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测定A.1 仪器和设备A.1.1 高效液相色谱仪:按GB/T 27579-2011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C18液相色谱柱。
A.1.3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或其他等效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内标法:按GB/T 27579-2011中9.2的规定。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按GB/T 27579-2011中10.3规定进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见图B.1。
说明:1—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2—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3—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5-基)-N -(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图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B.2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B.2.1 柱:C18色谱柱,长20 mm,内径2.1 mm,粒度1.7 μ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2.2 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色谱纯。
B.2.3 流动相B:乙腈,色谱纯。
B.2.4 流速:1.00 mL/min。
B.2.5 进样量:5.0 μL。
B.2.6 柱温:40 ℃。
B.2.7 无洗脱梯度:0-20 min之内,流动相A比例保持为68%,流动相B比例保持为32%。
B.2.8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谱:190-400 nm,增量2.0 nm。
B.2.9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230 nm。
B.2.10 信号收集时间:20 min。
B.3 质谱操作条件B.3.1 电离源:双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
B.3.2 极性:正极。
B.3.3 气体温度:290 ℃。
B.3.4 气体流速:12 L/min。
B.3.5 雾化器:60 psig(磅/平方英寸)。
B.3.6 保护气体温度:375 ℃。
B.3.7 保护气体流速:12 L/min。
B.3.8 毛细管电压:4000 V。
B.3.9 喷嘴电压:1000 V。
B.3.10 碎裂电压:200 V。
B.3.11 模式:二级质谱。
B.3.12 碰撞能量:质荷比328.1114 和342.1270(8V)。
B.3.13 参考质量已启用:启用。
B.3.14 参考质量:121.0509,922.0098。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中文名称:维生素K 2(合成法) 英文名称:Vitamin K 2 (Synthesis method) 功能分类:食品营养强化剂 用量及使用范围: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使用量备注01.03.02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420 μg/kg~750 μg/kg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340 μg/kg~680 μg/kg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以维生素K 3、法尼醇和香叶醇为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K 2(合成法)。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C 46H 64O 22.2 结构式2.3 相对分子质量649.0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滋味、气味本品特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取适量试样置于50 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性状、杂质,尝其滋味,嗅其气味。
性状黄色粉末、深黄色至棕褐色固体(制成固体前为棕褐色油状)杂质无正常视力可见的杂质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维生素K2(全反式)的含量,w/%98.0~102.0 附录A 中A.4 顺式异构体含量,面积/% ≤ 2.0 附录A 中A.5水分,w/% ≤0.5 GB 5009.3 直接干燥法灰分,w/% ≤0.1 GB 5009.4 总砷(以As计)/(mg/kg) ≤0.5 GB 5009.11 镉(Cd) /(mg/kg) ≤0.5 GB 5009.15 铅(Pb) /(mg/kg) ≤0.5 GB 5009.12 汞(Hg) /(mg/kg) ≤0.1 GB 5009.17注:商品化的维生素K2(合成法)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维生素K2(合成法)为原料,可添加符合相应标准的食用植物油、淀粉、蔗糖、中链甘油三酯、微晶纤维素、阿拉伯胶、磷酸三钙、抗氧化剂、抗结剂、增稠剂等辅料而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