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手术室烟雾了解有多少
- 格式:doc
- 大小:495.50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在当前时代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电外科设备、超声手术刀等全新工具的应用使手术更加便捷、其效果也得到一定提升,但有利也有弊,手术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段会产生大量手术烟雾,形成浓重的刺激性气味,影响时间可能较短暂,但由于手术烟雾成分复杂,危害性较大,对于长期接触手术烟雾的医务人员来讲,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的小知识。
一、什么是手术烟雾?通过电外科设备(ESU)和激光设备被用于切、凝、汽化以及切除组织时,通过加热靶细胞达到沸点使得细胞膜破裂,化学物质和细胞内容物(包括病毒、细胞液、细小颗粒)分散进入空气或气腹。
超声波设备产生手术中烟雾的机制为:工作棒进行机械振动时引起胶原分子变性、细胞崩解、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产生手术烟雾。
另外,骨锯、骨钻等电高速器械高速转动时,与骨组织产生大量热量,将血液成分中颗粒汽化,连同降温时的冲洗液一起形成颗粒雾状物。
手术烟雾主要成分由水或蒸汽(占95%)和小颗粒(占5%)组成。
颗粒大小不一,颗粒越小者传播的距离越长。
手术烟雾的化学成分包括苯类物质、氢氰化物、碳氧化合物等。
其中丙烯腈、氰化氢、一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有毒化学物质。
苯有芳香气味,有致癌性。
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氧气竞争结合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
这些小颗粒具有细胞毒性、诱发突变的可能性;其中还含有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等传染性病毒及细菌。
在腹腔或者胸腔内产生的成分可能会被吸收入血产生全身效应。
另外,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因手术不同而不同,但是大多数含量均超过标准。
二、手术烟雾有什么危害?手术烟雾对人体的影响与被吸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有关。
常见的局部反应有恶心、头痛、咽部黏膜红肿、喉部发痒或疼痛、咳嗽等。
病情持续发展,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急慢性炎性呼吸道改变,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手术烟雾还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眼睛不适,过敏反应如红肿、湿疹等。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外科烟雾是指手术过程中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烟气状物质,也叫溶胶、灼烟等,是指在电子外科技术中利用激光、超声刀、高频电刀、高速钻头、锯片等电刀将电能输送到细胞组织中,产生的热能增加细胞内的压力,造成相邻细胞死亡,最终将细胞蒸发。
手术过程中,烟雾的及时排干会使腹腔镜镜面雾化,镜片的清晰度下降,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有可能被患者身体吸收,使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造成患者术后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
若直接从手术室排放这些烟雾,将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甚至对手术人员产生危害。
一、手术烟雾的成分手术烟雾的主要成分为水、蒸汽以及细小的颗粒。
尤其是颗粒,尽管它所构成的烟雾仅占总烟雾量的5%,但包括化学品、血液和病毒、组织残屑、可诱导变化物及活性细胞等,危害巨大。
同时,由于颗粒的大小不同,在传播距离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此外,不同的手术仪器,其产生的颗粒大小也呈现出很大差异。
二、手术烟雾的危害常见危害:手术室工作人员、患者,因为长时间在外科手术烟雾环境下,其所释放出的烟雾成分会通过口腔、黏膜、皮肤等媒介被人体吸收,其后便会导致呼吸困难、头痛、眼结膜充血、过敏、呛咳等症状,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等。
心理危害:由于工作时烟雾量较大,会造成眼、鼻、喉等器官的应激反应,进而引起情绪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神不宁等问题,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非活性颗粒危害:非活性颗粒主要为气溶胶颗粒,沉积于人体呼吸器官的状况和粒子的大小有关,直径较大的,多沉积在较大呼吸道处;反之则多沉积在较小呼吸道处。
而且当人体长时间吸入时就会引发支气管炎、哮喘和慢性肺炎等疾病。
有害化学成分:氢化睛、丙烯睛和一氧化碳、苯均属于手术烟雾常见有害化学成分,可引起咽喉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头晕头痛、打喷嚏、多血质症、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现象。
三、手术烟雾的防护措施提高防护意识:要加强宣传,使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熟悉手术烟气成份和危害,提高其预防意识。
手术烟雾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没有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施在临床当中得到使用,激光手术设备、电动手术工具已经成为了外科手术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此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接触而出现大量的烟雾,这些烟雾主要由多种化学成分、活性病毒、非活性颗粒构成,临床当中将其统称为手术烟雾。
随着手术烟雾的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医疗领域针对手术烟雾的危害性讨论也逐渐增加,若参与外科手术的护士长期接触手术烟雾,且并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护士自身的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1、手术烟雾1.1 短期烟雾短期烟雾泛指出现在手术室中,但并非由手术行为所引发的烟雾,其一般会出现在手术室新建、翻修、扩建时。
众所周知,医院外科所要面临的工作量巨大,且手术室有限,多数医院会在对手术室完成新建、翻修处理之后没有等到手术室内的异味彻底散发,就开启使用新手术室。
手术室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且装修完成之后需要安装各类手术设备,故室内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毒气体。
1.2 可视的长期烟雾可视长期烟雾是长期烟雾的一大分类,其泛指可以直接通过视觉感官看到的烟味。
在外科手术当中,ESU、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频电刀等电动医疗设备的使用均会导致这一类烟雾的产生,尤其是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其产生的烟雾数量巨大,理论是最高可以达到3×108/m3的浓度。
其次,骨科手术中常用的电气设备也会引发大量的烟雾,以骨锯为例,其主要是通过刀刃处的快速运转来实现对于患者骨骼的切断,由于骨锯的运转速度较快,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含有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的烟雾。
1.3 不可视的长期烟雾不可视的长期烟雾主要以麻醉废气为主。
当手术需要采取吸入式麻醉时,且面罩、管道密封性较差的情况下,空气当中会弥漫着大量的麻醉废气,且这种麻醉废气无色无味,无法及时察觉。
2、手术烟雾的危害2.1 有毒成分多国外权威医疗机构研究发现,手术烟雾当中含量大量的有毒成分,仅化学成分一项就超过了600余种。
手术室中烟雾伤害与防护措施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动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且频繁,这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但与此同时,医务人员也面临着新的健康危险因素,如手术烟雾。
目前,我国对手术烟雾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在实际临床中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笔者综述手术烟雾的产生过程及成分,与烟雾造成的潜在不良危害,并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现综述如下:关键词:手术室;手术烟雾;产生;成分;危害;预防对策;综述前言随着高能量电刀、激光刀、超声刀等电外科设备的广泛应用,在电凝切割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烟雾,严重威胁着医患的健康。
手术烟雾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高频电灼刀、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速钻头、锯片、器械毛边破坏和汽化组织蛋白和脂肪形成的[1]。
其形态为分散到空气中的肉眼可见的可被吸入的细小微粒、烟雾或气溶胶。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已证实手术烟雾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因此,本文为进一步分析手术室中烟雾伤害,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参考,做出如下综述:1.手术室中烟雾产生过程及成分1.1手术室中烟雾产生过程手术室烟雾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短期烟雾,可能是手术扩建或者翻修后,大多没有完全将异味去除便急忙搬入新手术室,加上手术室内需要安装多种设备,用到多种装修材料,导致有毒气体集聚;二是长期烟雾,手术室使用ESU、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手术刀均可产生可见烟雾。
在薛芸[2]的研究中的研究中也表明了手术中电刀切割组织时,可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其中包含大量的可吸收颗粒物PM10和PM2.5,严重危害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左丽娜[3]的研究则报道了手术室微粒浓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切割时混切和凝固时电灼。
最后就是术中采用吸入麻醉方式时,会因管道老化、面罩密封不严、缺乏麻醉废气回收处理设施而产生一些看不见的麻醉废气在空气中。
1.2烟雾成分手术烟雾是由95%的水或水蒸汽及5%以颗粒形态存在的细胞碎片所组成。
经验交流179手术室有害烟雾的产生因素及防护邹远敏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400众所周知,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手术室作为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中的环境直接关系到了治疗的最终效果,室内环境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也会对医护人员的身体产生影响[1],有害烟雾是手术室常产生的有害物质,而什么是手术室有害烟雾,他是怎么产生的,又怎么去对他进行防护呢?本文中,就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1什么是手术室有害烟雾手术室有害烟雾是指因手术而对某些器械进行使用时,对组织产生分解、消融、摧毁等作用,进而导致某些微粒在空气中悬浮,进行形成的烟雾[2]。
2手术室有害烟雾的产生手术室有害烟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3]。
2.1激光的使用激光的产生是利用光频放大器进行的,实际上就是光能的产生,此种光的能量在光束中进行聚集,光束周围的组织的温度升高,而对周围组织产生了损伤作用,进而导致了微粒的悬浮,产生了烟雾。
2.2超声波设备的使用手术室中常使用的超声波设备主要包括超声波手术刀和超声波吸引器两种。
超声波手术刀的使用,是通过机械振动来进行的,振动频率一般为55kHz,此种振动机制会崩解组织内的细胞,并汽化组织内的水分子,凝固、切开组织,对血管产生闭合作用。
超声波设备的作用主要是对组织进行分离或止血,其使用原理是速度较快的机械运动,当此种运动产生时,会升高刀刃部位的温度,进而对胶原分子产生变性作用,进而导致了微粒的悬浮,产生了烟雾。
2.3高速电器械的使用手术室内常使用的高速电器械包括骨钻、骨锯,主要用于对骨组织的切割,众所周时,骨组织硬度较高,因此对其切割的器械需要通过高频的振动或快速的旋转来达到此目的,此种机制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器械表面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了微粒的悬浮,产生了烟雾。
3手术室有害烟雾的防护对于手术室有害烟雾的防护,主要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4]。
3.1医院内管理手术室无论是否处于使用状态,都应保证15min/h 的通风,且保证正压,手术室内的通风系统可以对某些烟雾内的物质产生阻挡或捕获作用,但此种效果并不能完全阻止烟雾在室内的产生及蔓延,因此可在手术室内中烟安装排烟系统。
术室烟雾防护-V1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医生手艺的简单操作,而是离不开各种先进的设备和仪器。
然而,在术室内烟雾的产生和排放也成为了术后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手术室里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烟雾的排放变得至关重要。
1.什么是术室烟雾?
术室里的烟雾是指由机器或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灰尘等废气。
这些废气带有极小的粒子,一旦被吸入人体,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2.术室烟雾对人体的危害
在术室内,如果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沉淀在净化器滤网中的烟雾将大量释放到空气中。
这些废气中含有DNA和RNA碎片、细菌和病毒,这些病原体在排放到室外的同时也将自然释放到术室空气中。
如果这些烟雾被医生和护士吸入,就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此外,术室里的烟雾还会造成操作过程的不清晰,影响手术的效果。
3.术室烟雾防护的措施
目前的常见做法是在手术室的吸气管上安装过滤器,用来过滤术中产生的废气。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尽可能避免产生烟雾。
例如,在切割固体物质时,应该降低刀刃的单元面积,这可以减少烟雾的产生。
在使用钳子和吸管时,应该尽量精准而快速地操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中产生的烟雾。
另外,大多数的电子手术设备都有设置特殊的吸气接口或收集系统,可以更好地抓住废气,提高过滤效果。
总之,在手术室里,烟雾防护是维护术后患者健康和医护人员身体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医护人员应该了解烟雾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以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烟雾的排放。
同时,相关的设备和工具也应该根据烟雾排放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好的过滤效果。
医院手术室手术烟雾产生、危害及消除1、什么是手术烟雾?手术烟雾是指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也被称为气溶胶、灼烟、透热羽流等,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高频电灼刀、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速钻头等破坏和汽化组织蛋白及脂肪形成的。
2、手术烟雾的危害手术烟雾不仅妨碍了手术人员的视线,而且会向空气中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手术室人员产生头痛、眼睛和粘膜发炎等症状。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等权威机构,已证实手术烟雾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
3、手术烟雾的成分手术烟雾是由95%的水或水蒸汽和5%以颗粒形态存在的细胞碎片所组成。
但正是这5%不到的颗粒,才使得手术烟雾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这些颗粒包含的成分主要有:血液及组织碎片、有害化学成分、活性病毒、活性细胞、非活性颗粒、诱导突变的物质等。
(1)有害化学成分烟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烃、腈类、有机胺和醛类等,其中CO与丙烯腈最受关注,除此之外含量较少但较受关注的化学成分有氰化氢、甲醛和苯等。
在腹腔镜切除手术完成时,CO的浓度可达到100-1900mg/L,远高于OSHA(美国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设定的35mg/L的标准。
研究表明腔镜手术若不排除烟雾,患者机体就会吸收大量的CO,从而造成组织缺氧,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心律失常等症状。
而针对于此,可采用高浓度的氧气进行强力换气以及抽吸装置吸烟,进而有效降低CO 浓度。
丙烯腈是一种无色的挥发性液体,易被皮肤和肺吸收,并通过释放氰化物对人体产生危害。
氰化氢是一种无色的有毒气体,其在手术烟雾中的浓度达到了10mg/L,易被肺、胃肠、皮肤吸收。
苯在手术烟雾中浓度可达71μg/m3,在手术区域周围空气的浓度达0.5~7.4μg/m3,超过了NIOSH(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和OSHA 规定的允许值。
研究表明这些化学成分可引起头痛、头晕、流泪、恶心、咳嗽、气管炎、哮喘等症状。
(2)活性病毒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一定的能量设定范围内,使用ESU和激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活性病毒。
你对手术室烟雾的了解有多少?
手术遇上中午在手术台上下不来吃饭的时候,同事经常吐槽说超声刀切割组织的烟闻起来很像烧烤的味道。
那么,不自觉的吸入的这些烟雾,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
烟雾是用来描述任何气态的副产品,含有生物气溶胶,它可以看见,也可闻到。
手术室烟雾是指使用电外科设备、高频电刀、超声手术刀时组织被摧毁、消融和分解导致其微细颗粒悬浮在空中,人员长期暴露在手术室烟雾中会深受其害,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
因此,对手术室烟雾的防范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手术室烟雾中含有害的化学成分、活性病毒、活性细胞、非活性颗粒、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等。
使用高频电刀所导致的烟雾中.95%是水,其余5%是细胞碎片,含有化学品、血液和组织中的颗粒、病毒及细菌等成分。
烟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烃、腈、脂肪酸和酚,还有小批量的其他化学品,包括氰化氢、甲醛和苯。
电刀产生的热量破坏每lkg组织所产生的空气诱变.保守地说,相当于15min内燃烧3~6支香烟_6]。
在使用激光刀时,组织消融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包括苯、甲醛、丙烯醛、一氧化碳和氰化氢。
而长期吸入这些烟雾会对医务人员的呼吸道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手术室烟雾的危害显而易见,所有的医护工作要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做开放性手术时,可有不同的方式避免或减少手术烟雾吸入,例如移动身体或头部远离大型羽状烟雾,避免直接吸入颗粒。
学会正确的使用负压吸引器吸掉绝大多数的烟雾。
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正确佩戴高过滤性的外科口罩、眼部防护镜、手套和穿隔离衣,所带口罩应该经常更换。
只有全方位地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给患者提供健康照顾。
乐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