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新疆奎屯地区学龄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奎屯地区现阶段学龄儿童基础碘营养状况,掌握碘营养流行病学指标。
方法:抽取市区及农牧团场19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学生1075例,用过硫酸胺消化-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尿碘。
结果:共检测尿样1075份,尿碘中位数为259.25ug/l,尿碘≤100u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5.11%;尿碘在100-299ug/l占总检测数的56.56%;尿碘≥300ug/l的样本占总检测数的38.33%。
结论:奎屯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处于基本适宜状态,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强化管理和健康教育仍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
【关键词】儿童;尿碘;碘营养【中图分类号】r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57-02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奎屯地区市区及10个农牧团场,共抽取19所小学,随机采集8---10岁学生尿液1075份。
1.2 方法1.2.1样本采集要求被检测儿童在采集尿样前三天即保持普通饮食,禁食高碘饮食或服用含碘药物。
一次性采集每名学生随意尿10毫升,存于无碘处理后的锥形试管内密封待检。
1.2.2 检测方法:采用碘催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ws/t107)。
由新疆兵团农七师疾控中心实验室专业人员用723型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分析仪器厂)进行检测。
(每批样本均带双管质控样)对尿碘值过高、过低的样本进行复检。
1.2.3 摄入量估算按dunn尿碘100ug/l相当于150ug/d碘摄入量的方法,以尿碘中位数推算每人每天碘的摄入量。
碘摄入量的适宜范围为150-200ug/d 安全范围为100-1000ug/d1.2.4 判断标准:依据gb 16006-1995idd消除标准[1]和持续消除idd标准进行判定: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00ug/l; <20ug/l 的样本<10%;<50ug/l的样本<20%;1.3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全部录入计算机,经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
奉化市2012—2014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和评价浙江省奉化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2-2014年浙江省奉化市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尿碘测定采用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结果2012-2014年共检测尿样360份,尿碘中位数211.5ug/L。
历年尿碘0.05)。
结论奉化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处在较适宜水平。
标签:学龄儿童;尿碘;分析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属于轻度碘缺乏地区。
1995年起全市实行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策略,至1999年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2012年3月15日,《食用盐碘含量》国家标准(GB26878-2011)开始实施。
根据该标准,我省选定适合本省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为25mg/kg。
为了解新标准实施后,我市学龄期儿童碘营养状况,作者对2012-2014年奉化市学龄儿童尿碘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数据收集:收集2012-2014年浙江省奉化市学龄儿童尿碘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监测方法:根据《浙江省2012-2014年度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监测方法,2012-2014年,全市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个乡镇;在所抽取的每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所村小学;在所抽取小学各随机抽检24名8-10岁儿童(各年龄段男女比例各半),采集一次性尿樣5~10 ml,送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2012-2014年共收集儿童尿样360份。
1.3 测定方法: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 T107—2006)测定尿碘含量,对尿碘过高或过低者进行复检。
1.4 判定方法:依据《碘缺乏病消除标准》(CB16006—2008)【1】和碘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2007年WHO/UNICEF/ICCIDD发布的《碘缺乏病及其消除的评估指南》)。
8~10岁学生尿碘及甲肿率检测结果分析了解广安市8~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准确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指导居民科学补碘。
方法按概率法进行随机抽样。
尿碘按WS/T107-2006进行检测;甲状腺肿按WS276-2007的触诊法诊断;盐碘检测采用GB/T13025.7-1999的直接滴定法。
结果广安市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70.35μg/L ,低于50μg/L的占1.2%;校正甲肿率为1.41%;居民食用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8.89%。
结论广安市学生碘营养现状显著改善,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良好,三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标准要求。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在自然界中,碘是以能溶于水的碘化钾形式存在,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外,其他地方都含量稀少。
人体需碘主要从食物中摄取,以消化道吸收[1]。
当碘摄入量不足时,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发生碘缺乏病。
它包括地甲肿、地克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及胎儿流产、早产、先天畸形等。
青少年缺碘可影响生长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就是甲状腺肿大[2]。
严重缺碘将对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据统计,全球共有22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现有智力残疾患儿1100万,其中80%是由于碘缺乏所造成的[1]。
因此,碘缺乏和碘缺乏病防治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3]。
我国从1995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的措施,根据国家拟在2010年全面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了解广安市学生的碘营养现状,准确评价防治效果,指导居民科学补碘,2009-04/05对辖区内5县(区)8~10岁学生进行了尿碘及甲肿率的抽样调查,同时还进行了居民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调查。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县为单位,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随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8~10岁学生20名(共500名,男、女各半)进行尿碘检测和每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学生80名(男、女各半)检查甲状腺。
牡丹江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牡丹江市全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
方法:抽取市区和县区共420名7-14岁学龄儿童,检测尿碘、食用盐盐碘、甲状腺肿大率和血清FT 3 、FT 4 、TSH水平。
结果:牡丹江市市区及县区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8.2%和97.4%,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3.1μg/L和195.6μg/L,且尿碘频数分布小于20μg/L所占比例均小于10%,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3.95%和4.17%,均小于5%,血清FT 3 、FT 4 、TSH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牡丹江市全区碘营养水平各项指标均符合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全区学龄儿童的甲状腺机能没有发生异常变化。
【关键词】儿童;盐碘;尿碘;甲状腺肿大;FT 3 、FT 4 、TSH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
国家规定7-14岁的学龄儿童是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
1995年我国开始普及碘盐的措施对防治IDD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全面了解牡丹江市全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现对牡丹江市全区2009年碘营养状况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凋查地点及对象:地点:牡丹江市市区及所属县区。
调查对象:各地所属在校7-14岁小学生。
1.2方法:在牡丹江市市区及县区所属小学随机抽取7-14岁学龄儿童共420名,男女各半,对其进行甲状腺检查,同时采集尿样及血清,并对其家庭食用盐进行盐碘监测。
1.3调查指标: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含量,盐碘含量,FT 3 、FT 4 、TSH水平。
1.4检测方法:1.4.1尿碘测定:被调查的420名学生采取随时尿样。
测定方法采用尿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2006)。
1.4.2盐碘测定:被调查的420名的学生各自采集家庭所用食盐一份。
测定方法采用碘离子直接滴定法(GB/T13025.7-1999)进行全定量测定。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10岁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雅安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展,掌握尿碘含量的平均水平,科学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方法按照雅安市县区,每个县取100名在校小学生的尿进行尿碘测定。
结果尿碘测定的中位数为234.6μg/L,含量在24.2μg/L ~525.3μg/L。
结论雅安市尿碘指标已经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关键词] 碘缺乏病;尿碘;监测四川省要在2010年全省范围内实现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根据省政府和卫生厅及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安排和要求,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科学评价雅安市县区的碘缺乏病防治干预措施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09-06完成了雅安市各县8~10岁儿童的尿碘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按照《四川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中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在每个县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不足5个乡时全部抽取,在所抽取的每个乡各随机抽取1所村小学,无村小学时,抽取乡中心小学,随机抽取20名男女各半的8~10岁共100名的学生尿进行碘含量测定。
1.2 方法采用WS/T107-2006尿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1],《四川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中明确要求尿碘检测用WS/T107-2006。
1.3考评标准8~10岁儿童尿碘含量的中位数大于或等于100μg/L,且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不超过20%。
1.4 质量控制尿碘检测实验室按照国家要求,参加并通过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网络质控考核并合格。
无锡市某地区岁儿童碘营养监测状况分析无锡市地区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人口众多,儿童数量也很多,因此对儿童的碘营养状况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析该地区儿童的碘营养监测状况。
在对该地区的儿童进行碘营养监测时,可以选择采取尿碘测定法。
尿碘测定是评估个体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标志。
尿中的碘含量反映了个体摄入和排泄的碘的量,因此可以通过对儿童尿液中的碘含量进行测定,来判断他们的碘营养状况。
一般来说,在婴幼儿尿检中,尿碘值在100-199μg/L之间属于适中,≤99μg/L属于缺碘,≥200μg/L属于过量。
而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尿碘值在100-299μg/L之间属于适中,≤99μg/L属于缺碘,≥300μg/L属于过量。
在实际监测中,可以选择对该地区的婴幼儿和学龄儿童进行尿碘测定。
通过对大样本的尿碘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婴幼儿的尿碘值普遍偏低,说明他们的碘摄入不足,存在碘缺乏的情况。
这可能与他们主要以母乳或人工奶粉为主食有关,因为这些食物中的碘含量都比较低。
因此,在婴幼儿的饮食中加入富含碘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学龄儿童的尿碘值相对较高,说明他们的碘摄入过多,存在碘过量的情况。
这可能与他们常常食用加碘食物有关,如含碘餐盐。
因此,在学龄儿童的饮食中要注意适量减少碘的摄入。
此外,还可以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监测,以进一步了解儿童的碘营养状况。
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是评估碘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可以发现是否存在碘缺乏或碘过量的情况。
但由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性变化、贫血等,因此在监测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综上所述,对无锡市地区的儿童进行碘营养监测是必要的,通过对儿童尿碘测定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监测,可以了解他们的碘营养状况。
监测结果显示婴幼儿普遍碘缺乏,而学龄儿童则存在碘过量的情况。
因此,在婴幼儿的饮食中应加入富含碘的食物,而在学龄儿童的饮食中要注意适量减少碘的摄入。
梅河口市小学生尿碘含量测定及水平分析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梅河口市地处东北属内陆缺碘区。
梅河口市自1996年经考核成为碘缺乏病防治达标县后,碘盐浓度一直为我国统一的碘盐浓度:均值为35毫克/千克。
2010年卫生部长陈祖培指出:全国各地饮食习惯差异大,盐的摄入量不一样,全国实行统一的碘盐浓度不合适,应取消统一碘盐浓度标准,实施因地制宜的碘盐浓度,体现“科学补碘”。
为了解我市人群目前体内碘水平,为确定我市碘盐浓度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我们对全市8—10岁小学进行了尿碘含量抽样调查。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辖区内的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个小学,将其全部8—10岁小学生做为调查对象。
1.2采样方法取监测对象当日任意一次尿3—5m l,于封闭试管中保存,送梅河口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进行检验。
1.3尿碘检测方法尿样经 DTD-3恒温消解仪进行酸消化处理后,用砷铈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
1.4数据处理用加权法计算中位数2 结果共抽取24个学校,采集3389份尿样(男1716人、女1673人),尿碘中位数为272.21μg/L,(55.87.95~348.631μg/L),其中大于100μg/L尿样 3243份,占95.69%,小于100μg/L 尿样 146份占 4.31,%,大于300μg/L 尿样331份占9.77%。
表1 梅河口市8—10学生尿碘水平分布3 讨论与分析3.1采用食盐加碘的方法是控制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但碘盐浓度过低会导致补碘量过少,起不到根本防治作用,而补点过高或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以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瘤等疾病。
高碘与低碘一样对人体有害。
近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内陆居民膳食中含碘的海产品摄入量有所增加,但增加了多少,现在居民体内的碘水平是多少,这是我们调整碘盐浓度的科学依据。
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点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评价全民食盐加碘实施16年来绵阳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了解绵阳市城乡居民碘营养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在四川省疾控中心按PPS法抽取的绵阳市1个县中进行碘缺乏病病情监测,按照方案要求在该县随机抽取1所小学,分别测定该校40名8~10岁儿童家中食用盐碘含量、人均食盐摄入量和甲状腺肿大率;随机抽取上述40名儿童中的12名测定尿碘、抽取学校附近3个乡的孕妇和哺乳妇女各5名,测定其尿碘;抽取学校附近集中式供水2份检测水碘含量。
在全市其余8个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的1所村小学,随机抽检20名8~10岁儿童的尿样进行尿碘监测。
结果病情监测点中,12名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为379.5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222.0μg/L,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为341.0μg/L;碘盐含碘量27.00±3.45μg/L,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7.5%;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0%,人均食盐摄入量为6.81±0.66g/天;全市其余8个县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235.49μg/L,尿碘值<50.0μg/L的儿童占2.5%,尿碘>300.0μg/L的占34.25%。
结论绵阳市人群碘营养状况良好,应警惕食盐过量的危害。
为评价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实施16年来绵阳市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了解和掌握本市人群碘营养状况,为决策和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卫生部要求,绵阳市于2011-09 /11开展了全市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按照四川省《201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中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抽取8~10岁在校学生、孕妇、哺乳妇女和集中式供水进行监测。
1.2 监测内容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和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监测。
1.3监测指标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盐碘、食盐摄入量、尿碘和水碘。
学龄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了解广元市5个县区8-10岁小学生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广元市5个县区小学497名学生采集尿液,用WS/T107-2006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
结果5个县区共检测尿样497份,其尿碘中位数为336.90μg/L,各县区未检出尿碘<20μg/L的样本,尿碘<50μg/L的样本占0.60%,尿碘>100μg/L的样本占检测总数的94.57%,其中尿碘>300μg/L的样本占检测总数的57.55%。
结论广元市5个县区学龄儿童碘摄入量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碘营养状况良好,但仍需继续做好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同时应该密切关注学龄儿童碘摄入量,防止补碘过量,开展健康教育。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碘缺乏病(IDD)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人体摄入碘不足造成的一系列损害,如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智力低下和体格发育障碍等。
尿碘含量是反映人体碘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在碘缺乏病(IDD)监测工作中作为衡量人体碘营养状况的指标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现阶段广元市部分县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广元市疾控中心2010年对青川县、朝天区、苍溪县、旺苍县及剑阁县监测点学校的497名小学生进行了尿碘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广元市青川县、朝天区、苍溪县、旺苍县及剑阁县监测点校8~10岁学生497名(青川少送3份)(男女各半)。
1.2 方法
1.2.1 尿样的采集检测对象在采集尿样的前几日和当日保持通常饮食,不食用高碘饮食或服用含碘药物。
采集随意1次排尿的中尿10ml,存放于经无碘水处理的白色采尿管内密封待检。
1.2.2 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采用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2006)。
由实验室专业人员用723型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每批样本均带双管质控样),并对尿碘过高、过低的样本进行复检,尿碘水平以μg /L计。
尿碘检测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组织的质控考核且获得了国家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颁发的合格实验室证书,各实验室检测人员均参加过省、市疾控中心组织的专业培训;实验中使用的标准溶液均购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检测所用的天平、分光光度计和容量仪器均经过了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定。
1.2.3 碘摄入量的估算按Dunn尿碘100 μg/L相当于150 μg/d摄入量的方法,以尿碘中位数推算每人每天碘的摄入量[1]。
碘摄入量的适宜范围为150~200 μg/d,安全范围为100~1 000 μg/d。
1.2.4 判定标准依据CBI 6006-1995 IDD消除标准[2]和持续消除IDD标准进行判定: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00 μg/L(标准尿碘正常值范围100~200 μg/L)、<20 μg/L的样本<10%、<50 μg/L的样本<20%为达标。
1.3 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儿童尿碘检测值和碘摄入量共检测尿样497份,尿碘最低为40.98μg/L,最高为921.27μg/L,中位数为336.90 μg/L,超过标准正常值范围。
以尿碘中位数推算的每人每天碘摄入量为505.35μg/d,高于适宜范围,但在安全范围内。
尿碘>100μg/L的百分比为94.57%;无样本的尿碘<20μg/L的,尿碘<50μg/L的样本占总样本的0.60%,<100μg/L 的占5.43%。
各年龄组学龄儿童尿碘频数分布呈向右拖尾的正偏态分布,频数分布高峰集中在100~350μg/L。
2.2 不同地区儿童尿碘检测值
青川县、朝天区、苍溪县、旺苍县及剑阁县尿碘中位数依次分别为297.81μg/L、366.69μg/L、364.83μg/L、374.82μg/L和272.40μg/L,朝天区、苍溪县、旺苍县略高于青川县和剑阁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5.36,P>0.05)。
五个县区尿样中未检出尿碘<20 μg/L的样本;尿碘<50 μg/L 的样本苍溪县有1份,剑阁县有2份,分别占各地检测数的1.00%和2.00%。
五县区尿碘<100 μg/L的样本分别占各地检测数的4.12%,0.00%,11.00%,5.00%和7.00%;尿碘>300μg/L的样本分别占各地检测数48.45%,71.00%,59.00%,64.00%和45.00%(表1)。
2.3 不同年龄组儿童尿碘水平
8~、9~、10~岁年龄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45.77μg/L、321.03μg/L和340.94μg/L。
8岁和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略高于9岁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3,P>0.05),尿样中未检出尿碘<20 μg/L的样本;尿碘<50 μg/L 的样本9岁年龄组有1份,10岁年龄组有2份,分别占各年龄组检测数的0.62%和0.89%。
尿碘>300μg/L的样本分别占各年龄组检测数的61.61%,55.00%和57.33%。
(表3)。
3 讨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通过合成的甲状腺素发挥其生理作用,从而保证正常的体格发育和脑发育[3]。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和国际防治碘缺乏病委员会(ICCIDD)推荐的6岁~成人每日应摄入120~150μg碘的标准[4]。
尿碘的排泄与碘摄入量密切相关,故尿碘中位数(MUI)是反映碘摄入量的最佳指标。
WHO/UNICEF/ICCIDD提出的标准尿碘正常值(儿童及成人)为100~200 μg/L,而国内部分学者提出儿童尿碘水平保持在300 μg/L以下是适宜的、安全的、可接受的[5-8],而碘摄入量以150~200 μg/d为宜,安全范围为100~1 000 μg/d [9]。
本次检测广元市五个县区小学生497名,尿碘中位数为336.90μg/L,有37.02%的人尿碘值在100~299 μg/L,57.55%的学生≥300 μg/L,未检出尿碘<20 μg/L以下的样本,尿碘<50 μg/L以下的样本只有3份,≥100 μg/L的标本占检测数的94.57%。
表明儿童尿碘中位数及尿碘频数分布达到了国家消除IDD达标判定标准,人群碘的摄入量可以满足身体需要,碘营养状况良好。
虽然按尿碘中位数推算的每人每天碘摄入量结果显示高于适宜范围,但都在碘摄入量的安全范围之内。
食盐加碘是防止碘缺乏病最经济、最易行、最有效的方法[10-11]。
国家卫生部在2010年5月宣布,食盐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摄入过量;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
因此,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策略对于提高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十分必要。
食用碘盐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补碘的要求;只要长期坚持食用合格碘盐,不需要额外补碘也能保证机体较好的碘营养状态。
结合广元市每年对加碘食盐检测结果以及本次的尿碘检测结果,说明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措施在广元市取得了很好效果,人群碘的营养状况已取得了很大的改善。
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市场上针对儿童的口味生产了各式各样的含盐高的食品,如薯片、海苔、方便面、榨菜、咸肉等,儿童在食用了这些高盐食品的同时,也会摄入碘,经常食用有造成碘摄入过量的可能。
有专家建议碘盐应做适当调整,认为居民碘盐水平(中位数)控制在15~20 mg/kg范围内为宜[12],从广元市497名小学生多数尿碘≥300μg/L来看,广元碘盐浓度还有下调的空间。
为彻底消除碘缺乏病(IDD),保证居民吃上合格碘盐,除了要加强盐政管理,抓好加工、
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碘盐质量以外,还要不断开展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食用碘盐的重要意义和正确使用碘盐,同时还要广泛宣传,使群众树立科学补碘的观念,不盲目滥服含碘制剂,少吃高盐食品,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平衡,保持碘摄入量在合理范围,使碘营养达到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