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媒体进行解剖标本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标本考试中的初步应用
解剖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考查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解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培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在解剖学标本考试中的初步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解剖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素材,如模拟解剖动画、解剖图谱吸引学生的注意,寓教于乐增强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解剖学知识。
此外,多媒体资源从多个方面揭示解剖学知识,使教学更加全面、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扩展解剖学教学范围,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解剖学知识。
通过多媒体技术把Module和案例学习纳入教学。
由于解剖学处于一个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实践中掌握解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快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际的技能。
此外,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复习解剖学知识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把线性资料变成多媒体资料,使学生可以省去对线性资料的反复阅读,而是将多媒体化资料记忆下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复习解剖学知识的效率。
总之,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解剖学标本考试,提高解剖学标本考试的教学效果。
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引导和指导学生正确的应用技术,促进良好的学习效果。
ECDH-Ana ES 数字人解剖考试系统数字人解剖考试系统概述多终端练习,数字化考试“数字人科技”依托多年来数字解剖学产品研发经验,历时多年进行资源整合与开发,推出基于真实人体解剖标本的数字化在线练习、考试系统——数字人解剖考试系统。
该产品通过对真实标本的数字化采集,以计算机为介质,使用网络进行无纸化考试操作,让解剖学考试更科学、更客观、更标准、更高效。
系统汇集了海量优质习题和优质标本,开发出大量创新性功能,让系统管理更简单、高效,满足教师出题、组卷、评卷、统计等考试要求,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目前已在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应用。
专业解剖考试系统-精选海量习题收录国内顶尖名校及专家精编的10000余道试题,涵盖了本科以上医学教育所需。
包含单选、多选、填空、简答、判断、名词解释等多种题型。
系统可自动组卷,也可自建试题,完成个性化出题及组卷、阅卷、统计、分析等任务。
三维真实标本任意角度观察采用的解剖学标本历经6道工艺流程:360度无死角数据采集-数据精修与处理-软件系统开发与数据合成-数据压缩-数据再次精修-标本真实呈现,力求每一个数字化标本都真实、立体、清晰。
精选优质标本提供手机APP,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练习,方便老师监测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移动端应用-自主式练习系统功能1、自由出题/组卷更方便编辑工具出题,适应多种标本和题型;题目一键上传。
2、练习/考试更灵活固定和随机组卷形式;非固定时间考试,优化资源配置。
3、创新题型更实用适应数字化出题的要求,降低了复杂性,提高阅卷效率。
4、标本应用更系统创建按库分类的模式,提高标本素材使用的方便性。
5、多种素材更全面采用图片、组拍、模型等多种展示方式。
6、统计分析更完善完善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练习、考试情况一目了然。
人体解剖学标本考试系统设计作者:王静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7期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医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解剖课程就是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课程既包括理论课程又包括实验课程,而且实验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招收的医学生也越来越多,随之每个医学生平均占用的资源就越来越少,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也面临着标本匮乏的问题。
因此真实实物标本的学习和考试都面临着这些难题。
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室环境充斥着大量消毒水等让人感觉不适的气味,因此实验室环境也不适宜学生长时间练习和学习。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目前摆在人体解剖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一、人体解剖学标本考试现状分析目前人体解剖学标本考试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以实物标本进行考试的传统方法。
此种方式采用在实验室观察真实的实物标本,学生根据实验教师指示的标本位置在纸上写出答案。
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考核学生对标本的掌握情况。
从对学生的考核方面评判,这种方式无疑是最好的。
但是作为基础实验课,学生数量众多,此种方式考核时间漫长,标本浪费非常严重,大多数学校难以承受。
第二种是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本,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制作数字化标本题目。
如,通过摄影摄像的方式将标本记录下来,然后再采用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最终做成标本图片或者标本动画等,然后再把这些图片和动画导入PPT里设计成试题。
或者采用Authorware简单编程软件,把图片和动画导入,制作直接展示的题目。
最后在教室里统一考试,学生将答案统一写在纸上。
此种方式前期教师准备好后,可以同时在教室里所有学生一起考试,所有学生试题一样。
学生做完题目后,教师统一评判答案。
此种方式比传统的考核方式效率更高,而且极大地减少了真实标本的使用量。
第三种方式是在第二种方式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库技术和web技术,设计制作出人体解剖学标本考试系统。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
护理解剖学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因此,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护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护理解剖教学;应用1多媒体技术的优势(1)直观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2)生动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性化:多媒体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高效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2.13D仿真人模型应用于教学从几年前维基百科上第一次见到外国的3D人体标本,到如今由钟世镇院士领衔的“中国数字人”计划,将人体解剖学与现代图像相结合,利用计算机对人体进行3D建模,构造出量化的解剖结构信息,以达到对人体功能的可视化、数字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符合教学目的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
通过构建三维仿真人体模型,减轻了临床实习过程中对尸体解剖学的依赖性,减轻了因缺乏尸源而造成的教学困难。
与此同时,三维立体仿真的人体模型,可以360度旋转,让同学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到人体的构造,并通过图片上的介绍,对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样既能满足课上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在课前,课后自主学习。
2.2多媒体的时空连线它既可以进行回放,又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连线把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融合,把有关的学科知识引入到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去。
浅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对医学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一:《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应用广泛,涉及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前沿学科。
人工神经网络是在对人脑神经网络的基本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的某种简化模型。
突破了传统的以线性处理为基础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局限,标志着人们智能信息处理能力和模拟人脑智能行为能力的一大飞跃。
近20年来,神经网络的软件模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发展速度惊人。
由于人体与疾病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非常适合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目前的研究几乎涉及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所有方面,主要应用于生物信号的检测与自动分析,医学专家系统等。
在麻醉与危重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涉及到多生理变量的分析与预测,从临床数据中发现一些尚未发现或尚无确切证据的关系与现象,信号处理,干扰信号的自动区分检测,各种临床状况的预测,单独或结合其他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麻醉闭环控制等。
在围术期和重症监护与治疗阶段,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将可能在信号处理、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辅助决策专家系统、数据挖掘、各种临床状况的预测、智能化床旁监护、远程医疗与教学、医疗机器人等各方面广泛运用到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
一、概述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学科的重要分支。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应用广泛,涉及神经生理学、认识科学、数理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前沿学科。
现代计算机的计算构成单元的速度为纳秒级,人脑中单个神经细胞的反应时间为毫秒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为人脑的几百万倍。
采用多媒体进行解剖标本考试
钟强
(惠州卫生学校,广东惠州516020)
【摘要】教学的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多媒体的应用对教学实践有许多帮助与促进,采用多媒体进行解剖标本考试是一种改革尝试,对中职学校解剖教学也是一种促进。
【关键词】解剖学标本考试多媒体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新生入学就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学科,我校四年制医士类(社区医学、妇幼卫生、计划生育等专业)学生除了理论考试外还要进行解剖标本考试,单独计分。
标本考试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的实操考试,考量学生对人体主要器官与重要结构的认知能力。
由于班级和学生人数较多,每次考试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认真而繁琐的准备,包括试室、时间安排表、考试用的标本与模型、标签、答卷等。
每批20人,考20个标本结构,每个考1分钟,统一同时顺时针轮换,加上进场、收卷、出场,至少要25分钟,一个班要分三批到四批,一天考两三个班,全部学生需两到三天时间来完成,监考员也至少要5人,因此,每到标本考试,解剖教研组就全体出动,忙上几天。
大家也经常讨论如何对这个考试进行改革。
2002年,解剖多媒体大教室建立进来后,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标本考试的思路就形成了。
同时,了解到其它大专院校也有利用多媒体进行组织学标本、图谱考试的情况,笔者就决定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先试行多媒体标本考试。
其它老师也表示支持,如果效果好,目的达到,教研组以后就可以完全以多媒体考试方式代替原来的方法。
在思想准备工作上,告诉学生标本考试将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包括多媒体上理论课时就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图,标本、模型实验课上也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认真观察,要求学生自己多动手翻看标本与模型,老师经常提问与解答,指导学生观察、寻找、辨认、讨论每次实验所要求的目标,让学生对各个器官、结构有多方面、比较深刻的认识与记忆。
在图片准备上,利用数码相机或摄像头对标本、模型的多拍几个角度,对同一结构,有标本图、模型图。
利用扫描仪把彩色图谱、书本上的图制作出来。
在医学网络上找来正常人体图、临床病例图等。
还可利用影片工具如超级解霸把解剖学VCD上的任意片段按要求截取下来,得到了动态的标本形式。
在制作准备上,利用软件PHOTOSHOP处理好各种图片,把所有图片截取成一定大小的全景图或局部图,按系统编排序号,方便使用。
利用FLASH或POWERPOINT制作考试课件,加入上述制作好的图片、影片,
每一考试结构以两到三张图片展示,对要求辨认的器官或结构、部位标上闪动标记,配上问题,每一题设置展示时间为60秒,自动按顺序播放。
还可以采用软件AUTHORW ARE制作带影片片段、声音提示、声音提问的课件形式。
这样,可以制作出不同要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内容(针对同专业不同班别)、不同功能(考试用、复习用、学生自学用)的考试课件。
制作时,还可以把答案做好,考试结束后,马上给学生解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对错,这也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的学习方法。
有了多媒体考试方式,每一次考试可以同时考一到两个班,仅用25分钟就可完成,监考老师2到3名就行,还可以及时改卷。
经过笔者任课两个班的试验,与其它班别在考试内容、难易度相当的情况下,从考试成绩、各题干对错比例等方面统计对比发现,差异性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多媒体考试方式与实物标本、模型的考试结果是相近的、考试目的是达到教学要求的。
具体数据有待另行统计分析。
有的老师对多媒体考试方式这样看法:标本考试变成了图片考试。
笔者认为这不用担心,因为在制作时就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制作图片时就加重实物标本、模型的照片,而且是多角度的,虽然少了立体感,但真实性还是有的,图谱和书本上的图只占五分之一左右。
还有老师有这样的担心:学生以后都不用心上解剖实验课了,反正多看图片就行了。
考虑到这一点,老师应该从解剖课一开课就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解剖实验课的重要性,而且机会难得,并且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把实验课的主动性交给学生,鼓励这些中专生要大胆、积极、主动动手观察尸体标本,师生多进行交流。
当然,采用多媒体进行标本考试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种种方面,还有这样一些方面:减轻老师的负担;减轻有害气体对师生的损害(特别是监考老师,连续两、三天泡在福尔马林、酒精气味中);减轻学生心理紧张和压力,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考试及时的解答与反馈,又可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促进老师的标本制作水平、促进学生实验观察的主动性等。
教学的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多媒体的应用确实对教学实践有许多帮助与促进,但效果还要实践来检验。
笔者采用多媒体进行解剖标本考试也还是一种尝试,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
附注:正文字数1750左右。
最终完稿时间05年4月15日。
作者:钟强,男,广东医学院毕业,广东省惠州卫生学校解剖组织学讲师。
联系:hzwxj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