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1.50 KB
- 文档页数:34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教案标题: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3. 学生将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建筑构造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1. 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解读和分析。
3. 建筑构造技巧和方法的实践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例。
3. 建筑模型和构造材料。
4. 教学活动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介绍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2. 解释建筑识图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三、图纸解读与分析(20分钟)1. 展示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例,解读图纸上的各种符号和标注。
2. 引导学生分析图纸上的空间关系、尺寸比例和材料选择等内容。
四、实践活动(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幢建筑,并根据提供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使用建筑模型和构造材料进行实践搭建。
2.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建筑构造技巧和方法,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建筑识图与构造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建筑相关知识,并探索建筑设计和施工领域的发展前景。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工地或建筑展览,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实际情况。
2. 提供更多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图纸解读和分析练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建筑识图与构造在不同建筑风格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构造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授课班级任课教师技术职称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课时教案课 时 教 案图线的绘制要求:建筑采用的图线分为实线、虚线、点划线、折断线、波浪线等; 按照线宽又分为粗、中、细三种。
各类图线的线型和宽度对应不同的应用范围。
字体的绘制要求:图样上及说明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体,大标题、图册封面等 汉字可以写成其他字体,但应易于辨认。
字宽与字高的比例为 3:2,字距为字高的1/4,行距为字高的1/3。
数字及字母在图样上的书写分直体和斜体两种,它们和 中文字混合书写时应稍低于写仿宋体的高度;斜体书写应向右倾斜,并与水平线成75° ;图样上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其字的高度不小于2.5mmo讲授人课 时4序 号 2课题内容 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时间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教学课型理论口 实验口 习题口 实践口复习口其他口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及绘图工具和仪器和投影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规定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各种绘图工具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即时生成 的问题与对策面代号尺寸代号A0 A1 A2 A3 A4 b X L 841X1189594X841 420X594297X420210X297c 105a25(3)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比例尺。
圆规和分规。
(2)一. 导入:图纸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用来指导生产、施工、管理等技术工作的重 要技术文件。
作为室内装饰设计的学生,都必须熟练地绘制和阅读建筑装饰制图。
二. 装饰制图的基本知识(1) 图纸幅面和图框尺寸:比例的概念:图样的比例是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形尺寸之比。
比例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比值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比例。
.绘图工具和仪器介绍(1)(2)(3)(4) 绘图笔的分类:绘图铅笔按照铅芯的软硬程度分别用笔端字母"H'和“B”表示; 其中H 表示硬的,B 表示软的。
【教学内容】点的投影【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识图与构造》吴舒琛主编第二版2.课程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与使用建筑工程图的能力,并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3.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高教版《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二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
“点的投影”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点的投影基本知识、点的三面投影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点的投影规律的运用。
通过本节课点的投影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线和面的投影以及组合体的投影,从而使学生了解投影知识在建筑工程图中的运用,为以后学习及工作中读图与绘图打下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学生为一年级学生,在物理课程及几何课程中有投影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投影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联系实际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较快理解点的投影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根据已学投影基本知识,初步认识点的三面投影基本知识,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并能运用投影规律解决问题。
2.过程和方法:合理运用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使学生具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学习建筑识图的乐趣,感受制图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刻苦学习和工作的态度。
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并运用规律作点的三面投影图及判断点的空间相对位置。
难点:空间特殊点的投影【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使用实物模型与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设问并解决问题进行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及设备、立体透明投影模型、建筑施工图纸【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在本节的教学中,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构造系部:土木工程系任课教师:王朝兴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总学时:60【教学内容】第 1 章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1.1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简介1.1.1国家标准1.图纸幅面及格式(A2=420x594)2.比例(如1:100)3.字体,长仿宋体4.图线,(1)图线线型及应用(2)图线的画法及注意事项5.常用建筑材料图例6.尺寸标注(1)尺寸线(2)尺寸界限(3)尺寸起至符号(4)尺寸数字(5)半径、直径、角度、弧长、球的尺寸标注(6)其他尺寸标注1.1.2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1.图板及丁字尺2.三角板3.圆规和分规4.曲线板5.铅笔1.1.3绘图方法及步骤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2.画底稿3.加深1.2投影的基本知识1.2.1投影的概念1.投影的概念2.投影的分类(1)中心投影法(2)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斜投影3.正投影的几何性质(1)同素性(2)从属性(3)定比性(4)平行性(5)显实性(6)积聚性4.三面投影图的形成(1)建立三面投影体系(2)将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正投影(3)把位于三个投影面上的三个投影图展开1.2.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1.点的投影(1)点的单面投影(2)点的两面投影(3)点的三面投影(4)点的投影与坐标1.2投影的基本知识1.2.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2.直线的投影(1)一般位置直线(2)特殊位置直线,平行线: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3)直线上的点3.平面的投影(1)平面的表示方法(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一般位置平面、特殊位置平面(垂直面、平行面)1.2.3几何体的投影1.平面立体的投影(1)棱柱,棱柱的投影、棱柱表面上的点(2)棱锥,棱锥的投影、棱锥表面上的点2.曲面立体投影(1)圆柱,圆柱的投影、圆柱表面上补点(2)圆锥,圆锥的投影、圆锥表面上补点(素线法、辅助平面法)(3)球,球体的投影、球表面上补点1.2.4组合体的投影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1)叠加:叠合、相交、相切(2)切割2.组合体的投影画法步骤:(1)形体分析(2)选择视图(3)作图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尺寸基准(2)尺寸的分类: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3)尺寸标注原则(4)尺寸标注的步骤4.组合体的视图读法(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课堂情况反馈】复习,能把以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效果较好。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设计精品《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标准课程编号:UAOB03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构造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8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基本构造方法,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知识。
本课程服务于建筑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需要学生较多地动手参与教学活动。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绘图方法、识图能力;掌握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原理及常见构造做法。
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后续课:《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力学》、《建筑结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建筑识图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所设计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岗位作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分解为建筑初识、建筑识图基本知识、建筑图投影原理、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识读、建筑构造图识读、建筑设计说明的识读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建筑识图的过程。
课程内容与要求中对建筑初识、建筑识图基本知识、建筑图投影原理、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识读、建筑构造图识读、建筑设计说明的识读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等都作了较详细规定,并在活动设计中安排了多种实践活动。
建筑识图与构造电子教案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要点和流程。
本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理论课主要讲解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课则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实际应用。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通过建筑图纸和构造图纸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构造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课程安排第一周理论课•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定义和概念;•常见的建筑构造形式;•建筑识图的分类和要点。
实践课•学习建筑图纸和构造图纸的基本内容;•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实际案例。
第二周理论课•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和组成;•建筑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常见施工工艺和材料。
实践课•学习建筑施工流程和验收标准;•讲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周理论课•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何进行建筑质量检验和验收;•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实践课•实际操作建筑施工工艺和材料;•学习建筑质量检验和验收的操作方法。
第四周理论课•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建筑施工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实践课•学习施工现场管理和人员管理;•讲解建筑施工成本和效益分析的操作方法。
4.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采用以下方式:•考试:30%•实际操作:20%5. 参考资料•《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施工实务》•《建筑构造》•《建筑测量》•《建筑设备安装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