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N和PNP输出电路
- 格式:pdf
- 大小:531.41 KB
- 文档页数:28
NPN和PNP输出电路和PLC输入模块的连接PLC 数字量输入电路的形式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量输入时PLC内部电路常见的几种形式~并结合传感器常见的NPN和PNP输出~给出了和不同的PLC电路形式连接时的接线方法。
Summary: This article has mainly analyzed several internal circuit forms of PLC digital inputmodule, and unified common NPN and PNP outputs of sensors, has given wiring method to differentplc中input circuits of PLC. npn和 pnp的接关键词:PLC 源输入漏输入 NPN输出 PNP输出线方法Key Words: PLC Source-input Sink-input NPN-output PNP-output1 引言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虽然接线工作占的比重较小~大部分工作还是PLC 的编程设计工作~但它是编程设计的基础~只要接线正确后~才能顺利地进行编程设计工作。
而保证接线工作的正确性~就必须对PLC 内部的输入输出电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我们知道~PLC 数字输入模块为了防止外界线路产生的干扰,如尖峰电压~干扰噪声等,引起PLC 的非正常工作甚至是元器件的损坏~一般在PLC 的输入侧都采用光耦~来切断PLC 内部线路和外部线路电气上的联系~保证PLC 的正常工作。
并且在输入线路中都设有RC 滤波电路~以防止由于输入点抖动或外部干扰脉冲引起的错误信号。
2 输入电路的形式2.1 分类PLC 的输入电路~按外接电源的类型分~可以分为直流输入电路和交流输入电路,按PLC 输入模块公共端,COM 端,电流的流向分~可分为源输入电路和漏输入电路,按光耦发光二极管公共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输入电路。
通俗的讲:pnp信号输出是电源信号,npn输出是ov信号,在与plc接线时,需要这样。
pnp要求输入公共点com接ov,因为pnp信号输出的是电源,这样能够形成激励,触发输入点。
输出高位npn要求输入公共点com接24v(电源),因为npn信号输出的是ov,这样能够在com和输入点形成激励,触发输入点。
输出低位就是这么简单。
西门子网站上回答:“ 光电传感器有NPN型输出型(电流流入)和PNP输出型(电流流出)两种,当电流流出的传感器(PNP 输出型)在接通时,电流是从电源经传感器的输出端(output)流到负载(load)上,进入负载, 然后流到接地端。
而电流流入(NPN输出型)的传感器接通时,电流是从电源经负载流到传感器的输出端(output),然后流到接地端(GND),最后进入系统的地(GND)。
PNP与NPN型传感器一般有三条引出线,即电源线VCC、GND,OUT信号输出线1、NPN类NPN 是指当有信号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和GND连接,相当于OUT输出低电平。
2、PNP 类PNP是指当有信号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和VCC连接,相当于OUT输出高电平的电源线。
还有:1、pnp和npn都是三线制,电源VC;输出信号端OUT;电源OV端。
2、如果是初步设计时,一定切记采用pnp接近开关,这种类型接近开关适合PLC的输入高电平有效的接线方式,因为我们设计PLC的输入端都是采用高电平有效的接线方式。
1.NPN和PNP 的说法来源于传感器输出晶体管的类型, 就想前面说的, NPN是电流流入传感器, 负载接在电源和信号线之间.而PNP是电流流出传感器,负载接在电源地和信号线之间. 2.三线制传感器,棕色为电源,蓝色为电源地,黑色为信号线. 3.接近开关一般就有两线三线两种,两线的有省配线和适用范围大等优点. 接法不同,是对负载来说的,西门子PLC输入无所谓NPN,PNP 型,只要搞清楚PNP输出高电位,NPN输出低电位,但有些PLC就只能接NPN型” NPN 与PNP的接线完全不同,接不对可不会工作哦?本质的区别在于电流的流向不同,对于PNP接法电流由传感器的SIGNAL流向PLC IN,而对于NPN则相反,所以呢PNP与NPN 接线接法不能同时用于公共COM端的同一组IN。
PLC输出电路(继电器,晶体管,晶闸管输出)区别和注意事项PLC的输出电路形式一般分为: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三种。
弄清这三种输出形式的区别,对于PLC的硬件设计工作非常有必要。
下面以三菱PLC为例,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其它公司的PLC输出电路形式也大同小异。
1、晶体管输出电路晶体管输出电路形式相比于继电器输出响应快(一般在0.2ms以下),适用于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由于晶体管是无机械触点,因此比继电器输出电路形式的寿命长。
晶体管输出型电路的外接电源只能是直接电源,这是其应用局限的一方面。
另外,晶体管输出驱动能力要小于继电器输出,允许负载电压一般为DC5V~30V,允许负载电流为0.2A~0.5A。
这两点的使用晶体管输出电路形式时要注意。
晶体管输出电路的形式主要有两种:NPN和PNP型集电极开路输出。
如下图所示:图2 NPN集电极开路输出图3 PNP集电极开路输出由以上两图可看出这两种晶体管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NPN型集电极开路输出形式的公共端COM只能接外接电源的负极,而PNP型的COM端只能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和继电器输出形式电路一样,在驱动感性负载时也要在负载两端反向并联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接电源的正极)防止过电压,保护PLC的输出电路。
2、继电器输出电路这是PLC输出电路常见的一种形式,其电路形式如下图所示。
该种输出电路形式外接电源既可以是直流,也可以是交流。
图1 继电器输出PLC继电器输出电路形式允许负载一般是AC250V/50V以下,负载电流可达2A,容量可达80~100VA(电压×电流),因此,PLC的输出一般不宜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一般通过一个小负载来驱动大负载,如PLC的输出可以接一个电流比较小的中间继电器,再由中间继电器触点驱动大负载,如接触器线圈等)。
PLC继电器输出电路的形式继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也有限制(一般数十万次左右,根据负载而定,如连接感性负载时的寿命要小于阻性负载)。
图1 NPN PNP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
Vin高电平时Q1导通,Q2基极得高电位,Q2截止。
图3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输入端悬空时Q1截止。
VIN输入端接入低电平时,Q1导通,继电器吸合。
图5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导通,因E-C导通,又因有负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低电平。
图7 光藕控制NPN三极管:图9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图2 两只NPN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Q2导通。
Vin接入高电平Q1导通,促使Q2基极电位下级,Q2截止。
图4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vin无输入电位时Q1截止。
Vin接入高电平Q1导通,继电器吸合图6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导通,因E-C导通,又因有负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高电平。
图8 光藕控制NPN三极管:图10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NPN与PNP输出电路的转换1、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漏型输入(也就是说C OM端共0V)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但是,当采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0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电阻”。
如图。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下拉电阻”上端为24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下拉电阻”经公共端COM 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下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其值为1.5—2KΩ,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种公式:R≤[(Ve-0.7)/Ii]-Ri式中:R——下拉电阻(KΩ)Ve——输入电源电压(V)Ii——最小输入驱动电流(mA)Ri——PLC内部输入限流电阻(KΩ)公式中取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第二种公式:下拉电阻≤[输入限流电阻/(最小ON电压/24V)]-输入限流电阻2、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源型输入(也就是COM端是共+24V的)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相反,当采用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24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上拉电阻”。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上拉电阻”上端为0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上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PNP和NPN输出区别展开全文光电开关PNP输出与NPN输出有何区别? PNP的导通压降小但反向耐压低 NPN相反;1.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npn。
2.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pnp。
3.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npn。
4.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pnp。
npn基极高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短路.低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pnp基极高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如果基极加低电位,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
输出形式:分npn二线,npn三线,npn四线,pnp二线,pnp 三线,pnp四线,AC二线,AC五线(自带继电器),及直流NPN/PNP/常开/常闭多功能等几种常用的形式输出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他们的原理就是放大器的原理.把万用表打到电阻挡,用万用表的2个表笔分别测,会发现电阻无穷大的2跟线,是电源线. 那么剩下的一跟就是信号线了.第2步.测量信号线和电源线的+级电阻小的是PNP型和电源线负极,电阻小的是NPN型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万用表里的电源并不是在红表笔上,而是在黑表笔上. 建议最好使用数字万用表.怎样才能用万用表判断直流电源的正负级? 太简单了,采用数字万用表,根据显示正值时红表笔接的是正极,负值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NPN和PNP型传感器的区别就是在与输出的电平不同,NPN输出低电平,PNP反之。
为什么三菱PLC要选择NPN型传感器?而西门子PLC要选择PNP型传感器?NPN型输出管是NPN型,内部电路是发射极接电源负极,集电极为输出端,所以负载一端要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光电开关的输出端。
PNP型输出管是PNP型,内部电路是发射极接电源正极,集电极为输出端,所以负载一端要接电源负极,另一端接光电开关的输出端。
1. 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npn。
plc 中np n 和pn p 的接线方法PLC 数字量输入电路的形式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量输入时PLC内部电路常见的几种形式,并结合传感器常见的NPN和PNP输出,给出了和不同的PLC电路形式连接时的接线方法。
Summary: This article has mainly analyzed several internal circuit forms of PLC digital input module, and unified common NPN and PNP outputs of sensors, has given wiring method to different input circuits of PLC.关键词:PLC 源输入漏输入 NPN输出 PNP输出Key Words: PLC Source-input Sink-input NPN-output PNP-output1引言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虽然接线工作占的比重较小,大部分工作还是PLC 的编程设计工作,但它是编程设计的基础,只要接线正确后,才能顺利地进行编程设计工作。
而保证接线工作的正确性,就必须对PLC 内部的输入输出电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我们知道,PLC 数字输入模块为了防止外界线路产生的干扰(如尖峰电压,干扰噪声等)引起PLC 的非正常工作甚至是元器件的损坏,一般在PLC 的输入侧都采用光耦,来切断PLC共阴极共阳极图2 为直流输入电路的一种形式(只画出一路输入电路)。
当图1 中外部线路的开关闭合时,PLC 内部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该导通信号再传送给处理器,从而CPU 认为该路有信号输入;外界开关断开时,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光敏三极管截止,CPU 认为该路没有信号。
图2 直流输入电路2.2.2 交流输入电路交流输入电路如图3 所示,可以看出,与直流输入电路的区别主要就是增加了一个整流的环节。
光电开关NPN和PNP是什么?它们区别是什么?NPN型和PNP光电开关传感器的区别在于不同的输出电平。
NPN输出低电平,PNP然后输出高电平。
光电开关的类型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问题。
光电开关NPN和PNP是什么?它们区别是什么? 1.光电开关NPN与PNP的区别光电传感器NPN输出型(电流流入)PNP有两种输出类型(电流流出)。
当电流流出传感器(PNP输出型)连接时,电流从电源通过传感器的输出端子流向负载并流入负载,然后流向接地端子。
电流流入。
(当NPN传感器连接时,电流从电源通过负载流向传感器输出,然后流向接地端子(GND),最后流向系统接地端子。
PNP和NPN传感器通常有三条输出线,即电源线VCC。
GND和OUT信号输出线1.NPN型NPN是指当信号被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和GND连接,这相当于OUT输出低电平。
2.PNP型PNP是指当信号被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与VCC相连,相当于输出高电平电源线OUT。
NPN型光电开关是指当信号被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与0V线的连接相当于输出低电平0V。
对于NPN-NO类型,当没有信号触发器时,输出线暂停,即0V线和OUT线断开。
当有信号触发器时,它会发出与0的信号触发器V相同的电压,即out线与0V线相连,输出低电平0V。
对于NPN-NC类型,当没有信号触发器时,它会发出与0V线路相同的电压,即out线路与0V线相连,输出低电平0V。
触发信号时,输出线暂停,即0V线和OUT线与类似NPN-NC+NO类型断开。
增加一条输出线OUT,根据需要选择两条信号相反的输出线。
3.PNP型光电开关PNP光电开关是指当信号被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与电源线VCC相连,相当于高电平电源线的输出。
用于高电平电源线。
PNP-NO型,在没有信号触发的情况下,输出线暂停,即VCC电源线和OUT断开。
当有信号触发时,发送并发送。
VCC电源线的电压相同,即OUT线与电源线VCC相连,输出高电平VCC。
PLC中NPN和PNP的接线方法1引言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虽然接线工作占的比重较小,大部分工作还是PLC 的编程设计工作,但它是编程设计的基础,只要接线正确后,才能顺利地进行编程设计工作。
而保证接线工作的正确性,就必须对PLC 内部的输入输出电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我们知道,PLC 数字输入模块为了防止外界线路产生的干扰(如尖峰电压,干扰噪声等)引起PLC 的非正常工作甚至是元器件的损坏,一般在PLC 的输入侧都采用光耦,来切断PLC 内部线路和外部线路电气上的联系,保证PLC 的正常工作。
并且在输入线路中都设有RC 滤波电路,以防止由于输入点抖动或外部干扰脉冲引起的错误信号。
2输入电路的形式2.1 分类PLC 的输入电路,按外接电源的类型分,可以分为直流输入电路和交流输入电路;按PLC 输入模块公共端(COM 端)电流的流向分,可分为源输入电路和漏输入电路;按光耦发光二极管公共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输入电路。
如下图1所示:图1 PLC输入电路的分类2.2 按外接电源的类型分类2.2.1 直流输入电路图2 为直流输入电路的一种形式(只画出一路输入电路)。
当图2 中外部线路的开关闭合时,PLC 内部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该导通信号再传送给处理器,从而CPU 认为该路有信号输入;外界开关断开时,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光敏三极管截止,CPU 认为该路没有信号。
图2 直流输入电路2.2.2 交流输入电路交流输入电路如图3 所示,可以看出,与直流输入电路的区别主要就是增加了一个整流的环节。
交流输入的输入电压一般为AC120V 或230V。
交流电经过电阻R的限流和电容C的隔离(去除电源中的直流成分),再经过桥式整流为直流电,其后工作原理和直流输入电路一样,不再缀述。
图3 交流输入电路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交流输入电路中增加了限流、隔离和整流三个环节,因此,输入信号的延迟时间要比直流输入电路的要长,这是其不足之处。
光电开关PNP输出与NPN输出有何区别PNP的导通压降小但反向耐压低NPN相反 1.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npn。
2.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pnp。
3.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npn。
4.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pnp。
npn基极高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短路.低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pnp基极高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如果基极加低电位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
输出形式分npn二线npn三线npn四线pnp二线pnp三线pnp四线AC二线AC 五线自带继电器及直流NPN/PNP/常开/常闭多功能等几种常用的形式输出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他们的原理就是放大器的原理. 把万用表打到电阻挡用万用表的2个表笔分别测会发现电阻无穷大的2跟线是电源线. 那么剩下的一跟就是信号线了. 第2步.测量信号线和电源线的级电阻小的是PNP型和电源线负极电阻小的是NPN型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万用表里的电源并不是在红表笔上而是在黑表笔上. 建议最好使用数字万用表. 怎样才能用万用表判断直流电源的正负级太简单了采用数字万用表根据显示正值时红表笔接的是正极负值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NPN和PNP型传感器的区别就是在与输出的电平不同NPN输出低电平PNP反之。
为什么三菱PLC要选择NPN型传感器而西门子PLC要选择PNP型传感器NPN型输出管是NPN型内部电路是发射极接电源负极集电极为输出端所以负载一端要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光电开关的输出端。
PNP型输出管是PNP型内部电路是发射极接电源正极集电极为输出端所以负载一端要接电源负极另一端接光电开关的输出端。
1. 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npn。
2.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pnp。
3.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npn。
三极管npn和pnp三极管(Transistor)是一种最基本的电子元件,它具有可以放大和开关电流的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三极管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
下面分别介绍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
一、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由两个N型半导体和一个P型半导体构成。
其中,N型半导体作为发射极(Emitter),由外界加上正电压。
P型半导体作为基极(Base),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Collector)之间的电流。
另一个N型半导体则构成集电极。
具体来说,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6V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导通路径,电流可以从发射极流向集电极。
NPN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的正向和反向偏置。
当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6V时,PN结就会变为正向偏置,导致大量的电子从N型发射极注入到P型基极,形成发射极电流(Ie)。
同时,这些注入的电子会继续向集电极流动,形成集电极电流(Ic)。
在NPN型三极管中,Ic是由Ie 放大而来的,即放大系数β=Ic/Ie。
NPN型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广泛应用于放大电路。
由于其有一个控制极(基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输出电流,被称为"控制电流小,输出电流大"的电流放大器。
NPN 型三极管还常用于逻辑门电路、计时电路、振荡器电路等。
二、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由两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构成。
其中,P型半导体作为发射极,由外界连结上负电源。
N型半导体作为基极,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
另一个P型半导体则构成集电极。
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NPN型三极管相似,区别在于PN结的正向和反向偏置。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6V时,PN结就会变为正向偏置,使得发射极电流从发射极流入基极。
同时,由于P型基极中有空穴,这些空穴会向集电极流动,形成集电极电流(Ic)。
在PNP型三极管中,Ic是由发射极电流减少而来的,即放大系数β=Ic/Ie。
图1 NPN PNP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
Vin高电平时Q1导通,Q2基极得高电位,Q2截止。
图2 两只NPN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Q2导接入高电平Q1导通,促使Q2基极电位下级,Q2截止。
图3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输入端悬空时Q1截止。
VIN输入端接入低电平时,Q1导通,继电器吸合。
图4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vin无输入电位时Q1截止。
Vin接入Q1导通,继电器吸合
图5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 导通,因E-C 导通,又因有负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低电平。
图6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 导通,因E-C 导通,又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高电平。
图7 光藕控制NPN 三极管: 图8 光藕控制NPN 三极管:
图9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图10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
图1 NPN PNP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
Vin高电平时Q1导通,Q2基极得高电位,Q2截止。
图2 两只NPN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Q2导接入高电平Q1导通,促使Q2基极电位下级,Q2截止。
图3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输入端悬空时Q1截止。
VIN输入端接入低电平时,Q1导通,继电器吸合。
图4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vin无输入电位时Q1截止。
Vin接入Q1导通,继电器吸合
图5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 导通,因E-C 导通,又因有负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低电平。
图6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 导通,因E-C 导通,又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高电平。
图7 光藕控制NPN 三极管: 图8 光藕控制NPN 三极管:
图9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图10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
接近开关NPN和PNP区别(一看就懂)接近开关NPN和PNP区别接近开关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装置,通过检测目标物体是否靠近传感器来实现开关的触发。
在市场上,我们常见的接近开关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
虽然它们的作用相同,但在工作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NPN型和PNP型接近开关的区别。
一、NPN型接近开关NPN型接近开关,也称作NPN感应器,是一种基于NPN晶体管原理的开关。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接近感应器、增幅器和输出级。
当没有目标物靠近接近感应器时,输出级由NPN型晶体管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而当有目标物靠近接近感应器时,引起晶体管的截止,输出级变为高电平。
NPN型接近开关的特点主要包括:1. 输入电压范围为0V至24V,可以适用于多种工作电压环境。
2. 用途广泛,可应用于接近检测、位置检测、计数等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
3. 输出为NPN型信号,可以直接连接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数字输入设备。
二、PNP型接近开关PNP型接近开关,也称作PNP感应器,是一种基于PNP晶体管原理的开关。
与NPN型接近开关不同,PNP型接近开关的输出极性相反。
当没有目标物靠近接近感应器时,输出级由PNP型晶体管导通,输出为高电平。
而当有目标物靠近接近感应器时,晶体管截止,输出级变为低电平。
PNP型接近开关的特点主要包括:1. 输入电压范围为0V至24V,与NPN型接近开关相同。
2. 应用领域广泛,用于接近检测、位置检测、计数等多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3. 输出为PNP型信号,可以直接连接至PLC或其他数字输入设备。
三、NPN型和PNP型的适用场景选择1. 电路连接方式:- NPN型:NPN型接近开关的输出通常与电源负极相连接。
当接收到感应信号时,输出形成“低电平”,是典型的“开漏”输出。
- PNP型:PNP型接近开关的输出通常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当接收到感应信号时,输出形成“高电平”。
接近开关传感器NPN与PNP的接线区别接近开关NPN和PNP区别,先要清楚PNP、NPN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P 表示正、N表示负。
PNP表示平时为高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负。
NPN表示平时为低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高电位输出。
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只是检测电路不同输出相同。
至于PLC接线,一般用NPN的较多但多数的日本的PLC有日本型、世界型、和通用型进入中国的多数为世界型和通用型可直接用NPN型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的电源正端接电源正、负接公共端、输出接PLC的输入端。
PLC的输入类型是分漏式和源式的,前者指的是正信号输入(可直接用。
PNP),后者指的是负信号输入(可直接用NPN),否则必须用继电器转换后输入。
接近开关npn和pnp区别一看就懂接近开关NPN和PNP区别传感器的型式多样,一般采用的是两线跟三线的,两线的跟负载串联。
三线的多为开集极输出,三根线分别为正负电源和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
传感器的NPN和PNP是根据输出晶体管的型号来的。
NPN的负载是接在正电源与集电极之间,而PNP是接在集电极与负电源之间的。
要用万用表来判断传感器的型号,需要先给它一个负载,再根据它的输出电压来判断。
接近开关传感器NPN与PNP的接线区别在机械设备控制中,从工程设计到应用安装都需要对控制部分的接近开关传感器接线方法非常清晰明了。
现实中却无法实现所有过程为同一人或都是专业且了解传感器与机械设备的全性能人员,故在机械手、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半自动化生产线等有机械控制的地方应用到接近开关或光电传感器时,即可能出现对接线方法不完全了解的情况和现象。
一般二线式的传感器接线相对简单,只要区分DC(直流)与AC(交流),正负极正确就可运行使用。
需要区分的主要为三线式、四线式的接近开关、光电传感器,它们有正输出与负输出之分,即NPN型与PNP型。
接线图为例如下:一、NPN型、PNP型信号输出线的定义1.VCC:为电源正极V(接红色或褐色信号线);2.GND:为电源负极0V或为接地线(接蓝色信号线);3.OUT:为负载又称信号输出线(接黑色或白色信号线);二、NPN型、PNP型接线说明1、NPN型工作原理NPN型接近开关用于正极共点(COM),信号端为负电压输出;传感器内部开关是信号输出线OUT与GND(0V)电源“-”极相连,相当于OUT信号输出低电平。
NPN与PNP输出电路的转换1、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漏型输入(也就是说COM端共0V)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但是,当采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0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电阻”。
如图。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下拉电阻”上端为24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下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下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其值为1.5—2KΩ,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种公式:R≤[(Ve-0.7)/Ii]-Ri欧阳家百(2021.03.07)式中:R——下拉电阻(KΩ)Ve——输入电源电压(V)Ii——最小输入驱动电流(mA)Ri——PLC内部输入限流电阻(KΩ)公式中取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第二种公式:下拉电阻≤[输入限流电阻/(最小ON电压/24V)]-输入限流电阻 2、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源型输入(也就是COM端是共+24V的)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相反,当采用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24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上拉电阻”。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上拉电阻”上端为0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上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