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在饲料中应用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931.50 KB
- 文档页数:34
强筋中筋弱筋小麦用途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根据其细胞结构和蛋白质含量的不同,小麦可以分为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类型。
本文将探讨强筋中筋弱筋小麦的用途,并分析其在食品工业和饲料领域的重要性。
一、强筋小麦的用途强筋小麦以其高蛋白质含量和强韧的气泡膜结构而闻名。
其优质面筋适合用于制作面包、烘焙产品和面条等面食。
强筋小麦面团具有出色的延展性和韧性,能够在制作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气泡结构,使面包蓬松、口感酥脆。
此外,强筋小麦还常用于制作披萨饼皮、意面和各种西式糕点等。
二、中筋小麦的用途中筋小麦在蛋白质含量和品质上介于强筋和弱筋之间。
其适中的蛋白质含量使中筋小麦成为许多传统中国面点和点心的理想选择。
中筋小麦粉质细腻,烘焙时易于吸水,能够制作出柔软的馒头、饺子皮和汤圆等。
此外,中筋小麦还被广泛用于制作月饼、酥饼、糕点等传统中式糕点。
三、弱筋小麦的用途弱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淀粉含量较高。
这使得弱筋小麦成为面粉加工的理想原材料,如制粉、淀粉和面粉制品等。
由于弱筋小麦的面筋质量不理想,其在烘焙领域的使用较少。
然而,弱筋小麦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它常用于制作面粉糊、糕点填料、饼干、速食面、方便面等。
四、小麦在饲料领域的用途除了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小麦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
无论是强筋、中筋还是弱筋小麦,它们都可以作为饲料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麦作为饲料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
适量添加小麦饲料能够改善畜禽的饮食结构,并提高其生产性能。
综上所述,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在食品工业和饲料领域都有重要的用途。
强筋小麦适用于面包、烘焙产品和面条等,中筋小麦常用于传统中国面点和点心制作,而弱筋小麦则主要用于面粉加工和食品生产。
此外,小麦还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为畜禽的饮食提供丰富的营养。
随着对食品质量的不断追求和饲料需求的增加,对不同类型小麦的育种和种植也将得到进一步改良和优化。
在蛋鸡饲料中使用小麦的优势近年来,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在畜禽日粮中,小麦开始逐渐取代玉米,成为畜禽饲料的主要能量原料之一,特别是随着小麦酶制剂的使用,在某些家畜日粮中,小麦已全部替代玉米,成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在肉鸡和肉鸭日粮中,小麦也已经占据能量饲料的60%左右。
但是在蛋鸡生产中,绝大多数养殖场仍然采用的是玉米豆粕型的饲料配方,小麦的使用率较低。
在蛋鸡日粮中,使用小麦代替玉米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小麦本身的营养特点,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小麦中含有约6%左右的非淀粉多糖,这种非淀粉多糖以阿拉伯木聚糖为主,具有很强的粘性,不能被鸡只消化吸收,同时会影响饲料中其它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并导致粪便具有粘性。
我们在饲料中添加了按一定比例配比的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很好的解决了非淀粉多糖的消化吸收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其它饲料原料中纤维素等物质的消化利用率,鸡只的粪便与使用玉米豆粕型日粮无明显差异。
2、小麦的能值低于玉米,可能会导致日粮能量偏低。
据NRC的标准,12%水分的小麦禽代谢能为3040大卡/kg,而14%水分的优质玉米禽代谢能值为3240大卡/kg,比小麦高出200大卡。
据大量实验表明,在添加足量复合小麦酶之后,可提高小麦的禽代谢能值140~230大卡/kg,已经基本与优质玉米相当。
而市售玉米,特别是山东本地玉米,水分往往在16%左右甚至更高,而且其中杂质较多,霉变状况时有出现,其代谢能甚至不足3150大卡/kg,而市售小麦的水分多在10%~12%之间,其代谢能值甚至比玉米还略有优势。
3、氨基酸平衡问题。
优质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为8.7%,而小麦的粗蛋白含量高达13.9%,在谷物类饲料中名列前茅,因此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同时要减少一部分豆粕用量。
但对蛋鸡来说,小麦的氨基酸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赖氨酸水平偏低。
因此,在使用小麦型饲料时需要额外添加一定量的赖氨酸,同时将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略微提高,以数量换平衡。
小麦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首先,小麦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和高蛋白质含量的粮食,这使得它成为饲料中的重要成分。
小麦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动物提供所需的能量。
同时,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结构和代谢组分。
因此,将小麦作为饲料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够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其次,小麦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纤维素是一种不可被动物直接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但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纤维素可以促进动物的消化系统运动,增加其蠕动性和排空率,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纤维素还可以增加饲料的体积,减少动物的进食量,起到节食的作用,有助于控制动物的体重和消化道健康。
第三,小麦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体内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
小麦中富含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E等,这些维生素对动物的代谢和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小麦中的矿物质如钙、磷、镁等也是动物骨骼和牙齿形成所必需的。
将小麦作为饲料的成分之一,能够为动物提供这些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维持其身体健康和功能正常。
然而,小麦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小麦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可能对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小麦中的一些抗营养物质如酚类物质和非淀粉多糖可能影响动物对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因此,在使用小麦作为饲料时,需要适量控制抗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减少对动物健康的不利影响。
其次,小麦中的蛋白质质量相对较差,不足以满足一些特殊动物的特定需求。
例如,对于一些肉类动物如禽类和猪只来说,它们对赖氨酸和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需求较高。
而小麦中蛋白质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这些动物的特定饲养需求。
因此,在使用小麦作为饲料时,需要添加其他的优质蛋白质成分,以提供动物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
综上所述,小麦是一种重要的饲料配方成分,能够为动物提供丰富的能量、蛋白质、纤维素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用玉米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能量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
玉米的短缺或是价高,对生产者来说就意味着饲料成本的提高。
生产者应考虑应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谷物来抵消玉米价格的升高。
一般认为用小麦作动物饲料价格太昂贵,但近些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价格的走低,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小麦的代谢能是玉米的90%。
小麦中的营养成份比较容易消化。
用肉仔鸡、产蛋鸡和火鸡做的试验表明,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
但小麦与典型的能量饲料玉米比较有其特殊性,在家禽配合饲料中应注意其合理使用。
1、小麦与玉米比作家禽饲料的优点小麦蛋白质高于玉米,有的品种甚至高过一倍,赖氨酸含量较高,而苏氨酸的含量与玉米相当。
小麦氨基酸利用率与玉米没有显著差别。
用小麦替代玉米作能量饲料时,配合饲料中的豆粕用量可降低。
小麦总磷的含量高于玉米,而且利用率高,这是由于小麦中含有植酸酶,能分解植酸获得无机磷。
小麦面粉遇水易变得粘稠,是很好的自然粘结剂,有利于制粒。
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是籽实中最低者,小麦约为53℃~64℃,玉米约为61℃~72℃。
2、小麦与玉米比作家禽饲料的缺点与采取的对策小麦的能量和亚油酸含量比玉米低,小麦中亚油酸仅0.8%,玉米中亚油酸有2.0%。
日粮中用50%的玉米则能满足鸡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而小麦则不能。
小麦中不含叶黄素,而黄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22mg/kg),叶黄素能沉积在脂肪、皮肤和蛋黄中。
可向日粮中添加混合脂肪以调节能量和亚油酸的含量,叶黄素则通过添加2%―3%的苜蓿(含叶黄素198―396mg/kg)或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为60%的玉米蛋白粉含叶黄素253mg/kg)而得到补充。
表1显示了用小麦取代25%玉米同时作或不作养分调整的效果。
按重量计以小麦取代玉米时,日粮中的能量和亚油酸含量有中等程度的降低,而叶黄素含量则大大降低。
添加2%的苜蓿和1%的混合脂肪,则小麦日粮的养分水平被调整到了近似玉米的日粮。
小麦及其副产品在饲料中的合理利用小麦的副产品主要有小麦面筋粉、小麦粗粉(次粉)和麦麸。
三者的蛋白质含量分别约为80%、15.9%和15.7%。
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分别为0.6%、35.6%和42.l%。
三者的蛋白质品质具有相似的缺陷。
对猪来说,三者缺乏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但小麦面筋粉在仔猪的饲养中有其独特的特性。
次粉是水产饲料的新合剂,也是一种较好的能量饲料。
对于妊娠母猪来说,次粉和麦麸均是良好的能量饲料。
小麦面筋中基本不含仔猪过敏性蛋白或别的物质,对仔猪肠道绒毛的发育有好处。
将小麦面筋水解为蛋白质饲料,在仔猪饲料中应用有好的饲养效果。
有关研究表明:断奶仔猪饲粮中小麦的粉碎粒度以0.8~0.98mm 为好;30~55 kg的生长猪采用 0.86~0.89 mm的细粒和 1.41~1.7 nun的中粒均可;而55~100kg育肥猪宜采用1.72~2.30mm的粗粒。
小麦的饲养特性:小麦对猪的适口性很好。
让猪分别选食小麦和玉米,其对小麦的采食量明显多于玉米。
但是,由于小麦淀粉的粘性比玉米高,如将小麦粉碎过细,猪采食时就会产生糊口而使其适口性变得很差。
小麦麸具有良好的消化调养性,使小麦易于被猪消化利用。
小麦用于肥育猪饲粮可增进胴体的硬度和脂肪白度。
在猪饲料中,小麦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玉米及高粱上不影响生长性能。
Magowan和Aherne1987年在仔猪饲料中添加 0%-6%小麦,发现各处理间的日增重,饲料采食量及饲料效率没有差异。
欧洲国家一般用小麦代替玉米作能量饲料。
当小麦作猪的主饲料时,应粗粉碎,破碎效果更佳。
小麦粉碎过细时消化率下降,直接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小麦含量过高(30%以上)时,应添加相应的消化酶,以防止饲喂小麦为主的饲料时发生排软便现象。
小麦的营养价值为玉米的92%~100%,同燕麦和高粱相比,小麦的可消化能分别高10%、15%和5%。
中国微生态第一品牌——山东宝来利来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小麦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蛋鸡饲料长期以来的低水平竞争导致饲料质量的档次下降,许多杂粕等非常规饲料原料被普遍采用,由于这些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以非淀粉多糖-NSP为主),严重影响了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加上能量饲料原料短缺,玉米价格时常超过小麦价格。
理论上讲,玉米价格超过小麦价格时,可以考虑用小麦替代蛋鸡饲料中的玉米成分。
使用小麦作为蛋鸡能量饲料,具有以下优势:可大量节约饲料成本。
一个存栏10000羽蛋鸡的鸡场,每月可节约饲料成本4300元左右;小麦比玉米更容易购买,而且不同批次之间营养成分差异较小;可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机会。
玉米由于采收季节多雨、水分含量高等原因,是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重灾区。
而小麦水分含量低、采收时降雨较少,相对来说霉菌毒素污染的机会更小。
在使用小麦型日粮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的以下问题:小麦的最高添加量不要超过能量饲料的60%,以50%为宜,即玉米和小麦各添加一半。
小麦的粉碎粒度不要太细,否则会影响蛋鸡采食量。
建议一粒小麦粉碎成4碎粒到6碎粒为宜。
在换料时注意过渡,大约经过7-10天的过渡期即可。
蛋鸡自身不能分泌NSP分解酶,所以在饲料中添加NSP酶提升饲料消化率很有必要。
由山东宝来利来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益+NSP酶,能够解决很多畜禽饲料中存在的问题。
益+NSP酶的使用方法:益+ NSP酶在畜禽配合饲料中的建议添加量为0.1-0.2%。
在玉米价位较高时,可用20-30%的小麦代替玉米。
不同季节的使用量有所差别,高温季节畜禽采食量较低时,添加量为0.2%,低温季节畜禽采食量较高时可以添加0.1%。
饲料中杂粕及其它非常规饲料原料使用量较大时,添加量可以适当增加。
小麦养猪饲料配方
配方1:玉米25%,小麦30%,豆粕25%,大豆粕8%,棉粕10%,草粉2%。
这种配方的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为经济。
玉米和小麦提供主要能源和蛋白质,豆粕和大豆粕则补充了小麦中所缺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
棉粕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能量,同时含有更高的粗蛋白和粗脂肪。
草粉则能补充一定的粗纤维和矿物质。
配方2:玉米30%,小麦25%,豆粕15%,大豆粕8%,豌豆粉10%,糖蜜7%。
配方3:玉米35%,小麦20%,豆粕15%,荞麦粉10%,蛋壳粉4%,鱼粉8%,氯化钠3%。
这种配方主要针对母猪和种猪,因为含有的蛋壳粉、鱼粉和氯化钠等成分,可以为母猪和种猪提供足够的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同时提高其免疫力和饲料利用率。
荞麦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可以保证母猪和种猪的营养需求。
总之,小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猪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的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小麦配方。
除了上述推荐的配方外,还可以添加发酵饲料、鱼粉、草粉等多种成分,以满足不同猪的营养需求。
小麦在鸡饲料中的应用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鸡饲料中常见的原料之一。
小麦在鸡饲料中的应用可以为鸡的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小麦作为一种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粮食,可以为鸡提供大量的能量。
鸡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能源的动物,而小麦中的淀粉正是鸡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
鸡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麦可以提高饲料的能量含量,满足鸡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需求。
小麦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对于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蛋白质是构成鸡体组织的基本营养物质,可以促进鸡的肌肉发育、羽毛生长和骨骼结构的健康。
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氨基酸组成,能够为鸡提供全面的氨基酸营养,促进鸡的生长发育。
小麦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鸡的健康和免疫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麦中富含的维生素B群对鸡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提高鸡的食欲和消化能力。
小麦中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对于鸡的骨骼生长、血液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鸡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小麦还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可消化性。
小麦中的纤维素和其他物质能够增加饲料的粘性和流动性,使饲料更易于消化吸收。
同时,小麦在饲料中的加入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口感,增加鸡对饲料的食欲,促进饲料的摄食量,进而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小麦在鸡饲料中的应用需要注意适量控制。
过多的小麦会导致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过高,而鸡对于蛋白质的需求相对较大,因此过多的小麦可能会导致鸡对蛋白质的摄取不足,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配制鸡饲料时需要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控制小麦的配比,确保饲料的营养平衡。
小麦在鸡饲料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为鸡提供丰富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还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可消化性。
在正确控制配比的前提下,合理应用小麦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麦次粉在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
小麦次粉是小麦加工产物之一,是小麦颖花部分与麦麸分离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在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小麦次粉作为一种饲料原料,具有以下优点:
1.营养丰富:小麦次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猪的生长和发育需要,促进肌肉生长和肉质的繁荣发展。
2.成本低廉:小麦次粉是小麦加工中的副产品,成本相对较低,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增强抗病能力:小麦次粉中富含微生物发酵产生的β-葡聚糖等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肥猪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实际生产中,育肥猪饲料中添加小麦次粉的注意事项如下:
1.合理配比:在饲料中添加小麦次粉时,应根据饲料配方的要求和肥猪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添加比例,避免过量添加。
2.发酵处理:为了使小麦次粉中的营养成分更易被肥猪吸收利用,可以采用微生物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3.注意品质:在选择小麦次粉时,要注意选择品质好、无异味、无霉变的产品,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对肥猪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小麦次粉在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添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配比、发酵处理和注意品质等问题,为肥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饲料保障。
小麦喂鱼处理方法一、前言在养殖鱼类中,饲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鱼粉等饲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水体污染也非常严重。
因此,农民朋友们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经济、环保的养殖方式。
小麦喂鱼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二、小麦喂鱼的优点1.价格低廉:小麦作为普通粮食,价格相对较低。
2.营养全面:小麦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满足多种类型的鱼类需求。
3.不污染水体:相比传统的动物性饲料,小麦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4.方便易得:小麦作为一种主要粮食,在市场上非常容易买到。
三、小麦喂养方式1.选择适合的品种:不同品种的鱼类对于小麦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
因此,在进行小麦喂养之前需要了解所养殖品种对于小麦消化能力是否强劲。
2.逐渐过渡:在进行小麦喂养之前,需要逐渐过渡,将传统的饲料和小麦混合喂养,逐步减少传统饲料的比例。
3.控制喂养量:小麦虽然营养全面,但是也不能过量喂养。
需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控制喂养量。
4.加工处理:小麦作为一种粮食,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可以将小麦磨成粉末或者切碎成小块,方便鱼类摄食。
四、小麦加工方法1.磨粉法:将干净的小麦放入磨粉机中进行研磨,直至变成细腻的小麦粉末即可。
2.切碎法:将干净的小麦放入切菜机中进行切碎,切碎后可以晒干或者直接使用。
五、注意事项1.保持水质清洁: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养殖,都需要保持水质清洁。
可以定期更换水体或者使用生态循环系统等方法。
2.控制喂食次数:小麦虽然营养全面,但是也需要控制喂食次数。
一般情况下,每天喂食2-3次即可。
3.观察鱼类健康状况:在进行小麦喂养之后,需要时刻观察鱼类的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异常现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六、结语小麦喂鱼是一种经济、环保的养殖方式。
通过选择适合的品种、逐渐过渡、控制喂养量等方法,可以实现良好的效果。
同时,在进行小麦喂养之前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并且注意清洁水质、控制喂食次数等注意事项。
饲料小麦营养
饲料小麦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纤维素、脂肪和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小麦饲料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约为11%~14%。
此外,小麦饲料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小麦作为饲料原料的具体优势有:
1. 可以用作替代玉米作为畜禽饲料原料,特别是在生长猪的日粮中,小麦的添加量可以高达60%~70%。
2. 小麦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要高5%,非植酸磷含量要高0.11%,将其作为饲料能节省一些蛋白质、磷酸氢钙的使用成本。
3. 小麦的粗脂肪含量比玉米低1.99%,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肉胴体品质。
然而,小麦作为饲料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小麦里面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其消化能非常低。
因此,在用小麦代替玉米时,一定要添加适量的小麦复合酶。
总的来说,小麦作为饲料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注意。
在使用小麦作为饲料原料时,需要结合具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搭配,以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动物健康。
小麦替代玉米和豆粕饲喂畜禽的方法选自《畜牧人》杂志总第四期来自乡下的狼来自乡下的狼楼主我国饲养畜禽的日粮以玉米、豆粕型为主,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日粮中使用的比例较小。
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畜禽养殖效益日趋降低,因此,采取"非常规饲料原料+饲料酶"的养殖概念逐渐为广大养殖户和饲料厂所接受,但对于如何科学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仍存在一定的迷惑,本文就针对这一情况侧重讲述小麦代替玉米、豆粕作为日粮饲喂畜禽及使用小麦时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小麦替代玉米的优缺点优点:一是小麦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小麦13.5%,而玉米8.7%),可以节省昂贵的增加蛋白质原料的费用;二是小麦的有效磷含量高(小麦0.21%,而玉米0.10%),可以节省磷酸氢钙的使用量;三是小麦的粗脂肪含量低(小麦1.70%,而玉米3.6%),能很大程度改善肉质。
缺点:一是小麦中纤维素含量高,主要是木聚糖,不同品种小麦的木聚糖含量常在1%~10%,而猪消化道由于不能分泌内源性木聚糖酶,因此,必须通过外源添加酶制剂才能提高猪对小麦的消化率;二是水溶性的木聚糖在胃肠道中会产生粘度,从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形成对胃肠多肽的抑制,导致胰液分泌紊乱;三是木聚糖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而细胞壁包裹淀粉颗粒后,会阻碍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四是由于木聚糖会被后肠道微生物利用,导致微生物增殖,从而产生腹泻等问题。
二、小麦替代玉米、豆粕日粮的适宜时间:小麦替代玉米,可减少玉米的使用量,尤其是在玉米价格较高的时候;小麦也可以替代豆粕,减少豆粕等蛋白质原料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何时采用小麦替代玉米和豆粕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豆粕的价格,一般豆粕原料价格高于2000元/吨时可考虑使用小麦。
二是取决于小麦与玉米的价格差。
一般价格差在100元/吨时可考虑使用小麦。
上述两点是独立的,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节约饲料成本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豆粕原料价格高的时候,如果小麦替代玉米,能节约饲料中蛋白质原料的含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