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通用12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通用12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篇1教学要求:1、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
2、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1、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
能看图说反义词。
2、能在详细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3、培养学生朗读、说话、写话的才能。
教具准备: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
课时划分: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这个活动安排了两局部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
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
教学过程:1、读小泡中的话,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许多字都有一样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
如:第三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衣被是一家,用手来披挂,土坡一口缸,砸破石头上。
3、“看看说说”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必引导。
指名说。
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本局部安排四项内容:读记四字词语;选词填空;写话;读短文。
“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我会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消费生写作的愿望,对于内容和语言方面不必提出过多限制。
“读短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朗读才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学过程:一、读读记记1、自己读词语,一起读。
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2、自己想方法记住这些词语。
〔也可以让学生的把这些词语写在自己的积累笔记上。
〕二、我会选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想像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络。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一、识字加油站。
1. 认读生字。
- 杆(gān):如“旗杆”“栏杆”。
- 肝(gān):人体的器官,如“肝脏”。
- 秆(gǎn):稻麦等植物的茎,如“麦秆”“秸秆”。
- 消(xiāo):有消失、消灭的意思,像“消除”“消化”。
- 俏(qiào):表示容貌好看,如“俊俏”“俏丽”。
- 峭(qiào):形容山势高陡,如“陡峭”“峭立”。
- 捕(bǔ):捕捉,如“捕鱼”“捕虫”。
- 哺(bǔ):喂养,如“哺育”“哺乳”。
- 轮(lún):有车轮、轮流等意思,如“轮船”“轮流”。
- 沦(lún):沉没、没落,如“沦陷”。
- 抡(lūn):用力挥动,如“抡起”。
2. 方法总结。
- 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例如“杆、肝、秆”,它们的声旁都是“干”,读音相近,但形旁不同,分别是“木”(与树木有关)、“月”(多与身体器官有关)、“禾”(与植物有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和记忆这些形近字。
二、字词句运用。
1. 把下面的字和读音连起来。
- 这部分主要是对一些易混字读音的考查。
例如“申”(shēn)、“伸”(shēn)、“界”(jiè)、“介”(jiè)等字,要准确地将字和对应的读音连接起来,需要对这些字的读音有清晰的认识。
2.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 例句:“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里加点的部分是对鹿的神态描写。
在补充句子时,也要运用神态描写。
- 例如:“他______:‘这次考试我一定要考第一名!’”可以补充为“他握紧拳头,眼神坚定:‘这次考试我一定要考第一名!’”三、日积月累。
1. 背诵。
-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知识点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知识点一、词句段运用1、出示句子,小组交流讨论句子表达的特点。
(1)他身体,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比喻手法写出中指在五指中的地位)(2)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
(比喻手法写出体操运动员动作的灵巧、技术的娴熟)2、从下面情景中选一个说一说。
注意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
(1)游子回到家乡。
(2)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
(3)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教师点拨:①游子回到家乡:再次踏上故乡,他激动地跳下汽车,飞奔到村前的那棵大槐树下,像一个饥饿的婴儿扑进母亲的怀抱。
②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像一颗颗透明的豆子,啪嗒啪嗒地滑到窗户下面去了。
③远处传来一声巨响:他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巨响,如一声闷雷,又似一个炸弹突然在他身边引爆,把他从书中的世界拉回到了现实。
二、日积月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意思: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意思: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却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意思: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意思: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不会去做了。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知识点梳理一、交流平台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语言都很有特点,有的是通过巧妙的对话来讲述故事,有的叙述的语言很风趣。
我拓展,我积累(体会语言的魅力)1、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有名的泼妇,动不动就作河东狮子吼,而苏格拉底从不发火。
他说,娶妻有如驭马,驭马没什么可学,娶个悍妇泼妇,于自己修身养性倒是大有好处。
有一天,妻子在家里吵闹不休,苏格拉底忍无可忍,只好出门。
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2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学习拟出合适的题目。
3.学会正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及方法。
4.了解柳公权楷书的特点。
5.理解积累鲁迅的名言。
教学重点学习把握主要内容,积累鲁迅名言。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交流平台一、回顾所学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要把文章写得具体而有条理,编写作文提纲是个好办法。
详细的作文提纲就是一篇文章的整体骨架。
编写作文提纲关键是在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之后怎样处理我们所选择的材料。
列提纲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明确地表现文章的结构的各个部分,我们还可以把重点材料看做一个整体,依据上述方法把材料再分成几个部分,列出各个部分的子标题排序,从而更加清晰具体地表现整篇文章的脉络。
2.回想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分别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2. 把各部分连起来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是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3. 讨论: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教师明确:(1)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2)关注文章的题目,抓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有帮助。
(3)针对不同的文章,灵活运用不同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词句段运用一、分析题目妙处,拟出合适题目1. 出示四组学过的课文题目。
课件2(1)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2)开国大典草船借箭“诺曼底”号遇难记(3)竹节人桥芦花鞋(4)草虫的村落在牛肚子里旅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 学生讨论:这四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3. 学生反馈,其他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
4. 教师明确:第一组和第三组是点明文章写作对象,第一组的写作对象是人,第二组的写作对象是物。
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到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儿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
形容非常胆小。
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敌人等。
如虎添翼: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之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之后更加凶恶。
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
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如鱼得水:形容遇到的人跟自己很投合或所处的环境对自己很合适。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教学内容一、课文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语文园地八》,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语文园地八》的内容,把握主旨;2.掌握文中生字词、短语的意思;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默写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2.掌握生字词、短语的意思;3.进行课文的朗读及默写。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辅助工具;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4.讲台。
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解课文标题《语文园地八》,引起学生兴趣;2.带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猜测。
二、学习过程1.课文首先进行带领阅读,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2.解释生字词、短语的意思,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意思;3.分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内容;4.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注重发音和语调;5.提问学生,检测学生理解和记忆程度。
三、巩固提高1.完成课文后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布置作业,包括默写生字词、短语以及课文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朗读部分表现较好,但在生字词的掌握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下节课我会针对这一问题加强练习,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同时,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稍有不足,我们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增加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元素。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语文园地八》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加强生字词的训练,并增加互动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茁壮成长,感受语文的魅力。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和日积月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在习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阅读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日积月累中积累诗词、名言警句等,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口语交际、写作和阅读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使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进行交际,能够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阅读、写作等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学会在交际中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习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3.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日积月累:积累诗词、名言警句等,丰富语文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八》相关内容。
2.课件:教学PPT及相关教学素材。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4.课前准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语文园地八》教案15篇《语文园地八》教案1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二、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三、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
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
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④全班交流。
四、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
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
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
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⑤拓展积累。
二、读读背背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积累成语。
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读读记记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语文园地八》的背景故事。
2.清楚词语“宝贵”“民主”的含义。
3.能够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语文园地八》的主题。
2.讨论课文中“宝贵”“民主”的意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课文《语文园地八》、黑板、粉笔、学生课本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语文园地八》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第二步:核心内容讲解(1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并解释词语“宝贵”“民主”的含义。
2.通过讨论,梳理课文的主题和要点。
第三步:课文分析(2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并就“宝贵”“民主”这两个词进行解释和讨论。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步:扩展活动(1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生字造句和写作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多阅读,提高课文理解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文相关的习题。
2.撰写对本节课的感想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语文园地八》,引导学生理解“宝贵”“民主”这两个概念,并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在扩展活动环节加入更多的互动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1教学目标: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在区别形近字中积累新字新词。
3、读比喻句,积累名言名句。
4、进行口语交际,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练习写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展示科普读物,小组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7、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重点难点: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新字、新词、好句。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句子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呀!2、学生自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三个句子的意思相近,但第一句加上问号,表示你不可能数不清;第二句加上句号,表示你数不清;第三名句用了感叹号,表示你肯定数不清。
4、扩展延伸。
这是李明买的书吗()这是李明买的书()这就是李明买的书()二、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明确练习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同桌交流连线原因。
4、集体交流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音、组词,看谁读得准,组得对。
三、巩固练习。
给下列的句子选择适当的标点符号。
(。
?!)1、这样的事,你能做出来()2、这样的事,你怎么做出来()3、这样的事,你要做出来呀()第二课时一、学习“我会读”1、学生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2、投影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
问:上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归纳总结: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可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
3、读其他句子,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4、从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也可自己说比喻句。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名言,想想其中的含义。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15篇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1《语文园地八》作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设立了以下环节:A.识字加油站。
试着给下面的动物分类,看看谁的分法多。
认读关于动物名称的词语,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B.字词句运用。
1.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句子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想一想不同的拟声词语的不同意思,在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C.书写提示。
“领”“群”“船”“朗”。
1.先观察。
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描红练习。
3.练习书写。
D.日积月累:认读学习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熟练读出这些词语,并理解每个词语的不同含义,一、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结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范读,分角色读、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我自己所定的“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上,抓住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来学习,同时又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通过观看插图、演示课件、创设情境等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成功之处1、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使整个课堂熠熠生辉。
2、从教学生字入手,借用“识字加油站”,利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的办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解决了本课基本的生字,为巩固本单元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足之处1.课上,对学生的关注不够,照顾不够全面。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一堂课上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要得到实际的锻炼。
2.课堂的时间结构掌控得不好,导致前松后紧。
前面有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课堂时间了,特别是识字加油站环节占用了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拓展延伸和写字教学很仓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一、交流平台读课本“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本次交流的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本介绍了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除了“交流平台”提到的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外,你还知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1)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
找出文中的相关要素,并把它们合理组织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的几个要素:时间是1948 年5 月25 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概括这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 月25 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碉堡。
(2)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3)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事件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4)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针对《飞夺泸定桥》提出了下面的问题:①文章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一下,就是主要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罗列的文章题目各有特点。
第一行题目是文章中主要人物做题目(书上泡泡里的原话);第二行是用主要事件做题目;第三行是用文章主要道具(物品)做题目;第四行是以立意为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1【教材分析】“语文园地”教学是巩固整个单元学习的综合性教学。
本单元《语文园地》有“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教学策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通过拓展练习,强化理解词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独立思考,交流理解,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在交流、回顾中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够准确区分“陆续、继续、连续”3个词语的意思,并能够进行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陆续、继续、连续”教学微课;“不迁怒”教学微视频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1.回顾导入。
(1)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快要结束了,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呢?我们来分享一下吧!预设:我认识了两个人物——聪明机智的司马光和无私奉献的白求恩,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我知道了每个人都需要掌声,因为掌声里有关爱、鼓励的力量。
我知道课文如果很长,我们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这样能够节约时间。
(2)总结:是的,带着问题默读是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
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那么,同学们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2.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板块中三个小伙伴的话,看看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2)课件出示这三句话,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语文园地八习作例文(优秀14篇)《语文园地八》习作例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一课时一、我的发现(一)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
如: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二)看看说说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
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三)我会写1、激趣谈话:(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课前准备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1.1 早上起床
小明每天早上都会被妈妈叫醒,他会说:“妈妈,我起来了!”然后他会刷牙洗脸,穿上衣服,准备去上学。
1.2 吃早餐
小明的妈妈会给他做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他会说:“妈妈,这个面条真好吃!”然后他会喝一口牛奶,吃一个鸡蛋。
1.3 去学校
小明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去学校。
他会说:“我要去学校了,再见妈妈!”然后他会在路边和朋友们打招呼。
二、学校的课程
2.1 语文课
小明喜欢上语文课,因为老师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他会说:“老师,您讲的故事真好听!”然后他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笔记。
2.2 数学课
小明觉得数学课有点难,但是他还是很喜欢。
他会说:“数学课真有趣!”然后他会在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2.3 英语课
小明英语学得很好,他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用英语交流。
他会说:“英语课真好玩!”然后他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练习发音。
三、放学后的活动
3.1 回家的路上
放学后,小明会和同学们一起回家。
他们会一边聊天,一边走。
有时候还会玩一会儿游戏。
小明会说:“今天过得真开心!”
3.2 吃晚餐
回到家里,小明的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餐。
他会说:“妈妈,今天的菜真好吃!”然后他会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
3.3 写作业
吃完饭后,小明会开始写作业。
他会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小明会说:“我要把作业写得漂亮一点!”然后他会在完成作业后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