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2012大学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887.00 KB
- 文档页数:17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化学试题第Ⅰ卷(必做,共88分)相对原子质量:O 16Na 23S 32Ca 40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24 SO-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必做部分】28.(12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吸收。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强酸反应制取弱酸的原理、高分子化合物、电化学腐蚀、复合材料等,难度不大,注意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O3﹣C.NH4+、Na+、Br﹣、SO42﹣D.Mg2+、H+、SiO32﹣、SO42﹣【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明确离子的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常见离子得到氧化性、还原性以及互促水解反应,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鉴别物质时,应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现象.4.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应用,本质特征化合价变化的判断,较简单.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 CH4含n A个C﹣H共价键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个2n A个电子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3﹣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了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分析,盐类水解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6.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 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A B.B C.C D.D【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硅、浓硫酸、三价铁离子的性质应用,熟练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7.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BD考点: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根据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化合价结合原子序数进行推断,首先审题中要抓住“短周期元素”几个字.8.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传述正确的是()A.c(H+)=c(Cl﹣)+c(OH﹣)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答案】A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电荷守恒,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积常数计算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题目难度中等.第II卷(非选择题)9.(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Ⅳ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CH3CO﹣Cl反应生成Ⅱ,其反应类型为.(5)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与Ⅱ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写出其中一种).【答案】(1)C7H5Obr(2)(3)(4);取代反应(5)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和性质,答题时注意审题,把握题给信息.10.(17分)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MgSO4•2CaSO4•2H2O(s)⇌2Ca2++2K++Mg2++4+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图1:(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卤石.(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是图2,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①②;(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aCO3(s)+已知298K时,Ksp(CaCO3)=2.80×10﹣9,Ksp(CaSO4)=4.90×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CaSO4;Mg(OH)2(2)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使平衡向右移动,钾离子变多(3)K2CO3;H2SO4(4)在同一时间K+的浸出浓度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时溶浸时间短(5)1.75×104考点: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流程分析,分离提纯的方法应用,图象分析判断法,平衡常数的计算应用,溶度积的计算分析,沉淀转化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1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82﹣+2I﹣=2SO42﹣+I2(慢)I2+2S2O32﹣=2I﹣+S4O62﹣(快)(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序号体积V/mlK2S2O8溶液水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①10.0 0.0 4.0 4.0 2.0②9.0 1.0 4.0 4.0 2.0③8.0 Vx 4.0 4.0 2.0表中Vx=ml,理由是.(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捕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H 已知:4Li(s)+O2(g)=2Li2O(s)△H14LiI(s)+O2(g)=2I2(s)+2Li2O(s)△H2则电池反应的△H= ;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极.【答案】(1)Na2S2O3;<2(2)2;理由是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2S2O8浓度,从而才到达对照实验目的(3)(4);正极;考点: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注意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影响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难度较大. 12.(17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 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 和6.9g ;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2)无色液体A 是 ,定性检验A 的试剂是 ,现象是(3)测定白色固体B 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 是苯甲酸与KCl 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白色固体B 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_________ _________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 ﹣③干燥白色晶体,__________________白色晶体是苯甲酸(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计算结果为(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答案】(1)分液,蒸馏(2)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3)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有Cl﹣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③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熔点为122.4℃白色晶体是苯甲酸(4)×100%;96%故答案为:考点: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分析判断,物质分离条件,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的理解应用,物质成分的实验设计方案、步骤、试剂,样品纯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111213。
相对原子质量:C 12O 16Cu 40Mn 55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有关问题。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答案】D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组成有关问题。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C.原子半径:T〉Q〉R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答案】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有关问题。
9.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ks5uks5u]C.片刻后甲池中c(S2O )增大4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答案】A考点:考查电化学有关问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有关问题.。
2012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化学解析版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Al++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23CO-=CaCO3 ↓ + 2OH-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 O- + Cl-+ H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H+= 23Fe+ + 3H2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半径,X元素为A.AlB.PC.ArD.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O,F e(OH)3 ,NH4HCO3 ,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 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 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第Ⅰ卷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N 14O 16Na 23Cl 35.5K 39Fe 56Cu 64Br 80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C O-===CaCO3↓+2OH-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23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B C D10.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
X元素为() A.Al B.P C.Ar D.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 ℃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 2C.某溶液加入CCl 4,CCl 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 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 乙烯和环丁烷(C 4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10.分子式为C 5H 12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 -1的一元酸HA 与b mol·L -1的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 a =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 (H +)=-1mol L w kD.混合溶液中,c (H +)+ c (B +)= c (OH -)+ c (A -)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12 3 4 5 6 7 8 9 10 C 2H 4 C 2H 6 C 2H 6O C 2H 4O 2 C 3H 6 C 3H 8 C 3H 8OC 3H 6O 2 C 4H 8 C 4H 10 A. C 7H 16 B. C 7H 14O 2 C. C 8H 18 D. C 8H 18O13.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2012年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硫酸B. 碳酸C. 氢氧化钠D. 硝酸答案:C2.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CO₂B. NaClC. H₂OD. C₆H₆答案:B3.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什么?A. 氯B. 氟C. 氧D. 氮答案:A4.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CaO + H₂O → Ca(OH)₂B. 2H₂ + O₂ → 2H₂OC. 2Na + Cl₂ → 2NaClD. 2H₂O → 2H₂ + O₂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是可燃性气体?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答案:C6. 根据元素周期表,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A. 氢B. 氦C. 锂D. 铯答案:D7. 以下哪个是有机化合物?A. Na₂CO₃B. H₂OC. CH₄D. NH₃答案:C8. 以下哪个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A. 2HCl + Ca(OH)₂ → CaCl₂ + 2H₂OB. 2H₂O + 2e⁻ → H₂ + 2OH⁻C. 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D. 2Na + 2H₂O → 2NaOH + H₂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元素的化学符号?A. H₂B. CO₂C. NaD. O₂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氢氧化镁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周期的元素最多,共有__种元素。
答案:六;321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
答案: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13. 根据化学键理论,离子键是由__和__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答案:正离子;负离子14.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和__之间的重新组合。
答案:原子;分子15. 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__。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的成分与用途7.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 2=Na 2O 2B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 2-=Ag 2S↓+2Cl -C .Na 2O 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D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 3O -+Ca 2++2OH -=CaCO 3↓+C 23O -+2H 2O【答案】B考点:考查反应的原理与方程式表达 8.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答案】A考点:考查实验操作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答案】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有关知识10.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答案】A考点:考查实验原理与现象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答案】D考点:考查物质性质组成等知识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化 学1.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 .CaO 能与SO 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D .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 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NaHSO 4水溶液显中性B .SiO 2与酸、碱均不反应C .NO 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Fe 在足量Cl 2中燃烧生成FeCl 2和FeCl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 .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C 23592.U 和23892U 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 .短周期第ⅣA 与ⅦA 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5.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O )3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6.已知2SO2(g)+O2(g) 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7.(14分)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HAB.HBC.HCD.HD12.反应NO2(g)+NO(g)=N2O3(g)的△H°=40.5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因素中可使平衡逆向移动的是()A.T一定,V一定,压入氩气B. T一定,V变小C. V一定,P一定,T降低D. P一定,T一定,压入氖气13.在下列氢氧化物中,哪一种既能溶于过量的NaOH中,又能溶于氨水中()A.Ni(OH)2B. Zn(OH)2C. Fe(OH)3D. Al(OH)314.下列氧化剂的氧化能力随溶液酸度增大而增强的是()A. FeCl3B.Br2C.MnO4-D.Sn Cl215.热力学标准状态规定温度为()A.0KB.273.15C.298.15D.无规定16.下列关于量子数的说法中,正确的一条是()A.电子自旋量子数是1/2,在某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自旋量子数是1或0.B. 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轨道.C.当角量子数是5时,可能有的简并轨道数是10.D.确定一个原子轨道的量子数是三个n、l、m.17.CaSO4在下列溶剂中,其溶解度最大的是()A.0.1mol.L-1Na2SO4溶液B. 纯水C. 2 mol.L-1NaNO3溶液D. 0.1 mol.L-1CaCl2溶液18.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A.BF3B.HgCl2C.CF3D.H2O19.CO与金属形成配合物要比N2容易得多,这是因为()A.孤电子对多B. 有一个π配键C.有三电子键D.分子轨道的电子排布不同20.不同原子的3d和4s轨道的电子能量为()A.3d>4sB. 3d<4sC. 3d=4sD.不确定21.下列分子表示赤血盐的是()A.K 3[Fe(CN)6]B. K 4[Fe(CN)6]C. [K Fe(CN)6 Fe]D. Fe(SCN)n3-n22.下列理论或概念:a原子轨道能级图b测不准原理c电负性d杂化轨道理论,与美国化学家Pauling无关的是()A.aB. bC. cD.d23. 50g水中溶解0.5g非电解质,101.3KPa时,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31℃,水的K f=2012大学化学答案一、判断题三、填空题1. S 能级交错2. 37 [Ar]3d24s23. [Fe(CN)5 (CO)]3- 正八面体 6 (t2g)6 (e g)0d2sp3 抗4. 3X + Y=2Z v = k[X]3[Y]5. 3MPa 7.2 dm36. 3×10-87. (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 1 28. H2Se H2O9. 核衰变核裂变核聚变10. 159 变大11. 配位异构水合异构12. O2 + H2O +4e-→ 4OH-H2 + 2OH- →2e- + 2H2OO2 + 2H2 = 2H2O(-)Pt︱H2(P°) ︱OH-(c) ︱O2(P°) ︱Pt(+)13. NaAc NaOH四、简答题1.Na 的卤化物是离子晶体,从NaF→NaI,离子键键能降低,相应的熔点也降低。
Si的卤化物是分子晶体,从SiF4→Si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相应的熔点也升高。
2.进食后产生的有机酸与OH-反应,促进平衡向右移动,即脱矿,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
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原理:Ca5(PO4)3OH + F- =Ca5(PO4)3 F + OH-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使硬度增大,抗酸腐蚀性增大。
3.价层电子对数=3.5成键电子对数=2孤电子对数=2所以,中心氧原子采取sp3杂化,又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占据的杂化轨道有较大的排斥作用,因此其键角为100°.4.(1) 5O3 + 2CN- + H2O =2HCO3- +N2 +5O2(2) Au + 4HCl +HNO3=HAuCl4 + NO↑ + 2H2O(3) Cr2O72- + H2O + 2Ba2+=2 BaCrO4 + 2H+五、计算题1. 选CN-较好C(CN-)=0.200034mol.L-12. (1)330(2)PH=7.66(3)3. △G<0 ,所以会继续被氧化。
4.(1)有沉淀生成(2)加入0.091g郑州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A卷)学科、专业:化学学科各专业研究方向:相关各方向考试科目:大学化学660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1. ()价电子为ns2的元素都是碱土金属。
2. ()N2分子中有三键,氮气很不活泼,因此所有含有三键的分子都不活泼。
3. ()杂化轨道与原子轨道一样既可以形成σ键,也可以形成π键。
4. ()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5. ()任何两个原子的s原子轨道,都可组成两个分子轨道σs和σs*。
6. ()He+失去一个电子比H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要吸收更多的能量。
7. ()加入催化剂可是v正、v逆以相同倍数增加,故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8. ()减少反应生成物的量,反应必定向正方向进行。
9.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pH=6,则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10.()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11.()按照晶体场理论,在不同空间构型的配合物中,分裂能△值不同。
12.()标准平衡常数K°的数据,随化学反应式的写法不同而变。
13.()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14.()波恩-哈伯循环是从热力学数据计算晶格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15.()由于结构的因素,所有的多元酸都存在K a1>>K a2>>K a3。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1mol的定义是()A.0.016Kg 16O所含的原子数B. 16g 16O所含的氧原子数C.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D. 12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2.下列哪种物质(假设均处于液态)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A.HClB.CuC. CH2Cl2D.CS23.水的沸点是100℃,H2S的沸点是-42℃,这可用下列哪一种理论来解释?()A.范德华力B.共价键 C .离子键 D.氢键4.气体定律的范德华方程是()A.nRT=(p+a/v2)(v-b)B. nRT=(p-a/v2)(v-b)C.nRT=(p+a/v2)(v+b)D. nRT=(p+n2a/v2)(v-nb)5.通过放射性衰变,92294U可以变成82206Pb,该过程损失了()A.7个α粒子和4个β 粒子B. 6个α粒子 ,1个中子和3个质子。
C.6个α粒子,3个β 粒子和2个氘核D.10 个β 粒子和5个α粒子6.第一个制备O2+[PtF6]-的科学家是()A.奥钦OrchinB.巴列特Bartlett C .德雷哥Drago D.爱默留Emelius7.下列原子轨道的那种重叠将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因而产生最强的共价键()A.1s-2sB.2p-2p(σ) C . 2p-2p(π) D. 2s-2p8.嘉定某金属一价离子半径为169皮米,一价阴离子半径为181皮米,则他们可能的晶格类型是()A.面心立方B.简单立方 C . 体心立方 D. 六方晶系9.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只适用于气体间的反应B. 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C.平衡状态下的所有体系D.所有的物理平衡10.在用金属铜作电极、电解稀CuSO4溶液时,阴阳极区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阳极区变深,阴极区变浅B. 阳极区变浅,阴极区变深C.阴阳极区都变深D. 阴阳极区都变浅11.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0.09g.dm-3,气体B的密度为1.43g.dm-3,气体A对气体B相对扩散速率是()A.1:16B.1:4 C . 4:1 D.16:112.保险丝的成分是下列哪一种合金()A.锑中含锌铋合金B.锡中含铋合金C .锌中含铅锡合金 D.铅中含锑锡合金13.下列物质中,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NaClB. MgCl2 C . AlCl3 D. CaCl214.制冷剂氟利昂对大气层中的臭氧造成破坏,是由于以下元素中的哪一种所引起的()A.FB. Cl C . Br D. I15.对某原子中的各电子来说,其主量子数n≤3,则原子处于基态时()A.只有s电子B.只有s电子和p电子C . 只有p电子 D. 有s、p和d电子三、填空题(50分,每空2分)1. 20g非电解质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冰点为-5.58℃,该溶质的分子量是(1)_______。
(水的K f=1.86)2.杂化轨道理论首先是由(2)________提出的,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一些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的(3)________。
3.饱和CO2水溶液CO2的浓度为0.040mol.L-1,K°a1,H2CO3=4.4×10-7, K°a2,H2CO3=4.7×10-11,设溶解的CO2全部生成H2CO3,则c(H+)=(4)________mol.L-1,c (CO32-)=(5)________ mol.L-1.4.配制Bi(NO3)3溶液时需加入(6)________,其目的是(7)_________________5.乙硼烷分子中存在着(8)______键,分子结构为(9)____________________。
6.离子键的强度一般用(10)__________来描述,而共价键的强度一般用(11)________来描述。
7.将反应H+(aq)+OH-(aq)=H2O设计成原电池,写出电池符号(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据分子轨道理论,NO的分子轨道式为(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磁性表现为(16)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过渡金属离子的八面体配合物中,当d轨道分裂能(△0)>电子成对能(P)时,可形成(17)_____自旋配合物,配体属于(18)_____场配体.当△0<P时,则可形成(19)______自旋配合物,配体属于(20)________场配体。
10.某反应的活化能Ea越大,速率系数k越(21)_____,温度升高,k变(22)_______,反应物浓度增大,k(23)_______,反应物浓度减小,k(24)_______.11.反应2NO + O2=2NO2,在227℃时,K c/K p=(25)_________.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某元素原子X的最外层电子有一个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