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计算及相关波形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09.00 KB
- 文档页数:32
原边电感量:Lp =(Dmax * Vindcmin)/ (fs * ΔIp)
开关管耐压:Vmos =Vindcmax+开关管耐压裕量(一般用150V)+Vf
*反激电压(Vf)的计算: Vindcmin * Dmax = Vf *(1- Dmax)
原边与副边的匝比:Np / Ns = Vf / Vout
原边与副边的匝比:Np / Ns = (Vdcmin * Dmax)/ [Vout * (1-Dmax)]
原边电流:[1/2 * (Ip1 + Ip2)] * Dmax * Vindcmin = Pout / η
磁芯:AwAe = (Lp * Ip2^2 * 10^4 / Bw * Ko * Kj) * 1.14
原边匝数:Np = (Lp * Ip^2 * 10^4 )/ (Bw * Ae)
气隙:lg = 0.4π * Np^2 * Ae * 10^-8 / Lp
Lp:
Dmax:
Fs:
ΔIp:
Vmos:
Vf:
Np:
Ns:
Vout:
η:
Ae:
Ip2:
Bw:
Ko:
Kj:
Lg:
即为
截止的,二极管上的电压除了输出电压Vo,还有原边“折射”过来的电压Vin(dc)/n,及Vo+[Vin(dc)/n,].。
所以,匝比的设计,除了影响占空比,也影响着原边开关管及次级二极管的应力选择。
在变压器线圈匝数未知的情况下,如何计算磁芯工作时的磁感应强度Bw?测量其电感量(可用压
——仅供参考。
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电路参数计算
一、基本参数
1、变压器参数:
变压器由两个线圈构成,一个为高压线圈(H),另一个为低压线圈(L),均为叠加结构。
变压器的形状参数可表示为:VH:高压线圈的电压,VL:低压线圈的
电压,Nh:高压线圈匝数,Nl:低压线圈匝数,a:高压线圈电感与低压
线圈电感的比值,Lh:高压线圈电感,Ll:低压线圈电感。
变压器的负载特性可表示为:Rc:负载电阻,Xl:负载电抗,RL:灰
尘损耗,Xm:空载损耗,RL:空载电抗。
2、开关管参数:
开关管由长短两个极构成,一个为高压极(H),另一个为低压极(L)。
开关管的形状参数可表示为:VH:高压极的电压,VL:低压极的电压,Vt:开关管的阈值电压,Rt:开关管的阈值电阻,Ct:开关管的阈值电容,Rg:开关管的电阻,Cg:开关管的电容。
二、计算方法
1、确定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根据变压器规格,计算其实际输出电压Vout:
Vout=VH*Nh/(Nh+Nl)
其中,VH为高压线圈的电压,Nh为高压线圈的匝数,Nl为低压线圈的匝数。
反激式开关变压器的通俗讲解及实例计算咱先看下在理想情况下的VDS波形上面说的是指变压器和开关都是理想工作状态!从图上可以看出Vds是由VIN和VF组成,VIN大家可以理解是输入电压,那VF呢?这里我们引出一个反激的重要参数:反射电压即VF,指次级输出电压按照初次级的砸比反射到初级的电压。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VF=VOUT/(NS/NP),(因分析的是理想情况,这里我们忽略了整流管的管压降,实际是要考虑进去的)式中VF为反射电压;VOUT为输出电压;NS为次级匝数;NP为初级匝数。
比如,一个反激变换器的匝比为NP:NS=6:1,输出电压为12V,那么可以求出反射电压VF=12/(1/6)=72V。
上边是一个连续模式(CCM模式)的理想工作波形。
下面咱在看一个非连续模式(DCM模式)的理想工作波形从图上可以看出DCM的Vds也是由VIN和VF组成,只不过有一段时间VF为0,这段时候是初级电流降为0,次级电流也降为0。
那么到底反激变化器怎么区分是工作在连续模式(CCM)还是非连续模式(DCM)?是看初级电感电流是否降到0为分界点吗,NO,反激变换器的CCM和DCM分界点不是按照初级电感电流是否到0来分界的,而是根据初次级的电流是否到0来分界的。
如图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只要初级电流和次级电流不同时为零,就是连续模式(CCM);只要初级电流和次级电流同时为零,便是不连续模式(DCM);介于这俩之间的是过度模式,也叫临界模式(CRM)。
以上说的都是理想情况,但实际应用中变压器是存在漏感的(漏感的能量是不会耦合到次级的),MOS管也不是理想的开关,还有PCB板的布局及走线带来的杂散电感,使得MOS的Vds波形往往大于VIN+VF。
类似于下图这个图是一个48V输入的反激电源。
从图上看到MOS的Vds有个很大的尖峰,我用的200V的MOS,尖峰到了196了。
这是尖峰是由于漏感造成的,上边说到漏感的能量不能耦合到次级,那么MOS关断的时候,漏感电流也不能突变,所以会产生个很高的感应电动势,因无法耦合到次级,会产生个很高的电压尖峰,可能会超过MOS的耐压值而损坏MOS管,所以我们实际使用时会在初级加一个RCD吸收电路,把尖峰尽可能的吸到最低值,来确保MOS管工作在安全电压。
反激式开关电源工作时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电路:
Mos管控制原边(左侧)电流的通断。
Mos管导通时:
电感充电(实则为建立磁通),副边二极管截止,无电流。
Mos管断开时:
由于电流不同突变(实际上是磁通不能突变),于是在副边形成感应电流,二极管导通。
原边反射电压:
副边有电流流通时,会在原边感应出一个电压(下+上-),叠加在输入电压上。
原边的尖峰电压:
由于漏电感的存在,该部分的磁通没有通过磁芯耦合到副边,因此mos管断开时,会产生很大的电压来维持电流,从而达到维持磁通的目的。
振荡波形:
Mos管关断时尾部有振荡,是由于开关电流工作在断续模式时,能量释放完全后,原边、副边无电流。
此时原边的电路可以等效为电源+电感+电容(Mos管输入电容),发生谐振。
实测波形如下:
(黄色为mos驱动,绿色为mos管的VDS,粉色是原边线圈的电流)。
· 59 ·研制开发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顾伟康(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文章针对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中存在公式繁多,参数计算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统一了变压器工作在电流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下的计算公式,有效解决了原边电感值、线圈匝数、线径、磁芯大小等参数的设计,降低了设计难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开关电源;反激式变压器;参数Design of Single-Ended Flyback Transformers in Switching Power SupplyGU WeikangHu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imple and practical design method for there are many issues such as various parameter calculation difficulty i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ransformer. This method unified the formulas of current continuous mode and current discontinuous mode ,effectively solved the original side inductance value core size and so on ,reduced the design difficulty 图1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原理图2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的设计单端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根据下面步骤设计合适的变压器。
2.1 确定系统要求V acmax ,V acmin ,U max ,U min ,V o ,P o ,η等参数值的确定。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是这么计算的于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这个定律是在一个铁心中,当磁通变化的时候,其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压,这个感应电压=磁通的变化量/时间T 再乘以匝数比,把磁通变化量换成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乘以其面积就可以推出上式来,NP=90*4.7 微秒/32 平方毫米*0.15,得到88 匝0.15 是选取的值,算了匝数,再确定线径,一般来说电流越大线越热,所以需要的导线就越粗,需要的线径由有效值来确定,而不是平均值。
上面已经算得了有效值,所以就来选线,用0.25 的线就可以,用0.25 的线,其面积是0.049 平方毫米,电流是0.2 安,所以其电流密度是4.08,一般选定电流密度是4 到10 安第平方毫米。
若是电流很大,最好采用两股或是两股以上的线并绕,因为高频电流有趋效应,这样可以比较好。
第六步,确定次级绕组的参数、圈数和线径。
原边感应电压,就是一个放电电压,原边就是以这个电压放电给副边的,看上边的图,因为副边输出电太为5V,加上肖特基管的压降,就有5.6V,原边以80V 的电压放电,副边以5.6V 的电压放电,那么匝数是多少呢?当然其遵守变压器那个匝数和电压成正比的规律,所以副边电压=NS*(UO+UF)/VOR,其中UF 为肖特基管压降,这个副边匝数等于88*5.6/80,得6.16,整取6 匝,再算副边的线径,当然也就要算出副边的有效值电流,下图是副边电流的波形,有突起的时间是1-D,没有突起的是D,刚好和原边相反,但其KRP 的值和原边相同,这个峰值电流就是原边峰值电流乘以其匝数比,要比原边峰值电流大数倍。
第七步,确定反馈绕组的参数。
反馈是反激的电压,其电压是取自输出级的,所以反馈电压是稳定的,TOP。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变压器的使用在升压和降压电源中很常见,开关电源根据不同的输出要求采用不同的变压器拓扑电路,同样的电源也采用不同的变压器拓扑实现。
在所有拓扑中反激式变压器构成的升压式开关电源具有电路简单、元器件最少的优点,在小功率开关电源中经常采用。
而变压器的设计需要技术人员根据一些经验参数来进行变压器的设计和绕制。
会出现经验设计多于准确的参数设计,而且在高频条件下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不同于普通的工频变压器,更加需要实际经验和理论设计两者相互结合。
本文结合实际设计和制作变压器的经验,提出一种工作于断续电流模式(DCM)下的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方案,并给出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1 反激式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a)为反激式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开关管VT1的导通和截止使得原边绕组线圈产生交变电流信号。
当原边绕组导通期间,次级绕组输出电压为上负下正,整流二极管VD1和VD2截止,输出电容Co和Cf放电;当原边绕组截止时次级输出电压为上正下负,整流二极管VD1和VD2导通,输出电容Co和 Cf充电,与正激式电路充放电过程相反。
可以从输入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关系图1(b)中得出DCM模式下的工作过程。
其中PWM、UDS、 IDl,IF1、Io1、Uo2分别为开关管VT1栅极脉宽调制信号、漏源极电压、整流二极管VD1和VD2电流、负载输出端Co正极性端电压波形、反馈输出端Cf正极性端电压波形。
查看原图(大图)2 单端反激式变压器设计单端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流程,首先根据逆变升压模块前后电路的需要,列出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参数、开关频率、额定输出功率等整个系统需要变压器完成的参数要求,包括Uin(min)、Dmax、F、Po(max)分别为输入直流电压最小值10 V、最大占空比、开关频率10kH-z、输出最大功率15W等参数,然后再按照下面步骤设计合适的开关变压器。
2.1 选定工作点最低的交流输入电压,对应于最大的输出功率,由原边电感电流在开关管导通和截止期间电流的峰值相等和电磁感应定理得到:式中,Uor为原边反激电压,单位为V;L为原边电感,单位为H。
单端反激变压器设计简单计算实例讲解电源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高频变压器是电源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下面以反馈式电流不连续电源高频变压器为例,向大家介绍一种电源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
设计目标:电源输入交流电压在180V~260V之间,频率为50Hz,输出电压为直流5V、14A,功率为70W,电源工作频率为30KHz。
设计步骤:1、计算高频变压器初级峰值电流Ipp由于是电流不连续性电源,当功率管导通时,电流会达到峰值,此值等于功率管的峰值电流。
由电感的电流和电压关系V=L*di/dt可知:输入电压:Vin(min)=Lp*Ipp/T c取1/Tc=f/Dmax,则上式为:Vin(min)=Lp*Ipp*f/Dmax其中:V in:直流输入电压,VLp:高频变压器初级电感值,mHIpp:变压器初级峰值电流,ADmax:最大工作周期系数f:电源工作频率,kHz在电流不连续电源中,输出功率等于在工作频率下的每个周期内储存的能量,其为:Pout=1/2*Lp*Ipp2*f 将其与电感电压相除可得:Pout/Vin(min)=Lp*Ipp2*f*Dmax/(2*Lp*Ipp*f)由此可得:Ipp=Ic=2*Pout/(Vin(min)*Dmax)其中:Vin(min)=1.4*Vacin(min)-20V(直流涟波及二极管压降)=232V,取最大工作周期系数Dmax=0.45。
则:Ipp=Ic=2*Pout/(Vin(min)*Dmax)=2*70/(232*0.45)=1.34A当功率管导通时,集极要能承受此电流。
2、求最小工作周期系数Dmin在反馈式电流不连续电源中,工作周期系数的大小由输入电压决定。
Dmin=Dmax/[(1-Dmax)*k+Dmax]其中:k=Vin(max)/Vin(min)Vin(max)=260V*1.4-0V(直流涟波)=364V,若允许10%误差,Vin(max)=40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