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三段论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852.50 KB
- 文档页数:15
三段论中各格具体规则的证明第一格规则:1、小前提必是肯定的;2、大前提必是全称的。
M PS MS P1、小前提必是肯定的假如小前提为否定命题,根据从两个否定的前提得不出必然的结论,大前提必为肯定命题,于是结论必为否定命题。
这样,大项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扽谓项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作为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
根据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假设不成立,所以小前提必是肯定的。
2、大前提必是全称的小前提必是肯定的,因而作为小前提谓项的中项是不周延的。
根据中项在两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中项在大前提中必须是周延的,要使其大前提中的中项周延,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
第二格规则: 1、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2、大前提必须为全称命题。
P MS MS P1、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由于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做谓项,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而只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所以,前提中必须有否定命题。
但是根据三段论基本规则“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故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
2、大前提必须为全称命题:三段论第二格的特殊规则中的第一条已经确定,即“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那么,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然是否定的”。
在结论中,大项作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
根据三段论基本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要保证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只有大前提为全称命题。
所以,大前提必须为全称命题第三格规则: 1、小前提必须肯定;2、结论须是特称的;3、至少有一个前提是全称的。
M PM SS P1、小前提必须肯定如果小前提否定,则大前提必须肯定(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大前提肯定,则大项不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因为前提之一否定,所以结论否定;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定,所以,小前提必须肯定。
直言三段论是所有前提都是直言命题的演绎推理。
所有动物都终有一死。
所有人都是动物。
所以,所有人都终有一死。
前两个命题叫做前提。
如果这个三段论是有效的,这两个前提逻辑上蕴涵了最后的命题,它叫做结论。
结论的真实性建立在前提的真实性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之上:中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distribute)至少一次,形成在结论中的主词和谓词之间的连接。
即使直言三段论是有效的,但如果有前提为假的话结论仍可能是假。
命题可以是全称的(universal)或特称的(particular),并且可以是肯定的或否定的。
所以有四种命题:A型:全称肯定的- “所有S都是P”,简写为SaP。
I型:特称肯定的- “有些S是P”,简写为SiP。
E型:全称否定的- “没有S是P”,简写为SeP。
O型:特称否定的- “有些S不是P”,简写为SoP。
在下列这个三段论中:下面讨论直言三段论的格。
先识别三种不同类型的项:大项、小项和中项。
作为结论中的谓词出现的项是大项。
在上述三段论中的P是大项。
小项是作为结论中的主词出现的项;此间S是小项。
通过排除法可知,中项是没有出现在结论中,却在每个前提中都出现一次的项;此间M是中项。
大项所在的前提叫大前提,小项所在的前提叫小前提。
直言三段论的格经由识别中项的四种可能排列而得到。
格用数字来表示: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大前提M-P P-M M-P P-M小前提S-M S-M M-S M-S结论S-P S-P S-P S-P四个格之间可相互转换:第1格:不需转换。
第2格:对换大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1格,对换小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4格。
第3格:对换大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4格,对换小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1格。
第4格:对换大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3格,对换小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2格。
E和I命题对换前后两项的位置而保持同原命题等价。
A命题不能对换前后两项的位置,但可以在前项确实有元素存在的前提下,转换成与弱于原命题的I命题。
逻辑学的三段论
三段论是一种逻辑推理形式,由前提(major premise)和次前提(minor premise)组成,通过推理得出结论(conclusion)。
常见的三段论形式有以下几种:
1. AAA型三段论(Barbara):
- Major premise: 所有A都是B。
- Minor premise: 所有B都是C。
- Conclusion: 所有A都是C。
例子:所有人类都是动物,所有动物都是有机体,所以所有人类都是有机体。
2. EAE型三段论(Camestres):
- Major premise: 没有A是B。
- Minor premise: 所有B都是C。
- Conclusion: 没有A是C。
例子:没有人是动物,所有动物都是有机体,所以没有人是有机体。
3. AAI型三段论(Darii):
- Major premise: 所有A都是B。
- Minor premise: 有些B是C。
- Conclusion: 有些A是C。
例子:所有人类都是动物,有些动物是哺乳动物,所以有些人类是哺乳动物。
这些三段论形式是逻辑学中的基本推理形式,可以用来进行推理和证明。
亚里士多德逻辑论三段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逻辑学为后世的思考方式和推理方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其中,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就是创建了三段论,是一种形式完备、推理严密的演绎推理方法。
三段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前提得出结论,并且遵循固定的形式和规律。
它由三个命题组成,分别为“主题命题”、“中项”和“结论命题”。
主题命题是关于特定主题的断言,中项是连接主题命题和结论命题的共同属性或关系,而结论命题是通过中项和主题命题推导出的结论。
亚里士多德将三段论分为四种形式:第一形式为“AAA”,即全称命题的联结,代表着全部A是B;第二形式为“AEE”,即陈述和否定的联结,代表着部分A是B;第三形式为“AEO”,即陈述和否定的倒装,代表着部分A不是B;第四形式为“AEO”,即否定命题的联结,代表着全部A不是B。
在这四种形式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出百余种更为具体的特殊三段论形式,如“Barbara”、“Celarent”和“Camestres”等。
这些特殊三段论形式充分展示了逻辑推理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人们的推理过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三段论,亚里士多德试图解决哲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关于真理和合理性的问题。
他认为,通过正确使用三段论的方式,我们能够从一组给定的前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建立了一个可靠而可行的推理过程。
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还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它被广泛运用于证明学、法学、医学和政治学等领域。
在法学中,三段论可用于解决法律争议,提供合理和公正的判决。
在医学中,它可以帮助医生根据症状和病史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政治学中,三段论可以用来分析和评估不同政治观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并非完美无缺。
它假设前提命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前提的真实性往往难以确定。
此外,三段论也无法涵盖所有的逻辑形式和推理过程,尤其是在现代数理逻辑的研究中。
逻辑学直言三段论举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的规律的学科,直言三段论是逻辑学中的一种基本推理形式。
直言三段论由三个命题组成,分别是前提、中项和结论。
通过对这三个命题的关系进行推理,可以得出结论的真假。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直言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前提1:所有人都会死去(A是B)前提2:苏珊是一个人(B是C)根据以上两个前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结论:苏珊会死去(A是C)在这个例子中,前提1表明所有人都会死去,前提2表明苏珊是一个人,通过这两个前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苏珊会死去。
这个推理过程就是直言三段论的应用。
直言三段论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推理方法,它在逻辑学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掌握直言三段论的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复杂的论证,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
除了以上的例子,直言三段论还可以应用于很多不同的场合,比如科学研究、政治辩论、文学评论等领域。
只要我们掌握了直言三段论的规则,就能更加清晰地分析和推理各种复杂的命题,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直言三段论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各种复杂的命题,从而在思维和推理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写到这里差不多差不多可以了】。
第二篇示例: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推理方式的学科,其中的三段论是一种常见的逻辑推理方式。
三段论包括一个前提、一个中间结论和一个最终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结论的正确性。
下面将通过举例来说明逻辑学中的三段论。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三段论例子:前提1:所有人类都是哺乳动物。
前提2:苏珊是一个人类。
结论:所以,苏珊是一个哺乳动物。
在这个例子中,前提1表明所有人类都属于哺乳动物这一类别,前提2指出苏珊是一个人类,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即苏珊属于哺乳动物这一类别。
这个例子展示了三段论的基本结构和推理过程。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三段论在逻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逻辑基本知识之三段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讲三段论。
(一)三段论及其结构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
-凡物质是可塑的,树林是可塑的,所以树木是物质。
试分析以下哪个选项的结构与上述最为相近?A.凡直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进化论是真理,所以进化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B.凡恒星是自身发光的,金星不是恒星,所以金星自身不发光。
C.凡公民必须遵守法律,我们是公民,所以我们必须遵守法律。
D.所有的坏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坏人。
E.凡鲸一定用肺呼吸,海豹可能是鲸,所以海豹可能用肺呼吸。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题干的结构是:所有P都是M所有S是M所以,所有S都是P在诸选项中只有D和题干具有相同的结构,其余都不同,例如A的结构是:"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以,所有S是P。
"在三段论中,单称判断作全称处理。
因此,在D中,"你攻击我"的形式是"所有S是M"。
-所有名词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
1、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一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证明:假设小前提是否定的,那么根据规则五,结论也是否定的,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
大项在结论中周延,根据规则三,在前提中必然也周延,否则就要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在第一格中,大项是大前提的谓项,大项在大前提中周延,则大前提必否定。
由假设,小前提也是否定的。
这样规则四,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所以,假设不能成立,小前提须是肯定的。
2、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一格大前提须是全称的。
证明:由第一格规则(1),小前提肯定。
在第一格中,中项是小前提的谓项,所以,中项在小前提中不周延。
根据规则二,中项须在大前提中周延,否则会犯“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
在第一格中,中项是大前提的主项,所以,大前提须全称。
3、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二格中前提中须有一个是否定的。
证明:假设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则大、小前提的谓项都不周延。
在第二格中,中项分别为大、小前提的谓项,所以中项在前提中两次不周延,违反规则二。
所以,假设不能成立,前提中须有一个是否定的。
4、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二格大前提须是全称的。
证明:由第二格规则(1),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所以根据规则五,结论是否定的。
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
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则在前提中也周延。
在第二格中,大项是大前提的主项,所以大前提全称。
5、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三格小前提须是全称的。
证明:假设小前提是否定的——*结论否定——*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大前提否定(因为在第三格中,大项是大前提的谓项)——*两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所以,假设不能成立,小前提须是肯定的。
6、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三格结论须是特称的。
证明:根据规则(1)小前提是肯定的——*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第三格中,小项是小前提的谓项)——*小项在结论中周延——*结论特称。
7、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四格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证明:假设结论是全称肯定命题,那么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