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新课标·新考向】班级开展主题为“多彩民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7分)【感受民俗魅力】如果说陕北的“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那么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威风锣鼓”则是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无论是声响、节奏,还是阵势、舞姿,都极为震hàn。
鼓声一响,静穆的队伍蓦.然腾跃起来:时而紧锣密鼓,如骤雨猝至,瓢泼而下;时而变换节奏,如山间溪流,回旋激荡;时而阵势yǒnɡ跃,如烈火燎原,漫天升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风锣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bàn,那恢宏壮阔的场面真叫人( )。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3分)震hàn( ) yǒnɡ( )跃羁bàn( )(2)写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粗犷.________ 蓦.然________(3)填入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拍案而起B.望洋兴叹C.叹为观止(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语句,使之语意连贯。
(2分)【推荐民俗图标】(5)同学们为元宵节设计了多幅图标,你会推荐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2分) 【了解民俗文化】(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散文《社戏》中少年鲁迅在赵庄看到的戏便是社戏。
B.《回延安》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窗纸”“红窗花”等,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陕北地域风俗。
C.吴伯箫的《灯笼》写了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古代名将等,结尾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D.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颇具这一特色。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A.行.辈(háng)冗.杂(rǒng)糜.子(méi)熙.熙然(xī)B.脑畔.(pàn)亢.奋(kàng)争讼.(sòng)霍骠.姚(piào)C.羁.绊(jī)怠.慢(dài)磅礴.(bó)大彻.大悟(chè)D.眼眶.(kuāng)撺.掇(cuān)怅.惘(chàng)马前卒.(zú)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偏辟登时燎原风至锵然B.思慕严峻震憾千呼万唤C.欺侮搏击屹立金戈铁马D.吩咐油馍斡旋张灯结采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动物不似人类有太多感情与文化的羁绊..,它们拥有的是天堂般纯洁的挚爱。
B.近年来,西安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C.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正当我听得陶醉的时候,那美妙的乐曲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通过学习《灯笼》一文,使我了解到灯笼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
D.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地回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安塞腰鼓》一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1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凫水(fú)潺潺(chán)磅礴(páng)脑畔(pàn)B.归省(shěng)瞳仁(tóng)脸颊(jiá)恣意(zì)C.怠慢(dài)羁绊(jī)糜子(mí)挑衅(xùn)D.撺掇(chuān)晦暗(huì)挑剔(ti)斡旋(wò)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弥散静穆惊心动魄穿红戴绿B.皎洁恬净叹为观止荣华富贵C.纠葛褪色戛然而止故名思义D.思幕行辈一马当先大彻大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句是()(2分)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
二、名著阅读(5分)6.(2017.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归省.(xǐnɡ) 行辈幽悄.寂静(qiāo) 积极涌跃B.家眷.(juàn) 亢奋一马当.先(dānɡ) 惊心动魄C.助兴.(xīnɡ) 撺掇戛.然而止(jiá) 兴高彩烈D.纠葛.(ɡě) 吁气情不自禁.(jīn) 大切大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近几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增强了老百姓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欺侮.(wǔ)偏僻.(pì) 归省.(xǐnɡ) 金吾不禁.(jìn)B.嘱.咐(zhǔ)闭塞.(sè) 幽悄.(qiǎo) 疏.疏朗朗(shū)C.撺.掇(cuān) 渺.远(miǎo) 争讼.(sònɡ) 奇伟磅.礴(pánɡ)D.眼眶.(kuānɡ)行.辈(hánɡ) 蓦.然(mò) 惊心动魄.(p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晦暗家眷静穆人情事故B.涌跃束缚领域垂珠联珑C.羁绊震撼燎原大起大落D.幅射思慕怅惘翠羽流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东江湖风景如画,但有个别游客乱扔乱吐,其不文明行为令人大跌眼镜,叹为观止....。
B.今年的春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C.语文考试考差了,小雨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复习好,关键是该做整理的时候不做,寄希望于老师画重点,她这时候大彻大悟....还不算晚。
D.社区组织部分人员担任交通疏导员,早高峰时的堵车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B.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C.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D.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一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糜子(mí)延安(yán)柳林铺(pù)树梢(shāo)B.心窝(wō)白羊肚(dù)油馍(mó)脑畔(pàn)C.肩膀(bǎng)眼眶(kuāng)登时(dēng)赤卫军(chì)D.高潮(cháo)一盏(zhǎn)明镜(jìng)气喘(chuǎn)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多么热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强健飞扬急促闪射B.强健急促闪射飞扬C.急促闪射飞扬强健D.急促飞扬闪射强健3.下列含有“灯”的对联中与元宵节无关的一项是()(2分)A.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B.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C.有能有热,小小晶球点燃万家灯火利国利民,支支虹管放出满室光明D.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去掉“之一”)B.朱婷虽然在排球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将“虽然”改为“不但”)C.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
(删掉“不断”)D.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
(在句尾加上“任务”)5.为下面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如果我们用一颗有所求的心面对所有事情,那么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烦恼的盒子。
②我们总是找种种借口去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自私狭隘。
③我们的烦恼更多是来自自己的自私和狭隘。
④学会满足,学会放弃,烦恼就会远离我们。
⑤生活里,我们往往不经意就被烦恼包围。
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②③C.⑤②④③①D.⑤③②①④6.综合性学习。
(17分)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3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问题。
(4分)夏夜,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整个山村,远处起伏的山峦朦胧在如纱的月色里。
周围一片寂静,只听见chán chán的流水声和此起彼伏的昆虫的欢唱。
梦里我又回到了陕北老家,家人见我回来,dēng时放下手中的糜.子,围了过来。
(1)看拼音写汉字。
①chán chán的流水声()②dēng()时(2)给加点字注音。
①皎.洁()②糜.子()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听到这个消息,老师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第一单元(测基础)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踢胆怯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B.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C.母亲便勉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D.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3.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厦门连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B.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C.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充足的论据,切忌不要无中生有,随意编造。
D.《水浒传》之所以精彩的原因是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情节。
4.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
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③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④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A.③①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5.文学常识填空。
(8分)(1)《社戏》的体裁是___。
这篇课文的作者___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等。
(2)社,在绍兴指_____。
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______”。
(3)中国戏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扮演______,小旦扮演______,老旦扮演老年女子,武净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色,小丑扮演______。
6.学习了《社戏》一文后,班级举行“走进戏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位置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4题每句1分,5题(1)(3)(4)(5)每小题2分,5题(2)小题1分]1. 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桃花源记》中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君主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奔波劳作,正如《式微》中所言:“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4.《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载体丰富多样。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蒙着jiǎo()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吴伯箫文字里那静穆的、暖róng r óng()的灯笼,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色彩浓重的一笔。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并理解民俗的多样和价值。
书信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传统的书信是一种富有仪式感的交流方式,它体现了儒家的“卑己尊人”的处世哲学,有着《见字如面》那样的脉脉温情,使简单的问候也变得厚重。
②不仅如此,书信还是书法、文学和艺术的综合文化载体,具有超越信息传递的种种文化功能。
③很多书信()具有实用价值,()具有文献价值、手迹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④传统书信记载了历史,也为历史所记忆。
⑤书信文化不会消亡,它将与中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得到________和________。
部编版20XX-20XX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语文 八年级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 .讪.笑(shàn) 胚.子(pēi) 吓.唬(hè) 懵.懂(méng) B .轮廓.(kuò) 够呛.(qiàng) 伶.仃(líng) 蹭.饭(cèng) C .陨.落(yǔn) 脸颊.(jiá) 掷.弹(zhì) 轻蔑.(miè) D .狼藉.(jí) 奔丧.(sāng) 妥帖.(tiē) 蹒跚.(shān)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触目伤怀.(心) 俯拾皆.是(都) 盈.眶(充满) B .惨绝人寰..(人世) 大声疾.呼(痛恨) 讪.笑(讥讽) C .有恃.无恐(依靠) 变卖典质.(抵押)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D .不能自已.(停止) 背井离.乡(离开) 讪.笑(讥讽)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 .2016年网上盛传的非洲大象被人盗猎的画面既让人触目伤怀....,又让人愤怒不已。
B .许多90后背井离乡....北漂的微电影2016年春节前开始火爆。
C .姚贝娜这颗巨星的陨落..令她的粉丝悲恸不已。
D .她喋喋不休....的演讲,让大家领略到了浓郁的学者气息和大家风采。
4.(2016,哈尔滨)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5.(2016,黔南)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B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D .看着人类这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 .“背影”是《背影》一文的内在的主线,是作者叙事抒情的线索,它在全文中出现了三次。
B .《铁骑兵》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从文中可以看出八路军的作战原则和指导思想。
C .《合欢树》体现了母亲愿为儿女付出一切、企盼儿女茁壮成长的品质与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之情。
D .《苏珊·安东尼》是一部翻译作品,其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是苏珊·安东尼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语言。
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7分)材料:一项名为“知识女性期待什么样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调查显示,中国知识女性最期望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中增加的内容依次是:严厉惩治拐卖残害妇女的不法行为;建立专门针对女性的法律援助机构;明确禁止用人单位歧视女性;明确家庭暴力的范畴和对实施家庭暴力者的处罚;明确性骚扰的范围与处罚力度等。
这项调查显示,68.44%的中国知识女性希望严惩拐卖残害妇女的不法行为。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分)调查显示:中国知识女性希望严惩拐卖残害妇女的不法行为。
(2)“保障妇女权益”是世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话题,在“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请你撰写一条宣传语,呼吁全社会共同保障妇女权益。
(2分)保护妇女权益就是保护我们全人类。
(3)请为“保障妇女权益”提几条建议。
(3分) ①建立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法》;②设立专门机构为受到侵害的妇女提供有效的援助;③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鼓励妇女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阅读理解(45分)(一)(15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3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9.“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动作、心理描写。
“泥土”照应了前文中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父亲给儿子买橘子后感到心满意足,流露出一片爱子深情。
10.选段中两次提到“背影”,请你说说作者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写好在哪里。
(4分) “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既符合父子分别的实情,又能表现出父子离别时肝肠寸断的情感,使文章弥漫着悲伤惆怅的情调。
11.选段语言的鲜明特色就是朴实简洁而饱含感情,请结合相关语句试作赏析。
(4分) 语句: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赏析:平白如话的语言将父亲过铁道时的情景描写得细致传神,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还感受到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二)(2016,南充)(14分)被放逐的皇后金建云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
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
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
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
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只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
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
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
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
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
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
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
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⑪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
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⑫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⑬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
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
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
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
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⑭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⑮“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2.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分)“被放逐的皇后”指步入晚年的母亲在遭到老伴去世的巨大打击后,变得不乐观,不振作,内心充满挣扎与无奈,仿佛一位被放逐的皇后。
(答出不乐观,不振作的表现也可) 13.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2分)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霉味”本指东西在潮湿环境放久了而产生的霉菌的味道,这里指母亲因父亲去世情绪低落,内心孤独而眼神茫然,毫无生机。
14.选文第⑨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4分)插叙。
回忆了父亲在世时与母亲相处的温馨场面,与母亲的现状形成对比,为下文“我”理解母亲的孤寂,母女和谐相处作铺垫。
15.揣摩选文第⑮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3分)“我”放弃了对母亲所有的要求,考虑了她的处境和感受,理解就产生了。
作者希望自己的理解能让衰老的母亲找到幸福的感觉,从此不再孤独。
16.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3分)结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三)(2016,南京)(16分)车夫老马老舍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