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抗凝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99.50 KB
- 文档页数:4
crrt护理团体标准解读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护理团体标准是指在CRRT 实施过程中,为护理团队提供的一系列规范化行为和操作流程。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CRRT的实施统一、安全、有效,并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本文将对CRRT护理团体标准进行解读。
一、CRRT治疗前的评估1.患者评估:在开始CRRT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情、肾功能状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CRRT治疗,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设备准备:确保CRRT设备齐全、完好,包括透析机、滤器、管路等。
检查设备的消毒和清洁情况,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二、CRRT治疗过程中的护理1.血管通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CRRT治疗的关键。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如中心静脉导管或动静脉内瘘等。
在置管或穿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血流速度:在CRRT治疗过程中,应控制血流速度在适宜的范围。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设置合适的血流速度,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抗凝治疗:在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
4.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在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三、CRRT治疗后的护理1.导管护理:对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应在治疗后进行导管护理,包括消毒、更换敷料等,以保持导管清洁、干燥、无菌。
2.饮食护理:在CRRT治疗后,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调整以促进康复。
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给予合适的饮食建议,如高蛋白、低盐、低脂等。
3.心理护理: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CRRT治疗护理措施
1.患者观察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视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报告任何神经系统异常;
对患者的尿量和颜色进行监测,及时评估肾功能的恢复;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2.护理措施
设定准确的治疗目标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
定期检查和清洗滤器,确保其正常运转;
定期更换血管通路和导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状况调整治疗参数,如滤过速率和抗凝剂用量;保持患者舒适,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援助;
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3.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
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避免低血压和循环衰竭;
确保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恢复正常;
关注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提供相应的饮食和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是CRRT治疗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咨询。
crrt的护理要点Crrt的护理要点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Crrt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在开始Crrt之前,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的病史、肾功能、液体平衡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Crrt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3. 确保血管通路通畅:Crrt需要建立血管通路,通常是通过颈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导管。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并避免导管堵塞或脱出。
4. 控制抗凝剂使用:Crrt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剂来防止滤器和导管的血栓形成。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合理控制抗凝剂的使用量。
5. 监测滤器功能:滤器是Crrt治疗的核心部分,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滤器的功能状态,包括滤器的通畅性、滤过率和超滤率等。
如发现滤器故障或漏滤,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6. 积极管理液体平衡:Crrt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液体平衡,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尿量和临床表现等来调整治疗参数,确保患者的液体平衡在正常范围内。
7. 监测电解质水平:Crrt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钾、血钠、血钙等电解质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参数来纠正异常。
8. 防止感染:Crrt治疗需要插入导管,容易引发感染。
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通畅,并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早发现感染征象。
9. 疼痛管理:Crrt治疗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护士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0. 心理支持:Crrt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长期的治疗过程,容易引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
11. 定期评估疗效:Crrt治疗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包括患者的尿量、肾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等。
CRRT枸橼酸抗凝方案1、血滤机常规预冲,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治疗模式2、准备枸橼酸抗凝液(ACD-A 600ml/袋)及输液泵,并将输液管路与血滤管理的动脉端相连接(最接近患者处)。
初始的ACD-A泵速(ml/hr)设置为血液流速(BFR)的1.2-1.5倍。
例如:BFR=120ml/min,则ACD-A泵速为144-180ml/hr。
3、准备10%葡萄糖酸钙溶液或10%氯化钙及注射器泵,将输液管路连接至血滤管路静脉端。
a)葡萄糖酸钙溶液初始泵速为8.8-11.0ml/hr(ACD-A泵速的6.1%)b)氯化钙溶液初始泵速为2.9-3.6ml/hr(ACD-A泵速的2%)4、根据患者病情,设置血滤机的常规参数。
5、选择前稀释方式6、开始进行CRRT7、24小时内,开始应用枸橼酸后,2h后监测离子钙(血气分析)一次,以后每4h监测。
每次更换输液部位或管路后1-2小时内应监测离子钙,下机后需监测外周静脉一次血离子钙需要从两个部位取血测定离子钙:a)滤器后:从滤器后静脉取血部位取血-标记为“静脉”标本b)全身:从患者外周静脉或动脉端取血-标记为“动脉”标本8、每班应将其他生化指标送至检验科生化室(不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判定):普通生化指标(尤其是Na+)及总钙(为监测螯合枸橼酸钙的蓄积)9、根据下表调整ACD-A泵速ACD-A输注速度调整方案血滤管路离子钙ACD-A输注速度调整从滤器后静脉取血部位取血<0.2mmol/L 降低5ml/hr0.20-0.40mmol/L 维持不变0.41-0.50mmol/L 增加5ml/hr>0.50mmol/L 增加10ml/hr10、根据下表调整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泵速CBP治疗中枸橼酸抗凝钙剂输注速度调整方案患者体内离子钙从外周静脉或动脉取血氯化钙输注速度调整葡萄糖酸钙输注速度调整>1.45mmol/L 降低2 ml/hr 降低6.1ml/hr 1.21-1.45mmol/L 降低1 ml/hr 降低3.1ml/hr 1.00-1.20mmol/L 维持不变维持不变0.90-1.00mmol/L 增加1ml/hr 增加3.1ml/hr<0.90mmol/L 0.1ml/kg推注后,增加2ml/hr 0.31ml/kg推注后,增加6.1ml/hr11、注意以下情况:a)若患者碳酸氢根增加>10mEq/L(提示:需要确认ACD-A输注部位正确,没有直接进入患者体内;然后,降低ACD-A泵速25%,2-4小时后测定碳酸氢根,若测定结果仍不正常,再次将ACD-A泵速降低25%)b)若患者血钠上升10mEq/L或>155mEq/L(提示:需要确认ACD-A输注部位正确,没有直接进入患者体内;然后,降低ACD-A 泵速25%,2-4小时后测定血钠,若测定结果仍不正常,输注5%GS)c)如果出现意外凝血-可能为管路血流不通畅导致12、其他注意事项:a)若血泵停止数分钟以上,ACD-A泵必须夹闭或关闭,以防止枸橼酸进入患者体内,数小时后可导致全身离子钙水平降低b)若血泵停止数分钟以上,葡萄糖酸钙泵或氯化钙必须夹闭或关闭,以防止过量钙进入患者体内c)置换液中不含钙d)若因病情需要停止血滤(如诊断,手术,更换导管,凝血或更换管路),应在重新开始血滤时按照停止前的速度设置ACD-A及葡萄糖酸钙泵速及氯化钙e)如输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的部位或管路改变,应在1-2小时内复查离子钙f)全身离子钙水平很低时需要补充钙,此时若患者临床情况稳定且无症状,应在30分钟内输注完毕,否则应在10分钟内输完.。
CRRT治疗护理策略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用于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技术,旨在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液体。
在实施CRRT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策略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护理策略以下是一些CRRT治疗护理的策略:1. 仔细监测: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 密切观察透析器状态:定期检查透析器的状态,包括透析器压力、渗漏和紫外线透射率等情况,以确保透析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功能。
3. 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在操作CRRT装置和更换透析器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4. 管路清洁和抗凝:定期对CRRT的管路进行清洁和检查,及时更换或清洁阻塞或损坏的管路,同时使用适当的抗凝剂以防止管路堵塞。
5. 维持适当的超滤速度: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目标,调节超滤速度以达到合适的液体平衡,并防止不必要的液体丢失。
6. 监测抗凝和出血情况:定期检查患者的抗凝指标和凝血功能,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 管路和患者定位:确保管路的固定和固定程度,同时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避免管路被拉扯或压迫。
8. 密切监测并发症:定期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低血压、感染、溶血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结论CRRT治疗是一项复杂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护理策略以保证治疗的成功。
通过仔细监测、防止感染、维持适当的超滤速度和定期检查等策略,我们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1. 沈丽. (2015).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 70-72.2. 张冬梅, 卢一平. (2014).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护理的探讨[J]. 现代医学综述, 10(4), 953-954.。
crrt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CRRT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监护治疗方法,用于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
在CRRT治疗中,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抗凝剂之一,用于防止血管内管道的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一、CRRT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CRRT治疗适用于急性肾损伤、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
禁忌症包括出血倾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
在确定使用CRRT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液凝血功能状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二、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作用机制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防止血液凝固。
在CRRT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阻止血管内管道的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还可减少血栓栓塞、循环系统的血栓形成,有助于维持病患的血管通畅。
1.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凝血功能状态等因素,确定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一般而言,CRRT治疗开始时需进行一次性大剂量的肝素给药,以建立有效的抗凝状态;继而采用维持剂量,适时调整剂量以维持治疗效果。
2.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APTT、PT、INR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低分子肝素的剂量,避免发生过度抗凝或凝血状态。
3.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严格遵循护理规范,确保CRRT治疗过程中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安全有效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凝血异常。
四、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1.出血:出现出血的患者应停止低分子肝素的使用,采取积极止血措施,包括输注凝血因子、血浆等,并及时调整低分子肝素的剂量。
2.过度抗凝:如出现APTT、PT、INR过长等迹象,应及时停用低分子肝素,输注抗凝酶等解抗凝药物,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