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排列中找规律能力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年级数学第一行7和7第二行8和6找规律一年级数学第一行7和7第二行8和6找规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问题和规律。
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一年级数学中的一个有趣的规律,即第一行是7和7,第二行是8和6。
我们将通过分析这个规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行的数字7和7。
这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特征。
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一对相同的数字,它们的和是14。
这个和是通过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的。
这个过程也可以表示为7+7=14。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行的数字8和6。
这两个数字不同,说明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
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一对不同的数字,它们的和是14。
同样,这个和是通过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的。
这个过程也可以表示为8+6=14。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第一行的数字7和7,还是第二行的数字8和6,它们的和都是14。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数字如何排列,只要它们的和是14,那么它们就符合这个规律。
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例子来进一步验证这个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将第一行的数字改为6和8,第二行的数字改为7和7。
我们会发现,无论数字如何排列,它们的和始终是14。
这表明,这个规律适用于不同的数字组合。
那么,为什么这个规律成立呢?其实,这个规律背后隐藏着一些数学原理。
在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告诉我们,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结合律告诉我们,三个或更多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组合方式无关。
所以,在这个规律中,无论数字如何排列,它们的和始终是14。
通过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训练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些数字组合,让他们判断是否符合这个规律。
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巩固加法运算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这个规律,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数表排列中找规律例题与方法例1下面是一些数组成的三角形,先观察数表的排列规律,然后填出所缺的数。
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5 10 □ 5 11 □ 15 20 15 6 1l □ 2135 □ □ □ l【思路点睛】这个三角形数表的每一行都从1开始,又到1结束,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由数字l组成.再看各行其余的数,可以发现:每行上的每一个数都是上一行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和。
比如,第三行的2的是由第二行的1+1得来的;第四行的3则是由第三行的1+2得来的:第六行的5是由第五行的l+4得来的……·并且,这些数从中间到两边具有对称性.所以,第六行填空6+4=10,填10,第七行填空1+5=6,填6。
第八行从左起依次填数,1+6=7,填7;20+15=35,填35;5+6=21,填21;6+1=7,填7。
【数学思考】本题所研究的三角形数表,叫做杨辉三角形,是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发现并总结的。
我们只要掌握了这种三角形各行数的排列规律,就可以求任何一行的数,也可以写出给定任意行数的杨辉三角形.例2观察下面数表中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填出所缺的数。
2 6 7 11 44 4 □ 1 43 5 5 6 4【思路点睛】填这种题中所缺的数,要注意找出列与列、行与行之间数的排列的规律。
我们观察这三行数,发现第三行的2倍正好等于第一行与第二行的和.因此,5×2-7=3,空格处应填3。
例3有一个宝塔算,从上向下数,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2+3,第三层为4+5+6,…,第十一层算式的结果是多少?12+34+5+67+8+9+1011+12+……………………【思路点睛】第几行就是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前十行已经用了1+2+3+4+…+9+10=55(个)自然数,所以,第十一行是56+57+58+…+65+66=671。
所以,第十一层算式的结果是671。
例4下面是由自然数排成的数表,分为A,B,C三列,按这个规律,1999在第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按照规律填数字5、10、15、20、25、30、().A.40B.45C.352.兔子和乌龟赛跑,发令枪响后,兔子带头冲出,飞奔了一阵子,发现自己已遥遥领先,心想,可以在树下坐一会儿,放松一下,然后继续比赛。
不料,兔子在树下很快睡着了,而一路笨手笨脚爬来的乌龟则超越了它。
兔子一觉醒来,发现乌龟跑到了前面去了,拼命追赶,但最后还是输了比赛。
下面图()比较符合乌龟赛跑的故事情节。
A.B.C.D.3.在括号里根据规律填出适当数1,3,5,7,9,()A.10B.11C.124.甲、乙、丙一起修剪一块草坪,每人修剪草坪的速度相同,一开始三人同时剪,5钟后,甲和乙有事离开,只留下丙一个人修剪。
下面四幅图中,()能表示修剪的时间t与剪好的面积S之间的关系。
A.B.C.D.5.拼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想一想,第8个图形需要用()根小棒。
A.24B.17C.20二、判断题6.24、26、28……这样28后边的应该是30.( )7.圈出下面图形中与其他图形不相同的一个.8.判断.( )9.一个数列为:1,2,3,1,2,3,…按这样的顺序排下去,第20个数是3._____ 10.£○£○£○……第10个图形是○。
( )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十字形”分割正方形,分割1次,分成了4个正方形;分割2次分成了7个正方形;分割3次分成了10个正方形……以此类推,请填写下表。
(1)(2)如果连续用“十字形”分割18次,则可以分成( )个正方形。
(3)如果分割了286个正方形,共用“十字形”分割了( )次。
12.找规律,填数字5、8、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先找出规律,再填空。
(1)0.5,0.25,0.125,( ),0.03125。
数字推理练习题幼小数字推理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训练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数字推理问题中,需要根据给定的数字规律,推理出下一个数字或所给数字序列中的隐藏规律。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小儿童进行数字推理练习的题目。
1. 数字序列填空在这类题目中,要求根据已给出的数字规律,填写出下一个数字或缺失的数字。
例如:1. 2, 4, 6, 8, ?在这个序列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2,因此下一个数字应是10。
2. 图形序列分类这类题目给出一系列图形,要求找出共同特征并分类。
幼小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找出规律。
例如:2. 从下列图形中找出不同类别:□□□ △△△ ○○○□□□ △△△ ●●●□□□ △△△◇◇◇根据观察,可以发现第一行方框里的图形是实心的,第二行方框里的图形有边框,第三行方框里的图形是空心的,因此第三行方框中的◇◇◇是与其他两组图形不同类别的。
3. 数字拼图这类题目通常是将数字以某种规律排列在拼图中,要求找出规律并填充缺失的数字。
例如:3. 1 2 34 5 69观察前两行数字,可以发现每个格子的数字是由行数和列数的乘积得到的。
因此,最后一行第一个格子的数字是3*3=9,第二个格子的数字是3*2=6,所以最后一行第一个格子应填6,第二个格子应填9。
4. 数字序列排序这类题目要求给出的数字序列按照某种规律重新排序。
例如:4. 3 5 1 4 2观察数字序列,按升序重新排列,即 1 2 3 4 5。
通过以上几类题目,可以帮助幼小儿童培养数字推理能力,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题目的难易度和复杂度,以保证他们能够理解和完成。
此外,配合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如使用数字拼图游戏或图形分类游戏等,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小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推理。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练习找规律练习题作为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数学教育的质量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班阶段,培养学生的找规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提供一些幼小衔接大班数学练习的找规律练习题,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1. 数字序列的找规律(1)请找出下面数字序列的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数字。
2, 4, 6, 8, __, __, __, __(2)请找出下面数字序列的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数字。
1, 4, 9, 16, __, __, __, __(3)请找出下面数字序列的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数字。
1, 4, 9, 16, 25, __, __, __2. 图形的找规律(1)请观察下面的图形序列,找出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图形。
◆◆◆◆◆ __ __ __(2)请观察下面的图形序列,找出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图形。
▲ ▼ ▲ ▼ ▲ __ __ __3. 字母序列的找规律(1)请找出下面字母序列的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字母。
A, B, C, D, __, __, __, __(2)请找出下面字母序列的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字母。
A, C, E, G, __, __, __, __(3)请找出下面字母序列的规律并继续填写下一个字母。
A, B, D, E, G, __, __, __通过以上的找规律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题目既有数字序列的找规律,也有图形序列和字母序列的找规律,涵盖了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育的多个方面。
通过解题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题目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并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之,在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育中,找规律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很难的数字找规律题数字找规律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维训练题型,它要求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推导出下一个数字。
有些数字找规律题较为简单,规律明显,容易找到答案;而有些则比较复杂,需要较强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解答。
以下将以一些较难的数字找规律题为例,介绍找规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案例一:已知数列:2, 6, 14, 30, 62, 126, ...我们需要找出数列中每个数字之间的规律,并推导出下一个数字。
观察数列中的数字,我们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的n次方再减去2,其中n从0开始递增。
即第n个数字可以表示为:2^(n+1) - 2。
现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一个数字是:2^(6+1) - 2 = 126.案例二:已知数列:1, 4, 9, 16, 25, 36, ...同样地,我们需要找出数列中每个数字之间的规律,并推导出下一个数字。
观察数列中的数字,我们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平方。
即第n个数字可以表示为:n^2。
现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一个数字是:7^2 = 49.案例三:已知数列:1, 2, 4, 7, 11, 16, ...同样地,我们需要找出数列中每个数字之间的规律,并推导出下一个数字。
观察数列中的数字,我们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逐渐递增的数列。
其中递增的数列为1, 2, 3, 4, 5, ...,即第n个数字可以表示为:1 + (1 + 2 + ... + n)。
现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一个数字是:16 + (1 + 2 + 3 + 4 + 5 + 6) = 34.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要解答数字找规律题,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寻找数字间的共同规律,并推导出下一个数字。
在寻找规律时,可以考虑数字之间的差值、倍数关系、数列的形式等。
同时,也可以考虑将数列中的数字转化为对应的数学公式来寻找规律。
对于更复杂的数字找规律题,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列出数字之间的表格或绘制图形来辅助观察和寻找规律。
初二数学找规律专项训练在初二数学学习中,找规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找出数列、图形等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题目。
下面,我们将进行初二数学找规律专项训练,巩固这一知识点。
1. 数列的规律数列是由一系列数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学对象。
在找出数列的规律时,我们需要观察一系列数字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给出以下数列:2,4,6,8,10,...观察到这个数列中的数字逐渐增加,并且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因此,可以得出这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大2。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这个数列的第n项,即2n。
2. 图形的规律图形的规律也是一个常见的找规律题型。
我们需要观察图形中的形状、线条、角度等特征,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给出以下图形序列:△,△△,△△△,△△△△,...观察到这个图形序列中的图形逐渐增多,并且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一个△。
因此,可以得出这个图形序列的规律是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一个△。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这个图形序列的第n项。
3. 思维扩展除了常见的数列和图形规律,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展思维来寻找其他规律。
例如,给出以下数列:1,4,9,16,25,...观察到这个数列中的数字是一系列完全平方数,即这些数字都是某个整数的平方。
因此,可以得出这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该数字的平方。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这个数列的第n项,即n^2。
4. 实战应用找规律在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找规律来解决一些数学题目和数学实际问题。
例如,某人在某个月每天存入5元钱,第一天存入5元钱,第二天存入10元钱,第三天存入15元钱,以此类推。
我们需要计算这个人在第n天一共存入了多少钱。
观察到这个问题中每天存入的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5,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这个问题的解答。
公式为:Sn = n * (a1 + a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1表示第一项,an表示第n项。
找规律练习题三年级找规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整合和归纳已知的信息,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找规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这一概念。
练习题1:找规律填数字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写出横线上应填的数字。
1, 4, 7, 10, ____解析:观察给出的数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了3。
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是10+3=13。
因此,横线上应填的数字是13。
练习题2:找规律填数字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写出横线上应填的数字。
2, 4, 8, 16, ____解析:观察给出的数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以2得到的。
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是16乘以2等于32。
因此,横线上应填的数字是32。
练习题3:找规律填数字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写出横线上应填的数字。
3, 6, 12, 24, ____解析:观察给出的数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以2得到的。
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是24乘以2等于48。
因此,横线上应填的数字是48。
练习题4:找规律填数字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写出横线上应填的数字。
1, 3, 9, 27, ____解析:观察给出的数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以3得到的。
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是27乘以3等于81。
因此,横线上应填的数字是81。
练习题5:找规律填数字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写出横线上应填的数字。
1, 4, 9, 16, ____解析:观察给出的数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平方得到的。
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是16的平方等于256。
因此,横线上应填的数字是256。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找规律是一种需要观察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行测找规律填数字的技巧摘要:一、引言二、找规律填数字的基本技巧1.观察数字间的规律2.运用逻辑推理3.关注特殊数字和区间三、解题方法与应用1.代入法2.排除法3.方程法4.递推法四、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率1.培养数字敏感度2.丰富解题经验3.加强思维训练五、结语正文:一、引言在行测考试中,找规律填数字是广大考生普遍认为较为棘手的题型。
面对复杂的数字序列,如何快速找到规律并填入正确的数字,成为提高整体答题速度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找规律填数字的技巧,帮助大家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二、找规律填数字的基本技巧1.观察数字间的规律在做找规律填数字的题目时,首先要对给定的数字序列进行仔细观察。
关注数字间的差值、比值、乘积等关系,以便找到潜在的规律。
2.运用逻辑推理在找到数字间的规律后,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通过推理,可以进一步缩小答案范围,提高填空的准确率。
3.关注特殊数字和区间在解题过程中,要关注特殊数字和区间。
特殊数字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如质数、偶数、奇数等。
此外,还要注意数字所处的区间,有时区间范围也能给出一定的提示。
三、解题方法与应用1.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将可能的答案代入题目中,观察是否符合已知的规律。
如果符合,则为正确答案;否则,排除该答案。
2.排除法在已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排除不符合规律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
排除法适用于有明显错误答案的题目。
3.方程法当题目中存在确定的等量关系时,可以建立方程求解。
通过解方程,得到未知数字的值。
4.递推法对于一些递推规律明显的题目,可以通过观察前几项推导出后续的数字。
递推法适用于规律具有递推性质的题目。
四、提高答题速度与准确率1.培养数字敏感度数字敏感度是解决找规律填数字题目的基础。
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对数字间关系的敏感度。
2.丰富解题经验多练习不同类型的找规律填数字题目,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速度。
3.加强思维训练通过逻辑思维训练,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填数》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填数》课前预热:在一定顺序下排列的数字序列称为数列。
自然数列、奇数数列、偶数数列等都是简单的数列。
主要知识点:1.数列的类型:等差数列、规律差数列、青蛙数列和数表。
2.找数列规律技巧:搭小桥。
能力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体系对接:第三级下发现数列规律。
例题展示:按规律填数:1,3,5,7,9,11,(),()。
一、数列的类型1.等差数列:同加同减同一个数。
例如:20,17,14,(),(),5,2.观察可得,这个数列在不断减小,数字之间的差相等,都为3,差相等的数列为等差数列。
因此“(),()”中应该填入11和8.2.规律差数列:例如:3,4,6,9,13,()。
观察可得,这个数列在不断增大,小桥上的数列组成一组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小桥上的数列出现了规律,这样的数列为规律差数列。
因此,“()”中应该填入18.3.青蛙数列:例如:15,2,13,4,11,6,(),()。
观察可得,这个数列忽大忽小,需要跳着搭小桥,一组数是差为2且不断减小的,一组数是差为2且不断增大的,这种数列为青蛙数列。
因此,“(),()”中应该填入9和8.4.数表:例如:12,6,9,3,187,8,6.,83.观察可得,前三个表格中,“上+下+左”位置的数字和等于右边的数字,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第四个表格,这种在表格中的数列为数表。
因此“?”处应该填入21.二、找数列规律技巧搭小桥。
例如:10,1,4,9,3,6,8,5,8,(),(),()。
观察可得,这个数列中搭小桥后,可以发现每组小桥上的数列都有规律,因此可以使用搭小桥的方法找到缺失的数字。
因此“(),(),()”中应该填入7,2和7.1.找规律填数1) 1.5.9.13.17.21.252) 30.27.24.21.18.153) 2.4.6.8.10.124) 1.6.11.16.21.26.312.找规律填数1) 30.29.27.24.20.152) 1.4.10.19.31.463) 5.10.20.35.55.804) 40.30.21.13.63.根据规律,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的数。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数字找规律是一种智力游戏,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字,寻找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
对于数学爱好者和解题能力强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数字找规律可能会显得困难和令人沮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助于解决数字找规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1. 逐项观察法逐项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数字找规律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每个数字,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可以注意数字之间的差异、倍数关系以及递增或递减的模式。
例如,给定数列:2,4,6,8,10,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表明这是一个递增数列,递增间隔为2。
2. 公式法一些数字找规律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公式来解决。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可以找到一个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在不断增加的数字序列中计算出后续数字。
例如,给定数列:1,4,9,16,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平方。
因此,可以建立公式:n^2,其中n代表该数字在数列中的位置。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后续数字。
3. 斐波那契数列法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如果发现后续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那么很可能是斐波那契数列。
例如,给定数列:1,1,2,3,5,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在解决数字找规律问题时,斐波那契数列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4. 数字拆解法数字拆解法是一种将给定数字拆解成更小的数字,以寻找其规律的方法。
通过拆解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关系,从而解决数字找规律问题。
例如,给定数列:3,6,9,12,可以将每个数字拆解为3的倍数。
注意到这是一个递增数列,递增间隔为3。
5. 反向推导法反向推导法是一种从结果逆推出数列规律的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结果或特定数字,我们可以尝试反向推导并找到该数列的规律。
例如,给定数列:1,4,9,16,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是1^2,2^2,3^2,4^2的结果。
【导语】找规律是⼩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的是让学⽣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较,从⽽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法,培养学⽣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四篇)》,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篇⼀ 1、按规律填数。
(1)6912()()。
(2)201816()()。
(3)357()()。
(4)5()15()25。
2、填空。
1、2、3……9都是()位数,其中最⼩的数是(),的数是()。
10、11、12……99都是()位数,其中最⼩的数是(),的数是()。
3、写出个位上是7的数 ()()()()()()()()()() 4、写出个位和⼗位上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5、在7、51、63、6、17、4和81中,⼀位数有(),其中最⼩的数是()。
两位数有(),其中的数是()。
⼩学⼀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篇⼆ 1、找规律填数。
(1)2、()、4、()、()、()、8、9、() (2)10、()、()、7、6、()、()、()、(3)2、4、()、8、() (4)1、3、()、()、9 2、在5、7、0、10、8、4这⼏个数中,的是(),最⼩的是(),把这些数从⼤到⼩排列:()<()<()<()<()<()。
3、□□△□□○□□□□□□ ⼀共有()个□,○在右起第()个。
4、填上适当的数: 4+5=()+6 ()-4=3+2 7+()-5=5 3+6=10-()⼩学⼀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篇三 1、按规律填数。
(1)20、18、16()、() (2)0、5、10、()、() (3)0、1、3、6、()、() (4)15、14、12、9、()、() (5)6、15、6、12、6、9、()、() (6)1、13、2、14、3、15、()、() 2、找规律接着画。
孩子思维训练的五个阶段空间思维培养的黄金时期是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这段时期,孩子大脑的可塑性最强。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来专门的开发训练。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思维训练的方法。
欢迎阅读!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1、多米诺骨牌。
多种排列方法都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短时专注性和抗干扰性的训练。
2、让儿童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3、让儿童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4、让儿童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5、让儿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柜中数出有几个衣服架。
(形象辨别训练法)第二阶段:注意力、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1、找不同训练法 :通过让儿童寻找两种材料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的目的。
2、找相同的训练法找出两种材料(或两种以上材料)之间的相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作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的目的。
3、合成训练法例:⑴父母与儿童一起数数,每人依顺序数3个数。
如父亲:1,2,3,母亲:4,5,6儿童:7,8,9⑵父母拿出一些书,然后与儿童一起整齐地摆到书架上。
要求父亲一次摆一本,儿童一次摆2本,母亲一次摆3本。
4、在围棋盘或象棋盘上,摆上7,8个棋子,让幼儿看1分钟,然后拿掉,再让幼儿照原样摆上。
第三阶段:记忆增强训练1、信息减少训练法A.成人在桌子上摆出下列玩具,让儿童看一分钟,然后家长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小刀,手表,水杯,小狗,让儿童说出减少了什么。
B.成人先说了下面第一句话,然后再说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少了什么字。
第一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还剩下1只,后来有1只非常大的鸟飞到树上来了。
第二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后来有1只飞到树上来了。
2、信息增加训练法A.成人先念第一句话,然后再念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出了什么字。
儿童记忆力训练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1、吉米诺骨版2、让儿童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3、让儿童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4、让儿童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5、让儿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柜中数出有几个衣服架。
〔形象区分训练法〕6、让儿童在有多种动物的画片中找出与动物数量相应的数字。
7、成人依次念以下的动物名称和水果名称,让儿童听到动物名称拍一下手,听到水果名称拍两下手。
〔快速反映训练法〕公鸡,大老虎,苹果,梨,兔子,香蕉,长颈鹿,桔子,西瓜,菠萝8、成人无规则地说出人体器官的名称,让儿童快速指出来。
然后调换方式,让儿童说出人体器官名称,成人指出相应的器官。
9、让儿童把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然后接住,反复20次。
10、成人把一些米柴棒胡乱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米柴棒至少与另外一根相接触,然后让儿童把米柴棒一根根地拿起来。
要求在拿起米柴棒时越轻越好,尽可能不要使其他的米柴棒被触动。
〔延时训练法〕11、成人给儿童许多块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儿童把这些积木一块块叠加起来,叠加得越高越好。
在儿童进行叠加时,成人要指导儿童尽可能地慢慢叠,这样会叠得高些,并提醒儿童注意平衡。
12、让孩子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或东西,实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将图片拿走后,让孩子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
如果他记住的不多,可能将动物分类记,如兽类有几种,鸟类有几种,鱼类各有几种,这样就能记得快些。
13、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么颜色。
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个游戏的更大兴趣。
14、妈妈和孩子两个人以打的方式来玩这个游戏。
妈妈可以问孩子家庭住址,家里的号码,爸爸妈妈的生日,特别是名人生平等。
15、妈妈可以将家里的小动物玩具集合起来,事先给每个小动物编上号码,开始时让每个小动物都站在自己的号码上,请孩子记住,然后妈妈再将号码拿起来,并把号码弄乱,再让孩子给每个小动物把它们原来的号码贴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够准确地把号码和小动物一一对号入座。
寻找规律·从数字排列中找规律·能力训练
1.找规律在空处填上适当的数:
(1)2,7,12,17,22,________;
(2)1,2,4,8,16,________,________;
(3)120,60,20,5,________;
(4)4,5,9,14,23,________;
(5)81,64,________,36,25;
(6)2,6,18,54,________,486;
(7)1,4,3,8,5,12,7,16,________,________;
(8)3,5,9,17,33,65,________;
(9)1,3,7,15,31,________,127,255;
(10)2,3,7,18,________,123,322.
2*.自1开始,每隔两个整数写出一个整数,这样得到一个数列:
1,4,7,10,13,….
问:第100个数是多少?
3.已知一列数:2,5,8,11,14,…,44,….
问44是这列数的第几个数?
4*.观察下面的序号和等式,填空:
5.已知数列1,4,3,8,5,12,7,16,….求这个数列中第2000个数是多少.
6.观察下面几个算式的规律,填出最后一行算式的得数.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
11111111×11111111=?
7*.在下面各图中填上所缺的数:
寻找规律·从数字排列中找规律·能力训练·答案
1.(1)27 (2)32;64 (3)1 (4)37
(5)49 (6)162 (7)9;20 (8)129
(9)63
(10)47(提示:7=2×3+(3-2),18=2×7+(7-3);空格可能为2×18+(18-7)=47,检验,2×47+(47-18)=123符合规律.)
2*.298(提示:1=0×3+1,4=1×3+1,7=2×3+1,…;第100个数是99×3+1=298.)
3.15个(提示:(44-2)÷3+1=15.)
4*.501;(1001)+(1502)+2003=(4506)(提示:序号=(2003+1)÷4=501;算式中第一个加数是501×2-1=1001;第二个加数为序号数与第一个加数的和,即501+1001=1502;算式的和为1001+1502+2003=4506.)
5.4000(提示:奇数项为1,3,5,7,…;偶数项为4,8,12,16,….第2000个数在偶数项数列4,8,12,16,…中是第(2000÷2=)1000个数,所以第2000个数是4×1000=4000.)
6.123456787654321
7*.(1)720
(提示:1×2=2,2×3=6,6×4=24,24×5=120,120×6=720.)
(2)a=16;b=8
(提示:第一幅图中,10×2=20,10×3=30;第二幅图中,5×2=10,5×3=15.所以b=24÷3=8,a=8×2=16.)
(3)x=75;y=25
(提示:9×45,45÷3=15,12×5=60,60÷3=20,15×5=75,75÷3=25.)
(4)c=0(提示:下面两数的积等于上面两数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