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炎症的类型简述

炎症的类型简述

炎症的类型简述
炎症的类型简述

炎症的类型简述

一、炎症的一般分类原则:概括的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二、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渗出和增生改变较轻微,多见于急性炎症。

1、部位: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

2、疾病举例:急性重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多为急性炎症。

(一)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

1、部位:发生于粘膜--浆液性卡他性炎

浆膜--体腔积液

疏松结缔组织--局部炎性水肿

2、对机体的影响

(二)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HE切片中纤维素呈红染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

1、部位:发生于粘膜--假膜性炎

浆膜--如"绒毛心"

肺组织--见于大叶性肺炎

2、对机体的影响

(三)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1、表面化脓和积脓(empyema)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脓肿(abscess):指局限性化脓性炎,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出血性炎(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上述各型炎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存在。

四、增生性炎

(一)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二)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1、肉芽肿的定义: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限局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常见病因

3、肉芽肿的形成条件和组成

(1)异物性肉芽肿

(2)感染性肉芽肿

4、肉芽肿性炎病理变化:

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央--干酪样坏死

周围--放射状排列的上皮细胞

可见郎罕氏巨细胞

外围--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

90、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并对每种类型作以简要描述。 答:按经过炎症可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二:从炎症的性质可分类如下:(1)变质性炎症:主要特征是组织细胞内发生严重的变性,坏死,而渗出和增生过程则较轻微,如发生中毒性心肌炎时,心肌明显地变行、坏死。(2)渗出性炎症:主要特征是渗出性变化明显,变质与增生性轻微。根据渗出形式分如下几种:粘液性炎症、浆液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和腐败性炎症。(3)增生性炎症:是以细胞或结缔组织大量增生为特征的一种炎症。其变质、渗出性变化表现轻微,增生性炎症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 91、简述注射前和注射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答:注射前:○1应检查针头与基部的连接是否牢靠,针筒与活塞是否严密,针头有无弯曲、折列痕迹,是否锋利。○2所有注射用具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煮沸或高温消毒)备用。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擦干,置干燥处保存。○3注射前先将药液抽入注射器内,同时要认真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无变质、浑浊、沉淀。如果混注两种以上药液时,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注射时:○1一定要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2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92、使用抗生素药物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⑴对病用药:首先应弄清疾病的种类、性质、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再选择病原微生物最敏感、疗效确实,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经济便宜的药品。⑵不要滥用抗微生物药:目前在人医和兽医实践中,滥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现象都比较普遍。一但发生疾病,就马上应用现成的或容易购买到的药物,一种不行,再换一种。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危害,一是造成耐药细菌的产生,使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完全无效;二是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间的平衡,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株则大量繁殖,出现二重感染。⑶联合应用要恰当:发生严重的、病因不明的疾病时,应科学地选用2种或3种抗微生物药合并使用,使其产生协同作用,扩大抗菌范围,提高治疗效果。但要注意避免配伍禁忌和重复用药。⑷减少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有时对动物机体会产生副作用,应用中不能把治疗剂量当作预防剂量或促生长添加剂长期应用。 94、什么叫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二者有什么不同?各在什么情况下进行? 答:○1预防接种是指在健康畜禽中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有计划的对畜禽定期施行预防注射。紧急接种是指在在发生动物传染病时,为迅速扑灭传染病而对威胁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的接种。 ○2二者不同点时一者是健康可全群畜禽都可实施的预防性接种,二者是对健康的注射疫苗而对不健康的不能接种,其目的是建立免疫带包围疫区以防蔓延采取的紧急性接种。 ○3一者是未发生传染病,平时为保护畜禽不发生传染病,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而进行。二者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尚未发病的畜禽保护和增加抗体的情况下进行。 95、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有哪几种形式?并作以简要叙述。 答:⑴机械性损害: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到达特定寄生部位的机械性刺激,可使宿主的组织、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创伤、发炎出血。⑵掠夺营养物质:造成宿主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抵抗力降低等。⑶毒素的作用:寄生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有毒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易被宿主吸收,对宿主产生毒害作用,特别是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⑷引入病原性寄生物:寄生虫侵害宿主的同时,可能将某些病原性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带入宿主体内,使宿主遭受感染而发病。 96、手术前就做哪些准备和手术后护理?

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

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几 种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90、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并对每种类型作以简要描述。答:按经过炎症可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二:从炎症的性质可分类如下:(1)变质性炎 症:主要特征是组织细胞内发生严重的变性,坏死,而渗出和增生过程则较轻微,如发生中毒性心肌炎时,心肌明显地变行、坏死。(2)渗出性炎症:主要特征是渗出性变化明显,变质与增生性轻微。根据渗出形式分如下几种:粘液性炎症、浆液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和腐败性炎症。(3)增生性炎症:是以细胞或结缔组织大量增生为特征的一种炎症。其变质、渗出性变化表现轻微,增生性炎症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 91、简述注射前和注射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答:注射前:○1应检查针头与基部的连接是否牢靠,针筒与活塞是否严密,针头有无弯曲、折列痕迹,是否锋利。○2所有注射用具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煮沸或高温消毒)备用。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擦干,置干燥处保存。○3注射前先将药液抽入注射器内,同时要认真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无变质、浑浊、沉淀。如果混注两种以上药液时,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注射时:○1一定要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2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92、使用抗生素药物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⑴对病用药:首先应弄清疾病的种类、性质、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再选择病原微生物 最敏感、疗效确实,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经济便宜的药品。⑵不要滥用抗微生物药:目前在人医和兽医实践中,滥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现象都比较普遍。一但发生疾病,就马上应用现成的或容易购买到的药物,一种不行,再换一种。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危害,一是造成耐药细菌的产生,使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完全无效;二是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间的平衡,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株则大量繁殖,出现二重感染。⑶联合应用要恰当:发生严重的、病因不明的疾病时,应科学地选用2种或3种抗微生物药合并使用,使其产生协同作用,扩大抗菌范围,提高治疗效果。但要注意避免配伍禁忌和重复用药。⑷减少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有时对动物机体会产生副作用,应用中不能把治疗剂量当作预防剂量或促生长添加剂长期应用。 94、什么叫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二者有什么不同各在什么情况下进行 答:○1预防接种是指在健康畜禽中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有计划的对畜禽定期施行预防注射。紧急接种是指在在发生动物传染病时,为迅速扑灭传染病而对威胁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应急性的接种。

炎症的类型简述

炎症的类型简述 一、炎症的一般分类原则:概括的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二、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渗出和增生改变较轻微,多见于急性炎症。 1、部位: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 2、疾病举例:急性重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多为急性炎症。 (一)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 1、部位:发生于粘膜--浆液性卡他性炎 浆膜--体腔积液 疏松结缔组织--局部炎性水肿 2、对机体的影响 (二)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HE切片中纤维素呈红染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 1、部位:发生于粘膜--假膜性炎 浆膜--如"绒毛心" 肺组织--见于大叶性肺炎 2、对机体的影响 (三)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1、表面化脓和积脓(empyema)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脓肿(abscess):指局限性化脓性炎,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出血性炎(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上述各型炎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存在。 四、增生性炎 (一)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二)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1、肉芽肿的定义: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限局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常见病因 3、肉芽肿的形成条件和组成 (1)异物性肉芽肿 (2)感染性肉芽肿 4、肉芽肿性炎病理变化: 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央--干酪样坏死 周围--放射状排列的上皮细胞 可见郎罕氏巨细胞 外围--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教学内容

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 几种

精品文档 90、炎症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并对每种类型作以简要描述。 答:按经过炎症可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二:从炎症的性质可分类如下:(1) 变质性炎症:主要特征是组织细胞内发生严重的变性,坏死,而渗出和增生过程则较轻微,如发生中毒性心肌炎时,心肌明显地变行、坏死。(2)渗出性炎症:主要特征是渗出性变化明显,变质与增生性轻微。根据渗出形式分如下几种:粘液性炎症、浆液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和腐败性炎症。(3)增生性炎症:是以细胞或结缔组织大量增生为特征的一种炎症。其变质、渗出性变化表现轻微,增生性炎症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 91、简述注射前和注射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答:注射前:○1应检查针头与基部的连接是否牢靠,针筒与活塞是否严密,针头有无弯曲、折列痕迹,是否锋利。○2所有注射用具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煮沸或高温消毒)备用。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擦干,置干燥处保存。○3注射前先将药液抽入注射器内,同时要认真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无变质、浑浊、沉淀。如果混注两种以上药液时,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注射时:○1一定要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2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92、使用抗生素药物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⑴对病用药:首先应弄清疾病的种类、性质、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再选择病 原微生物最敏感、疗效确实,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经济便宜的药品。⑵不要滥用抗微生物药:目前在人医和兽医实践中,滥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现象都比较普遍。一但发生疾病,就马上应用现成的或容易购买到的药物,一种不行,再换一种。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危害,一是造成耐药细菌的产生,使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完全无效;二是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间的平衡,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株则大量繁殖,出现二重感染。⑶联合应用要恰当:发生严重的、病因不明的疾病时,应科学地选用2种或3种抗微生物药合并使用,使其产生协同作用,扩大抗菌范围,提高治疗效果。但要注意避免配伍禁忌和重复用药。⑷减少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有时对动物机体会产生副作用,应用中不能把治疗剂量当作预防剂量或促生长添加剂长期应用。 94、什么叫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二者有什么不同?各在什么情况下进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炎症的类型

炎症的类型 一、炎症的一般分类原则:概括的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二、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渗出和增生改变较轻微,多见于急性炎症。 1、部位: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 2、疾病举例:急性重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多为急性炎症。 (一)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 1、部位:发生于粘膜--浆液性卡他性炎;浆膜--体腔积液;疏松结缔组织--局部炎性水肿 2、对机体的影响 (二)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HE切片中纤维素呈红染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 1、部位:发生于粘膜--假膜性炎;浆膜--如"绒毛心";肺组织--见于大叶性肺炎 2、对机体的影响 (三)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1、表面化脓和积脓(empyema)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脓肿(abscess):指局限性化脓性炎,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出血性炎(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上述各型炎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存在。 四、增生性炎 (一)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二)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1、肉芽肿的定义: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限局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常见病因 3、肉芽肿的形成条件和组成 (1)异物性肉芽肿 (2)感染性肉芽肿 4、肉芽肿性炎病理变化: 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央--干酪样坏死;周围--放射状排列的上皮细胞;可见郎罕氏巨细胞;外围--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