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技术-第三章噪声的评价及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18
立立立立立第一章绪论噪声: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生活和学习的现象。
噪声的来源:生产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噪声的分类:①<400HZ 低频噪声②400-1000HZ 中频噪声③>1000HZ 高频噪声听觉疲劳:人从高强噪声环境回到安静场所停留一段时间,听力尚能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不积累无残留再利用少噪声的影响:(1)人体的生理(2)人体的心理(3)对孕妇和胎儿(4)对生产活动(5)对动物(6)对物质结构噪声控制技术的优先次序声学系统一般是由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器三个环节组成。
因此,控制噪声污染必须从上述三个环节分别采取控制噪声的技术措施。
首先,应在声源处抑制噪声。
其次,在声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最后,在接收器上加载保护设施隔离噪声。
第二章声波的基本性质及传播规律1.纵波:媒质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一致,(在空气中)。
2.横波:将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声音即是)。
在固体和液体中既可能存在纵波,也可能存在横波。
3.4.声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因此凡能产生声音的振动物体统称为声源。
5.声场:有声波传播的空间(自由声场、半自由声场、扩散声场)自由声场:在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界面影响可以忽略的声场。
混响声场:在大的室内,由各壁面多次强反射所形成的声场。
扩散声场:声能密度分布均匀,由各方面(墙面等)反射而来的声音其传播方向为无规律分布的声场6.媒质:传播声音的介质7.声强: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声强I。
8.平面声波:当声波的波阵面是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时的声波。
波阵面:是指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球面声波:也就是在以声源点为球心,以任何r 值为半径的球面上声波的相位相同柱面声波:波阵面是同轴圆柱面的声波称为柱面声波,9. 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一是声源的机械振动,而是声源周围存在弹性介质。
第二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声学基础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有源噪声控制简介1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第三节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一 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 二环境噪声标准2一 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各种不同的噪声有各自的物理特性,人对噪声 的反感程度因环境和时间不同,因而对噪声控 制的标准亦不同。
要根据不同情况,拟订不同 的噪声评价量,以制订不同的噪声评价标准。
国际上已提出数十种噪声评价量或评价指标。
本节主要介绍几种最基本和常用的评价量。
3一 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一)响度、等响曲线和响度级 (二)A声级和等效连续A声级 (三)昼夜等效声级 (四)统计声级 (五)更佳噪声标准(PNC)曲线 (六)噪声评价数(NR)曲线4(一)响度、等响曲线和响度级声频次声…20Hz~20kHz…超声可听范围 声压 (可听阈)2×10-5Pa~20Pa (痛阈)人耳对强度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感 觉,即对于相同声压级但频率不同的声音,人耳听 起来是不一样响的。
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5响度N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宋”(sone) 定义:1000Hz纯音声压级为40dB时的响度为1 sone(大约相当于0.3m距离处耳语的响度)。
3sone的声音比1sone的声音响3倍。
响度级 LN定义:以频率1000Hz纯音的声压级40dB为基准音, 调节1000Hz纯音的声压级,使大量受试者判断,若 某声源的噪声听起来与该纯音一样响亮,则该噪声 的响度级就等于该纯音的声压级值。
单位:“方”(phon)。
利用与基准音相比较的方法,可以得到整个可听频 率范围纯音的响度级。
67痛阈曲线等 响 曲 线声压级 听阈曲线等响曲线是相等响度声音对应点的连线,相当于声压级、频率不同,但响度级相同的声音。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主编部门:北京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范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脉冲声除外)控制设计。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第1.0.3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
第1.0.4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第1.0.5少数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如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其噪声级仍不能达到噪声控制设计标准时,则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对这类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噪声控制设计应根据车间的噪声级以及所采取的个人防护装置的插入损失值进行。
第1.0.6企业噪声控制设计,除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第2.0.1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A声级,按照地点类别的不同,不得超过表2.0.1声限制值。
第2.0.2条工业企业由厂内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A声级,按照毗邻区域类别的不同,以及昼夜时间的不同,不得超过表2.0.2所列的噪声限制值。
第三章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环境保护篇章中噪声部分的编写,施工图设计中各种噪声控制设施的设计,以及建设项目竣工后,对于未能满足噪声控制设计目标要求的部分作出必要的修改与补充设计。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根据建设项目的主要声源特性,以及类似企业的噪声环境影响状况,作出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
噪声的强度和环境噪声标准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通过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
声波具有能量。
声波的能量越大,声音就越强。
怎样俩衡量噪声的大小呢?人们通常用声级计测量声波的大小,声级的单位是分贝(dB)。
正常人刚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叫做听阈,听阈的声强为零分贝,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痛阈为120分贝。
人们轻声耳语时为30分贝,一般交谈时为60分贝,大声吵嚷时为80~90分贝,火车、拖拉机为100分贝,大炮发射、飞机起飞为130分贝。
环境噪声标准为:类别适用区域白天夜间0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50401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55452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503工业区65554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区域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等7055注:该表摘自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
空气主要污染物和噪声污染物简介一、空气主要污染物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作废】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作废】: 2016年02月06日前言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 85,经国家计委1985年12月31日以计标〔1986〕07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供国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
本《条文说明》由国家计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印刷,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不得外传和翻印。
一九八六年一月三十一日题解本规范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工业企业中各类地点的噪声控制设计标准;第二部分则是为达到这些标准值在工程设计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T36 79中,未涉及噪声的要求。
而本规范关于各类地点噪声限制值的规定,实际上超出卫生标准的范围;第三章以后章节的内容,更为该标准所无法容纳。
因此,本规范实际上包含了通常意义上的标准与设计规范两方面内容,统称为《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条提出了编制本规范的目的。
第1.0.2条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在我国工程建设实践中,除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技术改造工程的设计,虽然具有不同于新、改、扩建工程的许多特点,但在噪声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及隔声、消声、吸声、隔振等设计程序上,没有本质的差异。
因此,本规范的规定也适用于技术改造项目。
本规范不适用于脉冲声,这是因为:脉冲噪声的特性、危害及评价,具有与稳态噪声极为不同的特征。
噪声学-复习整理环境噪声控制⼯程第⼀章:绪论⼀、环境噪声标准分为以下三种: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业企业⼚界标准GB12348-90;3.⼯业企业⼚区各类场所噪声限制(噪声卫⽣标准)GBJ87-85。
掌握1和2的功能区分类等,如下:第⼆章:声波的物理基础⼀、频谱频谱图:把某⼀信号中所包含的频率成分,按其幅值或相位作为频率的函数作出的分布图,称作该信号的频谱图。
分:1.离散谱:2.连续谱3.复合谱(见书11)⼆、频程把某⼀范围的频率划分成若⼲⼩的频率段,每⼀段以它的中⼼频率为代表,然后求出声信号在各频率段的中⼼频率上的幅值,作为⼀种频谱,将这样分出来的频率段叫频程。
在划分频程时,使每⼀个频率段的下限频率与上限频率的⽐值为确定的常数。
掌握概念:倍频程和1/3倍频程(见书11)三、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定义声强级:⼀个声⾳的声强级L I是该声⾳的声强与基准声强之⽐的常⽤对数乘以10,以分贝计,即: 基准声强I0在空⽓中为10-12W/m2,它是1000Hz声⾳的可听阈声强。
声压级:某声压p与基准声压p0之⽐的常⽤对数乘以20称为该乘以的声压级,以分贝计,即: 基准声压p0在空⽓中为2×10-5Pa。
声功率级:某声功率W与基准声功率W0之⽐的常⽤对数乘以10称为该乘以的声功率级,以分贝计,即:基准声压p0在空⽓中为10-12W。
四、声压级的叠加(计算)有n个不同的噪声源互不相⼲,其中第i个噪声源在某测点处测得的声压级为Lpi,当n个噪声源同时发声,在该点处产⽣的总声压级为:注意:2个⼤⼩相等的噪声叠加后,总声压级⽐原来单独时⾼3(dB)五、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反射系数r p:反射声压幅值与⼊射声压幅值之⽐。
r p⼤,则吸声差,r值⼩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声压透射系数t p:透射声压幅值与⼊射声压幅值之⽐。
t p⼤,则隔声差,t p值⼩的材料称为隔声材料。
六、声传播中的距离衰减(计算)点源:计算从距离r1传播到距离r2时,声强级或声压级衰减量△L,则有:连续线声源:当传播距离从r0⾄r2时,声压级或声强级的衰减量为:第三章:噪声基本评价量⼀、响度级以1KHz纯⾳为基准声⾳,任何声⾳如果听起来和某个1KHz纯⾳⼀样响,那么这个1KHz纯⾳声压级的分贝值就是该声⾳的响度级,单位phon。
施工噪音管理控制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施工场界噪声控制限值 (2)第三章噪声控制措施 (2)第四章噪声监测 (4)第五章检查与考核 (6)第六章附则 (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的控制施工现场的施工噪声,以防止噪声对施工作业人员身体,特别是听力伤害和施工现场周围社区居民及相关机构的影响,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与《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修订)》共同执行,互为补充。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项目建设各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和管理;各工区依据本办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噪音控制管理办法。
第二章施工场界噪声控制限值第三条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不得超过70dB,夜间不得超过55dB。
第四条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相应的限值减10 dB(A)作为评价依据。
第五条深圳市允许施工的时间段为7:00~12:00、14:00~23:00;不允许施工的时间段为12:00~14:00、23:00~7:00。
第六条当由于施工工艺要求或其他原因,必须连续作业或进行夜间施工时,项目经理部必须按有关规定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提前24小时通报社区居民等相关方,争取得到社区及相关方的认可和谅解。
第三章噪声控制措施第七条土石方施工前,施工场界围墙应全部建设完毕。
所选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需经过环境教育。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装载机装载量,严禁超负荷运转。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第八条在正常使用下,易产生噪声超限的加工机械,如、冲击钻机、旋挖钻机、搅拌机、电锯、电刨等,采取封闭的原则控制噪声的扩散。
封闭材料应选择隔声效果好的材料,其几何尺寸视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降低噪声。
在有噪声的封闭作业环境下,要为操作工人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对讲机、耳麦等。
第九条车辆噪声采取保持技术状态完好和适当减低速度的方法进行控制。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指导《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环境声学的基础理论,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环境噪声测试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为从事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应着重立足于:1、掌握声学的基础知识。
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声波的产生、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叠加、声波的反射、透射和衍射等。
噪声污染控制所针对的三个环节:声源、传播途径和受主都和声波的特性密切相关。
只有在掌握声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对噪声污染控制原理及技术的教学。
2、掌握环境噪声测试、监测及控制的基本方法。
包括环境噪声测量中常用的一些仪器设备和相关方法,各种噪声的监测方法,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以及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控制方法。
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和使用环境。
3、掌握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能运用各种方法,采用系统分析法从区域整体出发,进行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此外,还应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噪声法规和环境噪声标准。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鉴于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际应用性联系甚密的特点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1、注重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环境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及方法的教学;2、除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外,适当介绍当前国内外的一些新技术;3、应多用教学案例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增加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应使学生:1、掌握声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声波的产生、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叠加、声波的反射、透射和衍射等。
2、掌握环境噪声测试、监测及控制的基本方法。
包括环境噪声测量中常用的一些仪器设备和相关方法,各种噪声的监测方法,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以及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控制方法。
电厂噪声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厂噪声的产生机理、传播规律及危害。
2.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我国有关电厂噪声控制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厂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厂噪声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运用噪声监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解决电厂噪声控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电厂噪声控制对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厂噪声控制相关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厂噪声基础知识:包括噪声的定义、分类、声级表示和噪声的危害。
- 教材章节:第一章《噪声基础知识》- 内容:噪声的物理和心理效应,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2. 电厂噪声产生机理与传播规律:分析电厂主要噪声源,探讨噪声的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
- 教材章节:第二章《噪声产生与传播》- 内容:噪声源识别,噪声传播的几何发散、大气吸收和地面反射。
3. 电厂噪声控制技术:介绍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技术和方法,包括吸声、隔声、消声和减振技术。
- 教材章节:第三章《噪声控制技术》- 内容:各类噪声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电厂噪声控制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电厂噪声控制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 教材章节:第四章《噪声控制案例分析》- 内容:案例解析,优化方案探讨。
5. 噪声监测与评价:教授如何进行噪声监测、数据处理和评价,了解我国噪声评价标准。
物理污染控制—环境声学部分习题第二章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习题4 试问在夏天40℃时空气中的声速比冬天0℃时快多少?在这两种温度情况下1000Hz声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少?解:依据公式:c =331.45+0.61t和公式λ=c/f0℃时c=331.45,λ=331.45/1000=0.33145m40℃时c=331.45+0.61×40=355.85, λ=0.35585m故夏天40℃时空气中的声速比冬天0℃时快24.4m/s,波长分别是0.35585m和0.33145m6 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求此处的声强I、质点振速U、声能密度D和声源的声功率W各是多少?解:依据公式:I=p e2/ρ0c=8.75×10-4 (W/m2)D= p e2/ρ0c2=2.53×10-6(J/m3)W=I×S=I×4piR2=4.46×10-2WU=Pe/ρ0c=0.6/415(PaS/m)=1.45×10-3m/s10. 噪声的声压分别为2.97Pa、0.332Pa、0.07Pa 、2.7×10-5Pa,问它们的声压级各为多少分贝?解:依公式Lp=20lg(p/p0)P0=2×10-5Pa, 分贝值分别为103.4, 84.4, 70.9, 2.611. 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dB和65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由分贝相加曲线有:65分贝+70分贝=70+1.2=71.271.2+75分贝=75+1.6=76.6分贝,故该点的总声压级为76.6。
12. 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在机器运转时测得声压级为87dB,该机器停止运转时的背景噪声为79dB,求被测机器的噪声级。
解:由分贝相减曲线有,87分贝-79分贝=87-0.8=86.2分贝,被测机器噪声级为86.2分贝习题1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水中是1483m/s,钢中是6100m/s ) 解: 由公式C fl =则在空气中,λ=340/500= 0.68m 在水中,λ=1483/500=2.966m 在钢中,λ=6100/500=12.2m第三章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习题1.某噪声各倍频谱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计算响度的斯蒂文斯法,计算此噪声的响度级.解:查表得对应的响度指数如下表:S ≈14sone, L N =40+10log 2N ≈802.某发电机房工人一个工作日暴露于A 声级92dB 噪声中4小时,98dB 噪声中24分钟,其余时间均在噪声为75dB 的环境中.试求该工人一个工作日所受噪声的等效连续A 声级. 解:方法1,依公式48010lg108021∑•+=-nnn eq T L各段中心声级和暴露时间,min)(1Sm Si F Sm S i -•+=∑=n 为中心声级的段号数,Tn 为第n 段中心声级在一个工作日内所累积的暴露时间,min;92dB 噪声所对应的段号数为3, 98dB 噪声所对应段号为5, 75dB 的噪声可以不予考虑.故L eq =80+10×lg((10(3-1)/2×240 + 10(5-1)/2×24)/480)=90dB 方法2, 依公式Leq=10lg{(4×60×109.2+24×109.8+216×107.5)/480}=75+10lg{(240×101.7+24×102.3+216×)/480}=75+15.5=90.5dB3.为考核某车间内8小时的等效A 声级.8小时中按等时间间隔测量车间内噪声的A 计权声级, 共测得96个数据.经统计,A 声级在85dB 段(包括83-87dB)的共12次,在90dB 段(包括88-92dB)的共12次,在95dB 段(包括93-97dB)的共48次,在100dB 段(包括98-102dB)的共24次.试求该车间的等效连续A 声级. 解:依公式0.11110lg(10)AiNL eq i L N==åL eq =10lg(12÷96×108.5+12÷96×109.0+48÷96×109.5+24÷96×1010.0)=85+11.3=96.3dB4.某一工作人员环境于噪声93dB 计3小时,90dB 计4小时,85dB 计1小时, 试求其噪声暴露率,是否符合现有工厂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解:依公式,暴露Li 声级的时数为Ci,Li 允许暴露时数为Ti.《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车间内部容许噪声级(A 计权声级))10/1lg(1011.0∑=•=ni Li eq N L )10/1lg(1011.0∑=•=ni Li eq N L ∑=iiiT C DD=3/4+4/8=1.25>1答:其噪声暴露率为1.25,不符合现有工厂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5.交通噪声引起人们的烦恼,决定于噪声的哪些因素?答:噪声污染级公式可以看出交通噪声引起人们的烦恼是哪些因素所决定的σ是规定时间内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第一项反映的是干扰噪声的能量,第二项取决于噪声事件的持续时间,起伏大的噪声K σ也大,也更引起人的烦恼。
《工程噪声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工程噪声控制技术》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交通、生活和工业噪声的监测和治理的工艺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设施运行与维护等能力。
2.课程任务该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噪声污染处理方法、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装置的结构及运行过程与特点;掌握各种治理方法、设备的应用条件与场合;掌握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安装调试及运行管理技能;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工程检测与环境监测》,后续课程有《环境影响与安全评价》、《环境与职业健康》等。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1.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开必课程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对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的跟踪调查研究,并吸收企事业专家的建议,将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序化。
既着眼于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
2.基于项目导向组织教学,突出讲、学、做一体化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做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将其应用于项目中。
3.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方式上,突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生和发展;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并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诚信等良好品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实际工作的岗位及能力要求对本课程设置了噪声控制基础、室内混响声的吸声设计、建(构)筑物隔声设计、阻性消声器设计共4个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