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八单元解放战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9.49 KB
- 文档页数:6
第七、八单元知识点)时间:1945年(2)目的:(1)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概况:1945年10月 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4)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6年1月10日。
(2)地点:重庆。
(3)内容: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的方针。
2.国民党发动内战(1)开始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转战陕北:毛泽东 、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时间:1947年。
(3)颁布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 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意义:(1)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第七、八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
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2.1945年8月,柳亚子赋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此诗称颂的是()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张学良3.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的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A.北京B.延安C.沈阳D.南京4.1947年,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敌人对陕北进攻的是 ( )A.毛泽东 B.彭德怀 C.刘伯承 D.周恩来5.“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诗中描述的战役在()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东北解放区6.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鳌”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7. 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复习目标】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
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2.掌握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3.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已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5.知道鲁迅、矛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等人的成就。
【基础知识】第23课内战爆发知识点1 重庆谈判国民党目的:为____争取____,想在____上获得主动,把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共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
谈判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
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知识点2 国民党发动内战内战爆发:____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发动了全面内战。
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____与的____进攻。
知识点3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粉碎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____为主要方式,以________为主要目标,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____,____。
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消灭掉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八单元解放战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七八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以及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本单元内容涵盖了战争的原因、进程、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和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对于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梳理历史脉络,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掌握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认识解放战争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
2.解放战争对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
3.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分析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资料: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的图片、文字和数据。
4.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
2.简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统治的覆灭等基本史实。
3.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的事迹;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4.了解近代新式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把握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必然联系。
【自主探究】填注表格,完成知识结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简表【合作探究】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
”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
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请回答:(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走了条什么样的“救国”道路?哪个历史事件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和他同样的著名企业家还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学后反思】答案【自主探究】【合作探究】(1)实业救国的道路。
甲午战争。
(2)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3)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不可能发展起来。
第六单元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七、八单元)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二、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粉碎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2、粉碎重点进攻: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掉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政策调整: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改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战略反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产生与发展:19世纪六上土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