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原理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9
飞行原理基础知识大气状态参数1.大气密度ρ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空气质量,用ρ表示。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ρ随高度H的增加而减小。
2.大气温度T是指大气层内空气的冷热程度,用T表示。
微观上来讲,温度体现了空气分子运动剧烈程度。
K=C+273.15。
3.大气压力P规定在海平面温度为15°C时的大气压力即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表示为760mmHg或1.013×105Pa。
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4.粘性μ当流体内两相邻流层的流速不同时,两个流层接触面上便产生相互粘滞和互相牵扯的力,这种特性就叫粘性。
流体的动力粘性系数μ,液体>气体,随温度的升高,气体μ升高,液体μ降低。
5.可压缩性E是指一定量的空气在压力变化时,其体积发生变化的特性。
可压缩性用体积弹性模量E 来衡量。
E值越大,流体越难被压缩。
空气的E值很小,约为水的两万分之一,因此空气具有压缩性,而水则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飞机低速飞行(Ma<0.3)时,视为不可压缩流体;高速飞行(Ma≥0.3)时,则必须考虑空气的可压缩性。
6.声速c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单位为m/s。
在海平面标准状态下,在空气中的声速只有341m/s。
7.马赫数Ma和雷诺数ReMa=v/c,是无量纲参数,作为空气受到压缩程度的指标。
Re是一种可以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层流、湍流)的无量纲参数。
国际标准大气对流层0-11km,平流层(同温层)11-50km。
国际标准大气具有以下的规定:1.大气是静止的、洁净的,且相对湿度为零。
2.空气被视为完全气体,即其物理参数(密度、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服从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p =ρRT。
3.海平面作为计算高度的起点,即H=0处。
密度ρ=1.225kg/m3,温度T=288.15K(15°C),压强p=101325Pa,声速c=341m/s。
低速飞行中的空气动力特性理想流体,不考虑流体粘性的影响。
不可压流体,不考虑流体密度的变化,Ma<0.3。
飞行原理知识点总结飞行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与追求,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飞行原理已经逐渐被揭示,并被运用到实际的飞行器中。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飞行原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气动力学原理、动力系统、飞行控制以及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一、飞行器的结构设计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是飞行原理的基础,它决定了飞行器是否能够正常地进行飞行。
飞行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机身、翼面、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起落架和其他附件等部分。
其中,翼面是飞行器的主要承载部分,它产生升力并支撑飞行器的重量;动力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并使其前进或升降;控制系统用于调整飞行器的姿态和飞行方向;起落架则为飞行器的着陆和起飞提供支撑。
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必须兼顾轻巧、坚固、稳定、低空阻力和高升阻比等要求,以保证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二、气动力学原理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飞行器的作用以及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来自空气的多种作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是使飞行器获得升力并支撑其重量的力,在飞行器翼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产生了不同的压力,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阻力是阻碍飞行器前进的力,它主要由飞行器的形状和速度决定。
飞行器的气动力学性能对其飞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气动力学原理的研究至关重要。
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飞行器的发动机和推进系统等组成部分,它为飞行器提供动力,使其能够飞行。
目前常用的飞行器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活塞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电动驱动系统等。
各种动力系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飞行器的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载荷能力、续航能力和节能环保性能。
四、飞行控制飞行控制是指通过操纵飞行器的控制面,调整飞行器的姿态和飞行方向。
飞行器的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横向控制、纵向控制、自动控制和飞行操纵等部分。
横向控制通常由副翼来实现,它可以使飞行器绕纵轴旋转;纵向控制通常由升降舵来实现,它可以使飞行器绕横轴旋转;自动控制可以使飞行器在特定的飞行阶段自动地完成某些操作,例如自动起落、自动刹车等;飞行操纵则是指驾驶员通过操纵杆、脚蹬和其他操纵设备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方向。
飞行知识点总结一、飞机的结构和原理1. 飞机的结构飞机通常由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和起落架等组成。
机身是飞机的主体部分,承载机翼、尾翼和发动机。
机翼是飞机的承载面,能够产生升力。
尾翼主要起到平衡和操纵的作用。
发动机提供动力,并驱动飞机进行飞行。
起落架用于飞机的起降。
2. 飞机的原理飞机飞行的物理原理包括:升力原理、推力原理、阻力原理和重力原理。
升力原理是指通过机翼产生气动升力,使飞机能够离地飞行。
推力原理是指飞机需要足够的推力来克服阻力,使飞机能够飞行。
阻力原理是指在飞行过程中,飞机会受到来自风阻的阻力。
重力原理是指飞机需要克服重力才能够飞行。
二、飞机的操作和操纵1. 飞机的操作飞机的操作主要包括起飞、飞行、下降、着陆和停机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飞行员需要掌握飞机的操纵技术,包括使用油门、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和襟翼等,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2. 飞机的操纵飞机的操纵是通过操纵杆和脚蹬来进行的。
操纵杆主要用于控制飞机的俯仰和翻滚,脚蹬主要用于控制飞机的方向。
飞机的操纵需要飞行员密切配合,以确保飞机的平稳飞行。
三、气象知识1. 气象的影响气象对飞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天气、气压和风向等因素。
飞行员需要根据气象情况来决定飞行计划,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2. 气象知识飞行员需要掌握气象知识,包括天气图、气象雷达、气象站报告、风切变、雷暴、大气透镜效应等内容。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飞行员正确判断气象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飞行决策。
四、航行和飞行规则1. 航行知识航行知识包括航线规划、航路选取、航向计算、风速和风向计算、飞行高度计算等内容。
飞行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航行计划,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2. 飞行规则飞行规则是为了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包括VFR规则和IFR规则。
VFR规则是根据视觉飞行规则进行飞行,飞行员需要依靠视觉进行导航;IFR规则是根据仪表飞行规则进行飞行,飞行员需要依靠飞行仪表进行导航。
《飞行原理》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 在大气层内,大气密度:A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
B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C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D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2.驾驶员蹬左侧脚蹬:A方向舵向左偏转,机头向左偏转。
B 方向舵向向左偏转,机头向右偏转。
C方向舵向右偏转,机头向左偏转。
D 方向舵向右偏转,机头向右偏转。
3.亚音速气流流过收缩管道,其气流参数如何变化?A速度增加,压强增大B速度降低,压强下降C速度增加,压强下降D速度降低.压强增大4.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A相对弯度B相对厚度C最大弯度D平均弦长5.影响翼型性能的最主要的参数是:A前缘和后缘B翼型的厚度和弯度C弯度和前缘D厚度和前缘6. 增升效率最好的襟翼是A:富勒襟翼B:开缝襟翼C:简单襟翼D:分裂襟翼7.当迎角达到临界迎角时:A升力突然大大增加,而阻力迅速减小B升力突然大大降低,而阻力迅速增加C升力和阻力同时大大增加D升力和阻力同时大大减小8.飞机飞行中,机翼升力等于零时的迎角称为?A零升力迎角B失速迎角C临界迎角D零迎角9.减小干扰阻力的主要措施是:A把机翼表面做的很光滑B部件连接处采取整流措施C把暴露的部件做成流线型D采用翼尖小翼10.下列关于诱导阻力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增大机翼的展弦比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B把暴露在气流中的所有部件和零件都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C在飞机各部件之间加装整流包皮,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D提高飞机的表面光洁度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11.飞行中操作扰流扳伸出:A增加机翼上翼面的面积以提高升力B阻挡气流的流动,增大阻力C增加飞机抬头力矩,辅助飞机爬D飞机爬升时补偿机翼弯度以减小气流分离12.机翼的展弦比是:A、展长与机翼最大厚度之比。
B、展长与根弦长之比。
C、展长与尖弦长之比。
D、展长与平均弦长之比。
13.超音速气流经过收缩管道后:A 速度增加,压强增大。
B 速度降低,压强下降。
C 速度增加,压强下降。
《飞行原理》复习纲要A一、填空题1.可压缩流体一维定常流动的连续方程的表达式为。
2.低速气流,沿水平流管流动,在截面A1=3米2,V1=6米/秒,在截面A2=2米2处,则V2=米/秒。
3.升力公式为,式中CL称为,它综合表达了。
4.飞机迎角静稳定度的表达式是,迎角静稳定度为值是飞机具有俯仰静稳定的必要条件。
5.保持飞机作等速飞行的条件是,保持飞机作直线飞行的条件是,要使飞机作曲线运动,必须具有。
二、单项选择题1.机翼积冰将使()。
A.升力减小B.阻力减小C.升阻力增大2.已知3000米的高度层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高10℃(ISA+10℃),则3000米高度层上的气温为()。
A.5.5℃B.10℃C.25℃3.飞机以相同表速飞行,高度升高,真速()。
A.增大B.减小C.不变4.在低速气流中,空气流过一个粗细不同的管道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速度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5.右转螺旋桨飞机,在左转弯中,机头要向()进动。
A.上B.下C.右6.真速相同,高度升高,飞行M数()。
A.增大B.减小C.不变7.亚声速飞行中,在同样条件下。
后掠翼的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比平直翼()。
A.小B.大C.一样8.飞机重量增加,飞机的失速速度()。
A.减小B.增大C.不变9.使飞机具有纵向静稳定性,焦点必须位于重心()。
A.之前B.之后C.之上10.正常着陆时,以同样的姿势两点接地,气温高时接地表速()。
A.大B. 小C.不变11.起飞两点滑跑中,随速度增大,应不断向前迎杆,这是为了()。
A.保持升力不变B.保持迎角不变C.减小升降舵阻力,便于增速。
12.飞机超过临界迎角后()。
A.不能产生L稳B.不能产生N阻C.不能产生L阻13.对于同一架飞机来说,大速度平飞与小速度平飞比较(第一范围)其升阻比()。
A.相同B.大速度时较大C.大速度时较小14.侧风中着陆,为了修正偏流,采用()修正偏流,可使飞机的升阻比不减小。
飞行原理知识点1.后掠角: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飞行包线:飞机的平飞速度范围随飞行高度变化的曲线称为飞行包线。
以速度作为横坐标,以高度作为纵坐标,把各个高度下的速度上限和下限画出来,这样就构成了一条边界线,称为飞行包线,飞机只能在这个线确定的范围内飞行。
焦点:位于飞机重心之后最小阻力速度:平飞所需拉力最小的飞行速度迎角:相对气流方向(飞行速度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2.升力基本原理: 空气流到翼型的前缘,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翼型的上下表面流过,并在翼型的后缘汇合后向后流去。
在翼型的上表面,由于正迎角和翼面外凸的影响,流管收缩,流速增大,压力降低;而在翼型的下表面,气流受阻,流管扩张,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这样,翼型的上下翼面出现压力差,总压力差在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升力方向:向上3.飞机俯仰稳定力矩: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对其重心所产生的力矩沿横轴的分量。
俯仰阻尼力矩: .主要是由水平尾翼产生的4.着陆滑跑距离计算公式(三种情况):书上166页着陆距离:着陆空中段水平距离和着陆滑跑段距离组成。
5.飞机重心计算:力矩之和/飞机总重量=机头向后的延伸距离就是重心位置6.飞机五大部件: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动力装置7.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简称ISA,就是人为的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的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
标准海平面,海平面高度为0、气温288.15k15℃或59℉、气压1013.2mbar或1013.2hpa或29.92inpa即标准海压、音速661kt、对流层高度为11km或36089ft、对流层内标准温减率为每增加1km温减6.5℃或每增加1000ft温减2℃,从11~20 km之间的平流层底部气温为常值-56.5℃或216.65k8.飞机低速飞行有哪些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9.飞机在稳定飞行时遇到逆风或顺风时,上升角\上升率\下降梯度\下降距离如何变化顺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减小,逆风上升,上升角和上升梯度都增大;在上升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增大,在下降气流中上升,上升角和上升率减小。
/.1452《飞行原理》期末复习提纲:1.大气层的构造及飞机活动的范围,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2.ISA偏差的计算; T(实际)-T(标准)3.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4.升力公式、阻力公式,影响因素;临界迎角时升力和阻力的变化特点;5.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阻比曲线;6.马赫数的定义;飞行马赫数、局部马赫数、临界马赫数;7.临界速度、临界马赫数的计算;8.安装角、迎角、侧滑角、后掠角的概念;展弦比、相对厚度、相对弯度、展长安装角:机翼弦线与机身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从侧面看)迎角:相对气流与机翼弦线之间的夹角 (从侧面看)侧滑角:飞机对称面与相对来流之间的夹角(俯视)后掠角:沿机翼展向等百分比弦线点连线与垂直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展弦比:展长与弦长之比相对厚度:机翼最大厚度与弦长之比相对弯度:最大弯度与弦长之比展长:9.高亚音速飞机飞行时存在的问题;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外形特点、翼型特点、改善原理10.超音速及亚音速时气流速度与截面积、密度(压强)的关系11.重心的定义;焦点的概念;机体轴、绕机体轴的运动@重心:飞机重力作用点焦点:由于迎角变化而引起的飞机气动升力增量的作用点12.飞机俯冲时的受力分析@13.飞机平衡的定义;平衡的分类指飞机的外载荷合力为零和外载荷合力距为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改变,分为俯仰平衡,方向平衡,横侧平衡。
14.俯仰平衡、方向平衡、横侧平衡的定义、相关力矩、响因素、保持平衡的条件;15.载荷系数、最大平飞速度、最小平飞速度、飞行包线定义1、为说明飞机在各种飞行状态下飞机受力情况而引入的一个无量纲系数,也称为飞机的过载。
2、是指在发动机满油门状态下,飞机做水平直线飞行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稳定平飞速度3、是指飞机维持水平飞行的最低稳定速度4、是以飞行高度,飞信速度,载荷系数等飞行参数为坐标,一飞机的各种限制条件(如最大、最小飞行速度)为界限,将飞机飞行时可能出现的飞行参数的各种组合情况用一条封闭曲线包围起来,这个封闭曲线组成的图形就叫做飞机的飞行包线。
飞行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1. 简介飞行是指物体在大气中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在空中的移动。
飞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民航、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飞行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知识点。
2. 飞行原理飞行原理是指飞行器起飞、维持和改变飞行状态的科学原理。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气动力学: 气动力学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上的作用力和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关系。
主要包括升力、阻力、势能和动能等概念。
•机翼设计: 机翼是飞行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充当飞行中生成升力的关键组件。
机翼的形状、曲率、悬挂角度等参数对飞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推进系统: 推进系统通过提供动力使飞行器前进。
常见的推进系统包括螺旋桨、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操纵系统: 操纵系统是控制飞行器方向和姿态的关键部件。
它包括舵面、操纵杆、自动驾驶系统等。
3. 飞行器的种类和应用飞行器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飞行器和其应用。
3.1 飞机飞机是一种主要依靠机翼产生升力并通过推进系统前进的飞行器。
根据用途和功能,飞机可以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两大类。
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用于军事目的。
民用飞机用于民航运输、货运、救援和航空旅游等领域。
3.2 直升机直升机是一种通过旋转主旋翼产生升力并通过尾桨提供推进力的飞行器。
其特点是垂直起降能力和悬停能力。
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医疗救援等领域。
3.3 无人机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人操控的飞行器,通过遥控或自主导航系统进行飞行。
无人机在军事侦查、航空摄影、农业喷洒、气象观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4 航天器航天器是指进入外层空间的飞行器,包括卫星、航天飞机、火箭等。
航天器常用于通信、气象监测、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等领域。
4. 飞行安全和应用技术飞行安全是飞行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行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遵守飞行规章制度。
同时,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也要符合相关标准。
大一飞行理论知识点归纳飞行理论是航空学中的基础学科,涵盖了飞机的原理、飞行规律、气象学、导航等内容。
作为大一航空专业的学生,对飞行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飞行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飞行器结构和原理1.1 飞行器的构造:机翼、机身、机尾和控制面的作用及结构特点。
1.2 飞行器的原理:升力产生原理、气动力学基本方程、稳定性和操纵性原理。
2. 基本飞行力学2.1 坐标系:惯性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和飞行坐标系,以及各种坐标系在飞行中的应用。
2.2 动力学原理:牛顿运动定律在飞行中的应用,包括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2.3 运动学原理:平直飞行、曲线飞行、爬升和下降等运动状态的分析。
3. 气流和气象学3.1 大气层结和气温变化规律:对飞行性能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3.2 大气动力学:气压、密度、温度和湿度等与飞行相关的气象要素。
3.3 气象现象:云、降水、雷暴、大风等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4. 飞行器系统和仪表4.1 飞行仪表:基础仪表、导航仪表和辅助仪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2 飞行器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和通讯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3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飞行管理计算机和飞行导航系统等自动化设备。
5. 飞行器性能和运行规范5.1 飞行性能参数:空速、地速、爬升率、滑跑距离等与飞行性能相关的参数。
5.2 稳定性和操纵性:飞行器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特点。
5.3 运行规范:民航规章、航空法规和飞行操作手册等对飞行员行为的规范。
以上只是大一飞行理论课程中的一部分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航空领域打下稳固的基础。
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模拟飞行和实际飞行的训练,加深对飞行理论的理解,并掌握操作飞行器的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飞行理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因此,在大一阶段,我们只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和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于飞行实践中。
飞行原理复习资料140001 放襟翼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升阻比B:减小升阻比C:增大最大升力系数D:增大升力系数140002 增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最大升阻比B:增大最大升力C:增大阻力D:增大临界迎角140003 通常规定升力的方向是().A:垂直于地面向上B:与翼弦方向垂直C:与飞机纵轴垂直向上D:与相对气流方向垂直140004 前缘缝翼能延缓机翼的气流分离现象,主要原因是可以()。
A:减小机翼对相对气流的阻挡B:增大临界迎角C:减小阻力使升阻比增大D:增大上表面附面层中空气动能140005 在通常情况下,放下大角度简单襟翼能使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增大、临界迎角减小、升阻比( )。
A:增大B:不变C:难以确定其增减D:减小140006 有利迎角的( )最大.A:升力系数B:性质角C:升阻比D:性质角的正切值140007 在额定高度以下,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将( ).A:增大B:减小C:难以确定D:不变140008 即使在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如果( )螺旋桨也会产生负拉力。
A: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也较大时B: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较小时C:飞行速度小且油门较大时D:飞行速度过小且油门也较小时140009 对于没有顺桨机构的飞机,一旦发生停车,应该( )。
A:把变距杆推向最前B:把变距杆拉向最后C:立即关闭油门D:增大飞机的迎角140010 螺旋桨有效功率随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在小于某一速度的范围内,随速度的增大而( ),大于某一飞行速度的范围内,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1A:增大,保持不变B:增大;减小C:减小,增大D:减小,保持不变140011 在额定高度以上,螺旋桨有效功率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将( )。
A:减小B:增大C:难以确定D:不变140012 飞机的焦点是迎角改变时()的着力点。
A:飞机升力B:飞机空气动力C:飞机上下的总压力D:飞机附加升力140013 通常飞机机翼升力对重心产生()力矩,平尾升力对重心产生()力矩。
飞机的平面型:后掠角:机翼1/4弦线和机身纵轴垂线之间的夹角。
飞机的剖面型:相对弯度: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是能反应机翼上下表面外凸程度的差别的参数)国际标准大气:海平面高度为0;海平面气温为288.15K或15摄氏度或59华氏度;海平面气压为1013.2mBar(毫巴)或1013.2hPa(百帕) 或29.92inHg(英寸汞柱) ;对流层内标准温度递减率为,每增加1000m温度递减6.5摄氏度,或每增加1000ft温度递减2摄氏度。
ISA偏差的计算:知某机场场温20C,机场压力高度2000英尺。
求:机场高度处ISA偏差。
解:在压力高度为2000英尺的机场处,ISA标准温度应为:T标准=15oC—(2C/1000ft)x2000ft=11oC,而实际温度为:T实际=20oC,故ISA偏差即温度差为:ISA偏差= T实际—T标准=20oC—11oC=9oC,表示为:ISA+9C 。
低速和高速的分界线——Ma=0.4;迎角是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
(飞机的俯仰角越大,迎角越大?)流线谱的特点:速度是否会影响流线谱的形状?)连续性定理:注意马赫数小于1和马赫数大于的区别,对于低速,必定是速度越大,流管越细——质量守恒伯努里方程:静压和动压之和等于总压,即速度越大,压力(指的是静压)越小——能量守恒低速综述:速度增加,流管变细,压力减小;速度减小,流管变粗,压力增加。
升力:方向与相对气流方向相垂直;作用点CP即压力中心;大小由升力公式表达;升力系数综合的表达了机翼形状、迎角等对飞机升力的影响。
升力产生原理:空气流过翼型的前缘,分成上下两股。
在通常的迎角状态(即正迎角),在上表面,流管收缩,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在下表面,流管扩张,流速减小,压力增加。
上下表面出现的压力差,在垂直于(远前方)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
——重点要求掌握阻力分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附面层特点:沿附面层法线方向远离壁面速度增加,压力不变。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1、机翼的剖面参数:翼弦:翼型前沿到后沿的连线。
厚度:上翼面到下翼面的距离;最大厚度;最大厚度位置:最大厚度到翼型前沿的距离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相对厚度:(厚弦比)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中弧线:与翼型上下表面相切的一系列元的圆心的连线(中弧线到上下翼面的距离相等),对称翼面中弧线与翼弦重合。
弧高:中弧线与翼弦的垂直距离;相对弯度: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2、机翼的平面形状参数:平直机翼有极好的低速特性,便于制造;椭圆形机翼的阻力最小,但是难以制造,成本高;梯形机翼结合律矩形机翼和椭圆机翼的优缺点,具有适中的升阻特性和较好的低速性能,制造成本也较低;后掠翼和三角翼有很好的高速性能,主要用于高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低速性能较差翼展:机翼翼尖之间的距离;展弦比: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表示机翼平面形状长短和宽窄的程度);梢根比:机翼翼尖弦长玉机翼翼根弦长的比值(表示翼尖道翼根的收缩度);后掠角:机翼1/4弦线玉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表示机翼的平面形状向后倾斜的程度)第二节大气的一般介绍空气密度减小对飞行的影响:真空速不断增大、发动机效率降低空气压力降低的线性变化规律:高度上升8.25(27ft)米气压降低1hPa;高度上升1000ft 气压降低1inHg;高度上升11米气压降低1mmHg空气温度降低的线性变化规律:高度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5°高度上升1000ft温度降低2°湿度越大,空气的密度越小(水蒸气是干空气重量的62%);相对湿度,露点(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假如空气中水汽含量多,温度降低很少—相对较高的温度就可以达到饱和,露点就高),气温露点差:就是实际气温与露点的差值,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中低空高度每升高1000米真空速比表速约大5%;气温升高5°速度增大1%第二章低速空气动力学第一节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1、飞机的相对气流:相对于飞机运动的空气流,方向与飞行速度方向相反。
飞行原理知识点范文飞行原理是指飞机在空中稳定飞行和实现姿态调整的物理原理。
飞行原理涉及到气动力学、重力、动力和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飞行原理的知识点。
1.气动力学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在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力和力矩的科学。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运动、压力和阻力产生升力并克服重力。
其中,升力是支撑飞机的力量,重力是向下的力量。
通过控制机翼表面的气流动态,可以有效地产生升力。
2.升力和重力升力是飞机飞行的主要支撑力量,是由机翼产生的。
机翼上的反压区和高速流动的气流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即升力。
升力的大小与机翼的面积、空气的密度和速度以及攻角有关。
当升力大于重力时,飞机就能够飞起来。
重力是指地球对飞机的吸引力,是飞机的自身重量。
在飞行中,飞机需要克服重力才能保持在空中。
3.阻力和推力阻力是飞机运动中所受到的空气阻碍力,是飞机飞行的抵消力量。
阻力的大小与飞机速度、飞行姿态以及飞机表面的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减小阻力可以提高飞机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推力是指飞机在空中运动时向前推进的力量,是由发动机提供的。
推力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喷气速度以及喷嘴的方向和面积有关。
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可以控制飞行速度和飞机的姿态。
4.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可以通过控制飞机的控制面来实现。
主要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和副翼等。
方向舵用于控制飞机的左右转向,升降舵用于控制飞机的升降运动,副翼用于控制飞机的滚转运动。
通过控制这些控制面的运动,可以改变飞机所受力的分布,从而实现飞机的姿态调整和稳定飞行。
对于大型飞机,还可以通过自动飞行系统来实现飞机的控制。
6.前进气流和气动力学飞机在飞行中通过改变机翼的迎角和应用控制面的运动,以调整机翼表面的气流动态。
不同的迎角和控制面运动会对气流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升力和阻力。
7.机翼结构和空气动力学机翼是飞机的主要承力构件,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气动力学原理。
机翼的形状和弯曲度能够影响气流在机翼上的流动和气动特性,进而影响到升力和阻力的产生。
1.国际标准大气规定在标准海平面,空气标准状态温度是?T0= 15 0C2.飞机主要在大气层的哪些层飞行?飞机主要在对流层和同温层飞行。
3.在11公里以下,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降低多少℃?气温降低6.5 0C4.从11公里到25公里,气温是一个常数,为多少℃?气温大约为-65.50C5.飞机上的空速表是根据什么原理(定理)制成的?是根据伯努利方程。
6.关于附面层说法错误的是:A、附面层通常可分为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B、相比而言,紊流附面层对飞行更有利C、一般层流附面层较薄D、飞机与空气间的摩擦阻力主要在附面层产生7.气体的连续性定理说明,气体的流速大,气压如何?气体的流速大,气压变小。
8.伯努利方程:动能+压力能=常量9.飞机由几大部分组成?飞机由五大部分组成。
10.机身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装载乘员、旅客、货物和各类设备以及把飞机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11.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产生推力或拉力,为飞机提供电、气源。
12.机翼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产生升力以及起到稳定和操纵作用。
13.什么叫机翼的迎角?机翼的弦线与相对气流方向的夹角。
14.飞机各部分所受到的空气动力的总和,叫总空气动力(R)。
分解后,Y表示什么?X表示什么?Y表示升力,X表示阻力。
15.升力系数为零的迎角,叫什么迎角?升力系数为零的迎角叫零升力迎角。
16.升力系数CY主要受哪些因素引响?升力系数主要受机翼迎角和翼型引响。
17.以下哪种说法是错的?A.迎角越大,升力越大B.在一定范围内,机翼相对厚度大,升力也大C.在一定范围内,中弧弯度大,升力也大18.影片《误入歧途》中的空难是飞机的什么部件失效而引起的?主要是由于飞机的水平安定面失效而引起的。
19.为什么紊乱附面层的摩擦阻力比层流附面层大?因为紊乱附面层的底部的速度变化(速度梯度)比层流附面层大。
20.飞机低速飞行时的主要阻力有哪些?摩擦、压差、诱导和干扰阻力。
21.飞行速度、空气密度和机翼面积与飞机的阻力有什么关系?X = 1/2 CX.ρ.V2 .S22.什么是升阻比?升阻比就是升力与阻力之比,也就是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之比。
复习知识要点第一节 飞机的一般介绍第二节 飞行大气环境的一般介绍摄氏度、华氏度的换算方法 13第二章 飞机低速空气动力 ★★第一节 空气流动描述流体模型 18 相对气流 19第二节 升力升力的产生原理 25-26 ★第一章 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参数 6-8 ★ 机翼的平面形状、平面形状参数8-9 ★大气的组成10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10-11 ★空气密度、温度、压力、湿度、黏性、压缩性11-15国际标准大气15-16迎角19 ★流场、流线、流管和流线谱(流线谱的特点) 20-21 ★ 连续性定律——流速与流管切面积的关系 21-22 ★ 伯努利定律——压力随速度的变化规律 22-23 ★空速表的原理 24翼型的压力分布 26-27 ★第三节 阻力第四节 低速空气动力性能地面效应 42-43 第五节 增升装置 升力公式(公式 2.10)27-29产生、 减小措施) 32 ★ 产生、 减小措施) 32-34 产生、 减小措施) 34 ★产生、减小措施) 35-3737压差阻力 ★ 干扰阻力 诱导阻力 ★ 阻力公式 增升原理,使用) 43-44 ★ 增升原理,使用)44 ★ 增升原理,使用)44 ★ 增升原理,使用) 45 增升原理,使用)46 ★43前缘缝翼 分裂襟翼 开缝襟翼 后退襟翼 46低速附面层(层流、紊流、转捩点)30-32 ★升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37-39升力特性参数(零升迎角、临界迎角、最大升力系数) 39 ★ 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摩擦、压差、诱导阻力的影响) 40 ★阻力特性参数(最小阻力、零升阻力) 40 ★ 升阻比特性(升阻比、有利迎角、 40-41 ★飞机的极曲线41 ★增升装置概述后退开缝襟翼(增升原理,使用)47前缘襟翼 46 增升原理总结第四章 飞机的平衡、稳定和操纵 ★★第一节 飞机的平衡 飞机的三个轴和重心71-72飞机的俯仰平衡(定义, 力矩及产生过程,影响因素)73-75,76 ★飞机的方向平衡(定义, 力矩及产生过程,影响因素)75,77 ★ 飞机的横侧平衡(定义, 力矩及产生过程,影响因素)75,77第二节 飞机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概念及条件(稳定力矩、阻尼力矩的概念)77-78俯仰稳定性(稳定力矩、阻尼力矩,焦点)78-80 方向稳定性(稳定力矩:侧滑、阻尼力矩) 82 ★ 横侧稳定性(稳定力矩:上反角和后掠角、阻尼力矩) 83-84方向稳定与横侧稳定的关系 85 ★ 影响飞机稳定性的因素(重心、速度、高度、大迎角) 87 ★第三节 飞机的操纵性操纵性的概述87俯仰操纵(原理、 杆力) 88-91 ★ 方向操纵(原理)91-92 横侧操纵(原理)92-93 方向操纵与横侧操纵的关系93 ★ 影响飞机操纵性的因素(重心、地面效应、速度、高度、迎角)93-96 ★第一节平飞平飞时的作用力第五章平飞、98平飞所需速度(公式和影响因素)真速与表速的关系99 ★上升、下降★99 ★平飞所需拉力计算公式100平飞所需拉力曲线(变化规律及原因)100-102 ★平飞所需功率曲线(变化规律及原因)102 ★剩余拉力、剩余功率(最大所对应的速度)102-103平飞性能(最大速度、最小速度、最小阻力速度、最小功率速度)103-104平飞性能的变化(最大速度的变化)105-106飞行包线106 ★平飞速度范围(第一速度、第二速度范围,改速操纵方法)106-108 ★第二节巡航性能巡航中几个速度的关系(久航速度、远航速度)108-110第三节上升上升的作用力112-113上升角和陡升速度113 ★影响上升角和上升梯度的主要因素114上升率和快升速度114-115升限(理论升限,实用升限)115-116 ★风对上升性能的影响(水平风、垂直气流)116 ★第四节下降飞机下降时的作用力(零拉力)120下降角和下降距离(下降角:升阻比)121 ★下降率(最小下降率:最小功率速度)122下降性能的影响因素123 ★第六章盘旋盘旋的概述(坡度)127盘旋中的作用力127-128载荷因素(定义,几种飞行状态的载荷因素)128-129 ★第三节盘旋性能盘旋升力(速度、坡度的关系)129-130 ★盘旋速度(与盘旋半径、时间的关系)130-131盘旋拉力曲线(速度、迎角、坡度的关系)131 ★第四节侧滑与盘舵协调侧滑(内、外侧滑,产生原因)133第六节侧滑对盘旋性能的影响侧滑力对盘旋性能的影响137第三节起飞起飞的定义147起飞过程147第七章起飞和着陆起飞滑跑(阻力与速度的关系)148 ★抬前轮离地(抬前轮时机与飞行性能)148-149 ★离地速度149-150第四节着陆着陆过程156-158 ★第九章高速空气动力学基础第一节高速气流特性第二节亚跨音速气动特性亚音速的升力特性(M 数与升力曲线、最大升力系数、临界迎角)亚音速的阻力特性225临界M 数226局部激波的形成和发展227-228 ★跨音速的升力特性228-229起飞距离与起飞滑跑距离150影响起飞距离的因素154-156 ★着陆的定义156着陆进场参考速度、接地速度159着陆距离与着陆滑跑距离160影响着陆距离的因素162-165高速空气动力学概述221空气的压缩性221空气压缩性与音速221-222 ★空气压缩性与M 数222气流速度与流管面积的关系222-223 ★223 ★跨音速的阻力特性229-230第三节 后掠翼的高速特性翼根、翼尖效应 231-232翼尖失速 233 ★后掠翼与临界 M 数和局部激波 236-238亚音速下对称气流流过后掠翼的情形 231后掠翼亚音速的升阻特性 232改善翼尖失速的措施 234-236 ★。
飞行原理复习资料140001 放襟翼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升阻比B:减小升阻比C:增大最大升力系数D:增大升力系数140002 增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最大升阻比B:增大最大升力C:增大阻力D:增大临界迎角140003 通常规定升力的方向是()。
A:垂直于地面向上B:与翼弦方向垂直C:与飞机纵轴垂直向上D:与相对气流方向垂直140004 前缘缝翼能延缓机翼的气流分离现象,主要原因是可以()。
A:减小机翼对相对气流的阻挡B:增大临界迎角C:减小阻力使升阻比增大D:增大上表面附面层中空气动能140005 在通常情况下,放下大角度简单襟翼能使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增大、临界迎角减小、升阻比()。
A:增大B:不变C:难以确定其增减D:减小140006 有利迎角的()最大。
A:升力系数B:性质角C:升阻比D:性质角的正切值140007 在额定高度以下,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将()。
A:增大B:减小C:难以确定D:不变140008 即使在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如果()螺旋桨也会产生负拉力。
A: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也较大时B: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较小时C:飞行速度小且油门较大时D:飞行速度过小且油门也较小时140009 对于没有顺桨机构的飞机,一旦发生停车,应该()。
A:把变距杆推向最前B:把变距杆拉向最后C:立即关闭油门D:增大飞机的迎角140010 螺旋桨有效功率随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在小于某一速度的范围内,随速度的增大而(),大于某一飞行速度的范围内,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
A:增大,保持不变B:增大;减小C:减小,增大D:减小,保持不变140011 在额定高度以上,螺旋桨有效功率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将()。
A:减小B:增大C:难以确定D:不变140012 飞机的焦点是迎角改变时()的着力点。
A:飞机升力B:飞机空气动力C:飞机上下的总压力D:飞机附加升力140013 通常飞机机翼升力对重心产生()力矩,平尾升力对重心产生()力矩。
A:上仰、下俯B:上仰、上仰C:下俯、上仰D:下俯、下俯140014 对于起落架向后收的飞机,放下起落架后,对飞机将产生附加的()力矩。
A:上仰B:下俯C:阻转D:偏转140015 通常飞机放襟翼后,机翼要产生附加的()力矩,平尾要产生附加的()力矩。
A:上仰、上仰B:上仰、下俯C:下俯、上仰D:下俯、下俯140016 侧滑角是()之间的夹角。
A: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B:飞机对称面与飞机航行方向C:飞机对称面与相对气流方向D:飞机纵轴与飞机运动方向140017 飞机具有迎角安定力矩,主要是()的作用。
A:机翼附加升力B:飞机焦点位置不变C:扰动后改变原来的迎角D:水平尾翼140018 飞机之所以具有迎角安定性是由于飞机焦点位于重心之()。
A:前B:后C:上D:下140019 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主要是()的作用。
A:上单翼、下反角、侧滑角、垂直尾翼B:上反角、后掠角、高垂尾C:下单翼、差角副翼、后掠角D:上反角、背鳍、垂直尾翼140020 飞机具有方向安定性、主要是()的作用。
A:垂直尾翼、后掠角B:上反角背鳍、垂直尾翼C:后掠角、上单翼D:下反角与上单翼的配合140021 飞机重心位置靠(),则纵向安定性()。
A:前,增强B:前,减弱C:后,增强D:后,操纵性都变好140022 在迎角不变条件下,飞行速度增大1倍,则升力()。
A:增大l倍B:增大2倍C:增大4倍D:不变140023 在迎角不变条件下,飞行速度增大1倍,则阻力()。
A:增大l倍B:增大2倍C:增大4倍D:不变140024 飞行员可以通过改变迎角而改变()。
A:升力、阻力和飞机重量B:升力、阻力和速度C:升力、速度但不能改变阻力D:飞机重量、升力但不能改变速度140025 双发螺旋桨飞机的关键发动机为()。
A:涡流对垂尾影响较轻的一发B:涡流对垂尾影响较重的一发C:产生可用拉力较大的一发D:可以为任意一发140026 如果飞机的载重靠后,则会使()。
A:副翼操纵变迟钝B:方向舵操纵迟钝C:升降舵操纵迟钝D:升降舵操纵变灵敏140027 后掠翼的缺点在于()。
A:翼根先失速B:随压力中心的前移飞机出现剧烈低头C:翼尖先失速D:飞机的稳定性较差140028 翼面涡流发生器的主要作用是()。
A:破坏上翼面绕流B:减小激波阻力C:改善后掠翼飞机的稳定性D:改善后掠翼飞机的副翼操纵性140029 前缘襟翼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B:减小升力但不增加速度C:改善大迎角下的飞机稳定性D:增加飞行阻力140030 飞机失速的根本原因在于()。
A:飞行速度过小B:飞行速度过大C:遭遇阵风干扰D: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140031 飞机的迎角是()。
A: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B:机翼弦线与相对气流的夹角C:机翼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D: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140032 关于起飞襟翼调定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起飞所需升力B:增加起飞所需爬升能力C:减小阻力D:减小失速速度140033 通常把最大上升率减小到()米/秒的高度称为理论升限,减小到()米/秒的高度称为实用升限。
A:0.25 ,0.75B:0,0.75C:0.75,1D:0,0.5140034 低速流动的基本特征是()。
A:流管变细,流速加快B:流管变细,流速减慢C:流管变细,气流压力增加D:流速加快,气流压力增加140035 飞机在爬升中,()能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大高度。
A:满油门用有利速度上升B:满油门用经济速度上升C:较大的仰角和较大的速度上升D:满油门加速上升140036 副翼卡阻时,可用于横侧操纵的是()。
A:后缘襟翼B:前缘襟翼C:扰流板D:偏航阻尼器140037 加满油门,随着飞行速度增大,上升角和上升率()。
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140038 在临界迎角状态,飞机的()。
A:升力最大B:升力系数最大C: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最大D:升阻比最大140039 下列属于主操纵系统的是()。
A:襟翼B:升降舵C:扰流板D:副翼调整片140040 闭油门,用()迎角下滑,下降一定高度,可获得最()飞行距离。
A:经济,大B:经济,小C:有利,大D:有利,小140041 闭油门,用()速度下滑,下降一定高度时间最()。
A:经济,长B:经济,短C:有利,长D:有利,短140042 降低相同的高度,用()速度下滑,可以得到最大飞行距离。
A:最大剩余拉力对应的B:最大剩余功率对应的C:最大升阻比对应的D:所需功率最小的140043 飞机扰流板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机翼弯度B:增加阻力C:减小升力但不增加速度D:仅限低速飞行使用140044 用相同的迎角和空速,逆风上升与无风时比较,上升角(),仰角()。
A: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C:增大,不变D:增大,增大140045 重量增加时,平飞最小速度(),有利速度(),平飞最大速度()。
A:增大,增大,增大B:减小,减小,减小C:增大,减小,减小D:增大,增大,减小140046 现代民航机的副翼一般分为内副翼和外副翼,其中外副翼()。
A:仅用于低速飞行B:仅用于高速飞行C:用于高速和地速飞行D:仅限着陆起飞阶段使用140047 关于理论升限,正确的说法是()。
A:不能上升,但可用平飞最小速度平飞B:不能上升,但仍可用经济速度平飞C:不可能在这个速度上飞行D:不能上升,但仍有一个小的平飞范围140048 由于飞机对称面偏离飞行轨迹而造成右侧滑是()。
A:内侧滑B:外侧滑C:下降侧滑D:不带偏流的侧滑140049 飞机侧滑时升力系数要(),阻力系数要(),升阻比要()。
A:增大,增大,增大B:增大,增大,减小C:减小,增大,减小D:减小,减小,减小140050 如果盘旋的坡度越大,则盘旋最小速度越(),最大速度越(),盘旋速度范围越()。
A:大,大,大B:大,大,小C:小,大,小D:大,小,小140051 如果飞机平飞盘旋,当飞行速度由160千米/小时增大到200千米/小时,则载荷系数(),转弯半径()。
A:保持不变,减小B:因同向增大而增大,减小C:减小,增大D:保持不变,增大140052 如果飞机的载荷系数不超过2,则盘旋允许的最大坡度为()。
A:15°B:30°C:45°D:60°140053 盘旋失速速度大于平飞失速速度的原因是()。
A:临界迎角减小了B:在较大速度时就达到临界迎角了C:剩余拉力较小D:所需拉力要大些140054 通常飞机在()的情况下进入失速。
A:机头较高而空速过大B:超过临界迎角C:仰角太大,重心太前D:大迎角盘旋140055 如果飞机作放襟翼的转弯,则()。
A:放襟翼的角度大时,失速速度小B:放襟翼的角度大时,失速速度大C:襟翼角度的大小,不影响失速速度大小D:同样襟翼角度,坡度大,失速速度小140056 飞机在5000米高度上的失速表速、地速,与海平面的相比()。
A:失速速度增大,地速也增大B:失速表速增大,地速不变C:失速表速不变,地速增大D:失速表速减小,地速不变140057 机翼后掠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
A:显著提高临界马赫数B:改进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稳定性C:降低空气压缩性的影响D:改进飞机在高速飞行时的操纵性140058 飞机重量增大时,则失速速度()。
A:增大B:减小C:不受影响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但影响很小140059 飞机起飞着陆时,由于地面效应的影响,使升力系数(),临界迎角()。
A:增大,增大B:增大,减小C:减小,增大D:减小,减小140060 放襟翼起飞,在小角度上升阶段()。
A:由于阻力增大,使加速变慢B:由于阻力减小,使加速变快C:由于升力系数增大,使上升变快D:由于剩余拉力减小,而加速变慢140061 起飞中抬前轮的目的是()。
A:减小离地速度,缩短滑跑距离B:减小速度,减小阻力C:尽快加速,增大阻力D:增大迎角,增大阻力140062 相同重量的飞机,在海拔2000米机场和海平面机场起飞滑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2000米机场的离地真空速大,滑跑距离长B:海拔2000米机场的离地真空速小,滑跑距离短C:海拔2000米机场与海平面机场的离地真空速相同,滑跑距离相同D:海拔2000米机场的离地表速大,滑跑距离长140063 为了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应选择()起飞。
A:逆风,上坡方向B:顺风,下坡方向C:最大角度襟翼D:逆风,放下适当角度襟翼140064 现代民航机的副翼一般分为内副翼和外副翼,其中内副翼()。
A:仅用于低速飞行B:仅用于高速飞行C:用于高速和低速飞行D:仅限着陆起飞阶段使用140065 螺旋桨变距是指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