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95 KB
- 文档页数:3
聋儿听力康复的四个阶段(推荐)第一篇:聋儿听力康复的四个阶段(推荐)听损儿童语言训练的四个阶段认识声音生活在声音世界里的听觉健全的人,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各种声音信息的刺激,长期处于有意,无意的听觉训练状态中,无需再经过一个专六的“认识声音”的阶段。
而听损儿童,尤其是从婴,幼儿期开始失聪的中度,中重度至重度听力损失者,在没有戴上助听器之间前,都是听不清楚或基本上听不见声音的,因此,在指导他们利用助听器接受听觉训练时,首先就必须让他们感受各种种响声,每一动作都应附有相应的声音,使他们知道声音的存在,唤醒他们的听觉,引起他们的“听”声音(注意声音)的兴趣。
“听到”与“听”并非一回事。
“听到”只是大脑皮层对于声音刺激的反应,而“听”是人的一种主动的活动,除了听觉器官的参与外,还有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过程,是对某种声音的特别选择,需要保持某种程度的“集中力”和“持续力”。
这实际上是对大脑皮层中中枢的锻炼。
在“认识声音”这个阶段里,可以让小孩子听周围环境的声音(如门铃声,叩门声,闹钟声,洗衣机动转声,车辆的声,自行车铃等)各种乐器的响声、音乐声、言语声。
目的是让小孩子知道自己已经处在有声环境之中。
在这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听损獐并不是按听力损失水平增大音量就能把所有的声音听到。
尽客戴上了助听器,也还是有的声音听不清楚甚至听不的。
因些,最好让小孩子在听声音的同时,参照他们的曲线,细心观察他们对每种声音刺激的反应,看看他对对哪种声音有表示,对哪种声音无动于衷,从而切实地掌握听损儿童的听觉情况,以利于往后的阶段“有的放矢”。
让小孩子广泛地感受声音,习惯了声音的刺激之后,我们就逐渐引导他去“听“声音,向第二阶段――”记忆声音“过度。
使小孩“听声音”,就是我们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小孩主动接受听觉刺激,乐意用耳朵去听,使听中枢经常处于“觉醒”状态。
即无需特别的注意,也能自然地察觉声音。
“觉醒”状态也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发出的声音而产生的。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聋儿是指天生或后天因疾病、意外等原因导致听力受损的儿童。
对于聋儿来说,语言交流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因此,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听力康复训练
聋儿的听力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帮助聋儿恢复或提高听力水平。
这项训练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康复师的指导。
训练的内容包括听觉刺激、听觉训练、听觉辅助设备的使用等。
通过这些训练,聋儿的听力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帮助聋儿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这项训练需要专业的语言治疗师的指导。
训练的内容包括口语训练、语音训练、语法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聋儿可以逐渐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指将听力康复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相结合,帮助聋儿恢复或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这项训练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康复师和语言治疗师的共同指导。
训练的内容包括
听觉刺激、听觉训练、听觉辅助设备的使用、口语训练、语音训练、语法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聋儿可以逐渐恢复或提高听力水平,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总结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专业的训练,聋儿可以逐渐恢复或提高听力水平,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康复师和语言治疗师的共同努力,为聋儿的康复事业做出贡献。
试述如何对聋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作者:高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聋生语言康复是指由于听力残疾而导致语言障碍的聋生用功能补偿与代偿的办法和教育训练的手段。
聋生只有通过听力语言康复才能使其克服障碍、学得语言。
只有学得语言才能开发智力,才能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语言康复是根据聋生听力损伤的特殊需要而提供的具有康复作用的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
因此,语言康复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养成、智力培养的首要任务。
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及多数人对残疾人的歧视,语言康复程度不可避免的影响着聋生的终身幸福。
因此,对聋生进行语言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语言康复是聋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终生教育与受益的需要。
因此聋生的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势在必行。
通过佩戴助听器并进行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是聋儿回归社会的切实有效的途径。
但是现在多数聋校学生的语言状况是怎样的呢?大部分聋校由于受条件限制,语言康复训练工作没能认真扎实开展,尤其是对聋生早期康复训练不够,丧失了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多数聋生没有口语表达能力,只能用手语和别人交流。
多数学生说话语序颠倒,主谓宾搭配不当,很多句子是由词语堆积起来的。
一部分学生词语积累的少,词语不会用。
教师教学中采用手语为主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聋生的特殊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聋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那么,怎样对聋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呢?要把聋生当作健全人来看待,平时用正常语序和他们说话。
不要说“哑巴”话。
我们要用正常人的思维和语言来带动他们,而不要随着聋生,按着他们的思维和语序去说话、打手语。
有听力的学生,和佩戴助听器的学生,多训练他们的听力,训练他们的用“耳”能力。
尽量让他们去听,避免他们因看惯手语而忽略用耳去听。
另外还要培养一部分学生的看口能力。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如何对聋生进行康复训练:一、因材施教聋生的残余听力不同,年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领悟能力不同,因此教学方法应从聋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儿童听力障碍及其康复在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听力,以获得正常的发育。
由于儿童倚赖听觉刺激来学习语言,儿童听力一旦受损,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便容易造成语言障碍或语言发育延误。
您的孩子有听力问题吗?如果您发现孩子经常有下列表现,他(她)就可能有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听力障碍,应尽快到医院或聋儿康复机构检查。
· 1-3个月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响毫无反应· 3-6个月头不会寻找/转向声源· 6-9个月头从不转向讲话中被提及的人或物体· 9-12个月不会听从大人的指令做动作,如:把球拿过来· 12-15个月还不能说出单字词,如:爸、妈、灯、车· 15-18个月对大人在隔壁房间的呼唤没反应· 18-24个月不能运用两个字的短句,如:吃饭、喝水· 24-30个月能说出的字少于100个· 30-36个月不能运用4至5个字的句子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
耳朵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并有一定程度的放大。
鼓膜将外耳与中耳分开,中耳腔内由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可以将声波振动传导到内耳。
中耳腔与口腔有一个连通管道,叫做耳咽管,可保证中耳腔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鼓膜保持在较松弛的状态。
内耳中有一个形状类似蜗牛的结构,称为耳蜗。
声波振动驱动耳蜗中的液体振动,耳蜗中的毛细胞上的纤毛偏折,产生神经冲动,并由听神经向大脑皮层传导。
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儿童的听力问题?由于外耳和中耳的功能主要是传导声音,发生在外耳/中耳的一切影响声音传导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传导性聋,如外耳道耵聍(俗称耳屎)堵塞、鼓膜穿孔、中耳积液、发炎或流脓。
幼儿的耵聍堵塞较为常见,但切忌乱掏耳朵。
婴儿的耳咽管较为平直,不能平躺着喂奶,以免奶汁流入中耳腔引起炎症。
擤鼻涕时要一侧一侧地擤,避免鼻涕被擤入中耳腔。
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及方法作者:张医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07 更新时间:2009-12-10 双击滚屏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文字一.聋儿听觉能力评估为聋儿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使其听力得到补偿,是聋儿的康复重要措施.根据聋儿康复前后及康复过程中的听觉言语状况,采用数量评估和功能评估二种方法,对听力损失及康复效果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数量评估内容:本"评估"方案用250-4000HZ的啭音作为刺激声,对初戴助听器及目前无言语能力的聋儿进行听觉评估,初步确定聋儿听力损失经过助听补偿后的音频感受范围是否在正常人听觉言语区域,判断该聋儿配戴的助听器是否合适,并对其助听效果作出定量评价.方法:聋儿听觉数量评估方法很多,如声场测听法.助听评估仪测定法.介入增益评估法等等.为了便于聋儿康复教师.基层聋儿康复专业人员及聋儿家长对聋儿进行听力保健.跟踪评价助听器效果,推荐一种操作简便.容易判断.不受场地限制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使用与本方案配套的"便携式临床助听效果评估仪"在一较安静的房间,使用该"评估仪"距聋儿10-15厘米,让聋儿应声识别一定声压级不同频率的音响,妈获得"评估"结果.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以调整助听器的音量及其他功能旋钮,使助听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二)功能评估用纯音或啭音对聋儿的听觉进行"数量评估",可以判断耳蜗的功能及助听器对聋儿的听力补偿情况.而对聋儿听觉功能评估,只有用言语声或复合音作为测试音才能实现.本"评估"方案以聋儿"听力训练""学说话"全国统编教材为文学资料,依据汉语语音及儿童语言特点,编制了九个方面共十六套言语测听资料.每套测听资料都是较独立的测听单位,测试人员可以根据聋儿的教学进度及言语能力选择性应用.1.自然环境声响识别本项测试为无语言聋幼儿提供了听觉评估途径,每种音响都有其特定的主频范围.本测试对于判断聋幼儿配戴助听器后的听觉功能,助听效果以及对自然环境各种声响的适应能力.辨别能力很重要.测听方法:本测试内容所选20种声响均为聋儿听力训练教材初期课程.共分为4组,每组5张测试图片,其中4张陪衬图片,1张测试图片,用录音机播放测试音,音箱距聋儿1米,并与聋儿助听器在同一水平面,若聋儿配戴耳背式助听器,音箱可分别设置在距聋儿头部,偏左和偏右1米远并与聋儿成45度角的位置,声压级控制在70-75分贝,测试地点可安排在本底噪声为454分贝(A)以内较安静房间进行.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用听声识别图游戏法测试,20张图片共循环5次即可完成,测试时间约10分钟.测试结果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测听成绩(%)=正确回答数------乘100%测听内容总数组号声响名称强频区(KHZ)1鼓0.25-0.282 锣 2.4-3.03 鸟鸣 2.5-3.04 羊叫 1.0-1.45 牛叫0.2-0.56 狗叫0.3-0.77 公鸡啼 1.5-5.08 蛙鸣 1.5-2.09 火车0.510 卡车 1.011 救护车 1.5-2.012 自行车铃 2.0,2.5,5.013 鞭炮声 2.014 炒菜声 3.5-4.015 雷雨声0.2-0.2516 婴儿哭声 2.4,3.217 女人笑声0.7,2.518 咳嗽声0.5-0.819 男人讲话声(K)3.0-4.020 女人讲话声(G)3.0-4.02.语音识别A.韵母识别:韵母是汉语的主要语音成分,每个音节都离不开韵母,韵母也可以独立成为章节并在音节长度和语音能量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通过韵母识别评估聋儿的听觉功能及语音能力,对指导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依据"学说话"教材中韵母出现率,本项测试选用了>韵母表中31个韵母,按照语音测试词表编制规则组成75个词,编成25组,每组由3个词组成,其中有1个测试词,2个陪衬词,75个词共分为3个测听词表,每个词表有25个词.测试方法@听说复述法主要评估聋儿的语音听辨能力及聋的发音水平.@听话识图法主要用于评估聋儿的语音听辨能力及助听器效果.依次以组为单位出示图片.25组图片,循环出示一次即可完成测试,测试条件及测试结果评定词自然环境声响识别.01.鼻.白.拔02.风.方.飞03.猫.妈.摸04.肚.弟.豆05.听.脱.踢06.奶.女.鸟07.锣.楼.林08.兰.铃.梨09.瓜.高.锅10.鸭.衣.烟11.黑.花.喝12.车.吃.窗13.鞋.洗.熊14.山.水.鼠15.裙.墙.球16.虾.靴.星17.鹿.链.辣18.走.早.嘴19.牙.鱼.园20.壶.河.红21.灯.刀.蹲22.本.笔.表23.象.线.笑24.家.鸡.镜25.菜.刺.错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2.识别>中21个声母全被选用,在编制词表时较严格地考虑了了语音平衡.声母往往不能离开韵母而单独发出音来,它总是伴随韵母一起作为听辨信息的工具.声母频谱范围3KHZ以上,远较韵母频率高,聋儿听力图恰高频下降者居多,通过声母识别可以评估聋儿听觉功能及助听器对聋儿高频听力损失的补偿效果.测试方法与韵母识别相同:1.白柴埋2.塔打马3.猫刀包4.脱锅桌5.喝哥车6.切贴街7.瓜刷花8.鸟脚表9.灯风扔10.攀搬山11.臭楼猴12.刺四日13.线面链14.龙红虫15.坐握落16.六球牛17.鸡七西18.书猪哭19.闻门盆20.铃星镜21.水嘴腿22.狗手走23.妹黑飞24.鱼驴女25.虾家鸭3.数字识别本测试主要了解聋儿对数字识别能力,1-10的数字选出25个,编成5组,每组5个数字,其中有1个为测试词,4个为陪衬词.测试方法:1.听说复述法;2.听话识图法,每次出示5张测试卡片,聋儿可根据发声词不达意选取出1张,依1-5组顺序循环5次,可完成测试.测试条件与评分同自然环境声响识别.(1)9.6.10.1.3(2)8.10.5.9.1(3)7.1.2.6.3(4)5.3.6.4.8(5)2.6.5.8.44.声调识别由音高构成的声调音位是汉藏语系诸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这些语言里,调位是词的语音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一个音节,只要声调不同,语音的形式和意义就不同,因此汉语的声调同单纯母.声母一样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同音单音节声调识别测试,主要了解聋儿的声调识别能力,双音节声调识别主要测试聋儿对声调的识别及理解能力,对聋儿的听觉功能进行评估.测试方法: 同音单音节声调识别,首先让聋儿在一小桌前坐好,测试条件同自然环境声响识别,然后出示4张标有声调符号的卡片,用听声识图法进行测试.若用听说复述法测试,要求只要声调回答正确即得分.如"马"答成"把"等等双音节声调识别,由50个词组成,编成25组,每组有2个词,其中有1个是测试词,全部词组配有图片,测试昔可选择听说复述法或听话识图法进行.测试条件及评分方法与自然环境声响识别相同. 1.一(3214)2.与(3124)3.五(1234)4.八(1342)5.发(1432)6.波(1324)7炮(4213)8.鹅(2143)9.马(3421)10.背(4123)(2)双音节声调识别测听表01.衣服椅子02.看书看树03.飞机肥皂04.饭碗玩具05.汽车起床06.娃娃袜子07.拍球排队08.睡觉洗脚09.河水喝水10.大象香蕉11.西瓜洗瓜12.鲤鱼下雨13.房屋方块14.学习游戏15.汤勺糖块16.绿草做操17.鞭炮跑步18.水杯被褥19.红旗气球20.积木母鸡21.电灯板凳22.白鸭牙刷23.苹果饭锅24.铅笔鼻子25.小猫小帽5.单音节词(字)识别本项测试由同等难易程度的两个词表组成,每个词表有35个词(字),包括了>中全部声母及35个韵母中的30个.本项测试可以判断聋儿配戴助听器后,对韵母声母声调在各单词中的综合听辨能力.测试方法:可依据聋儿实际言语能力选用"听说复述法"或"听话识图法"进行测试.在听话识图法中每个词表有7组图片,每组有1个测试词,4个陪衬词,7组图片共循环出示5次可测试完毕,测试条件及评分方法同自然环境声响识别.单音节词测听表11.马盆鸟哭房2.碗羊球花伞3.摸灯吃坐猪4.白红眼腿热5.被鸡琴蹲嘴6.哨鞋鸭铃鱼7.狗鞋熊草锣(2)单音节词测听表21.鼻糖鸡碗钉2.牛握鞋袜水3.站枪扔轮鼓4.锣爬走捡龙5.猫笑牙跳摸6.哭飞门熊琴7.唱女菜三房6.双音节识别本项测试通过对双音节词识别,了解聋儿言语可懂度及最大识别率,评估听觉功能。
李安然主任谈聋儿康复训练技巧我就说这么多,接下来的时间我请了原北聋的接下来的时间我请了原北聋教学负责人,,现七彩虹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李安然主任,给大家做一些实操性的东西,我想这也是应大家的一个要求,理论性的东西听得太多了,我想捞点干的,所以今天我请了李主任跟大家做一些实操性的交流。
同时李主任也会将她这些多年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欢迎李主任!李主任:各位家长上午好,刚才借洪老师给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我想做为一个多年在一线康复的老师,我想谈谈我的两点看法,刚才洪老师给大家提出全面康复的目标,作为家长你们有你们的期望值,我想这个期望值、这个目标也正是我们老师所要为你们完成的,全面康复首先是德智体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作为我们康复老师来说,他们所要进行的课程就是大课、单训课循环往复的进行,大课、小课康复的重心基本是在听觉康复、言语矫治,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我们家长和我们老师应该共同完成的,就是素质教育方面。
现在在北京大家可以看一下,北京的素质教育特别强,北京的孩子为什么走出去不怕人?我指的是正常的群体,他去应聘、考学,他不管他成绩如何,他首先面对所有的他不唯诺、不胆怯,即使他文化层次不太高、水平不很高,但是他有胆量、有胆识,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这是我的体会。
那么,我们这些聋孩子以后走上社会,我想这种状态和我刚才举的这种正常孩子的状态是一样的,我比较偏重于在康复的同时要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就是首先要给他胆量、给他勇气、给他信心,这些都是构成目标最基础的因素。
曾经在北聋,就是2001、2002年的时候,我做过聋健合一的幼儿园、小学,那时候北聋第一批的孩子毕业了,我主要负责除了班里的教学,下午就要跑聋健合一,因为我做过十来年的小学教育,所以这个重担就落在我身上了。
其实家长去联系幼儿园联系不上,我接触的80%的家长,就是康复好的孩子的家长,他们自己去联系幼儿园,有80%联系不上,为什么?我就问你联系的是哪几家幼儿园?我就帮他去联系幼儿园、学校,我基本是80%、90%的成功率。
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个案研究摘要: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
聋儿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听力障碍,不仅使其掌握有声语言变得异常困难,往往还会造成其心理上的某些障碍。
因此,聋儿语言康复工作十分重要,刻不容缓。
只有对聋儿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和训练,才能使其学会说话,不断缩小与健听儿童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真正融入主流社会。
关键词:语言康复;聋儿;个案研究2013年初,环江县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低龄失聪儿童语言训练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让失聪儿童初步学会说话的方法,为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提供依据和实施方案。
笔者是课题组成员之一。
此文是笔者通过对两名听障孩子半年的语言康复训练和跟踪研究,就聋儿语言康复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薄看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受训个案1姓名:袁×性别:男出生年月:2004年9月6日残疾程度:听觉损失严重,无残余听力助听设备情况:没有佩戴助听器受训之前康复情况:没有受过正规的语言康复训练受训时间:半年受训个案2姓名:曹××性别:女出生年月:2005年1月10日残疾程度:听觉损失严重,无残余听力助听设备情况:没有佩戴助听器受训之前康复情况:没有受过正规的语言康复训练受训时间:半年二、康复训练目标1.让个案获得语言的初步能力,掌握最常用的字、词、短句的发音,生活中最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2.树立个案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为个案将来融入社会,独立生存,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语训过程与方法1.强化个案的发音器官训练。
呼吸练习――吹气训练:如拿一张纸条,纸条由细到粗,让个案持续吹,或吹气球、吹风车、吹蜡烛(蜡烛不熄)等,然后记录呼气时间,不少于6秒;读拼音训练:让个案通过读拼音�、u、i,如能持续4秒,则逐渐增加到6秒、8秒、10秒;一口气快速数数:如123、12345、1234567、12345678910……和发音�oe、�oei、�oeiuü,数量由少到多。
听力受损者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残疾,它严重影响了个体与外界的交流和语言发展。
然而,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和资源,听力受损者可以克服语言障碍,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语言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方法,帮助听力受损者克服语言障碍。
首先,早期识别是解决语言障碍的重要一步。
通过早期的听力检测,我们可以尽早发现和识别听力受损的问题,并提供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可以包括使用助听器或植入式听力设备等辅助工具,以帮助听力受损者改善听力,并扩大他们的听觉输入。
其次,语言治疗是帮助听力受损者克服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言治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例如听觉训练、发音教学、语音知觉和语法训练等,帮助听力受损者改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这些治疗方法旨在建立联系,以提供更好的听觉输入和建立语言模式。
此外,技术工具和辅助技术对于听力受损者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现代技术和辅助工具的发展为听力受损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和机会。
例如,可视化工具,如文字转语音技术和实时字幕,可以在听力受损者与其他人交流时提供帮助。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资源也为听力受损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除此之外,家庭的支持和积极的社区环境对于听力受损者的语言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家庭成员和亲密伙伴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励,创造一个积极的沟通环境。
社区可以提供各种资源,例如听力损失支持组织、康复中心和社交活动等,以帮助听力受损者融入社会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听力受损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优化自己的语言交流。
首先,他们可以要求他人使用清晰、慢速的语言,同时注意面部表情和手势的运用以获得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其次,他们可以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和交流,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听觉和语言技巧。
最后,他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以克服困难。
尽管存在听力受损的障碍,但听力受损者也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利用早期干预、语言治疗、技术工具和辅助技术、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来改善他们的语言能力。
聋儿康复计划聋儿康复计划是针对聋儿进行康复治疗和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旨在帮助聋儿尽早获得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融入社会。
聋儿康复计划需要综合利用听觉、语言、教育等多方面资源,全面开展康复治疗和教育工作,以期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首先,聋儿康复计划需要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
对于新生儿,可以通过听力筛查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对于有听力问题的儿童,需要进行专业的听力诊断,明确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
早期筛查和诊断可以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和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次,聋儿康复计划需要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根据聋儿的听力状况、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对于部分聋儿,可以通过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辅助听觉设备来改善听力,对于无法通过听觉获得语言的聋儿,可以考虑使用手语等替代性沟通方式。
康复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康复医生和听力语言师进行指导和实施,同时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再次,聋儿康复计划需要进行语言教育。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于聋儿来说,获得语言能力尤为重要。
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开展针对聋儿的语言教育,包括口语训练、手语教学等。
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让聋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语言,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最后,聋儿康复计划需要进行社会融合教育。
聋儿不应被隔离和边缘化,而是应该融入社会,参与各种活动。
社会融合教育包括对聋儿进行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同时也需要对社会进行教育,增强对聋儿的理解和支持。
综上所述,聋儿康复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医疗、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协作和支持。
通过早期筛查和诊断、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语言教育和社会融合教育,可以帮助聋儿尽早获得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聋儿康复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康复医学科听力障碍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评定技术 (189)一、主观测听 (189)二、客观测听 (190)第二节治疗技术 (190)一、声音察觉训练 (190)二、声音辨别训练 (191)三、声音识别训练 (191)四、声音理解训练 (192)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 (192)第一节评定技术一、主观测听1、定义根据受检者对刺激声信号做出的主观判断,评定其听力水平。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听觉障碍人群,多见于聋儿。
(2)禁忌证:严重精神行为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检查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各种声响玩具(如响板、摇铃、铃鼓等)、图片、听力评定筛查软件、听处理评定与训练系统。
4、操作方法及步骤(1)行为测听法:选择复合声源(如玩具小鼓、哨子、小喇叭等),观察受检者对声音刺激的反应。
对配合者可使用秒表试验进行行为测听。
(2)条件探索听力反应检查:检查时利用扬声器给声,选择不同频率的噬音作为刺激声源,每次给声时都附加一个可发光活动的玩具(如会闪光打鼓的小熊等),利用视觉刺激强化患儿的转头反应。
当患儿对声音的定位反应被强化固定后,可逐渐降低声音强度以测量患儿对声音的听觉反应阈值。
(3)听力计检查法:利用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纯音作为测试声源,分别测试受检者的骨导听阈和气导听阈,描记听力曲线和评定听力水平。
若无听力计可用音叉试验粗略检查。
(4)言语测听:将标准词汇录入磁带或唱片,通过耳机和自由声场测试受检者的言语接受阈和言语识别率。
(5)听力评定筛查软件:听力筛查软件可以提供纯音、聒音和滤波复合音。
纯音测听可用于裸耳听阈的检测,噤音可用于助听听阈的检测,滤波复合音包括蛙鸣、钟声、鸟鸣,可用于声音觉察的检测。
该软件界面操作简单,便于非听力学专业人员使用。
(6)听处理评定与训练系统:听处理评定模块中包含听辨声、目标匹配、听辨音、听名词、听动名词、双指令、听主动句和听被动句等听觉处理的评定。
5、评定标准(1)行为测听法:给声后根据患儿的反应进行观察,6个月以下的婴儿会出现惊吓反应、听睑反射(又称瞬目反射)及唤醒反应,6个月到1岁的婴儿会出现声定位反应,即头转向声源一侧。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与探索关键词: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与探索引言: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其中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多,比如听力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它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听力相关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和心理知识。
尤其是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弱,这就对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特殊性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这项工作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听力训练,二是语言训练,三是发音训练。
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情况与听力正常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有巨大差异的,但是其中也可以找出一定的相通点。
通常来说具备正常听说能力的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模仿,幼儿首先是通过听力来收集一些旁人的发音,然后通过自身的模仿能力尝试进行发音,在这个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听说锻炼,幼儿就能慢慢掌握听说语言的能力。
二、促进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怎样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轴心,全力优化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全面、高速、高质地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是康复学界着力探讨的课题[1]。
不管是听障儿童还是具备正常听说能力的儿童,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者训练都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尤其是听障儿童这类特殊儿童群体,他们的心灵更加敏感,这就需要康复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耐心,康复人员要首先明确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够一味冒进,而是要根据康复情况实时调整后期的康复训练策略。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点加强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一)日常安排基础训练听力语言康复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听力这种医学知识、语文知识等,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学习语言是一个困难的任务而且涉及到越深的知识就越难以理解,所以康复教师要帮助他们打好学习的基础。
语言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2]。
多媒体教学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的运用作者:许向阳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6期一、形象生动,扩大聋儿认识范围聋儿认识世界是从认识周围的事物开始的,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康复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观察和参观、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但是,现有的小朋友,他们求知欲并不满足于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从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得的祖国各地以及海底天空的新鲜事物,都能使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
而多媒体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孩子们带到遥远的空间,使他们身临其境,像认识周围事物一样去感受平时感受不到、认识不到的事物,从而扩大聋儿的认识范围,如聋儿认识动物时,为了让聋儿从认识常见动物的范围里跳出来,把他们的视野扩大,浩瀚的海洋,无垠的沙漠,广袤的森林深处,我们选择了电视片《动物世界》中《动物的尾巴》,选辑了聋儿能在动物园里见到的猴子、孔雀,以及一般难以看到的巨鲸和袋鼠等。
聋儿以浓厚的兴趣,好奇的眼光,集中注意,观察着、思考着: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着什么功能?当活动结束时,教师设问:“你们知道动物身上还有哪些有趣的东西?”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动物的奥秘。
荧屏把时空浓缩和搬迁,世界在突屏里展现。
好的录像教材能化远为近,化大为小,跨越时空,扩大聋儿的认知领域。
二、多方创意,促进聋儿智力发展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颜色、形状、形象来思维的。
因此,借助直观性会更容易可更巩固地学习一切。
”多媒体能使客观事物的形、声、色多种刺激同时直接地作用于聋儿的视觉、听觉器官,从而引发了聋儿的注意和兴奋,促进聋儿的智力。
更重要的是,多媒体可以将原来彼此孤立的事物,通过组合和拼接,使他们之间产生一定的顺序和联系,这样更有利于聋儿从对事物的“点”的认识跨越到对事物的“线”的认识,这对发展聋儿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又十分有利的。
如“认识四季”的总结性谈话,虽然聋儿对四季中的事物的特点已有认识,但他们对时间概念的认识是很抽象的,往往只能与当时所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而对过去和将来的事件的“印象”容易混淆或遗忘。
(一)、听力训练织梦好,好织梦
听力训练有:唤醒听觉;建立声音的节律感;分辨各种细微声音;欣赏音色;分辨语言五个阶段。
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倒置or跳跃进行。
1.唤醒听觉,是聋儿不注意时,用鼓锣音叉等不同频率的强声orhigh声呼唤,刺激聋儿听觉系统,以使聋儿能突然转头、注目or停止玩耍为度。
通过训练,使聋儿残余的听力(听神经)由常年的废用状态,重新活跃、兴奋而发挥功能。
2.建立节律感,细微声音分辨、音色的欣赏训练,提高耳的注意力、分辨率和持久力,即提高耳的精细功能。
建立节律感,可与聋儿做击鼓、拔珠算等游戏or 聋儿根据鼓点的快慢走步。
3.分辨细微声音,可让聋儿用心听钟表的滴答声,分辨来自噪声环境中的某种细小声音。
4.培养聋儿对音色的欣赏力,由无选择的单纯声音训练,向有选择的语言训练过渡,可让聋儿欣赏悦耳的乐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语言分辨训练是听力唤醒(声音刺激)的基础上,耳朵对感知的声音能够综合、分析后再进行,是听力训练的高级阶段,要让聋儿多听,特别要把情景场合、发生的事情和听结合起来,使聋儿把视、触、听多种感觉结合起来,扩大聋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在语言训练的后期,要培养聋儿在闹市中听语能力(即涉交指数),可给聋儿进行来自嘈杂环境中的语言辨别训练,提高聋儿的语言接受率、语言辨别率、和语言的可懂度。
(二)、语言的康复
聋儿康复语言的前提是:能灵活的运用口舌,做出各种口型舌位,要有随意性良好的发音器官和共鸣腔共鸣,有充沛的肺活量。
笔者把这些因素有关的训练,称为语言康复的辅助训练。
1、辅助训练:
(1)口操、舌操:目的是锻炼舌唇和口部周围肌肉的随意性、灵活性,舌操可以做上挑、下伸、外展、环口、卷舌打响等。
口操可以双侧鼓腮or左右交替鼓腮。
(2)训练声带和共鸣腔:聋儿发音器结构是相对正常的,而长期废用致使功能协调性、随意性不正常。
由于废用,声带薄弱,故常发尖音,易嘶哑or失音。
让聋儿连续地、用不同强度发a、o、等元音,提高声带的活动性和随意性。
为使聋哑儿发出语言更加逼真悦耳,可教聋儿自如的使用类似录音机上音箱作用的共鸣腔,让聋儿把手放在嘴上,一合一离打喔喔or运用口腔鄂部肌肉调节共鸣作用。
2、教说话:教说话要把学习的词分门别类,分类施教。
第一类,易学词,要先教。
康复的患者多是感觉-神经性聋。
高频听力损失严重,而低频词易听到,偶们称低频词为易学词要先教,含有z、ch、s、j、g、x高频音素的词难学,要后教,十分严重的聋儿大部分也会喊"爸爸",因为"爸爸"是典型的低频词,易于提高音量。
第二类,相同音的词,要集中教,数学"8"和"爸爸"的音是相同的,学会"8"后,要赶紧学说"爸爸",这样学起来比较容易。
第三类,流利上口的词,要联系起来教,聋哑儿学语,最大的困难是易忘,因此要尽量把各种有必然联系,又易上口的词,连在一起,成串学习,使聋哑儿形成完整的概念,能举一反三,易记易说。
如大小多少、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拿小米喂小鸡等。
第四类急用词,要逼着学。
如喝水、喝喝、水等,只要说清意思即可。
第五类玩耍词(动词),要在游艺中学,;聋儿具有童性,喜欢活动,加之聋哑儿抽
象思维能力、想像力极差,一些动词,在游艺中、在实干中易学。
如跑、跳就要聋儿在跑跳中学会。
第六类,鼻音词,要摸着鼻子学,含有"m"和"n"因素的词称鼻音词,聋儿不易掌握发音要领,很难体会,在发音时让聋儿触摸语训员的鼻部感到振动,就容易模仿。
第七类,爆破音,含"p","t"的词,发音时可取一张纸条放在示范者的口上,发音时,纸片被吹动了,这样聋儿很快能学会这种发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