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6.59 M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平时作业1【单选题】以下对运输描述错误的是?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不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应”。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2【单选题】舍近求远是一种不合理的运输方式,我们一般称之为______。
对流运输迂回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3【单选题】“相向运输”又称之为______。
对流运输迂回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4【单选题】一般认为,公路的经济里程一般为______。
200km以内200km至500km 500km至1500km 1500km以上5【单选题】按我国交通运输部规定,公路运输运距在______以内为长途运输。
50km以内50km至200km 200km以上6【单选题】以下哪种商品不属于普通商品的运输范畴?电脑服饰液化气玩具7【单选题】法国进口的生蚝一般采用哪种运输方式?冷链运输危险品运输大件运输8【单选题】凡一次托运不足______的货物称之为零担运输。
1吨2吨3吨9【单选题】______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车。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10【单选题】______也称为小件货物运输,是指当单个货主的货物数量较少,不足以形成整车运输是,承运人将众多的小批量集中起来,统一进行运输的组织形式。
整车运输零担运输混装运输集装运输11【单选题】上海至秦皇岛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水路运输?湖泊运输江河运输沿海运输远洋运输12【单选题】法国马赛港至美国纽约港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水路运输?湖泊运输江河运输沿海运输远洋运输13【单选题】矿石一般使用以下哪种类型的船舶运输?干散货船件杂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14【单选题】滚装船的主要装卸方式是哪种?叉上叉下吊上吊下滚上滚下搬上搬下15【单选题】液态化工原料一般适用于以下哪种类型的集装箱?保温集装箱通用干货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干散货集装箱16【单选题】出口至美国的小家电一般适用于以下哪种类型的集装箱?保温集装箱通用干货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干散货集装箱17【单选题】以下哪种换算是正确的?40FT=1TEU 20FT=2TEU 40FT=2TEU 48FT=2.5TEU18【单选题】各类管材适用于以下哪种类型的货物集装?托盘集装箱集装袋集装货捆19【单选题】横宽2500mm的商品适用于以下哪种类型的集装箱?保温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罐式集装箱20【单选题】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称为______。
第一篇物流总论第一章物流概述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第一章物流概述本章关键词:物流、商流、物品、物流学、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理念。
复习思考题:1。
举例说明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P2-32.如何理解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P43.如何理解物流的概念与内涵?P6-104。
请简要说明物流活动的构成。
P11—125.什么是物流的生产性和社会性?P136.请简要说明“物流学"的课程定位。
P157。
结合实际说明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P15-168。
“黑暗大陆”和“第三利润源”的内涵是什么?P17-189。
为什么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1810。
物流系统与物流一体化理念的区别在哪里?P19—21第一节商流与物流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流通的内容1.商流;2.物流;3.信息流和资金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1。
商流与物流的统一;2。
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1。
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分离;”信汇“、”电汇“;”托收承付“;”三角结算“2。
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预购;赊销;分项付款3。
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4.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第二节物流的概念一、物流概念的起源;1915年阿奇·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74年鲍尔索克斯《后勤管理》等二、“物流”称谓的由来;1956年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PD”物的流通”,,于70年代末直接引入二战期间,美军建立了“运筹学”丰富了“后勤学”,于80年代初引入三、物流的定义;1。
历史上的物流定义:日本通商省物流调查会;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日本专家汤浅和夫;1976美国物流管理委员1/ 10会;美国察尔斯·塔夫;1985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1985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1994欧洲物流协会;1998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对物流的通俗解释:“物流”泛指手持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
第⼆章现代物流的概念与结构第⼆章现代物流的概念与结构第⼀节、“物流”的概念⼀、物流的起源:经济动因。
⼀种观点认为,物流概念是因为经济原因⽽产⽣的,即起源于⼈们对协调经济活动中物流及其相关活动的追求。
阿奇·萧(Arch Shaw )在1915年《市场流通中的若⼲问题》⼀书中研究了市场流通中存在的⼀些问题,明确地将企业的流通活动分为“创造需求活动”与“物流活动”。
并且指出“创造需求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平衡性”、“相互依赖性”和“协调性”。
“平衡性”、“相互依赖性”和“协调性”正是当今物流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本早稻⽥⼤学教授西泽修教授在他的著作*《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中谈到,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变化。
*⽇本1950年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持,很快实现了企业机械化、⾃动化⽣产。
当时⽇本正处于⼯业化⼤⽣产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放在了降低制造成本上,这便是⽇本⼆次世界⼤战后企业经营的第⼀利润源。
*然⽽,依靠⾃动化⽣产⼿段制造出来的⼤量产品,引起了市场泛滥,产⽣了对⼤量销售的需求。
于是,1955年从美国引进了市场营销技术,⽇本迎来了市场营销时代。
这⼀时期,企业顺应⽇本政府经济⾼速增长政策,把增加销售额作为企业的经营重点。
这便是⽇本⼆次世界⼤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个利润源。
* 1965年起,⽇本政府开始重视物流,1970年开始,产业界⼤举向物流进军,⽇本⼜进⼊了物流发展时代。
这⼀时期,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有限,增加销售额也已经⾛到尽头,渴望寻求新的利润源,物流成本的降低使“第三利润源”的提法恰实符合当时企业经营的需要,因⽽“第三利润源”说⼀提出,就备受关注,⼴为流传。
*这三个利润源注重于⽣产⼒的不同要素:第⼀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产⼒中的劳动对象,第⼆个利润的挖掘对象是⽣产⼒中的劳动者,第三个利润源则主要挖掘⽣产⼒要素中劳动⼯具的潜⼒,与此同时⼜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因⽽更具全⾯性。
第二章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及其合理化学习目标1.了解装卸作业的类别、方法,流通加工的意义;2.熟悉基本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功能、不合理运输形式;3.仓库的主要作业;流通加工形式。
4.掌握物流诸功能的合理化的要求、标志、措施。
本章重点物流诸功能的合理化要求、标志和措施。
本章难点运输合理化原则和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要求。
物流活动的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运输、储存、包装、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等。
这些基本要素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相互平衡,形成密切相关的一个系统,能合理、有效地实现连锁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第一节运输及其合理化通过运输可以使货物在物流据点之间流动,从而产生场所功效,解决货物空间间隔的问题。
运输具有扩大市场、稳定价格、促进社会分工、扩大流通范围等社会经济功能。
因此,运输对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就是靠运输事业的发展来实现的。
运输一般分为输送和配送。
关于它们的区分,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一般认为,所有物品的移动都是运输,输送是指利用交通工具一次向单一目的地长距离地运送大量货物的移动;而配送是指利用交通工具一次向多个目的地短距离地运送少量货物的移动。
在连锁物流活动要素里介绍的运输是指前面一种输送的概念。
一、运输的功能与原理运输是连锁物流的关键功能之一。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正在运送商品或停放在配送中心的运输工具,这为我们了解运输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我们仍然需要必要的运输知识来深刻理解运输在连锁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一)运输功能1.运送功能运输在连锁物流活动中提供两大功能:商品转移和商品储存。
商品在价值链中不断从一级转移到下一级,这一切都离不开运输。
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商品在价值链中不断移动。
由于运输要利用包括时间、资金、环境在内的各种资源,所以,只有当运输确实能提高商品价值时,这样的移动才是有价值的,重要的。
运输之所以涉及到利用时间资源,是因为商品在运输过程中是难以存取的。
物流管理总结课§第一部分物流概述物流、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运输、仓储等§第三部分专题第三方物流第一部分物流概述一、物流1、物流概念2、物流的发展3、物流观念学说4、物流的分类5、物流的作用第一部分物流概述二、物流管理1、概念2、物流管理特征3、物流管理内容4、物流管理的目标5、物流管理的发展6、物流服务(影响因素、内容)7、供应链物流管理(内容、面临的问题)8、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区别第一部分物流概述三、物流系统1、系统概念、特征2、系统工程概念、基本思想3、企业物流系统(模式、要素、目标、制约关系)4、生产物流、购销物流、逆向物流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一、运输1、概念、功能、原理2、运输方式3、运输的作用4、运输合理化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二、仓储1、概念2、储存的原因、作用3、储存的分类4、仓库的概念、功能、分类5、仓库规划与设计(仓库系统宏观布局设计)6、仓储管理的作业流程7、仓储管理合理化的措施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三、库存1、库存控制的对象——周转库存2、库存的二重性3、ABC分类法4、会判断常见的库存曲线5、库存成本构成补货费和缺货费不会同时发生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四、配送1、概念2、作用3、一般流程4、两大配送模式5、配送类型(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6、配送合理化(不合理表现形式、合理配送标志及措施)7、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五、流通加工1、概念2、内容3、与生产加工的区别4、作用5、合理化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六、装卸搬运1、概念2、特点3、方式4、合理化(原则、方法、活性指数)5、装卸搬运机械类型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七、包装1、概念、功能2、包装种类3、器材和材料4、包装技术5、包装标志6、包装合理化(影响因素、合理化手段)7、集合包装第二部分物流功能要素八、物流信息1、概念、特点2、物流信息技术条形码、EDI、POS、EOS、GPS、GIS3、物流信息系统4、物流信息化第三部分物流专题第三方物流1、概念2、特征3、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好处4、兴起原因5、形成方式6、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优势7、不同行业应用第三方物流的焦点一、物流的内涵关于物流的简单理解(1)狭义的物与流物: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移动的物质资料。
第二章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教案【学习目的】熟练掌握物流功能要素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运输、保管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基本功能要素的概念、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等;了解各个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知道各个功能要素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在具体物流实践中如何把握等。
第一节现代物流业的中心要素现代物流业的中心要素包括:运输(短距离的运输称为“配送”)与保管。
一、运输含义(一)运输运输指利用运输工具对货物实行空间位移。
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在较大范围的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点的活动。
运输是物流主要功能要素之一,物流过程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运输实现的。
(二)运输方式及优缺点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指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
它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在干线运输中起主要运力作用。
其优点是运送速度快、载运量大、不大受自然条件影响;缺点是建设投入大、只能在固定线路上行驶、灵活性差、需要其他运输方式配合与衔接。
长距离运输分摊到单位运输成本的费用较低,短距离运输成本就很高了。
2.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指使用船舶在内河或海洋运送货物。
它与铁路运输共同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主要运力的作用。
其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缺点是受自然条件,如水域、港口、水位、气候等影响较大,以至有时要中断运输,还有就是运输速度慢,同样需要其他运输方式配合与衔接。
3.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指使用机动车辆在公路上运送货物。
它主要承担短距离、小批量货运,成为铁路、水路运输方式不可缺少的接驳工具;还承担铁路、水路运输难以实行地区的长距离、大批量货运。
其优点是灵活性强、建设投入低、便于因地制宜,实现“门到门”运送,因此近年来,在有铁路、水运的地区较长距离大批量运输也较多采用公路运输;其缺点是单位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指使用飞机等航空器运送货物。
它主要承担价值高或赶时间的货运。
其优点是速度快,而缺点是单位运输成本太高,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