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借贷发展及规范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论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保护及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借贷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民间借贷市场存在着诸多乱象,民间借贷双方在合同纠纷、违约问题等方面往往无法有效维权。
对于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保护及完善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法律保护层面出发,就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我们需要对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进行了解。
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信贷机构的限制,许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普通民众在资金周转方面都会选择进行民间借贷。
个人之间、企业之间的民间借贷也十分常见。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律保护,民间借贷市场上存在着利率过高、违约现象频发、合同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给借款人和贷款人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立法上进行规范。
应当加大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法律保护力度,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合同中的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以及在违约纠纷发生时的争议解决方式。
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对民间借贷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防止利率过高、暴力催收等行为的发生。
还应当加强对民间借贷领域的法律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除了在立法上进行规范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司法手段来维护民间借贷的合法权益。
应当建立健全专门的民间借贷纠纷解决机制,为借款人和贷款人解决纠纷提供便利和保障,避免因法律程序复杂而形成诉讼难的现象。
应当加强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力度,提高案件的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相关纠纷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在民间借贷法律保护及完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持续改进。
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出台更为具体严格的法律条款,确保民间借贷合同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应当加大对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违规的民间借贷行为,为借款人和贷款人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安全的借贷环境。
浅谈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专业:金融学摘要民间金融在国外称其为非正规金融,它包括: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地下钱庄、和会等,民间借贷是民间金融主要的一种形式体现。
在国家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情况之下,民间借贷也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
随着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正规金融机构的很多弊端也慢慢地显现出来。
本文首先针对浙闽粤三地的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了解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从民间借贷的优缺点对民间借贷提出建议及对策。
中小企业是一个比较动态的概念,不同的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界定尺度,并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加以更新。
总体上看,世界各国的划分尺度主要有雇员人数尺度、投资尺度、年产值尺度等。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中小企业的界定也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过程,主要是根据不同行业按照销售额、资产总额、职工总数等复合指标进行划分。
从所有制上来说,中小企业的外延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
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和国营中小企业相比较来说,国营中小企业会比较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而民营中小企业相对比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问题寻求不到正规金融金钩的支助,这样不仅会对企业的日常工作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抑制了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通过内部集资或者民间借贷来融入资金,中小企业的融资使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施展了重要作用。
居民个人作为微观经济流动的主体,其经济行为日益活跃。
居民个人经济行为可以定义为居民个人为了知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并达到一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流动过程。
居民个人经济行为的活跃必定会带来相应对融入资金的需求,融入的资金或者是被用于突发事件,或者是被用于再出产,又或者是用于子女上学。
因此,居民个人也是民间借贷市场的重要需求方。
民营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个人经济行为的活跃使市场对民间借贷的需求迅速进步,一些资金充足的个人或组织便进入到民间借贷市场,充当了民间借贷资金的供应主体。
农村民间借贷分析论文一、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特点近年来,农村民间借贷呈快速发展之势,且较之以往出现了新变化。
农村民间借贷不再局限于本乡本土的亲朋好友,只要可靠,即可发生借贷关系。
借款用途多由过去的婚丧嫁娶、购买生产资料,发展到现在的弥补经营资金不足,受贷主体逐步向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种养殖专业户集中。
借贷期限有长有短,利率主要参考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水平,根据农业生产周期、资金供求状况等来确定的。
与银行贷款相比,民间借贷具有“不交税、成本低、手续简、包袱轻”等先天优势。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地域差异性。
民间借贷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诚信程度影响较大,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经济发展较慢的乡村,民间借贷金额小、利率高。
经济发展较快且诚信程度较高的乡村,则金额大、利率低。
二是期限趋长性。
随着借贷用途的变化,民间借贷的期限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两三个月的临时借用,发展到现在的一、两年,长者三、五年的项目投资。
三是金额趋大性。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借贷项目的变化,民间借贷金额也成倍扩大,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五万、十万元。
如某县一农药经销商,在行情好、销路广、银行贷款却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30多万元,其中单笔最大金额达5万元。
四是利率走低性。
现行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要真实,借贷行为要合法,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贷款的4倍。
据对许昌农村调查,民间借贷利率并没有人们传言的那么高,一年期借贷利率由1999年前的4分之高,一路走低,直至目前的1分左右。
个别乡村只有5厘,低于农村信用社同期贷款利率。
二、农村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根据借贷双方当事人积极程度,民间借贷可以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种。
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借贷属于被动型,一般为生活所困,贷款无门;主动型民间借贷一般出于投资目的,获取较高利息收入。
在当今农村,由于多种因素,被动型民间借贷仍有一定市场,但主动型民间借贷更呈高速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一)农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
目录一、民间借贷的法律界定.......................................................................... 1(一)民间借贷的概念与主体 .................................................................................. 1(二)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 2二、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解读 ................................................................. 4(一)民间借贷的本质............................................................................................... 4(二)民间借贷与高利贷......................................................................................... 4(三)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 5三、民间借贷制度的法律实践与缺陷..................................................... 6(一)民间借贷的历史发展....................................................................................... 6(二)民间借贷的现状............................................................................................... 7(三)民间借贷实践中的缺陷 .................................................................................. 9四、我国民间借贷制度的完善建议.................................................... 11(一)制定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 11(二)完善民间借贷利率制度 ............................................................................. 12(三)明确民间借贷监管主体 ............................................................................. 13(四)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13论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私有制经济也发展飞速,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却十分滞后,滞后的金融体制严重限制了我国私有经济的发展,于是丰富充足的民间资本成为了私有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一、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况 (2)(一)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3)(二)民间借贷的主要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民间借贷的制度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3)(一)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需求 (4)(二)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5)三、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5)(一)没有手续……………………………………………………………………………… ..5(二)制作手续的工具不符合要求 (6)(三)手续内容书写有问题 (6)(四)对债务偿还问题 (6)(五)利息问题 (6)(六)担保问题 (7)(七)危害性 (7)四、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8)五、民间借贷案件激增的原因分析 (9)六、民间借贷的利息问题 (10)参考文献 (11)浅谈民间借贷市场统计0904100133杨子琴摘要:我国的民间金融由来已久,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逐渐的发展壮大。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农村比较普遍,规模较大,且形式多样。
因此,民间借贷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民间借贷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又大大的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
所以对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与引导以及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针对农村金融需求构成分析当前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促进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利率管制;金融监管;制度优势;非正规金融引言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的民间融资活动,对激活民间资金、促进民间经济发展、改善民间生产生活难题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发展姓名:黄绍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硕士指导教师:管斌2010-05-1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民间借贷是个复杂而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它在人们明知其弊,而又不能否认其价值的矛盾状况下存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日趋活跃。
一方面,民间借贷形式灵活、手续简便,比较符合人们的交易习惯和社会心理,缓解了“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另一方面,民间借贷本身管理极不规范,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等问题,对金融稳定及宏观调控的实施带来了负面的社会影响。
因此,对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间借贷形式各样、地区各异,文章运用历史分析、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的法律途径。
文章对民间借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介绍了我国民间借贷的历史沿革,认为民间借贷大体依循惯例,有其延续性,并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金融抑制理论解释了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然后,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民间借贷合法与非法的界定、利率市场化与官方化的抉择、监管者职权与职责的对应是民间借贷的三大法律困境,并予以厘清和分析。
最后,针对存在的法律困境,认为应该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使民间借贷有法可依,并建议修改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的法律法规,适用和遵循民间借贷的民间法,以规范和促进民间借贷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放贷人条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Informal finance is a very complex and disputable problem. Although it has many drawbacks we can not deny its value and its existence. Informal finan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active with the boost in Chinas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the form of the informal finance is flexible and procedure is simp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formal finance meets the routine of trade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formal finance relieves difficulty for the fin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improves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t solves the deficiency of the formal finance. But the informal finance has many defects, such as irregularity of management, lack of risk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 informal finance brings forward negative effect on the finance and macro-control efforts. So it has materialistic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standard improvement.The informal finance has different form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legal 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informal finance by the use of historic analysis,case analysi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normative analysis.The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informal finance.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the informal finance of our country and considers that the informal finance has its consistency. The dissertation explains the reasons of exsis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l finance by use of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transaction costs theory, financial repression theory.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reality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legal plight of the informal finance. The plight is the definition of legality and illegality of the informal finance, the choice between marketization and officiality of the interest rat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ower and obligation. Finally, the dissertation thinks that the authority should make and revise the concern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pply and abide by the custom law for the informal finance in order to regulate and improve its development.Key Words: Informal Finance, Illegal Financing, Maketiza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Financial Regulation, Regulation for the Informal Finance.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键入文字]
浅析当前民间借贷的发展和规范问题
当前民间借贷的发展和规范问题,民间借贷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规范问题急待解决。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长期以来活跃于基层金融市场,对居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资金短缺进行了有利调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迅速膨胀,并呈现出新动向。
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纠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一、民间借贷的新动向及原因分析
一是借贷主体多元化。
从调查情况来看,民间借贷的主体情况十分复杂,不仅包括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而且涉及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部分私营企业由于资金需求大、获取银行贷款支持难,只好选择民间借贷这一融资方式.并且日益发展成为民间借贷市场的主角。
二是借贷手续趋向书面化。
过去民间借贷一般以口头约定为主,现在大多数要签订书面协议,协议条款包括担保、保证、借款额、归还期、违约金等。
有的协议借贷金额条款将本金与利息合二为一,使人难辨利率高低。
三是借贷手续规范化。
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而在借贷行为上更为谨慎,借贷手续更为规范。
大多数借贷行为有正式的字据凭证,有的还要求有中间人作为担保.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借贷双方担保的经济人。
四是发展势头呈现职业化。
一些个体工商户进入食利阶层。
由从事生产经营转为仅从事资金借贷,逐步形成私人钱庄,使风险更集中。
五是借贷利
1。
民间借贷融资的现状与规范发展思考【摘要】民间借贷融资在当前经济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许多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融资渠道。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民间借贷融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不透明、利率过高等。
规范发展民间借贷融资变得尤为重要。
加强监管与风险控制可以有效避免金融风险,促进民间借贷融资可持续发展。
未来,民间借贷融资行业将继续向着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
为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应提倡透明度、加强监管力度,并鼓励金融科技的应用,从而实现民间借贷融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间借贷融资、现状、问题、规范发展、监管、风险控制、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趋势、建议、促进、规范发展行业、推动、民间借贷、融资、发展思考1. 引言1.1 民间借贷融资的重要性民间借贷融资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民间借贷融资为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了融资渠道。
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对这些群体的信用评估要求高、贷款利率高等问题,他们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
而民间借贷融资灵活、快捷,更有利于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
民间借贷融资可以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不足。
在我国许多地区,传统金融机构设施不足,许多小额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而民间借贷融资由于可以灵活地根据需求设置融资金额和期限,更适应这些地区的金融需求。
民间借贷融资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些地方因为资源匮乏或者产业落后,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民间借贷融资的出现,为这些地区提供了投资和发展的动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民间借贷融资在当前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弥补金融不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民间借贷融资的定义民间借贷融资是指个人或非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借贷活动,不受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通常以私下协议和合同方式进行。
这种形式的融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间借贷融资的特点是快速灵活、门槛低、利率较高,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和法律监管不足的问题。
民间借贷的刑法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民间借贷的刑法研究论文摘要:民间借贷在我国由来已久,如今更是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热门话题。
民间借贷虽然是来自于民间的自发形成的融资方式,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之处,为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
但在实际上,民间借贷在我国并没有合法的地位,处于犯罪和无罪的中间地带。
所以说,如何正确引导民间借贷,避免其走上犯罪道路,进一步扩大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当前我国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民间借贷与刑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为以后我国制定民间借贷法律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刑法;融资我国对民间借贷的管制一向严格,导致人们在提起民间借贷的时候,都会说成是非法的洗钱活动,甚至是联想成为刑法中规定的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民间借贷由于融资便捷、参与人数比较多等优点,很容易会成为不法分子用来违法犯罪的工具,但是从实际来说,民间借贷和洗钱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的,更不能把民间借贷说成是非法活动,造成人们对民间借贷的错误看法,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金融体系造成的,从而导致人们对民间借贷的看法十分混乱。
本文通过研究民间借贷与刑罚的相关问题,为刑法中对民间借贷的判定提出改善建议。
一、民间借贷的特征(一)参与主体众多,资金来源广泛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广泛,基本上拥有闲散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提供民间借贷服务,如个人、企业、个体户等。
资金的来源也各不相同,不仅包括居民的私人储蓄、企业的资金积累,还包括那些来历不明的资金和银行借贷的资金等。
在所有的资金来源之中,更多的是巨门和企业的私有财产。
此外,还能体现出出借方在金融市场找到不到合适的投资产品,所以就会将大量资金投入民间借贷志宏,进行资金调剂。
(二)隐蔽性和地域性隐蔽性主要指的是民间借贷在当前还不属于合法的融资手段,因此并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只能私下进行,并且不受金融当局的监管,所以具有隐蔽性特点。
浅谈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措施摘要:长期以来,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如同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民间借贷确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但另一方面,民间借贷游离于官方金融体制之外,加上民间借贷具有自发性缺陷,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危害社会安定,具有较大风险。
“民间借贷危机”凸显了我国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首先对民间借贷进行概述,描述当前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探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规范我国民间借贷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规范化;金融体制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folk lending as a supplement to the formal financ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s economy a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the folk lending is abou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 in promoting.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lk lending in the official financial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folk lending with spontaneous flaws, in case of capital chain rupture, tend to cause a chain reaction, endangering social stability, has higher risk.“Private lending crisis” highlights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first overview of private lending,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folk lending, analyze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the suggestion for how to regulate the informal lending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Key words: private lending; Standardization; The financial system引言: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解决民营经济资金匮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高利率侵蚀企业利润、资金链断裂引起民间资金市场动荡等。
浅谈民间借贷发展及规范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息民间借贷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产生了较复杂的契约关系。
当前的有息民间借贷,利率普遍较高,实际上已经成为高利贷,加之缺乏管理,纠纷不断。
当借贷方无法偿还借款时,出借方往往雇一些社会上的无业青年使用“武力”解决。
民间借贷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规范问题急待解决。
关键词:民间借贷监测工作高利贷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长期以来活跃于基层金融市场,对居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资金短缺进行了有利调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迅速膨胀,并呈现出新动向。
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纠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一、民间借贷的新动向及原因分析
一是借贷主体多元化。
从调查情况来看,民间借贷的主体情况十分复杂,不仅包括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而且涉及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部分私营企业由于资金需求大、获取银行贷款支持难,只好选择民间借贷这一融资方式.并且日益发展成为民间借贷市场的主角。
二是借贷手续趋向书面化。
过去民间借贷一般以口头约定为主,现在大多数要签订书面协议,协议条款包括担保、保证、借款额、归还期、违约金等。
有的协议借贷金额条款将本金与利息合二为一,使人难辨利率高低。
三是借贷手续规范化。
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而在借贷行为上更为谨慎,借贷手续更为规范。
大多数借贷行为有正式的字据凭证,有的还要求有中间人作为担保.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借贷双方担保的经济人。
四是发展势头呈现职业化。
一些个体工商户进入食利阶层。
由从事生产经营转为仅从事资金借贷,逐步形成“私人钱庄”,使风险更集中。
五是借贷利率居高不下。
年息一般在15%至30%之间,比同期银行利率高出2至4倍,极大地扰乱了金融秩序。
当前民间借贷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的上述新动向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是民间借贷手续简便、快捷。
据调查,借贷双方一般为本乡或邻乡甚至是本村人。
贷方对借方情况相对熟悉。
借方如需要资金,通过中介人担保向贷方说明资金用途、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及利息,即可签订借款协议(合同),得到所需要的资金。
相对
于银行贷款,这一借贷形式比较灵活,符合农户季节性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急的特点。
二是部分农民理财意识发生转化。
在当前存款利率较低,其他投资渠道较窄等情况下,部分农户把闲置的资金转向民间借贷以获得高收益。
并且,随着人们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民间借贷行为更趋理智化、规范化,从出借到归还.都采用书面协议这一合规方式进行。
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出借方的收益能够得到法律保护。
三是农村个体营业户资金需求增大。
据调查,某地区部分边远乡镇一般的种养殖、运输专业户,经营成本在2万元左右,其周转资金约为5000元。
而农村金融部门对这些专业户的贷款额度较小。
一般在5000元以下,且期限较短,不能满足农户生产经营所需。
因而多数农村专业户只好进行民间借贷。
四是银行贷款复杂,条件要求较高。
从某乡部分农户那里了解到,农民向信用社贷款,先要由信用社信贷员对其家庭收入、资信状况、资金用途等进行调查取证。
再找有偿还能力的中介人作担保,最后出具担保人、贷款人的身份证、印鉴,签订借款合同,方才能办理一笔贷款。
相对严格的贷款程序,使部分资金需求者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
五是金融机构集中收缩、信贷权限全面上收,造成金融融资功能萎缩,促使民间借贷日趋活跃。
二、民间借贷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民间借贷游离于国家宏观调控之外,借贷行为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小,随意性特征明显。
因此民间借贷存在着大量风险。
这些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风险。
县域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较差、财务体制不健全、信用等级低等问题。
同时,县域大部分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和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这就注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能相对低下,赢利能力差。
这也是正规金融信贷难以注入资金的主要原因。
因此,随着民间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张,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民间借贷的主体,从而资金的风险系数增高,经营性风险因素也呈上升趋势。
二是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导致了资金成本风险。
目前,县域民间融资的利率大多呈高升趋势,有的利率已远远超出了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借款方的实际承受能力,加重了资金借入方的成本支出,获取利润的空间被压缩或亏损;但对于资金的供给方来说,利率高,能够为其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然而过分追求资金的效益性,却忽视资金的安全性,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三是民间融资的程序简化导致了道德
性风险。
民间融资方式程序简单,且极不规范,决定了道德性风险的存在。
民间借贷之所以被推崇,主要是受资金需求方无可供抵押或担保的标的物所致。
同时,民间融资的供资方并没有一套类似于银行业机构的信贷管理办法,对资金的借人方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一旦借入方以此来诈骗钱财,将给资金供给方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是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导致了民间融资缺乏法律保障,存在制度性风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还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如果公民之间的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贷款方就无权收取利息。
而当借款人决定不归还借款时,出借人往往也不依靠法律手段去解决。
他们习惯于雇佣社会上的无业青年以暴力的方式逼迫借款人还钱。
这种行为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导致借款人死亡的情况。
三、民间借贷的规范建议
针对当前民间借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规范其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的建议:
第一,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根据我国有关经济法规的规定,人民银行对全国的金融业有监管的职责。
而对民间借贷进行有效的监管,则是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责所在。
当前对民间借贷监测存在的问题是,借钱者认为“借钱不光荣”,不愿意向外透露借贷信息,如城镇个体工商户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和信贷投入,而县域各国有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几乎没有发生,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后资金也非常紧张,因此只好转向民间借贷,但在实际选监测点进行监测时,监测到的户数极少。
再如: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日渐突出,在银行贷款无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也加入到民间融资的行列来,而且资金额比个人借贷更大。
但在深入企业调查时,明知企业有民间融资行为,企业却不予承认,所以也就无法统计。
同时,债权人也坚持“财不外露”的思想,不愿向外透露借贷信息,实际监测大多采用侧面打听的方式,加大了监测的难度。
对此,基层人民银行一方面应该耐心宣传国家政策,讲明监测与个人财产和借贷行为无关,并对个人资料严格保密。
另一方面让群众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民间借贷行为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政府部门应妥善处理好社会上的待业青年。
当借款人不能返还借款的时候,出借人会把目光盯向这些青年,以暴力的方式逼迫借款人还钱。
而在逼迫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因此,政府部门应尽力对这部分青年人做好就业安置工作。
第三,制定适应民问借贷行为发展的法律规范。
明确民间借贷出借金额、管理机构.规定只要是有利息收入的,必须到管理机构进行登记,纳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间接待也呈现生机。
如果规范得当,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会更加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规范不当,则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