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管理会计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215
《管理会计学》习题第一章总论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论述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成本特性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固定成本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B.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C.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D.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 B )。
A、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B、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C、随产量增加而增加D、随产量增加而减少3、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应( A )处理。
A、作为期间成本B、作为产品成本C、递延到下期D、按在产品与产成品分摊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分期营业净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变动生产成本水平出现了差异B、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C、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计入损益表的位置和补偿途径不同D、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5、当期初无存货,期末有存货时,全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 B )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A、小于B、大于C、等于D、或大或小6、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前、后期产量不变时,按全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C )。
A、增加B、减少C、不变D、或多或少或不变7、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 A )之间的差额。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总成本D、单位售价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CD )。
A、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C、生产成本D、非生产成本2、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ADE )。
A、固定成本B、直接成本C、间接成本D、变动成本E、混合成本3、常用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有(ABD )。
A、技术估算法B、合同检查法C、因果法D、历史成本分析法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损益确定上存在以下区别(BCD )。
A、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不同B、营业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不同C、所编制的损益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D、损益确定程序不同5、边际贡献可以以(ABD )表示。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第六章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短期经营决策就其具体内容可以分为: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三类。
按照决策者掌握的信息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第一节生产决策一、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1、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劳务?2、生产数量3、如何组织和安排二、生产决策最常用的方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最优生产批量法、线性规划法、成本计划评审法。
(一)差量分析法1、原理差量分析法: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确定哪个方案最优的方法。
也称为相关损益分析法。
2、分析程序差量成本: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异数。
差量收入: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异数。
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注意:差量成本即相关成本3、选优标准(1)差量损益>0,前者为优;(2)差量损益<0,后者为优。
4、适用范围案例一: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P212)1、分析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2、固定成本总额为无关成本案例二: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P214)适用条件:零部件需求量固定。
1、预期收入相同,仅分析差量成本2、在生产能力的相关范围内,自制方案不考虑固定成本(例1)3、自制方案要考虑超过生产能力的专属成本(例3)4、自制方案要注意是否存在机会成本(例2)案例三:半成品、联产品或副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P217)1、半成品或联产品继续加工前的成本为无关成本2、决策分析仅限于其加工后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追加的成本(例1、2)3、副产品是否作为废料处理的决策分析(二)贡献毛益分析法1、原理贡献毛益分析法,是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来确定最优方案。
2、适用条件: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水平相同。
3、分析程序(1)计算各方案的预计收入总额;(2)计算各方案的变动成本总额;(3)计算各方案的贡献毛益总额。
4、选优标准:贡献毛益总额大者为优5、适用范围案例一: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分析(P221例1)案例二:受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P223例)接受条件:对方出价略高于单位变动成本,并能补偿固定成本。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C6.D7.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计算分析题】1. 某人将100万元投资于一项事业,估计年报酬率为6%,在10年中此人并不提走任何现金,10年末该项投资的本利和为多少?100×(F/P,6%,10)=100×1.7908=179.08万元2. 某人打算在5年后送儿子出国留学,如果5年末需要一次性取出30万元学费,年利率为3%,复利计息情况下,他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30×(P/F,3%,5)=30×0.8626=25.878万元3. 某企业10年后需偿还到期债务1000万元,如年复利率为10%,则为偿还债务企业每年年末应建立多少等额的偿债基金?1000÷(F/A,10%,10)=1000÷15.9374=62.75万元4. 某人购入一套商品房,向银行按揭贷款50万元,准备20年内于每年年末等额偿还,银行贷款利率为5%,他每年应归还多少钱?50÷(P/A,5%,20)=50÷12.4622=4.01万元5.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现有两种付款方案可供选择:(1)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10万元,连续支付10年;(2)从第4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10年。
假设该公司的资金成本率为10%,该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方案一的现值:10×[(P/A,10%,9)+1]=10×(5.759+1)=67.59万元方案二的现值:15×(P/A,10%,10)×(P/F,10%,2)=10×6.1446×0.8264=50.78万元因为方案二现值小于方案一现值,所以应选择方案二。
6. 某公司拟于2011年购置一台大型冲床,需一次性投资200万元,购入后安装调试即可投入运营。
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8年,每年能为公司增加税前利润50万元。
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
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所得税税率25%。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英文名称:教学对象:学时学分:先修课程:执笔人:修订时间:1109306Management Accounting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共 54 学时(其中实验 8 学时) ,3 学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审校人:一、课程简介管理会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限选课,开设于第五学期。
它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相关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配合所构成的经济信息系统,共同服务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一些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教授法为主、讨论法为辅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的形式是闭卷考试。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 30%+实验成绩 10%+期末考试成绩 60%组成。
五、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课程教材:王郁茹、冉铖主编,《管理会计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2、主要参考书:[1] (美)威廉.罗奇主编,《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2]贺颖奇、陈佳俊主编,《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3]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主编,《管理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六、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课、课外作业。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了经济学、管理学、概率统计、成本会计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1)管理会计基础,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2)预测决策会计,主要包括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等;(3)规划控制会计,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4)责任会计。
2.设计思路:(1)开设依据:本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辅助决策的能力。
(2)内容选择依据:管理会计是本科、硕士都要学习的课程,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本科阶段主要讲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中级财务会计(I )、中级财务会计(II )、成本会计等;并行课程:财务管理。
本课程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两门课程联系密切,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
二、课程目标该课程是在学习了经济学、管理学、概率统计、成本会计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利用会计和其他有关信息来预测企业经营前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规划企业未来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有关知识,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