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9
1、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唐诗、宋词、元曲。
(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诗仙李白,诗圣(诗史) ,诗魔,诗佛,诗鬼,诗囚和,诗豪。
2、在括号里填上和成语有关的姓名: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古文解释: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自从()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时,他又从()着的手边过去。
6、古诗填空A观千剑而后识器,。
B ,春风送暖如屠苏。
C粉骨碎身全不怕。
D ,野渡无人舟自横。
1、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说的。
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4、()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 )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银圈,手捏一柄(),向一匹猹( )。
那猹却( ),反从他的( )逃走了。
5、“无锡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这句话是正确的。
()6、请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2分)A、()外公已去世五多了,可我()想念着他。
B、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C、他们刚才还在有说有笑的,想不到一会儿()吵起来。
7、 A九州生气恃风雷B 平民送客楚山孤C黄四娘家花满蹊D千磨万击还坚劲4、无颜见江东父老()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初出茅庐()5、含"手"的成语形容极为兴奋:形容情谊深如兄弟:形容医术高明: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形容重归于好: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形容十分喜爱: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1、"四书"指:《》、《》、《》和《》2、国画四君子: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汇总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汇总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1、判断题(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李检察长廉洁公正,见利思义,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2、选择题最喜欢画花鸟虫鱼、要为百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一代艺术大师()(A)张大千(B)齐白石(C)徐悲鸿(D)黄宾虹3、填空题描写传统节日的七言绝句《元日》,前两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后两句诗是、4、填空题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孝字的第五笔是(),第六笔是()。
5、选择题。
请把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宣纸(B)寒喧(C)渲泄6、选择题。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教育思想。
(A)存在主义(B)要素主义(C)实用主义(D)永恒主义7、判断题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
()8、选择题《为什么孩子要上学》一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
(A)叶圣陶(B)大江健三郎(C)高尔基(D)泰戈尔9、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出于唐代的两位古文作家是()(A)韩愈和刘禹锡(B)白居易和柳宗元(C)韩愈和柳宗元(D)刘禹锡和白居易10、连线题请将以下发明的它们的发明者连线:蒸汽机富兰克林火车诺贝尔炸药瓦特避雷针斯蒂芬森11、选择题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弦律(B)装帧(C)蜇伏12、简述题。
某老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板书: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话有意思吗?怎么一个时间就是一句话,连用三个时间写成了三句话?一生说:这样可以表现出作者焦急的心情。
一生说:作者可能不停地看时间,盼着父亲早点回来。
老师说:是啊,作者连用三个表现时间的句子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
同学们,你们也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自定时间,写一段话吗?试试看。
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扪心自问(mén xīn zì wèn)C.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D. 莘莘学子(shēn shēn xué z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B.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
C.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熬夜学习。
D.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
答案:D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登高》。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D.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A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三省六部”是唐代的中央官制。
C. 古代的“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农历来划分的。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________》。
答案:饮酒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是其三个部分的名称,其中“颂”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宗庙祭祀的诗歌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月亮4.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主题是________。
答案: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第一卷理论素养(20分)一、填空题。
(5分)1.XXX阶段要求认识约3000个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50万字以上。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12分)三维目标:语言技能、语文思维、情感态度四大理念:育人、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德育为先五大领域:听说读写、文学欣赏、文化体验、文化传承、实践应用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研究才能更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研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2分)第二卷学科素养(40分)三、基础题(24分)6.汉字写真。
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4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恭)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公)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工)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功)字。
7.别字门诊。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勉)叹为观止(只)暗然失色(惊)按部就班(步)惩前毖后(毙)谈笑风声(轻)丰功伟绩(迹)义不容辞(词)8.名句跑道。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常识手册。
(7分)1)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笔画的形态特色。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一、填空。
(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_______、海南省_________、广东省_________、安徽省_________、重庆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叶归根(lào liè guī gēn)B. 畸形病态(jī xíng bìng tài)C. 调皮捣蛋(tiáo pí dǎo dàn)D.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她的声音很甜美。
3. 下列词语中,与“无与伦比”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独一无二B. 无懈可击C. 无微不至D. 无影无踪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B. 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C. 这本书很有趣,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D.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字的一项是:A. 看见 - 看钱B. 学习 - 学习C. 里面 - 零里D. 收获 - 收货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答案吗?B. 这本书太有趣了,你一定要读一读。
C. 她的歌声真的很动听。
D. 这场雨下的真大。
7.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快乐无比C. 花好月圆D. 精神抖擞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既聪明又漂亮,还很有爱心。
B. 那座山又高又大,真是壮观。
C. 他的笑容很灿烂,让人感到温暖。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很有趣。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厚度相当于一厘米。
B.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那个苹果又大又红,真是美味。
D. 这条河流的水流湍急,如同脱缰的野马。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一项是:A. 拿 - ná, náB. 结 - jié, jiēC. 负 - fù, fùD. 开 - kāi, kāi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小学生守则》要求我们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师素质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诗人不是唐代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曹操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家》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长恨歌》B. 《春夜喜雨》C. 《无题》D. 《春晓》5. “水调歌头”是以下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夜喜雨》C. 《月下独酌》D. 《望月怀远》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安石B. 苏轼C. 陆游D. 杨万里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春日》D. 《春夜洛城闻笛》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望岳》C. 《登金陵凤凰台》D. 《登岳阳楼》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夜喜雨》C. 《月下独酌》D. 《望月怀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上生明月,________。
”(张九龄《望月怀远》)2. “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3. “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
”(李商隐《无题》)4. “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5.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6.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登鹳雀楼》)7. “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8. “________,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9. “________,夜泊牛渚怀古。
语文教学素养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千金重D. 一诺千金重答案:A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他不仅品德好,而且学习也好。
D. 他品德好,而且学习也好。
答案:A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形容哪种人?A. 有才华的人B. 有德行的人C. 有权力的人D. 有财富的人答案:B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6. 下列成语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A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离卦D. 坎卦答案:A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形容哪种情感?A. 爱情B. 友情C. 亲情D. 师生情答案:A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孟浩然答案:C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长得很高。
B. 他高得像一棵大树。
C. 他长得很矮。
D. 他矮得像一只蚂蚁。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12. “________”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
答案:关雎13. “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时习之14. “________”是《左传》中记载的春秋时期著名的战争。
答案:城濮之战15. “________”是《庄子》中描述的庄子与惠子的辩论。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样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de)诗歌总集是,它里面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de)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分“____”、“____”、颂”三大类.2.大学“____”和论语“____”一起合称为“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de)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de)格言警句.3.古代(de)“六艺”指礼、乐、射、御、____、____.4.屈原(de)代表作是____,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带有自传性质(de)最长(de)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de)浪漫主义杰作.5.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着名诗人____(de)作品.6.____和____是盛唐时期两位着名(de)诗人,人称“李杜”.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用来称赞诗人____(de).8.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杜甫被人称为“诗圣”,王维则被人称为“’.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de)使至塞上.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de)____ >.11.岑参是唐代____诗派(de)代表人物,与之齐名(de)是____ .12.爱国诗人文天祥(de)过零丁洋中(de)名句是____.13.被称为“唐宋八大家”(de)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和曾巩.14.司马迁(de)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de)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15.就词(de)主要风格而言,宋词大略划分为和两派.16.元末明初时期,罗贯中(de)长篇章回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de)开山之作.这部作品以宏大(de)结构、曲折(de)情节,展示了一幅反映三国时期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历史(de)生动画卷.同一时期,另一部长篇巨着是施耐庵(de)____.17.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de)“武圣”,这位英雄是一.18.曹雪芹(de)____,是我国古代最伟大(de)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19.蒲松龄写(de)是一部优秀(de)浪漫主义(de)文言短篇小说.这部作品通过对鬼、狐、仙、妖(de)描写,曲折地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唱爱情,情节变幻离奇.20.汤显祖是明代杰出(de)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等.21.周树人于1918年5月用笔名“鲁迅”发表小说____,这篇小说为新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22. 20世纪20年代提倡新格律诗(de)诗歌流派是.代表人物闻一多在诗(de)格律中提出了着名(de)“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3.请分别写出下列作家(de)代表作.朱自清: 老舍: 郁达夫:24.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de)长篇小说____ 中(de)主人公,他(de)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de)读者.25.葛朗台是法国作家笔下(de)人物,和我国吴敬梓笔下(de)严监生一样,是1个吝啬鬼(de)形象.26.列夫·托尔斯泰(de)主要作品有:____、____ 等.27.卡西莫多是维克多·雨果中(de)人物,他虽然长得丑陋,却有一颗高尚(de)心灵.28.爱(de)教育作者是意大利(de).29.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de)作品.30.巴金(de)激流三部曲指(de)是____、.31.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de)开始.3 2.____ 朝创设科举制,其后一直为历史沿用,于清末年被废除.3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de)“三杰”指(de)是一、_ ___和一.3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指(de)是------、——、和------.35.世界地球日是每年(de)月日.36.太阳系中(de)八大行星包括:一、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37.宋代科学家____撰写了梦溪笔谈.38.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被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de)导火索. 3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de)是省,简称.40.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41.地球上(de)潮汐主要是由于引力引起(de).42.第一次工业革命,以____(de)发明为标志.43.世界上第二大洋是____.44.现代生物技术(de)核心是,它又称DNA重组技术.45.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且说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名言(de)物理学家是____.46.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de)“go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ong( )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ong( ) 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ong(攻)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ong (功)字.47.请写出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48.有(de)词颠倒一下字(de)先后顺序,意思却大不一样,比如书写——写书,你还能说出三个这样(de)词吗 49.“应怜屐齿印苍苔”中(de)“应”读音为第声.50.“一小撮碧螺春茶”(de)“撮”(de)声母为______.二、选择题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四个部分,字母表共有( )个字母,它规定了字母(de)形体、名称及排列顺序.A.21 B.24 C.26 D.282.请把下列惯用语中字形完全正确(de)一个选出来( ).A.疾风知尽草B.敏于事而呐于言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下面一段话之中四个空白应填入(de)诗句分别是( ).在盛唐(de)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 )(de)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de)壮阔雪原,有( )(de)风雪酷寒,这里有( )(de)悲壮,有( )(de)惆怅无奈,有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E.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de)一项是( ).A.你欢迎,我不欢迎.B.你欢迎我不欢迎.C.你欢迎我不欢迎.D.你欢迎我,不欢迎.5.下列古诗表述(de)节令依次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A.中秋节重阳节清明B.春节中秋节清明C.元宵节重阳节清明D.元旦中秋节清明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de)一项是( ).A.倾情(qun)茁壮(zhuo)瞬息万变(shun)B.双眸(mu)凝望(ning)万籁俱寂(lcii)C.慰藉(jie)亲吻(wen)连缀绵延(zhui) D.肃穆(su)震颤(zhan)雷霆万钧(ting)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de)一项是( ).A.陨落奥恼心旷神怡盛气凌人B.赃物震撼德高望众因地制宜C.绵延驰骋芒刺在背顾名思意D.迂徙颠沛迫不及待无与伦比8.与下列作品有关(de)内容,搭配不正确(de)一项是(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B.水浒——杨志——施耐庵——元末明初C.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D.鲁滨逊漂流记——长篇小说-—雨果——英国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de)读音完全相同(de)一组是( ).A.侠义管辖惬意奇思遐想B.讪笑禅让擅长丧魂落魄c.污秽晦暗教诲讳疾忌医D.褪色兑现蜕变脱口而出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de)一项是( ).A_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B.广州市政府邀请专家为大广州(de)城市规划把脉,以确定未来城市建设(de)思路.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de)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D.姚明(de)球技要比对方队员略胜一筹,他往往能够抓住机会突破重围再次进球.11.文学常识(de)内容搭配有误(de)是( ).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策B.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C.骆驼样子一一老舍——“人民艺术家”D.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12.下列句子中(de)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e)一项是( ).A.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B.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de)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c.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D.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de)书籍来读.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de)人谈话.”13.下面对诗句(de)赏析不恰当(de)一项是( ).A.有(de)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de)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de)人)诗人以鲜明(de)对比,评价了世界上截然相反(de)两类人.一类人,虽生犹死;一类人,虽死犹生.这体现了作者爱憎分明(de)态度.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de)前两句运用“兴”(de)手法,写了秋天水边(de)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de)艺术境界.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词(de)开篇用笔新巧,以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为后面描写人物风情做了铺垫.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de)最大(de)特色就是通过具体(de)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de)情感.14.下面(de)句子(de)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de)意思(de)一项是(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15.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de)一项是( ).A.5个B.6个C.7个D.最少8个16.“鸿雁传书”(de)故事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史学家司马迁B.汉武帝刘彻C-常胜将军霍去病D.不辱使命(de)苏武1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de)一项是( ).A.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de)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B.“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人民(de)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C.自然杂志刊登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I号染色体(de)基因测序报告. 18.列括号中汉字部首正确(de)一组是( ).A.墙(土)部眉(目)部臧(戈)部欧(欠)部B.串(l)部疑(矢)部含(口)部魁(鬼)部C.句(勺)部头(、)部渠(氵)部肆(县)部D.怠(心)部磨(广)部旧(1)部也(乙)部19.为作家选择相应(de)文学作品:老舍( )巴金( )鲁迅( )茅盾( )A.子夜B.茶馆C.呐喊D.家20.下列诗句中(de)红并非表示“红色”(de)句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B.半匹红绡一丈绫C.风掣红旗冻不翻D.映日荷花别样红21.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用( )手法勾画出一副剪影垂钓图.A.比喻B.拟人C.借喻D.借代22.“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de)“三父子”指(de)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23.下列对作品、作家(de)表述,错误(de)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着名(de)剧作家.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着有鲁滨逊漂流记.D.老人和海(de)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24.两句话所表达(de)意思不相同(de)一组是(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de).(2)只有你去请,他才会来.C.(l)这样(de)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de)事,我何尝不愿意做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25.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de)一句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项不同(de)是( ).A_毫无差别B.鬼使神差c.差之毫厘D.差强人意27.“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乌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出自陶渊明(de)诗作读山海经,这里“孟夏”是指( ).A.农历四月B.农历五月c.农历六月D.农历七月28.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de)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下列人物和称号对应正确(de)还有( ).A.诗鬼——李贺B.诗豪——白居易c.诗魔——刘禹锡D.诗佛一王之涣29.下面关于中国文化常识(de)表述不正确(de)有( ).A.文房四宝:笔、墨、纸、砚.B.文人四友:琴、棋、书、画.c.花中四君子:松、竹、梅、兰.D.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30.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年义务教育制度.A.九B.十c.十一D.十二三、判断题1.“可”字(de)笔顺是:横、竖勾,竖、横折、横.( )2.汉语拼音pi'ro(皮袄)中(de)(’)叫隔音符号,如果没有它,就变成了piao(漂)了.( )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这里,“船”指(de)是船只.( ) 4.在“金壁辉煌、走头无路、香味四溢、秉烛夜游”这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 )5.“内乱、勒令、流落、邻里”这组词语(de)声母完全相同.( )6.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de)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 7.“人生有限,知识无穷”,这个句子使用(de)修辞手法是对偶.( ) 8.“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个句子使用了借代(de)修辞手法.( )9.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d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10.联合国(de)六种工作语言是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11.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最低等级水平分别为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12.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de)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13.现代汉语有十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语区和客家话区.( ) 14.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广告中如需使用汉语拼音时,应当正确、规范,并与规范汉字同时使用.( )15.汉字(de)规范书写行款为横写由左至右,竖写由右至左.( )16. 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de)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 )17.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就是不收学费.(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5年9月10日起开始施行.( )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e)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de)年龄是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2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 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de)伤害由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承担责任.( )21.新修订(de)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2006年9月1日. 22.环境对儿童发展(de)作用总是积极(de).( )2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2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de)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de)方法.( )25.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e)活动.(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论语.( )27.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de)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28.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de)是孔子.( )29.学生是教育(de)主人.( )30.教师主导作用(de)实质在于教书育人.( )四、论述题.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de)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de)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de)气氛洋溢在这个空间.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你会怎么做2.有一回,斯霞老师让小朋友写日记.有个小朋友这样写:“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里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de),我们请她坐小汽车.”斯霞老师改到这篇日记,不禁笑了,提起红笔正想把“法国阿姨是女(de)”这句划掉,转念一想: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de),这正是孩子(de)天真、幼稚之处.既然这样,就不必苛求他们.斯霞老师觉得,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de)”,留在文中没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个教学片段3.选编文言文(de)目(de)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de)语言特点,了解古人(de)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有位老师据此给学弈定下了这样(de)教学目标:(l)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de)道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de)意思.请你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段特点,评价一下她制定(de)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是否恰当你能设计哪些教学环节落实这些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改理念下(de)学生学习方式.4.-位教师教小镇(de)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de)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de)早晨(de)写法,以校园(de)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de)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de)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de)特点,明确各自(de)任务.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de)角度进行评述.5.于永正老师执教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读课文,一连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读好”老师热情(de)鼓励让学生有了信心,第七遍,学生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了这样一句名言:“只要全神贯注地读课文,一定能成功”让听课(de)老师都非常感动.从教学评价(de)角度,说说这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6.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de)话“花生(de)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de)辩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de)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de)神情甚是尴尬.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de)看法.7.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de)片段: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de)字(de)“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学生纷纷争抢“苹果”.(共10个字,没摘到字(de)同学又回到座位上)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要贴(de)位置过高)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生:贴在下边好生:贴在题目旁边.生: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师:请把自己摘(de)苹果上(de)字领大家读一读.(学生依次领读词语)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设计请发表你(de)观点.8.这是一堂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课始,老师出示春姑娘(de)神秘礼物袋,告诉孩子们,找到春天(de)小朋友,春姑娘都有神秘礼物送出.孩子说春天,凡是说得有特点,想得独特,态度自信,善于倾听,积极补充(de),都可获得一件春姑娘(de)礼物——聪明伶俐(de)小燕子、粉红(de)海棠花、一片树叶、一朵月季、一只蝴蝶、一只蜜蜂(都是用彩色纸剪(de)).试从语文教学评价(de)角度,对本案例作评析.9.-个学生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好学生.平时上课(de)时候,老师最喜欢点我发言,因为我书读得多,想象力丰富,敢于说与众不同(de)东西.可一考试,老师就看不上我了.她常常教训我,考试(de)时候不要自作聪明,要写自己有把握(de)答案.遇到什么“默写自己喜欢(de)成语啦、段落啦、古诗啦,选做一个作文题呀”之类可以自由选择(de)题目,就要写简单(de),自己有把握(de),才不会出错.有一次默写成语,我写(de)都是课外书上(de),但出现了错别字,结果老师把我批评了一通,说这又不是上课,逞什么能,冒什么险听到这些,我心里真委屈.”请你对案例中教师(de)教学行为予以分析.10.某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我们(de)画中设计了以下几组活动:活动一:教师在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刚刚举办过“二年级画展”(de)样子,让学生自由观赏,萌发办自己班级画展(de)愿望.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de)画,请小组里(de)伙伴对自己(de)画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活动三:教师出示自己(de)画,进行示范介绍,请学生针对介绍和绘画作品提建议,让学生仿照老师(de)样子向好朋友介绍自己(de)画,好朋友要仔细倾听,认真评价.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评委,带领大家评选“最受欢迎(de)画”,推荐参加班级画展,活动五:请获奖同学发表获奖感言,其余学生当小记者采访.请从教和学(de)角度进行评价上述设计.1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de)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de)投影.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l)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de)情境;(2)喜欢画画(de)同学画一幅赠别(de)画;(3)喜欢音乐(de)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de)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de)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12.着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学“灭”字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de)玻璃杯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火渐渐熄灭了.试用恰当(de)教学理论来解释、分析这一教例.13.于漪老师在教“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句话时,一学生问“万万等于多少”,结果引来哄笑.有学生说“万万就等于亿”.于老师随即追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用‘万万’而不用‘亿’”沉默了片刻,有学生认为,用“万万”听起来更响亮,而且“万万”好像比“亿”多.他(de)回答又引来一片哄笑.但于老师当即予以肯定:“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de)一个规律,字(de)重复可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大家都用钦佩(de)目光看着那两个学生.请就此教学片段谈谈你(de)认识.14.一位语文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了以下造句:想——我想听到花开(de)声音.活泼——河里(de)水很活泼.丢——上街时,我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了叉,理由是不符合人们(de)表达习惯.请你从教学评价(de)角度说说对此(de)看法.15.着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是这样教“蚯蚓”两个字(de):“蚯蚓是条虫,所以是虫字旁.它生活在土里,所以虫旁加个‘丘’;它没有脚,所以不能写成‘兵’字.蚯蚓(de)身体弯弯曲曲,像一张弓,有时候很直,像一条直线,所以‘蚓’字是虫字旁加个‘引’.”她教“攀”字时,是这样让学生记住(de):“山上有许多树木,攀字有两个t木,字;树上有许多枝枝丫桠,两个木字之间有两个‘×x’;用‘大手,一攀就上去了.”请从识字教学(de)角度谈谈对这则案例(de)看法.16.妈妈(de)爱教学片段: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刚才这首歌里唱(de)是什么生:有妈妈(de)孩子很幸福.师:(板书:妈妈)孩子们,你们能带着妈妈(de)爱来读一读这个词吗(学生纷纷带着亲切、深情、甜美(de)感情读.)师:有一位小朋友,他把妈妈(de)爱写成一首小诗,想一想读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想读.)师:咱们是第一次读课文,得注意点什么生: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生:遇到不明白(de)地方还可以做上记号,问老师和同学.师:那同学们用心去读读这首诗吧问题:这是开课时(de)一个教学片段,说说这样(de)设计好在哪里17.蒋军晶老师执教月光曲.开课先听写词语:传说、谱写、盲姑娘随着听写,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了传说、谱写、清幽在文本中(de)意思,然后请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个传说.生:这是一个传说,因为他谱写月光曲时借着清幽(de)月光.被盲姑娘对音乐(de)执着而感染,没有蜡烛,月光是清幽(de),这也是贝多芬当时(de)心情,所以他按动了琴键,让思绪跟着月光飞扬,创下了这首不朽(de)月曲——月光曲.师:说得真不错,他强调了月光曲形成(de)原因和当时(de)情境,谁愿意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生: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de)热爱所感动,于是按动了琴键,创作了这首月光曲.问题:蒋军晶老师上课伊始(de)听写词语与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两次要求学生说这个故事,在落实语文课程(de)什么目标。
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知識問答樣題及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它裡面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分“____”、“____”、頌”三大類。
2.《大學》“____”和《論語》“____”一起合稱為“四書”,是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
幾百年來,“四書”在我國廣泛流傳,其中許多語句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3.古代的“六藝”指禮、樂、射、禦、____、____。
4.屈原的代表作是____,它是我國古典文學中帶有自傳性質的最長的抒情詩,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義傑作。
5.《桃花源記》是東晉時期著名詩人____的作品。
6.____和____是盛唐時期兩位著名的詩人,人稱“李杜”。
7.“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杜甫用來稱讚詩人____的。
8.李白被人稱為“詩仙”,杜甫被人稱為“詩聖”,王維則被人稱為“’。
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自唐代詩人____的《使至塞上》。
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出自李白的《____ >。
11.岑參是唐代____詩派的代表人物,與之齊名的是____ 。
12.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名句是____。
13.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和曾鞏。
14.司馬遷的____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班固的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15.就詞的主要風格而言,宋詞大略劃分為和兩派。
16.元末明初時期,羅貫中的長篇章回小說是中國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
這部作品以宏大的結構、曲折的情節,展示了一幅反映三國時期封建統治集團之間軍事、政治、外交鬥爭歷史的生動畫卷。
同一時期,另一部長篇巨著是施耐庵的____。
17.在《三國演義》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刮骨療毒,被後人敬仰並尊為中國的“武聖”,這位英雄是一。
18.曹雪芹的____,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一、填空。
(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_______、海南省_________、广东省_________、安徽省_________、重庆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二、选择。
(20分)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A.25万B.40万C.100万D.145万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形容的苦吟诗人是【】A.孟郊B.韩愈C.贾岛D.李贺3.李清照,号____________。
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作家,宋代______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A. 青莲居士婉约B.青莲居士浪漫C.香山居士现实D. 易安居士婉约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法最早的倡导者是【】A.孔子B. 老子C. 毛泽东D. 孟子5.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A.素质教育B.创新教育C.八年制义务教育D.九年制义务教育6.在蒋介石不断围剿下,红军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被迫突围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秋天B.1934年10月C.1935年1月D.1935年10月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粗犷(ɡuǎnɡ)狙(zǔ)击鳞次栉(zhì)比战战兢兢(jīnɡ)B.欺侮(wǔ)租赁(lìn)刚愎(bì)自用恪(kè)尽职守C.泥泞(nìnɡ)湖泊(pō) 苦心孤诣(yì)惟妙惟肖(xi āo)D.浸渍(zì)提(tí)防引吭(hánɡ)高歌一叶扁(piān)舟8、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A.人类与自然B.发现的时代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B.成熟的苹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不熟的苹果吃起来索然寡味。
C.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10.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力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200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不畏艰险、百折不挠③以人为本、尊重科学④坚韧不拔、敢于胜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三、判断。
(10分)1. 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的唯一一个大陆是南极洲。
【】2. 此的笔顺是竖、横、竖、提、竖弯钩、撇。
【】3.京剧最早有十个行当,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
【】4.语文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终结性评价。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老子的名言。
】四、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黄继光哈尔威船长钱学森桑娜董存瑞诸葛亮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廉颇居里夫人[示例]获奖人:袁隆平(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获奖人:颁奖词:五、案例分析。
(30分)1.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的语文老师韩兴娥,从一年级起就引领学生走上海量阅读之路。
一本语文课本的学习,一年级需三个月,二年级需一个月,三年级起两周多就能完成除作文之外的所有教学任务。
省下来的课内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课外书。
低年级时,她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诵读了50多万字的儿童书籍;后来,学生一个月就能读50万字。
师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韩兴娥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试作评析。
(15分)2. 阅读《赤壁之战》课例片段,试作评述。
(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
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
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有一名学生提出刚才那位学生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
船帆能读成帆船吗?生:老师,他读错了,可课文中为什么兵士报告时说船帆,而曹操看到的变成了帆船呢?师:是呀,为什么前后不同了,想想看什么原因。
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1:我想船帆突出的是帆,而帆船突出的是船。
师:说得有道理,所以不能读错。
生2:由于兵士离船较远,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到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带有帆的船了,就成了帆船,说明离得近了。
师:说得真好!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学生齐读)生3:我想,当时曹操站在船头上只是一般地迎风眺望,没怎么留意,所以没看到什么。
而专门在那里担负警戒任务的兵士,细心地发现了隐隐约约的船帆,就赶快来报告。
曹操听到了报告后再看,已过了一些时间,就看到了一队帆船,这里用词不同,说明了东吴的船速度很快。
生4:船的速度快是因为东南风刮得很急。
师:同学们对这一处读错的地方作了精彩的分析,真棒!原来这处不能读错。
船帆与帆船虽然只是字序不同,但表现出的却是赤壁之战东吴军队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时——东南风很急。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课文,我想,明白了意思就再也不会读错了。
(学生再读,读得更精彩了。
)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
(共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三百现实主义五经2.《骆驼样子》《茶馆》京味小说3.赣、琼、粤、皖、渝、桂4.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5. 苏格拉底6.人类文化;工具性、人文性7.宋张择端8.①劝君更尽一杯酒②山色空蒙雨亦奇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选择。
(共20分,每小题2分)1. D2. C3.D4.A.5.D6.B 7.B 8.C 9.D 10.C三、判断。
(10分)1.√2.×3.√4.×5.×四、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根据以下要点酌情给分:颁奖词一般包括人物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和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两部分,要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意蕴丰富、评价中肯。
五、案例分析。
(30分)1. (共15分,每一要点3分)(1)韩兴娥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2)这种做法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师生轻松愉悦。
(3)学习韩老师不能盲目,应领会其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掌握指导、评价等操作策略。
(4)语文教学,读是硬道理。
大量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理解力,能够涵养人品、提升素养、塑造良好阅读习惯。
(5)课内海量阅读需要在课本教学时淡化理解,摈弃繁琐,突出重点,提供时间保证。
2. (共15分,每一要点5分)(1)执教者凭借教学智慧,紧紧抓住学生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有效生成。
(2)教师对教材解读细致,反映敏锐,看到了学生读错课文的教学价值,敏锐地发现学生读错的原因是尚未理解意思、没有体会到文章用词达意的精确以及点明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与东南风急之间的重要联系。
(3)教师作用发挥得当:发现问题后没有包办代替,而是相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最后适时评价、总结,画龙点睛,深化理解。
第一卷理论素养(20分)一、填空题。
(5分)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万字以上。
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3. 识字写字是的基础,是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12分)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2分)第二卷学科素养(40分)三、基础题(24分)6.汉字写真。
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 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4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