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1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3
九年级道法上册环境现状与危害
当前环境现状与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变化: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增多、冰川融化等现象不断加剧,导致洪涝、
干旱、风暴等灾害频发。
2. 空气污染:工业、交通、农业等活动排放的废气和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致使
呼吸系统疾病增加,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 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污染和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4. 土壤退化:过度耕作、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土地沙化等问题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
田面积减少,严重影响粮食生产能力。
5. 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破坏
了生态平衡,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环境问题在不断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
采取行动,积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九年级政治教案: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第二课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复备记录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必要性。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并使他们能自觉地付诸行动。
教材分析树立环保观念,自觉保护环境与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多媒体等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的环境压力表现在哪三方面?如何解决这三大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人口多——计划生育资源少——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环境污染严重——保护环境二、讲授新课。
、保护环境【提问】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问】我国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了控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我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那么怎样坚持这一国策呢?(学生看书后回答)【明确】见教材041“信息平台”【读书指导】教材041《自律是很难的吗》,并说一说人自律是否很难。
(学生看书后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后范读相关《我不认为我没素质》)【说一说】你平时关心过这些问题吗?(见教材042)2、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读一读】见教材042“阅读空间”【解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必然迅速增长,面对严峻的资源和能源形势,我们要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说一说】1、你周围有哪些浪费水、电的行为?2、你有什么节水、节电的小窍门吗?3、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存在着浪费资源和能源的现象?4、你能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好办法吗?【解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付诸行动。
【说一说】教材043“你能做到吗”?课后小结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处理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国策,节约资源,并把环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
【初中政治】初中政治知识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我国环境形式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部分地区有所改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体健康和产品出口;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自然资源指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
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主要特征。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空间环境等。
资源在枯竭表现为: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环境被破坏表现为:人类在耗费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环境。
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及严重后果:作用:①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最为宝贵的是: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资源库;②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原因:①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和环境污染。
②因为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就永不再生,而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
后果: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严重后果及措施: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后果: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典型环境灾难。
一、引言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国家,在资源国情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我国资源总量、资源分布、资源类型、资源利用和保护等方面对我国资源国情进行探讨。
二、我国资源总量1. 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自然资源。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矿产资源总量的12%。
此外,我国还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等。
2. 能源资源丰富,种类多样我国能源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能、太阳能等。
其中,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煤炭储量的13.4%。
石油、天然气储量也较为丰富,水力资源更是位居世界首位。
三、我国资源分布1. 地域分布不均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相对丰富,而西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
(2)南北资源分布不均。
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
(3)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在北方地区,如煤炭、石油等。
2. 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一些资源丰富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较低,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四、我国资源类型1. 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等。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锌、铅、锡、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2. 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大江大河。
3. 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森林覆盖率较低。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4. 草原资源我国草原资源丰富,但草原退化严重。
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
5. 海洋资源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等。
初三政治复习知识:资源与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三政治《资源与环境》的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政治复习知识:资源与环境1、自然环境资源:(1)重要性:①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唯一资源;②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③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资源状况):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类型齐,是资源大国;②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相对数量是一个资源小国;③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正确态度:①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②应亲近自然,感激自然,保护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和物质条件;④人类在索取和享用自然资源时不要忘记奉献的义务;2、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大自然为何哭泣)(1)资源问题:资源在枯竭(表现在):①物种减少;②土地荒漠化;③水资源短缺;④能源匮乏;(2)环境问题:环境被破坏(表现在):①大气、水体污染加剧;②垃圾围城,噪声超标;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④物种减少,水资源短缺;⑤耕地减少,森林面积缩小;(3)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原因:①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和环境污染,造成物种减少;②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和对草原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③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淡水资源短缺。
④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过渡消耗、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⑤缺乏环保意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3、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引发的后果:(1)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威胁着生态平衡,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典型的环境灾难(泥石流、沙尘暴);(3)威胁人类健康;4、面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对策:①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