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以及电子病历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596.50 KB
- 文档页数:89
电子病历的名词解释电子病历,简称EMR,是在医疗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代表了医疗行业对传统纸质病历的数字化转变。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务人员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病历记录、诊断结果、治疗计划等重要信息,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电子病历的定义电子病历是指基于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病人病历记录形式。
它包括了患者个人信息、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过程、治疗方案等详细信息。
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具有存储容量大、查询速度快、数据可持续性强以及信息互联互通等优势。
二、电子病历的特点1. 数字化:电子病历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病人的医疗信息,通过电子设备和信息网络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2. 共享性:电子病历的信息可以在医疗机构内部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共享,方便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3. 完整性:电子病历系统可以记录病人从就诊到治疗的全过程,包括病程、诊断、治疗等重要信息,提供了更全面和准确的医疗数据。
4. 安全性:电子病历采用多层次的数据加密和权限控制机制,确保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的安全性。
三、电子病历的优势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和护士可以更快捷地获取病人的医疗信息,减少了因纸质病历查找不及时而导致的误诊或漏诊情况。
2. 增加医疗效率: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快速录入和整理病历数据,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电子病历还可以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帮助医院管理者更好地进行资源调配和决策。
3. 方便病人就医:病人的医疗信息被数字化后,可以方便地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共享,省去了重复填写病历的繁琐过程,为病人提供了更便捷的就医体验。
4. 促进医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实现对海量医疗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电子病历的挑战和改进方向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病历系统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权限控制等技术手段,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电子病历的理解
狭义:医生用计算机书写病历;
广义:病历全部内容的电子化;
电子病案:病案内容的电子化;
病历: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综合,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电子病历的特征
全集成:医疗、护理、化验、各类检查、手术麻醉;
全过程:医嘱下达、护士处理、药房调剂、床旁执行;
全周期:门诊、住院、查体、历史记录;
智能化:合理用药、临床路径、临床指南、临床决策;
多视图:WEB浏览器、图形化。
电子病历的内涵
电子病历是医院临床诊疗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电子病历是实现临床信息汇聚和二次应用的技术手段;
电子病历是一个目标;
电子病历更是一个发展过程。
发展电子病历的意义
为医护人员提供完整的、实时的、随时随地的病人信息访问,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结合医疗知识库的应用,通过校验、告警、提示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差错;
通过电子化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优化医院内部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为医疗管理、科研、教学、公共卫生提高数据源;
通过医疗信息共享,支持病人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连续医疗。
易迅电子病历特征
面向医护工作者:易于使用、降低差错;
面向管理者:完善的管理功能(病历质控、院感控制等);
面向科研:高效率的科研平台;
面向协作:完整的、标准化的信息交换能力。
主诉:右足踝部伤痛伴活动受限2+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小时在自家小区下楼梯时不慎扭伤右踝致伤,伤后意识清醒,感右足踝部疼痛,活动受限,进行性肿胀,不能站立行走,不伴头昏、头痛、心慌、胸闷、气紧、恶心、呕吐等症状。
自行休息后上述症状无缓解,遂由家人送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摄片示“右距骨粉碎性骨折”,为进一步诊疗,行右踝钢托外固定后,以“右距骨粉碎性骨折”收入住院。
专科查体:右踝部钢托外固定,解除钢托见右足踝部肿胀明显,略呈内翻畸形,皮下瘀斑,皮肤张力增高,皮温略高,伴压、扣痛,右踝主动背伸、跖屈功能明显受限,肢端感觉、血循环、运动正常,其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DR(1004643)右距骨体粉碎性骨折,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右距骨粉碎性骨折(辩证:骨断筋伤,血瘀气滞)西医诊断:右距骨粉碎性骨折2010.9.9 16:30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何磊,男,44岁。
因“右足踝伤痛伴活动受限2+小时”于今日由急诊收入住院,病史特点如下:1.患者系中年男性,明确外伤史,起病急,病程短。
2.以右足踝疼痛,进行性肿胀伴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为主要表现。
3.T36.7℃P74次/分R19次/分BP128/80mmHg4.查体:平车推入病房,神清语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合作。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头颅五官未见畸形,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右踝部钢托外固定,解除钢托见右足踝部肿胀明显,略呈内翻畸形,皮下瘀斑,皮肤张力增高,皮温略高,伴压、扣痛,右踝主动背伸、跖屈功能明显受限,肢端感觉、血循环、运动正常,其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5.既往体健,否认内、外科及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
6.辅助检查:DR(1004643)右距骨粉碎性骨折。
中医辩病辩证:患者因外伤致骨断筋伤,骨为干,筋为纲,骨断则失其杠杆、支持作用,筋伤则失其牵拉、约束作用,伤及脉络,血溢脉外,血瘀气滞,不通则痛;辩病属中医“骨折”范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辩证: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电子病历功能说明电子病历是指将病人的病历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并进行管理的系统。
它是传统病历的电子化延伸,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病历信息转化为电子文档,可实现病历信息的共享、传输、存储、查询和管理等功能。
以下是电子病历的功能说明。
1.信息共享和传输: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病历信息共享和传输。
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快速获取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既往病史、诊断结果、治疗计划等,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病历信息存储: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疗机构可以将大量的病历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储,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管理。
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避免了传统纸质病历需要大量的物理存储空间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防止病历信息的丢失或损坏。
4.临床决策支持:电子病历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持。
通过对大量的患者病历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系统可以生成临床路径、预测病情发展趋势、辅助诊断等,帮助医生做出更科学、准确的临床决策,并提高治疗效果。
5.病历信息安全保障: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严格的病历信息保密机制,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采用权限管理和加密技术,只有经过授权的医生和工作人员才能查询和修改患者的病历信息,有效防止了病历信息的非法访问和篡改。
6.电子处方和医嘱管理: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将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和医嘱存储在系统中,便于患者购药和执行治疗计划。
同时,系统还可以与药房和药企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方便药物的采购、配送和管理。
7.数据统计和分析: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对大量的病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趋势分析图表。
这些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有助于医疗机构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对医疗质量、资源配置、医疗费用等进行管理和控制。
总之,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高病历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子病历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功能,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子病历
名词解释
1.病历:病人一次就诊(门诊、住院)的相关记录。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得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
2.电子病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电子媒介为载体,记录患者疾病和诊疗过程的病历资料,
并能进行检索、管理的信息存储库。
简单题
1.病历的目的及作用:
1)支持病人医疗护理。
(是评估、决策医护工作的资源,医护者共享的资源)
2)医疗行为的合法报告。
3)支持医疗研究(临床、流行病研究,评定医护质量,药品售后监督)。
4)临床教学。
5)医疗管理和服务(支持付帐和医保,支持费用管理等)。
2.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
1)让医生轻松地书写病历
2)让医生轻松地监控病历
3)电子病历的质量监控涉及整个医疗过程
4)部门、职能之间的协同质量监控
5)使临床工作变轻松
6)提高用药质量
7)把病历质量问题消灭在病人出院之前
3.电子病历与传统纸质病例的区别
1)纸质病历:1)保存分散,难以查找,容易丢失,占用空间。
2)内容是自由文本形式,字迹可能不清,内容可能不完整,意思可能模糊。
3)科学分析时需要转抄,容易出现潜
在错误。
4)只能被动地供医生作决策参考,不能实现主动提醒、警告或建议。
2)电子病历:和纸质病历对着回答,再结合电子病历功能
4.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电子病历所面临的问题。
电子病历的介绍(一)电子病历的概念电子病历也称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
根据美国医学计算机化委员会1991年的定义,计算机化的病历是指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由原卫生部颁发的2010年4月1日起试行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对其定义为: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
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打印的病历文档,不属于本规范所称的电子病历。
该规范还提出了电子病历相关的要求、条件和管理规定,使电子病历在各级医院的推行得到了保障。
电子病历并不是将纸质病历简单地计算机化,它不仅包括了患者纸质病历的原有内容,还包含了病史、各种检验检查和影像资料等,反映了患者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医疗信息。
(二)电子病历的功能1、电子病历包括传统病历的所有功能,且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辅助检查系统将各个科室的信息汇集在一起。
因此,病历内容更全面充分。
电子病历不仅记录病史、病程和诊疗情况,还可以记录CT、MRI、核医学、超声等影像图片和声像动态。
2、电子病历的疾病名称、基本格式、医疗用语、传送方式、图像压缩等均制订为统一的规则,对病历中的各种基本情况设立统一编码,使病历书写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3、电子病历克服了纸质病历可能遗失、缺损、发霉、浸水等问题,可靠性强。
4、电子病历提高了医疗质量,系统主动提示药品的常用剂量、用法,进行医嘱自动审查和提示,医嘱床旁执行校对等。
5、通过电子病历采集的信息可以反映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用于医院资源计划、风险管理和医院持续质量改进等。
6、电子病历存储量大,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用于辅助临床诊断治疗、支持临床试验和循证研究。
7、电子病历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电子病历诊间互传,使会诊时间大大缩短,节省医疗资源,助力医院间互联互通,实现分级诊疗;实现智能化服务,包括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合理用药知识库、医保政策知识库、知识库遵从与否记录等。
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背景病历(EMR)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它包含有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等。
电子病历不仅指静态病历信息,还包括提供的相关服务。
是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有关个人终生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涉及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所有过程信息。
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电子病历是随着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化、信息存储介质--光盘和IC 卡等的应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产生的。
电子病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但这还仅仅是电子病历应用的起步。
电子病历(EM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CPR, 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
它是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
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
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简称EMR)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中定义为: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
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
电子病历的应用现状我们再来看国内医院使用电子病历的情况,因为意识问题、投资太大、技术不成熟、法律问题等原因,国内真正使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医院极少,广东省内据我了解不足10家医院,每家公司实施电子病历的医院很少超过两家,并且使用的医院正如我上面所讲的大部分把电子病历当成一个快速书写病历的工具,公司做到的只是对时间和书写格式的控制,并没有发挥电子病历强大的功能,所以整体应用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介绍
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EMR)是健康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
它们的主
要功能是向医生提供诊疗服务。
它们可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病史,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计划等,以及随时查看和更新他们的信息。
健康档案是收集患者健康信息的一种格式。
它可以收集患者的病史,
生理检查结果,诊断,治疗计划,检验结果等等。
它们可以把患者的信息
汇总在一起,可以保存病人的费用清单和其他关于患者的信息。
它可以帮
助医生记录每一次检查,回顾每一次诊疗过程,并跟踪患者的近期记录。
电子病历(EMR)是一种医疗信息系统,它由配备计算机的医生或护
士在每次患者就诊时使用,记录患者的病史,生理检查,检查结果,医嘱
和处方等等。
EMR可以帮助医生更有效地诊断患者,提高诊断准确性。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为患者个性化的治疗提供参考。
EMR也可以支持患者可
以使用电子记录访问他们的健康信息。
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信息管理,减少重复的测试,节省诊断和治疗的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它们不仅能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
诊疗服务,还能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护理和诊断服务。
电子病历功能说明电子病历是指将患者的病历信息以电子的形式进行记录、存储和管理。
它是传统纸质病历的现代化升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病历信息的互联互通、可追溯、可统计和可应用等功能。
下面是电子病历常见的一些功能说明。
1.信息录入与管理:电子病历可以在患者就诊时进行快速录入,包括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体格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等信息。
同时,可以对不同患者的病历进行分类、排序和,方便医生和护士快速查找相关信息。
2.数据共享与协同办公:不同科室和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可以进行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效率。
比如,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过,他的电子病历可以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平台进行互通,避免了病历信息的重复录入和漏写。
3.利用模板和规范化流程:电子病历可以利用模板和标准化的流程来进行信息录入和提交,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信息不完整或不规范的问题。
比如,在录入病史时,可以通过选择预设的问题和答案,指导医生进行录入,保证病历信息的准确和一致性。
4.病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电子病历系统必须具备保护病历信息安全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功能。
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比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审计日志等,保障病历信息不被未授权的人访问和篡改。
5.病历信息统计与分析: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对病历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医生和医疗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依据。
比如,可以根据病历信息,统计疾病的发病率、病程特点等,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6.临床决策支持:通过分析患者病历和参照临床指南、专家意见等,电子病历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临床决策的支持。
比如,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帮助医生提供更准确和个体化的治疗。
7.追溯和召回:电子病历系统使得病历信息的追溯和召回变得更加容易。
当医生需要查找一些患者的历史病历时,可以在系统中根据患者ID、就医时间等条件进行,快速找到所需病历信息。
8.远程访问和移动端支持: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访问,医生、护士和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查看、修改和共享病历信息。
各位好,大家都知道现在电子病历比较热门,那么关于电子病例研发的技术问题,由我从整个情况为大家综合介绍。
背景1.国内不少医院已经或准备实施电子病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2.医院需要怎样的电子病历从长期来看,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帮助。
3.未来的电子病历方向关注长期的发展,对于医院信息化数字化提供方向性的东西。
内容一.病历与电子病历二.国内电子病历的现状三.电子病历的研发方向四.基于临床知识表达的电子病历(从未来长远的角度)一:病历:把临床行为记录下来,并为临床提供多方面帮助。
使用目的:电子病历:超越纸张病历很多名称:电子健康记录,但更多的被叫做电子医疗保健记录,由此可以看出,电子病历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健康记录,它关注的是一个患者在医院发生的所有的临床信息。
包含的信息内容:要超越原有的纸张病历,首先从时间跨度上就要有优势;其次,要涵盖更多的记录;下面是一个以病人主线的全病历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把分散在医院的各类信息:门诊住院急诊手术检查检验等资料和信息建立一个电子病历的体系,把相关信息以病人为主线,给临床医生一个帮助。
纸张病历的目的:仅仅只是记录下来电子病历:不仅具备纸张病历的目的所以说,不是简单的纸张病历的重复,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二次利用,因此收益的也就不仅仅是患者和临床医护,包括卫生主管部门,都可以从中找到可以利用的信息。
电子病历的功能:从国际上来讲,分为几个阶段(黑体部分),前三点是目前国内电子病历关注的重点。
但是电子病历基于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符合未来发展的电子病历还要满足以下的要求:提供临床提醒和警示,告诉医护人员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专科数据中心:在电子病历中一定要体现专科特点,这对医生来说相当重要。
知识库:为临床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二.目前我国电子病历的现状:1.大多处在纸张病历电子化阶段,基本所有医院第一步要解决的,都是将传统医生要完成的工作进行一个记录,也就是说仅仅做到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电子病历名词解释电子病历(ElectronicMedicalRecord,简称EMR)是一种由计算机来存储和管理病人病历和医疗信息的一种信息技术方式。
它以电子形式表达,以数据库管理,由计算机技术支持,由专业人员操作利用。
电子病历有助于减少医疗信息搜集和记录的重复性,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强了医疗工作者的职业水平,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有效的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效果。
电子病历主要由病历系统和病历管理系统组成,实现了“一站式”电子病历管理。
病历系统按照纸质病历的模式,在电子化环境上完成病人的病历编制,是病历管理的基础工作。
它主要涉及病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病史、入院情况等;病历管理系统则负责病历的存储、查询和管理。
病历内容:一般病历内容包括:病人基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药物使用情况,病情变化,住院期间的病历,已有病情报告等。
病史:指病人常见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及个人病史,包括病人入院前和住院期间曾患有什么疾病,家族有无发生什么遗传性疾病,有没有发生过长期疾病,诊断时发现有无特殊体征,症状及出现时间等。
体格检查:是指正常体格检查,它是客观上证明病人的身体情况的重要手段,主要内容包括体温、脉搏、血压、体重、呼吸频率、肺部听诊、心脏听诊、腹部触诊等内容。
实验室检查:是检测病人的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生化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细菌培养检查、基因检查等。
诊断:指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诊断结果,综合分析病人的病Y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确定病人的病名。
治疗:指依据诊断结果和病人的病情,进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以及治疗中使用的药物等。
药物使用情况:一般病历会记录每一次药物使用的情况,包括药物名称、用量、用法、用药日期、服药效果等内容。
病情变化:病情变化是指病人病情出现变化时,医生需要第一时间记录病情变化的情况,以便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住院期间的病历:指在住院期间出现的病情,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诊断、治疗过程、检查结果、病情变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