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公开课教案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复印件。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学生们准备的扮演道具和服装。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
准备一些与老虎相关的图片或道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分发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们可以自己默读,也可以分组互相朗读。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教育意义,提问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3: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小男孩和老师的角色。
学生们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服装,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让他们尽可能地还原故事中的情节和对话。
Step 4:讨论与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角色扮演的表演,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总结故事中的主要教育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Step 5:拓展活动(10分钟)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可以是关于其他动物或人物的故事。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共同创作故事情节和对话。
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绘画、口头表达等形式呈现。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勇敢表达的经历或观点的作文。
引导学生思考并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勇敢表达的场景和感受。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乐园》教案课程目标-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结构。
- 培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提高学生的阅读、听、说、写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第六单元语文乐园》2. 生字词:乐园、孤独、热闹、惊叹、远方等。
3. 句型:这样的乐园里,每一只花都和蝴蝶、蜜蜂是朋友。
4. 文化知识:介绍一些有关蝴蝶、蜜蜂的知识。
教学准备1. 教材《第六单元语文乐园》2. 生字卡片3. 彩色图片或实物图片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通过展示彩色图片或实物图片引发学生对蝴蝶、蜜蜂的讨论。
2. 导入新课:介绍本课的主题和标题,激发学生对乐园的向往。
3. 研究课文:朗读课文,逐句解读,重点讲解生字词和句型结构。
4.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乐园的想象。
5. 听力训练: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跟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6. 听写练:逐句听写生字词和句子,检查学生的听写能力。
7. 语言运用: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与乐园相关的小故事。
8. 拓展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蝴蝶、蜜蜂的生活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9. 课堂总结:对本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知识点。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听力训练和语言运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3. 阅读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参考资料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互联网相关资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记一次游戏》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玩过的游戏,选择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游戏,用文字把游戏的过程、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对于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回忆自己玩过的游戏,选择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游戏,用文字把游戏的过程、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细节,培养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回忆自己玩过的游戏,选择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游戏,用文字把游戏的过程、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教学难点: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培养学生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回忆游戏的过程和感受。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学习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一些关于游戏的范文,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实例分析。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玩过的游戏,选择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游戏,准备进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过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游戏的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游戏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文字乐园》教案
本教案针对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六单元《文字乐园》进行设计。
本单元主要讲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演变过程;
2.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书法艺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
1. 汉字的构造和演变;
2. 中国古代文化和书法艺术。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研究汉字的构造
通过展示不同的汉字,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汉字的构造,了解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演变过程。
步骤三:研究中国古代文化
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礼仪和传统节日等,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步骤四:介绍书法艺术
通过展示中国传统书法作品,介绍书法的起源、发展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步骤五:小结和巩固
通过问答、练和讨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巩固,检查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课堂练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相关的图文资料和图片;
3. 书法作品的展示素材。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书法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优秀5篇精心整理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希望这份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篇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描红(书上)(三)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
3指导朗读。
(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安慰》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安慰》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安慰他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材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他人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去安慰他们,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进行日常交流。
但他们在安慰他人时,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有时甚至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恰当的语言去安慰他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在他人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去安慰他们。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安慰他人。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安慰他人。
2.示范法: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展示安慰他人的正确方法。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安慰他人的经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安慰他人的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和练习。
2.准备一个教学情境,如:一个同学丢失了钱包,情绪低落。
3.准备一些关于安慰他人的常用句型和词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一个同学丢失钱包,情绪低落的情境。
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2.呈现(5分钟)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展示如何安慰这个同学。
使用一些常用的安慰词汇和句型,如:“别难过,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的。
”、“失去钱包很可惜,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安慰他人的经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安慰情境。
其他组的学生充当观察员,评价安慰是否得当。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关于安慰他人的句子和词汇,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批注的内容和方法。
2.补充识字量。
3.学会使用固定词语,能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并积累八字固定短语。
教学重点:1.明白批注的重要性,学会作批注。
2.会认8个生字,会用8个特殊词语,会背6个固定短语。
3.学会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一、交流平台1.出示名人批注和教材中的批注,导入话题。
导语:谁能告诉我,这些内容叫什么吗?(生答批注、旁批等均可)没错,这个就是批注,旁批其实是它的一种形式。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很早就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对儒家经典等书的注释。
是不是很古老呀?2.教师指导批注形式,学生交流、总结批注内容。
预设:批注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图片,一一展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
关于批注内容的分类,可以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批注,教师再补充比较精彩的批注,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批注的内容大概有四类,即注释、提要、批语和警语。
不要求学生表达得非常准确,意思表达出来后教师再进行提炼即可。
3.引导学生体会批注的意义。
预设:点名学生讲述作批注和阅读他人批注时的感受,教师加以引导。
概括而言,自己作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他人的批注可以了解他人对文章1的看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4.教师提点批注方法,总结内容。
小结:看来人人都很认可批注对研究的帮助作用。
那么,人人记得养成这种好的研究惯,不要让它成为空口说哦。
当然,人人在作批注的时候也要讲究体式格局方法,圈点勾勒、文字表述要清楚清楚明了,可不能把书当做草稿纸哦。
二、识字加油站1.联系实际生活,激趣导入。
导语:老师前天去菜市场买菜时,发现有些菜自己居然叫不出名字,还得请教卖菜的师傅们。
你们平常去菜市场的机会更少,有些同学可能连一次菜市场也没逛过吧?为了防止你们像老师这样只会吃不会认,这堂课我们就来逛一逛“菜市场”。
第六单元复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单元34个生字,读准确、流利,正确书写41个汉字,积累、并学会运用词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识字,可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识字,多读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结合课内阅读,加强对于课外阅读的能力。
学习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积累好词好句,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欲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热爱自然,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
教学重点:1.会读、会认、会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文章内容以及所涵盖的寓意,掌握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热爱自然,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数:5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六单元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这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
二、易读错的字甚(shèn)至捶(chuí)背顽(wán)皮脖(bó)子大(gài)概握(wò)住摔(shuāi)倒豁(huò)虎跳倒(dăo)霉笨拙(zhuō)帅(shuài)气彻(chè)底三、易写错的字捶:提手旁,垂字最底一横稍微断点。
顽:顽字的偏旁不要写成元字。
概:概字不要漏了一点。
四、重点词语甚至跪下来捶牛背围绕顽皮脖子大概昏乱握住头罩砸锅旋转仍然尤其帅气预料自豪五、多音字quān (圈套) xià(吓人) shàn (扇子)圈吓扇juàn (羊圈) hè(恐吓) shān (扇动)lù(露水) hōng (哄堂大笑) jué(角斗)露哄 hŏng (哄骗)角Lòu (露脸) hòng (一哄而散) jiăo (牛角)Xuán (旋转) dīng (钉子)旋钉Xuàn (旋涡) dìng (钉进)六、形近字摸(抚摸)跪(跪下)顽(顽皮)脖(脖子)模(模样)脆(干脆)玩(玩耍)勃(兴致勃勃)俩(哥俩)练(排练)仍(仍然)逃(逃跑)两(两个)拣(挑拣)扔(扔掉)挑(挑战)七、近义词相信一信任靠近一靠拢顽皮一调皮故意一有意神气一精神惊呼一高呼扇动一扑扇结实一壮实恐怖一害怕飞快一迅速欺负一欺压一摇一摆一摇摇摆摆窝囊一无能殷切一急切期待一期望轮流一依次羡慕一惊羨笨拙一拙劣将就一凑合紧张一焦虑忽然一突然哄堂大笑一捧腹大笑排练一排演恍愡一模糊况且一何况妩媚一娇媚挑衅一挑战傲慢一高傲辉煌一璀璨八、反义词相信一猜疑害怕一勇敢顽皮一乖巧飞快一缓慢安全一危险结实一瘦弱消失一出现欺负一保护期待一绝望轮流一固定羡慕一鄙视紧张一松懈哄堂大笑一泣不成声无意一有意辉煌一暗淡不伦不类一一本正经毫无怨言一怨声载道九、词语搭配1. 填量词一(只)鹅一(只)老虎一(个)孩子一(段)时间一(位)民警一(只)陀螺一(枚)鸭蛋2.填修饰的词语(顽皮)的孩子(吭吭)地叫着(结实)的汉子(窝囊)的大老虎(期待)的目光(笨拙)的表演(有童心)的民警(恍惚)的状态(英武)的风姿十、词语归类1. 动作词语:助威握住掐住欺负豁虎跳手舞足蹈摇头晃脑旋转一摇一摆哄堂大笑2. 神态词语:神气十足殷切笨拙唉声叹气垂头丧气十一、句子积累(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案范文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写作。
二、课文简介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秋天的雨》、《观潮》、《神奇的电脑医生》和《古诗二首》。
这些课文以大自然、科技和古诗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写作。
四、教学安排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词。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特点。
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抄写生字词。
预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交流观察心得。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写一篇关于秋天景物的短文。
预习下一课《观潮》。
2.《观潮》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生字词。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业:抄写生字词。
预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壮观景象,交流观察心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
学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
形容人地生疏。
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
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