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城天街调研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6.67 MB
- 文档页数:37
江北商贸区域调查分析报告一、区域环境研究1、区域综述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
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
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2003年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使该商圈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改观,商业布局初具雏形➢2004年,对观音桥商圈进行了从新定位,政府意在把观音桥商圈建为极具特色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集中体现“重庆的名片、城市的客厅、市民的乐园、消费的天堂”四个方面的文化消费内涵➢2005年2月,2万方的嘉陵广场的正式开放,进一步定位了观音桥生态商圈的形象,在规划中,观音桥商圈面积将达到42公顷,目标直指西南地区最大的生态商圈2、商圈环境分析◆商业环境大型商业项目:(分类)购物型商业:龙湖·北城天街(名店坊、华联商厦、远东百货)、天街2号、AEPC香港城、茂业百货、新世纪百货、重百、协信铜锣湾广场(黄金海岸)、金源地下城等,家电买场:国美、苏宁、商社以及即将开业的大中电器等建材卖场:青田家私广场、营业面积4万方的建玛特、南亚家具广场、金观音家具广场等大型超市:家乐福、福建永辉超市、新世纪超市等餐饮、娱乐项目:分布区域较为散乱,欧式一条街、北城天街、金源地下城、协信铜锣湾广场等,金源地下城内餐饮定位中高档,借助金源大酒店超五星级的配套,在高端群体中有一定的认知度,金源·时代俱乐部整合娱乐的消费模式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他的餐饮、娱乐项目主要为商圈配套的点缀,未能形成商圈的核心消费点,且在消费者心中认知度也都不高。
重庆市商业步行街调研报告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1)1. 商业步行街调研认识 (1)1.1商业步行街的研究意义 (1)1.2现代商业步行街的特征 (1)2. 调研背景介绍 (2)2.1重庆基本介绍 (2)2.1.1重庆的历史文化 (2)2.1.2重庆地形特征 (2)2.1.3独特的行为特征 (2)2.2三大商业步行街基本概况 (2)3. 观音桥步行街调研分析 (3)3.1基本介绍 (3)3.1.1区位 (3)3.1.2周边城市功能 (3)3.2交通组织关系 (4)3.2.1外围交通关系 (4)3.2.2内部步行交通体系 (5)3.2.3出入口和交通节点 (6)3.3.1两点二街一园 (8)3.3.2空间类型 (8)3.4主要景观要素 (9)3.4.1水景 (9)3.4.2铺装 (10)3.4.3树池 (10)3.5主要空间类型不同时间段人流及游人活动类型分析 (10)3.5.1观音桥中心人流及游人活动类调研 (10)3.5.2北城天街人流及游人活动类调研 (11)3.5.3嘉陵公园人流及使用功能调研 (12)3.6总结 (13)4. 解放碑步行街调研分析 (13)4.1基本介绍 (13)4.1.1区位 (13)4.1.2历史 (14)4.2交通组织关系 (14)4.2.1外围交通关系 (14)4.2.2内部步行交通体系 (15)4.2.3出入口布置 (15)4.3空间结构 (15)4.3.1空间类型 (16)4.4主要景观要素 (17)4.4.1植物(花卉) (17)4.4.2铺装 (18)4.4.3雕塑与水景 (18)4.5总结 (19)5. 杨家坪步行街调研分析 (19)5.1基本情况 (19)5.1.1区位 (19)5.1.2文化 (20)5.2交通组织关系 (20)5.2.1外围交通关系 (20)5.2.2内部步行交通体系 (20)5.2.3出入口布置 (21)5.3空间结构 (21)5.3.1中心文化广场 (21)5.3.2梅堡公园 (21)5.3.3其他支路空间 (22)5.4主要景观要素 (22)5.4.1雕塑小品 (22)5.4.2植物 (23)5.4.3座凳 (23)5.5总结 (23)6.重庆商业步行街规划学习总结 (24)6.1功能多样 (24)6.1.1商业业态功能分布 (24)6.1.2外部空间功能 (24)6.2交通组织合理 (24)6.2.1步行系统 (24)6.2.2车行系统 (24)6.2.3静态交通(停车场) (24)6.3强化地下空间利用 (24)6.4多层次化空间 (25)6.4.1半私密空间 (25)6.4.2灰空间 (25)6.4.3高复合空间 (25)6.5景观小品设计 (25)结语 (26)摘要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美丽的的客厅、城市的名片。
重庆市商圈调研数据报告重庆市商圈调研数据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重庆市各商圈的发展状况,分析商圈的潜力和竞争优势,为商圈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全面了解商圈的基本信息、业态结构、消费者需求、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研结果分析1.基本信息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重庆市目前设有14个主要商圈,分布在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等地。
这些商圈总体规模较大,商户数量众多,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其中,渝中区的解放碑商圈、江北区的观音桥商圈、南岸区的南坪商圈是重庆市最繁华的商圈,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游客。
2.业态结构调研数据显示,重庆市商圈的业态结构较为多元化。
主要的业态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娱乐、休闲健身、文化创意等。
购物中心是商圈的主要形式,提供了丰富的品牌和商品选择;餐饮娱乐业态则是商圈的一大亮点,各种餐饮美食、咖啡馆、电影院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休闲健身设施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健身中心、游泳馆等提供了丰富的健身选择;文化创意业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趋势,各种艺术展览、手工艺品等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3.消费者需求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重庆市商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方面。
消费者追求品牌和质量,更倾向于购买高端品牌和特色商品。
餐饮则是消费者的必需品,不仅追求口味和品质,还注重用餐环境和氛围。
休闲娱乐方面,消费者对电影院、KTV等设施的需求较高,希望有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4.发展潜力调研数据显示,重庆市商圈的发展潜力较大。
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优质服务和独特体验的需求逐渐增长;另一方面,重庆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市场资源。
这些因素为商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优化商圈的业态结构,增加特色商铺和文化创意业态。
促进商圈的差异化发展,提供更多独特的商品和服务。